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视角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果表明,政府和村集体被农民视为村级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农民的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市场供给途径已为部分农民所接受。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丽  董海荣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140-2142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般由村委会提供,因供给严重不足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仅发挥了部分作用.以河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服务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探讨了不同类型合作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村级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政府、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性组织、宗族势力、村民等都成为村级治理的主体。在梳理治理理论的历史沿革与村级治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村级治理多元主体角色与功能,并总结了各治理主体的转型路径,提出了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是完善村级多元化治理体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藏区公共物品供给从传统的政府单一供给走向了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居民等合作的多元供给,形成了“一主导二辅助一参与”的供给格局,即政府居主导,市场、社会组织辅助,社区居民参与。同时,藏区公共物品供给展现出的是一种合作供给网络。在组织间网络视角下,藏区公共物品合作供给的优化依赖于政府角色的转变、互惠合作的建立、互动协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缺陷,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致命要害,已影响到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二是政府与农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角色错位;三是公共物品管理制度缺乏,致使挪用和浪费现象严重。要扩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应当采取向农村适当倾斜的公共物品供给政策;拓宽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的融资渠道,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筹资制度,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道路以扩大公共物品供给规模。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构建主体和内容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对村级党组织建设也提出了新挑战。当前,我国村级党组织的影响力存在政治领导力不强、思想引领实效性不足、群众认可度不高、组织合力不够等弱化现象,需要采取针对性举措,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中的影响力,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发展,构建完备的村级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7.
村级组织,尽管不属于我国行政组织中的构成要素,但也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透明、公开的政务建设工作中,加强对于村级财务的监管、完善村级从财务监管体系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部分地区所推行的村级财务五级监管为主体,对当前村级财务五级监管的五级监管权责划分做出了阐述,之后对这些地区在实现村级财务的五级监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他地区借鉴村级财务的五级监管提供了基础方向和思路保障。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供给的体制存在缺陷,供给的结构不合理,这是由国家非均衡发展现实等原因所决定的.为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必须转变公共物品供给的各种机制,增加对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的投入,改善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中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优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新举措,具体包括:实施公共物品的城乡均衡供给机制;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农村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物品分类的模糊性、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性,以及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复杂性使得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难以进行。灰色关联度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地考察农村公共物品评价的各项指标对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影响其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为例,通过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有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鲁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44-16346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论述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重塑的必要性,其有利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农民需求;有利于构建农村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公共服务需求量庞大,政府财政支出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城乡差异较大,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农村公共公共服务体系单一,功能不够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效率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重塑的策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积极支持社会组织成长发育,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打破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健全农村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其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陈文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21-16322,16325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内涵、农民和政府的双重主体特征,指出社会主体应该是持有公共权力的国家,自然主体或实践主体则是在农村生产生活即支撑农村社会存在的农民。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双主体地位,其中政府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权力领域行使公权的主体,农民是新农村非公共权利领域行使私权的主体。概括和梳理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和政府双重主体的作用,剖析了政府和农民双重主体作用的关系:政府主导农村发展,在农村公共权力领域、社会大环境建设中,政府起主导和主体作用,农民是主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村非公共权力领域的建设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政府起引导和服务作用,政府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是建设好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针对政府在履行新农村建设职责过程中存在着行政观念落后和农民在执行和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和发挥组织优势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问题,通过市财政投资情况以及农户对文明生态村公共产品需求调查问卷的调查和分析,提出文明生态村建设投资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主体地位视角下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晋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5):575-578,600
理论上分析,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作用、政府主导作用之间构成了统一互动的关系。然而,就现实而言,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实际上却处于远远偏离主体地位的畸形状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从农民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定位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探索一条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和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的良性互动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瑞航  高正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6-12467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3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首先,新型农民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动机强烈,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其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基本要素:新型农民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十分密切,明显具有不可分性;新型农民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性较强,在一定限度内,新型农民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和政策限制,促进农村迅速发展;新型农民流动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发生空间流动或职业转换,这就突破了要素地域上的限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而且通过培育,很多传统农民完全可以嬗变为新型农民,这就突破了要素数量上的限制,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再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他们长期生活于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民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浓厚、动机强烈、能力较强;既热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又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民参与公共物品是基于不同的动机,其中包括主观性动机、客观性动机、功利性动机、价值理性动机、物质性动机、非物质性动机、个体层面动机、村庄层面以及宗族层面的动机。在熟人社会中,农民参与公共物品不纯粹是为了经济理性和客观利益;生活在熟人社会网络中的他们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闽西M村村民在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性活动中达成合作的事实表明,公共物品的供给有利于建构村庄的秩序。  相似文献   

17.
In current China, the main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ing system is the unbalanced condition of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the chief reason for which is unitary system of supply main body. Thus the leading countermeasure for corner of public goods supply is to reform the present unitary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ing system, to strengthen functional transfer of rural grass-roots directive organization, to adopt diversified mode and provide public goods on the base of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o implement unitary and diversified supplying strategy. In this way, supplying efficiency of the rural public goods will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湖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力度,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但是,湖南省农村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乡村基础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农民的需求,水利设施整体匮乏、村组道路进展缓慢、乡村教育与医疗亟待提高、科技服务急需完善。要扩大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投入的筹资渠道;需科学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及服务供给的结构和优先次序;需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