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秋季的平菇、柳松菇,冬季的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秋冬季节的香菇等,大部分秋冬季节栽培出菇品种的菌种生产都集中在6~9月。1.菌种选择:要生产好的食用菌,菌种的选择很重要。平菇2020:中广温型,适应早秋出菇;发菌温度5~35℃,最适24~28℃,出菇温度最佳15~20℃;丛生或覆瓦状叠生,小叶片、大朵,菌盖灰至深灰  相似文献   

2.
形态特征草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柄和菌托组成。菌盖直径5~19cm,初期成钟形,成熟时平展,边缘整齐,中央稍起,突起处鼠灰色至灰黑色,向四边逐渐变浅。菌肉白色松软,中部较厚,菌褶为白色,后变为粉红色;菌柄中生、近圆柱形,上细下粗,菌托杯状,由外菌膜形成,粗厚,白色至灰色。常见的草菇品种有:V901、V2039、V白、V35、Vp35、V9、V733等,其中V白、V2039颜色较浅且菇体中等,其他颜色较深且菇体较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草菇属高温型食用菌,适于夏季栽培,其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44℃,适温30~39℃,最适36℃;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7~3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温度对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其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温度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率、出菇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经过冷刺激(5℃下冷藏30d)后,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0℃;采用温室栽培,当菌床基质中心温度为18.7℃时,大球盖菇的产量最高、出菇数量较多;菌床基质中心温度在16~19.4℃时,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结论】冷刺激及高温是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温度是影响大球盖菇生长发育、高产及优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1.低温类型品1:低温型平菇新菌株,2017年春季结束的品比试验中表现良好。适应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出菇,至4月仍可出菇,商品性较高;发菌温度4~34℃,最适24℃左右;出菇温度0~26℃,在16℃左右时表现最佳,长速与菇品质量均优于其他同类菌株;菌盖圆润周正,深灰色至黑色,温度低于10℃时则表现油黑色。典型特点是耐低温性强,0℃条件不长菌刺,短期结冰也不死亡,待化冻后继续生长,是粗放管  相似文献   

5.
<正> 1 粗柄菇 1.1 症状 香菇菌柄粗短,菌盖肥厚而不易张开。 1.2 发病原因 大叶品种或高温型品种催菇蕾时,3天内日平均温度低于15℃,菇蕾得以形成。子实体生长过程,3天内日平均温度低于12℃,菌柄可以继续生长,而菌盖生长缓慢,即形成粗柄菇。 1.3 防治方法 按品种的温型特点,调节好生产期,使香菇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在低温条件下出菇,可加强光照,提高菇棚温度,使菌盖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1瘤盖菇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这是由于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时间过长,菌盖内外细胞生长失调造成。预防措施:要根据不同品种控制好温度,一般不低于10℃。2鳞片或空心菇这是由于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5%,使子实体生长缓慢造成的。预防措施:在子实体生长期,将空气相对  相似文献   

7.
2 产生畸形菇的原因及避免措施畸形菇降低产品等级 ,甚至失去商品价值 ,影响栽培经济效益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常见的畸形菇有 :菌盖紧抱不展 ,呈“拳头状” ;柄长肥粗、盖小 ,呈“花瓶状” ;盖凹陷、边裂外卷 ,呈“破碗状” ;盖窄长 ,呈“牛舌状” ;盖面斑点 ,呈“麻脸状” ;  相似文献   

8.
平菇类①农科12:雨季废菌袋中长出的一个不知名平菇,中广温型菌株,出菇温度5~25℃,菌盖灰至深灰色,覆瓦状叠生,菌肉紧实,商品性好,口感好,耐运输,市场鲜销效果好于一般菌株。(2)8359:分离的不知名菌株,中广温型,适应春秋两季生产,出菇温度5~26℃,最佳为15~20℃,菌盖灰至灰黑色,菌褶细而白,菌柄短而硬实,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9.
1.褐腐病。病菇幼时受侵染,无法进行分化,后期则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如菌盖极厚如拳,或菌柄菌盖难以区分等,且在表面着生一层“白毛”,温度在20℃以上时,4~5天病菇色泽变暗,继之腐烂,渗出褐色、酱油状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该过程变长,约需7天以上。子实体生长中期受侵染,则在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菌柄呈粗胖状,继之菇体变软,  相似文献   

10.
<正>秀珍菇LD-1鲁农审2009084,鲁东大学选育。特征特性:中高温型品种。菌丝体洁白、细密,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灰白至深褐色,扇形,边缘薄初内卷、后反卷,表面光滑干爽;菇柄白色、内实、多侧生,基部稍细无绒毛,长4~6厘米、粗0.5~1.5厘米;菌褶白色、延生、稍密不等长。孢子印白色。产量表现:在2009年春夏生产试验中,平均生物转化率100.2%。栽培要点:适宜春季、早秋常规熟料栽培。菌丝适宜生长温度23~25℃,  相似文献   

11.
<正>生理性病害1."冬菇""冬菇"的主要特征:柄短肉厚,菌盖难开。形成"冬菇"的原因主要是,菇蕾生长阶段长期处于5℃以下,香菇生长缓慢,产量低,品质差。防治技术措施:菇蕾生长阶段,严格控制简易温室内的温度,保持5~12℃。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均会引起冬菇或者次品菇。2."香信菇"香信菇的主要表现:肉薄、菌盖易开,菌柄较长,品质差。形成香信菇的原因是,菌丝形成子实体期间,长时处于20℃以上较高的温度,刺激了子实体  相似文献   

12.
“农秀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秀珍菇新品种。2008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 特征特性: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扇形,基部不下凹,商品菇柄长3~6厘米、粗0.7~1厘米,菇盖表面光滑,厚度中等,中部一般厚0.6厘米,白色或灰白色。菌褶密集延生、白色,狭窄,不等长,髓部近缠绕型;菌柄白色,多数侧生,上粗下细,基部少茸毛。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25~28℃。  相似文献   

13.
李文 《北京农业》2011,(31):21-22
<正>1褐腐病病菇幼时受侵染,无法进行分化,后期则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温度在20℃以上时,4~5天病菇色泽变暗,继之腐烂,渗出褐色、酱油状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该过程约需7天以上。子实体生长中期受侵染,则在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菌柄呈粗胖状,继之菇体变软,渗出暗褐色液滴。切开病菇其内部组织由原来的白色变为乌白色,菇体软腐后则变为乌褐色,并发出臭味。  相似文献   

14.
白灵菇畸形菇的产生,降低了产品等级,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影响了栽培者的经济效益。1、常见的畸形菇有:菌盖紧抱不展"拳头状",柄长肥粗盖小"花瓶状",盖凹陷边裂外卷"破碗状",盖窄长"牛舌状",盖面斑点"麻脸状",盖中瘤肿突起"胀腹  相似文献   

15.
<正>认定编号国品认菌2008005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由德国菌株经分离选育而成柄略长;菌盖为茶褐色,直径6~21厘米,盖厚1.2~1.7厘特征特性"华香5号"菇体大小较均匀,干菇个体大,米,柄长3~7厘米,柄径1~1.8厘米,盖顶较平,鳞片较多;采用不脱袋出菇方式栽培时,菌龄约110天左右,出菇密度中等;转色宜中等略偏深,通风较干燥的环境可培育出优质花菇;发菌温度为23~26℃,低于20℃时发菌期延长,高于28℃时菌丝易老化;出菇温度为5~24℃,最适出菇温度为12~20℃,出菇时需要8℃以上的温差刺激,气温高时开伞较快。110%。产量表现"华香5号"的生物学效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主要栽培品种主要有:茶树菇3号:系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从野生种驯化而来。出菇温度范围13~30℃,适宜温度20~28℃,菌盖褐色,朵型圆整,较光滑,菌柄浅褐色,充实,菇蕾多,产量高,生物转化率为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5℃时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蕾期管理一要加强通风,促进菌盖生长,抑制菌柄生长;二要减少用水量,菇期用水量过多,会导致菇体表面产生较暗的条纹或裂缝,从而影响质量。提前3~5天采菇,可保持菇体白度,防止采菇后在贮运过程中菇体发黄而影响质量。要获得优良的杏鲍菇,出菇管理至关重要。具体管理可以分五步。  相似文献   

18.
EC55长根菇株高达55厘米的长根菇子实体,经分离选纯、抗高温驯化栽培和筛选而得。其菇体高大挺拔,美观漂亮,形如撑开的太阳伞,伞顶,(菌盖)宽8~15厘米,淡咖啡色,伞柄(菌柄)高20~55厘米,粗1~2厘米,白色至浅褐色,菌肉白色,肉质细腻,柄脆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种矿质元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尤佳。EC55长根菇子实体群生,菌丝体生长适温10~35℃,出菇温度范围15~32℃,特别耐二氧化碳。全国各地均可于6月至10月的高温期,选用棉籽壳、杂木屑、玉米…  相似文献   

19.
<正>球盖菇菌盖圆形、中实、红褐色,初时淡黄色、棕色,成熟后变深,直径3~12厘米,菌柄圆柱形,灰白色、中实,菌柄与菌盖为中生,菌相与菌柄着生形式为直生,孢子椭圆形,孢子印黑褐色,菌环明显。球盖菇为草腐菌,主要利用长稻草,麦草等原料进行生料栽培。在用纯稻草栽培时,出菇时菇潮来势猛,朵形挺拔高大(最大朵重1~2.5千克),周期短,从出菇到收获结束仅40天左右,每米可收鲜菇15~30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用技术》2014,(8):30-30
<正>1、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2、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3、创造适宜的干湿差秋菇前期,菌筒内部含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