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2000-2017年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总量与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9%和1.87%,且各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就业人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技术水平、城镇化率对区域农业碳排放影响显著。分区域看,东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水平推动农业碳减排,中部农业技术水平和人均耕地面积能抑制农业碳排放增长,西部农业就业人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造成农业碳排放量增长快。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对长江经济带支撑能力削弱的趋势有所减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一定进展,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农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缺乏适应发展的准备,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资源和环境保障基础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时空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平衡长江经济带农业碳减排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在厘清其1993-2017年农业碳排放与农业增加值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与Tapio脱钩模型探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3-2017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增加值则稳步上升,两者空间分布特征类似但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以三峡工程为契机,呼应浦东,发展农业科技的特征及态势,分析了农业科研的现状与发展潜力,提出了总体目标,战略重点以及具体的科技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为实现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农业大跨度发展,选取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村社会信息化与农业环境生态化5个准则指标,18项个体指标,构建了长江经济带上中游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上中游地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地区应加强省市域合作、加大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升该地区农业整体竞争力,本研究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高效、生活保障共4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熵值法、泰尔指数探讨了长江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渐入佳...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系统评价及碳排放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例构建经济发展指数和碳排放核算体系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系统,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碳排放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2008-2017年该区域碳排放总量为正值,区域生态承载超过应承受的水平,造成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弱化;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4年期全区域近40%的市州经济发展指数超过平均水平,前3年期一半以上的市州碳排放指数高于平均水平,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存在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碳排放指数呈全局空间正相关且显著,局部集聚区域为上海市、重庆市、江苏省南部、湖北省、浙江省东部、安徽省南部与北部、湖南省北部以及云南省西北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有效测度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长江经济带各省、直辖市的农业生产效率,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选择Super-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并分解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2008—202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结合莫兰指数(Moran’s I)探究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呈现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生产效率提升是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双重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水平空间演变趋势显著,但11省、直辖市间农业的空间相关性不强、缺乏区域联动性;耕地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农村用电量是碳排放约束下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因素。【结论】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低碳发展,提出以下4条建议:1)加强区域有效合作,制定区域整体农业降碳减排发展规划;2)依托双轮驱动减少碳排放约束的同时,重视提升技术效率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是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发展轴线。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其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既关系到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实施和重庆市、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也关系到库区能否就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从而实现经济腾飞。但由于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要素聚集能力不足、移民安稳致富压力较大,而且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其产业发展面临高于一般地区的生态环保要求,对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形成较大障碍。因此,应通过加强库区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库区重要节点城市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积极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建立有效的库区区县协同发展机制等措施来促进库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关系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效应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区域内生态扩散与接收区域范围,采用双变量空间分析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各地级市的自身用地结构及其周边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提取出异常区域并进行叠加分析,划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的扩散或接收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级市不同的用地结构对于周边城市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城镇化用地、农业用地具有带动周边经济的作用,生态用地具有滞缓周边经济的作用;城镇化区划分比例高且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是主要的生态需求区域;生态用地划分比例较高且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是主要的生态扩散区域。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特征,基于2011—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空间、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存在促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农业技术创新是其间的重要作用途径;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效应呈现双重门槛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对高韧性水平与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AEE三维耦合发展系统,测算了长江经济带2000—2017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综合运用Moran’s I与Getis-Ord G指数评估了耦合协调度的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水平,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18—2022年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做出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11省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区域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2)长江经济带AEE系统耦合协调类型以调和协调类和初级耦合协调类为主,处在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的过渡阶段;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分布格局,中上游与下游的差距在逐步缩小。3)在不同的矩阵模式下,长江经济带AEE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间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形成了以浙江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云南为核心的冷点区。4)预计未来5年(2018—2022年)长江经济带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将会延续良性发展态势,但流域内各省份AEE系统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因此,依据各子系统特征及耦合关系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理清长三角区域农业遥感发展现状,剖析现阶段农业遥感应用关键问题及挑战,有助于推进区域农业遥感关键技术创新发展,促进农业遥感产业化瓶颈问题解决,提升遥感技术在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发展中的服务能力。【方法 】文章梳理了农业遥感研究现状及区域内遥感应用实践情况,归纳总结了农业遥感应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给出了区域内农业遥感产业化落地应用发展的建议。【结果 】现阶段长三角区域农业遥感研究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区域内地物类型复杂多变、农业用地斑块破碎、有效遥感数据缺失、淡水养殖解译困难是现阶段农业遥感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结论 】长三角地区需要聚焦农业遥感科学问题,深入关键技术创新,将遥感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同时面向区域内产业特色需求,着力解决农业生产管理实际问题,以推动区域农业遥感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在分析长江经济带气象服务现状、需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照国家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和气象服务市场开放的新形势,提出了加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气象保障服务的若干对策建议.具体包括:进一步发挥流城气象中心牵头作用,全面拓展业务范围,加快气象监测网建设,做好预警信息全覆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以宁夏沿黄经济带为实例,在对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 SWOT 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力求这些举措有利于沿黄经济带各县市因地制宜,借鉴发展,为宁夏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和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中出现的问题,构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方法】在实地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三江源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以太阳能辅助沼气系统为主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并对其成本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三江源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有效地将三江源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农户联系起来,庭院生态经济系统总体成本为7~8万元,核定使用寿命为20年,年收入为8万元,经济效益可观。根据估算,20m3的沼气池每年可以产生1 000m3的清洁的生物燃气,太阳能加热装置每年可以转化35 000~45 000 MJ的太阳能,每年产生40t左右的沼肥,完全处理掉人粪尿、畜禽粪便;减少CO2排放5 000kg,SO2排放30kg;设施化养殖每户每年可有效保护草地面积20hm2,生态效益明显;在社会效益方面,改变传统的游牧生活为定居后,不仅有利于居民点的统一规划和建设,而且还有利于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教育条件和医疗条件。【结论】构建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三江源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很适合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解决移民搬迁点的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