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茶,文老快人快语,开门见山:“当今世界,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清醒的文化,一种是糊涂的文化。糊涂文化代表物是酒,清醒文化代表物是茶。  相似文献   

2.
沈好 《中国林业》2014,(7):42-45
有一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地方。为了茶,他们曾开启最危险的航程,也曾发动最残酷的战争。他们掌握着一流的茶叶拼配技术,并创造了风靡世界的下午茶文化。然而,这个国家却根本不产茶叶。这是英国茶的故事,一个矛盾重重,又与我们内心息息相关的故事。在英国文化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可见英国人对于传统英式下午茶的钟爱。无论什么国家大事来临,也绝对不会影响英国人的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3.
茶楼听冬     
西晋文学家张孟阳有吟茶诗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芳茶怡人,品茶自是闲雅,极有味道的。鲁迅先生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茶有茶道。古人饮茶饮出了水平,经过历代王朝更迭,茶道形成了多种流派。“茶之品”是贵族茶道,旨在显示富贵;“茶之韵”是雅士茶道,注重艺术欣赏;“茶之德”是禅宗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茶之味”则是世俗茶道,追求人生享受。   我喜欢茶,尽管不善品茶。闲暇,还常去茶楼坐坐。    一      山叫凤凰岭,不高,树挺多。从山上下来,就见数间木屋散落松柏之中。木屋典型…  相似文献   

4.
走近庄子     
庄子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别,这种文化叫做“逆向文化”,俗称“反文化”。高品位的“反文化”不仅首先是一种文化,而且能推出具有极高“文化正值”的文化品。庄子在文化史上的辉煌和悲剧都源于他的两“超”:自身文化智能的超高和思维形态的超前,致使他很久以来只成...  相似文献   

5.
美食     
美食李国瑾不知何时,这世上“美食家”多了起来,经他们一折腾,这“吃”的学问也就越吃越复杂,到后来,便吃出了文化:营养学、民俗学、礼仪学、美学等。我初涉人世,无钱又无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自然不敢想,即使偶于官宴上一“蹭”,也是吃得稀里糊涂,仿佛猪...  相似文献   

6.
☆扁茶炒干机申请号:95225808.0申请人:淳安县茶叶技术推广站摘 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茶机械,它由炒茶锅、炉灶、机架和电机及其传动机械组成,在炉灶与炒茶之间固定设有由导火板和隔烟导热板组成的蓄热腔体;蓄热腔体一侧设有与烟囱相通的烟道口。因此,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燃料成本低,茶叶成品率较高等特点,从而实现了用薪柴替代木炭作炒茶机的燃料,而深受茶农的欢迎。☆家庭植物园无土电子栽培装置申请号:95204090.5申请人:青岛达同电子研究所摘 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植物园无土电子栽培…  相似文献   

7.
油茶又叫茶子树,是我国南方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群体种茶树品系华江六垌茶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杀青温度对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及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滚筒杀青时,杀青温度在220~240℃制作出来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较佳,干茶主要体现为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醇、甘爽,叶底黄亮、匀整,同时干茶中含水量、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总体随着杀青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试验的结果有利于传统工艺六堡茶产品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直见说茶是一种文化,我总是不以为然。茶就是茶,什么文化不文化的。我老爹说:“吃茶就吃茶,硬是把它整得那样复杂搞么?我吃了这么多年茶,从没把它往文化上扯,不一样又解渴又过瘾么?”后来我算是弄明白了,文化么,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生活方式,还是精神生活方式,都是文化。《汉语大字典》上说:文者,文治。化者,教化也。台湾的茶人曾提出过“以茶立国”,着实把我给吓了一跳。小小一杯茶,竟然会被提高到如此吓人的高度?后来我想,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连煎条小鱼都可以领悟到治国安邦之道,更何况是业已形成几千年的茶文化大系?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是有名的茶叶产区。各茶区受不同自然环境影响,产制茶叶各具特色与风味,包括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及等。其中,10种茶知名度较高,深受岛内人民喜爱,为台湾“十大名茶”。分别是:冻顶茶、文山包种茶、关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露茶、高山茶、龙泉茶和日月潭红茶。世界出的红茶被誉东方山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整合文成九龙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当地多种文化的旅游内涵,首先对茶与根雕、佛教、古村落等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了理论研究,挖掘这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提炼了一套凸显当地特色的多文化茶主题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构想:九龙山规划以茶文化串联根雕文化、佛教文化、古村落文化,项目中的6个节点("茶艺术展示—茶农事体验—茶品味鉴赏—茶主题禅修—茶民俗古街—茶生态农庄")被赋予6种茶文化主题,承担了6大功能。九龙山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能有效地促进当地茶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提高当地文化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1995年8月中旬,在桂林市召开的’95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上,汝城白毛茶,汝城栖山茶脱颖而出,双双喜获金奖。这两种名茶都是汝城云雾高山中的深山奇葩。茶中明珠。汝城白毛茶是我国珍稀大叶茶种,主产地三江口瑶族名路够猪场电养展,为振兴林业经济。建设农业强省作出新的贡献,全省林业人事工作会议十年前川百旬在汤阴市召开。副厅长赵爱群,厅党继成员,纪检组长全部湖,厅机关党委仍记、原纪检织长周公主参加会儿。这次会议既挂我省人事万件较一次失彰会;也是厅入打处新班了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议各地市州和县局从事人车工作的代表多…  相似文献   

13.
夏经敏 《中国林业》2014,(16):56-57
《茶马古道普洱香》是一本介绍普洱茶的书,该书追古抚今,向人们全面介绍了普洱茶的前世与今生。全书分为5个篇章,分别是寻根溯源篇、功效之作篇、冲饮荼食篇、意蕴茶道篇、观赏鉴藏篇,分别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制作工艺、茶道文化以及茶饼的辨别收藏等。  相似文献   

14.
虫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香蛾金茶生产于汀桂和湘黔边境,鲜为人知,似茶非茶,制作奇特,风味独异,为茶中奇品。化香蛾金茶有两种,一种是取食胡桃科化香树叶的鳞起目夜蛾科化香蛾的蛹而制成的,主产于湖南、广西边境。另一种是取食苦茶叶的鳞翅目螟蛾科火黑虫的蛹而制成的,主产于湖南、贵州边境。苦茶叶为冬青科的大叶冬青叶片,木樨科的柴茎女贞叶片和藤黄科的红眼树叶片。化香蛾金茶是我国特有的林业昆虫产品,为传统出口商品,当地人又称其为“精虫”。由茶星集药、自于一治的目丞。合自养价值百,会自但至日、倡脂肪、碳水化自动、号种维生素、号种阅四元…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花的王国。玉兰花全世界有 120多种,云南就有80多种;杜鹃花全世界有800多种,云南就有400多种;报春花中国有300多种,云南就有200多种;兰花中国有1000多种,云南就有530多种…… “鲜花称斤卖”,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云南鲜花当蔬菜,也已经不算新闻。除了家家种花、个个赏花、人人吃花外,云南人还有个传统习惯:鲜花当茶喝。 在温暖的春季里喝金银花茶,在炎热的夏季里喝玉兰花茶,在明媚的秋季里喝白菊花茶,在寒冷的冬季里喝腊梅花茶──云南,一年四季都有鲜花作茶喝。鲜花茶味美可口自不必说,…  相似文献   

16.
古老北方桦树文化王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白桦树,在诗人的笔下曾是一种浪漫的象征。白桦是北方最常见的树种之一。南方有竹,北方有桦,白桦被誉为大森林中的“白衣少女”是当之无愧的。但在历史学家的眼睛里,白桦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代表,即白桦文化。白桦文化起源于...  相似文献   

17.
茶树[Came-ilia sinensis(L.)O.Ktze]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既是饮料,又是医药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社会对茶叶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以茶杉混交林作为退耕还林的一种经营模式,具有比茶纯林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夷陵区的邓村乡从1990年开始营造茶杉混交林,建立了万亩有机茶生产基地,成立茶用混交林项目组,在茶杉混交林与纯林中建立固定标准地,  相似文献   

18.
名优土特产品湖南省不仅有美丽的森林公园供人游览,还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供游人选购。具有民族风情的土家织锦和土家西兰卡普工艺品、瑶族服饰以及燕子石工艺品,均是很好的收藏品;高山名茶。牛抵茶、云雾茶以及擂茶是湖南特色茶的代表;此外岩耳、宫川蜜桔、山楂...  相似文献   

19.
琴鱼茶即将鱼作“叶”沏成的茶。由于琴鱼产量极为有限,每年只有两三百公斤,所以能品到琴鱼茶的人确实不多。过去,琴鱼作为一种“贡品”,只有皇帝和其左右的人能享用,于是,琴鱼茶便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造就了一方物。在安徽径县有一山溪冲击而成的深涧,人们管它叫琴溪。说也怪,这涧其它不产,唯出一种小鱼,因此有别无,当地人便取名为琴鱼。琴鱼长不过寸,宽嘴,龙须,眼如菜籽,细尾,鳞呈银色。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琴鱼》一首:“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鱼来按觞;吾物吾乡不须念,大官常馔有肥羊”。欧阳修在《和梅公议琴鱼》…  相似文献   

20.
《森林与人类》2005,25(6):25-27
普洱茶有一个与任何茶叶不同的地方,就是别的茶叶一般是越新越好,而普洱茶却正好相反,“愈陈愈香”。这份“陈韵”也是普洱茶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一点。可以认为,古代茶叶制作和贸易手段限制,造就了普洱茶的这份特别。而这又让人们在饮普洱茶时,真的有一种品味历史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