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用二甲苯胺噻嗪(xylazine)+双氢埃托啡(DHE)腹腔注射麻醉大鼠,30 m in时再腹腔注射苯恶唑(Rx781094)+狄普诺啡(M5050),重新记时,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给药后0、5、10、60、120 m in时大鼠血浆、垂体和下丘脑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结果表明,Rx781094+M5050能够颉颃xylazine+DHE麻醉大鼠引起血浆β-EP的升高,垂体β-EP的下降和下丘脑β-EP的升高。这3种改变均从5 m in开始,持续至60m in。提示: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和阿片受体激动剂组成的麻醉合剂xylazine+DHE对大鼠的镇痛和麻醉过程中,激发了内源性阿片肽β-EP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在苯噁唑(Rx781094) 狄普诺啡(M5050)作用下,不同时间大鼠血浆、垂体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结果显示:Rx781094 M5050可降低大鼠血浆、垂体和下丘脑β-EP含量,5min开始显著降低,10min时都降到最低点,分别是8.92ng/mL、131.43ng/mg和9.32ng/mg,60min时β-EP亦低于正常值,至120min时逐渐恢复正常。垂体β-EP含量在10min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Rx781094 M5050能降低大鼠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含量,可能是发挥催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中进行了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将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每千克体重40 mg/kg灌胃给药和1 mg/kg静注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浓度。用Winnon-lin5.2.1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单剂量口服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0.04±0.01)μg/ml,Tmax(1.00±0.15)h,T1/2(2.35±0.17)h,AUC(0.13±0.01)(h·μg)/ml,V(1 024.1±98.4)L/kg,CLB(302.2±7.6)L/(kg·h),MRT(3.55±0.27)h;单剂量静注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0(1.25±0.17)μg/ml,T1/2(1.10±0.25)h,AUC(0.82±0.14)(h·μg)/ml,V(1.93±0.13)L/kg,CLB(1.25±0.21)L/(kg·h),MRT(1.27±0.31)h。结果表明:灌胃六氢β-酸月桂酸酯[40mg/(kg·bw)]与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1 mg/(kg·bw)]相比,鸡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0.4%,灌胃给药后吸收极少,静注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均较短。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六氢β-酸月桂酸酯在鸡体内的药动学,本试验选用12只健康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40mg/kg体重灌胃给药和1 mg/kg体重静脉注射给药。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浓度。用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单剂量口服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0.04±0.01)μg/m L,tmax(1.00±0.15)h,T1/2(2.35±0.17)h,AUC(0.13±0.01)μg·h/m L,V(1024.1±98.4)L/kg,CLB(302.2±7.6)L/h·kg,MRT(3.55±0.27)h;单剂量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0(1.25±0.17)μg/m L,T1/2(1.10±0.25)h,AUC(0.82±0.14)μg·h/m L,V(1.93±0.13)L/kg,CLB(1.25±0.21)L/h·kg,MRT(1.27±0.31)h。结果表明:灌胃六氢β-酸月桂酸酯与静脉注射六氢β-酸月桂酸酯相比,鸡灌胃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0.4%,灌胃给药后吸收极少,静脉注射血药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均较短。  相似文献   

5.
用放免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剂量的DHE对大鼠血液、垂体和下丘脑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剂量DHE的实验组中,总体上呈剂量依赖性,随着DHE剂量的增加,血浆、下丘脑β-EP含量上升,最高可达到239.0pg/mL和185.4pg/mg;垂体β-EP含量下降,最低可达27.2pg/mg。值得注意的是低剂量时(低于无效剂量)可使痛阈降低,血浆β-EP含量下降;高剂量则表现为镇痛效应。结果提示:DHE为纯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大鼠内源性镇痛系统中β-EP的含量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GPS)的抗炎活性,试验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给小白鼠灌服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Se-GPS和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GPS 0.2 m L/只,连续给药10 d,观察其对二甲苯和醋酸所致炎症的抗炎效果;用脂多糖(LPS)建立小鼠炎症模型,分别给小鼠灌服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LPS+Se-GPS和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LPS+GPS0.2 m L/只,连续给药10 d,测定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剂量Se-GPS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降低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其抗炎活性略强于甘草多糖,且高剂量Se-GPS抗炎效果最好。说明Se-GPS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7.
氟苯尼考静注及肌注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康AA肉鸡 36只 ,随机分成 4组 ,以 15mg/kg和 30mg/kg两种剂量静注、肌注分别给予氟苯尼考。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采用 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 时数据。静注药 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Vd(ss) 1 5 7± 0 16L/kg ,T1/2α43 96± 12 2 7min、T1/2 β16 8 18±45 2 4min、CL(s) 0 0 17± 0 0 0 30L/ (kg·min)、AUC886 40± 146 5 3(μg/ml)·min ;30mg/kg剂量组Vd(ss) 1 42±0 2 3L/kg ,T1/2α41 48± 8 6 4min、T1/2 β180 80± 74 97min、CL (s) 0 0 17± 0 0 0 2 9L/ (kg·min)、AUC176 7 15±2 6 8 2 3(μg/ml)·min。肌注药 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T1/2 (ka) 10 2 5±9 1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3 5 0± 1 13μg/ml、AUC837 88± 16 0 85 (μg/ml)·min、F94 5 3% ;30mg/kg剂量组T1/2 (ka) 11 97± 7 5 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6 79± 1 38μg/ml、AUC172 5 2 9±35 7 98(μg/ml)·min、F97 6 3%。实验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在鸡体内吸收好 ,分布快 ,消除也快。静注、肌注后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呈比例关系 ,各参数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在苯恶唑(Rx781094)狄普诺啡(M5050)作用下,不同时间大鼠血浆,垂体和下丘脑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结果显示:R7810924+M5050可降低大鼠血浆,垂体和下丘脑β-EP含量。5min开始显著降低,10min时都降到最低点,分别是8.92ng/mL,131.43ng/mg和9.32ng/mlg,60min时β-EP亦低于正常值,至120min时逐渐恢复正常。垂体β-EP含量在10min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Rx781094 M5050能降低大鼠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含量,可能是发挥催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黄牛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酮洛芬的药代动力学及肌内注射的生物利用度。选用6头健康的犊黄牛,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酮洛芬的剂量均为3mg/kg体质量,采血时间点为给药前和给药后5,10,15,20,30,40,50min和1,1.5,2,3,4,6,8,10,12,14,24,30,36,48h。乙腈提取血浆中的酮洛芬,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使用WinNonlin 6.2药代动力学软件对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均采用非房室模型拟合。静脉注射给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β(4.18±0.41)h,MRT(3.40±0.52)h,Vd(387.52±46.49)kg/mL,ClB(65.29±14.40)mL·(h·kg)-1,AUC0-∞(47.70±9.41)h·mg·L-1。肌内注射给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0.50±0.10)h,Cmax(11.24±1.41)mg/L,t1/2β(4.38±0.66)h,MRT(3.83±0.34)h,AUC0-∞(42.46±3.84)h·mg·L-1,F为(91.2±11.7)%。结果表明,犊黄牛肌内注射酮洛芬后吸收迅速,血浆中峰浓度高,消除较快,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按 0 .6 mg/ kg BW单剂量对健康仔猪口服亚硒酸钠溶液后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其在血液中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血液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其理论方程为 :C=0 .0 82 0 e- 0 .0 4 2 1 t 0 .10 5 0 e- 0 .0 0 1 4t- 0 .1870 e- 2 .2 541 t。主要动力学参数为 :吸收半衰期 (t1 / 2 Ka)为 0 .30 75 h;达峰时间 (tmax)为 2 .15 17h;消除半衰期 (t1 / 2β)为 5 10 .2 70 6 h;曲线下面积 (AU C)为 75 .14 6 0 mg/ L· h;表观分布容积 (Vd)为 5 .5 74 2 L/ kg。根据单剂量药动学参数 ,计算多剂量给药参数 ,为临床治疗制订给药方案。先导剂量 (D* )为 1.2 2 6 2 mg/ kg BW,维持剂量(D0 )为 0 .6 m g/ kg BW,给药间隔 (τ)为 4 80 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с)为 0 .15 6 6 μg/ m l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7):65-68
为了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大骨鸡生产性能和下丘脑采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20只21日龄大骨鸡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GABA 0、5、50和500 mg/kg,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试验为期2周。分析各组鸡生产性能并检测下丘脑NPY、AgRp、GABAA-α1、MC4R和POMC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5 mg/kg GABA(低剂量)对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50 mg/kg(中剂量)组极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1),500 mg/kg(高剂量)组极显著降低平均日增重(P0.01)。与对照相比,高剂量组大骨鸡公鸡下丘脑GABAA-α_1 mRNA和MC4R mRNA表达显著提高(P0.05),而POMC mRNA和AgRP mRNA极显著降低(P0.01),NPY mRNA无显著变化(P0.05);高剂量组母鸡GABAA-α_1 mRNA极显著降低(P0.01),NPY mRNA显著降低(P0.05),而MC4R mRNA显著提高(P0.05)。试验提示,日粮中添加GABA,对大骨鸡下丘脑采食调控基因表达均有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麻保沙星(marbofloxacin)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 18头健康的杜洛克×大白×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 (公母兼有 ,体质量在 2 0~ 2 3kg)杂交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头 ,按每千克体质量 2 .5 mg的剂量进行了静注、肌注及内服麻保沙星 (m arbofloxacin)的药动学研究。三氯甲烷萃取血浆中的药物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 ,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三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π(0 .13± 0 .0 1) h;t1 /2α(5 .4 1± 0 .4 3) h;t1 /2β(16 .2 2± 1.6 0 ) h;AUC(2 4 .89± 1.5 1) mg· L- 1· h;V1 (0 .77± 0 .0 6 ) L· kg- 1 ;Vd( area) (2 .6 1± 0 .37) L· kg- 1 ;Vd( ss)(1.6 9± 0 .19) L· kg- 1 ;Cl B(0 .10± 0 .0 1) L· kg- 1·h。肌注给药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 Ka(0 .2 7± 0 .16 ) h;t1 /2α(2 .87± 0 .90 ) h;t1 /2β(17.39± 1.6 2 ) h;tmax(0 .91± 0 .32 ) h;Cmax(1.96± 0 .2 4 ) mg· L- 1 ;AU C(2 6 .85± 3.5 1) mg· L- 1 · h;F(10 7.86± 14 .10 ) %。内服给药的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 Ka(1.16± 0 .19) h;t1 /2α(4.94± 0 .5 3) h;t1 /2β(2 2 .98± 2 .0  相似文献   

13.
按 0 .2 m g/ kg单剂量对健康仔猪肌注亚硒酸钠溶液后 ,研究了其在血液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 :血液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其理论方程为 :C=0 .1773e- 0 .0 548t+0 .0 72 7e- 0 .0 0 2 6 t- 0 .2 5 0 0 e- 1 3.882 3t。主要动力学参数为 :吸收半衰期 (t1 /2 Ka)为 0 .0 4 99h;达峰时间 (tmax)为 0 .4 2 37h;消除半衰期 (t1 /2β)为 2 71.9311h;曲线下面积 (AU C)为 31.72 6 0 m g/ L·h;表观分布容积 (Vd)为 2 .4 72 1L/ kg。根据单剂量药动学参数 ,计算多剂量给药参数 ,为临床治疗制定给药方案。先导剂量 (D* )为 0 .5 0 89m g/ kg,维持剂量 (D0 )为 0 .2 mg/ kg,给药间隔 (τ)为 192 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c)为 0 .16 5 2 mg/ L。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泰地罗新注射液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试验采用健康猪为试验动物,将24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给药组分别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倍(4 mg/kg)、3倍(12 mg/kg)、5倍(20 mg/kg)给药,每隔4 d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健康对照组不给药,观察猪的临床表现、生理生化、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评价泰地罗新注射液在猪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给药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猪的体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等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 05);解剖猪未见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组织切片显微镜观测未见病理变化。说明泰地罗新注射液在猪体内耐受性高,按临床推荐剂量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军牧 1号断乳仔猪 75头 ,随机分为 5组 ,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进行生长试验 ,研究了 2种铜源 (硫酸铜、蛋氨酸铜 )、3个添加水平 (5、12 5、2 5 0 mg/ kg)的日粮对猪生长及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下丘脑儿茶酚胺的变化与生长抑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 12 5 m g/ kg(P <0 .0 1)、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 ,12 5 mg/ kg(P<0 .0 1)、2 5 0 mg/ kg(P<0 .0 5 )蛋氨酸铜 ,可显著提高仔猪增重 ;而上述添加 5 mg/ kg硫酸铜组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为 2 2 5 .74 ng/ g组织 ,显著高于 12 5 mg/ kg(P<0 .0 5 )、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组和 12 5 mg/ kg(P<0 .0 1)、2 5 0mg/ kg(P<0 .0 1)蛋氨酸铜组。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P<0 .0 5 )。据此认为 ,高剂量铜通过调节儿茶酚胺代谢抑制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 ,是其促生长调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口服盐酸特比萘芬对猫肝肾损伤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健康猫28只,饲喂特比萘芬片剂,将实验猫随机分为特比萘芬低剂量(10 mg/kg.d)、中剂量(20 mg/kg.d)、高剂量(40 mg/kg.d)和对照组(0 mg/kg.d)4个剂量组,连续给药3周。在给药后第3周(即第21天)和第5周(即第35天)取不同剂量组的实验猫各3只,安乐死。采取肝脏和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方法检测盐酸特比萘芬对猫肝肾的组织病理学损伤。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盐酸特比萘芬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猫肝肾实质病变,且盐酸特比萘芬对肝肾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正向量效关系;且连续给药3周后停药2周时所造成的猫肝肾的损伤比在连续给药3周期间所造成的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7.
酷蛋白铜对仔猪生长及血清铜蓝蛋白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体重 2 0kg左右杜长大仔猪 90头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饲喂添加 5 ,2 4 0mg/kg铜 (CuSO4·5H2 O)和5 0mg/kg酪蛋白铜的饲粮 ,试验期 3 0d ,试验第 1 5d和结束时对猪只称重 ,探讨酪蛋白铜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并对血液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与 5mg/kg硫酸铜组相比 ,在生长前期 ,2 4 0mg/kg硫酸铜 (高铜 )的促生长效果最佳 ,日增重提高了 1 2 .3 %(P <0 .0 5 ) ,酪蛋白铜组日增重提高了 9.5 %(P <0 .0 5 ) ,但在生长后期 ,酪蛋白铜促生长作用超过了高铜 ,日增重提高了 1 7.0 %(P <0 .0 5 )。就整个生长期而言 ,酪蛋白铜的促生长效果最佳 ,日增重提高了 1 3 .6 %(P <0 .0 5 )。高铜明显降低了饲料转化率 ,降幅为 9.5 %(P <0 .0 5 ) ;高铜和酪蛋白铜组铜蓝蛋白活性分别提高了 3 4 .2 8%和 3 5 .71 %(P <0 .0 1 ) ,SOD分别提高 76 .4 %和 80 .8%(P <0 .0 1 )。由此可见 5 0mg/kg酪蛋白铜可显著影响猪的生长及血清相关指标水平 ,达到高剂量硫酸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椒苯酮胺(piperphentonamine hydrochloride,PPTA)对新西兰兔心电图QT间期(从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时的时限)的影响。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溶剂对照组(5%葡萄糖)、PPTA低(2.5mg/kg)、中(10mg/kg)、高(25mg/kg)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9mg/kg索他洛尔),采用体表心电图技术,通过Pclab-530C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各组新西兰兔注射相应药物后PPTA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图变化。结果表明,2.5mg/kg、10mg/kg PPTA在缓慢给药后不引发QT间期延长,25mg/kg PPTA在缓慢给药后15min内引起QT间期轻度延长(P0.05);PPTA对QT间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给药后0~15min,45min后基本恢复正常。因此,低、中剂量盐酸椒苯酮胺(PPTA)不引发新西兰兔心电图QT间期延长,安全性较高,高剂量可能有引发QT间期延长风险,提示在临床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使用剂量,以防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4只健康肉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半),采用单周期平行设计,分别进行单剂量(60 mg/kg bw,以磺胺氯吡嗪钠计)经口灌服复方和单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的药动学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Kinetica药动学分析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鸡单剂量灌服磺胺氯吡嗪钠溶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β为9.39 h,MRT为26.57 h,Tm.和Cm.分别为7.33 h和64.69 μg/mL,ClB为0.52 mL/(min · kg),Vz为0.43 L/kg,AUC为1954.28 μg/mL·h.鸡单剂量灌服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β为8.24 h,MRT为26.37 h;Tmmax和Cmax15.50 h和71.43 μg/mL;ClB为0.51 mL/(min·kg),Vz为0.36 L/kg,AUC为2125.81 μg/mL·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78%.结果表明,与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相比,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灌服后,除达峰时间和峰浓度明显延长或增高(P<0.01)外,其他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将 1 5头健康杂交奶山羊均分成 3组 ,按每千克体重 5mg的剂量分别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的乳房炎奶山羊进行静注、肌注和乳房灌注单剂量环丙沙星药动学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乳及组织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用 MCPKP药动学程序处理。诱导乳房炎的奶山羊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α为 ( 0 .0 9± 0 .0 1 ) h,t1 /2β为 ( 1 .1 0± 0 .0 9) h,Vd( area) 为 ( 2 .80± 0 .3 0 ) L/kg,Cl B为 ( 1 .3 1± 0 .2 1 ) L/ ( kg·h- 1 ) ,AUC为 ( 3 .88± 0 .58) mg/ ( L· h- 1 )。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α为 ( 0 .0 7± 0 .0 2 ) h,t1 /2α为 ( 0 .3 9± 0 .2 6) h,t1 /2β为 ( 2 .0 7±0 .4 3 ) h,tmax为 ( 0 .2 6± 0 .0 7) h,Cmax为 ( 1 .0 4± 0 .1 3 ) mg/ L,AUC为 ( 2 .3 8± 0 .1 3 ) mg/ ( L· h- 1 ) ,F为61 .3 4 %。与从健康奶山羊获得的药动学参数相比 ,急性乳房炎能显著影响环丙沙星静注给药的体内分布、转运和消除 ,对肌注给药无明显影响 ,乳房灌注给药在炎症乳房内的吸收个体差异较大。急性乳房炎能显著降低环丙沙星全身给药在乳内积聚程度。肌注后炎症乳腺组织内药物浓度在 2、4、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