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血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经对河南省近年推广的109个小麦主要品种的血缘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品种可归为阿夫,内乡5号,丰产号,阿勃,碧蚂麦,辉县红,玛拉,郑引4号,郑引1号,偃麦草,黑麦,洛夫林,高加索,山前麦,阿芙乐尔和其它亲本品种等16个亲本系统。分析还发现亲本系统的地理来源主要是意大利;来自国外的亲本以及我国的亲本品种仍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生产上利用品种大都具有相似的遗传构成。据此对小麦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优良品种的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小麦品种系列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南小麦品种按育种区域和育种单位可分为郑麦、温麦、新麦等多个系列。各系列品种的年际间动态变化和系列内部的品种结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探讨了河南小麦系列品种的动态结构变化的轨迹,分析了系列品种演变与河南小麦总产量变动的吻合度,论述了各系列品种对河南小麦生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因此河南的小麦生产和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与供求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对河南省1949年以来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表明:58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1.24%,总产量增加了8.8倍,单产提高了7.1倍。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优质小麦面积和总产也不断增加,2006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1.75%,总产量占到河南省小麦总产的39.32%。近年来,随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河南省小麦高产、超高产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河南省小麦单产平均水平还不到6000kg/hm2,不同区域之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较大,品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资料投入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作者认为今后应该要大力推广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河南省小麦生产水平近年来在不断提高,同时化肥用量也在持续增加.了解河南省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对解决粮食高产与肥料高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26个县市的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以6000~7500 kg/hm2所占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49.77%,小麦氮肥用量变化在3.9~861 kgN/hm2,平均为234.6kg/hm,氮肥全部用作基肥的占到调查样本的54.44%,基肥比例小于40%的占到调查样本的29.11%;磷肥用量变化在15.5~362.1 kgP2O5/hm2,平均为75.2 kg P2O5/hm2;钾肥用量变化在2.7~400.5 kg K2O/hm2,平均为70.7 kg K2O/hm2.小麦产量与NPK养分总量和磷肥用量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氮肥和钾肥关系不密切.氮肥偏生产力以15~30 kg/kg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26%;磷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8.30%;钾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30%,说明农户之间小麦产量、肥料用量和肥料利用率差别较大.作者认为通过选育小麦优良品种,实现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水平,可以提高河南省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7.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入世后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产麦大省 ,面对中国入世的新机遇 ,客观分析我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主动迎接挑战 ,对确保我省小麦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河南省地处中原 ,是我国小麦的最适生态区 ,全省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小麦生产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小麦生产连续跨上三个台阶 ,小麦总产分别于 1 978~1 981年、1 982~ 1 984年和 1 985~ 2 0 0 1年突破1 0 0亿k…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8 9~ 1993年 ,我们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进行了河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 ,历时 3年 ,用 6个小麦品种 ,每年在全省布置 2 0多个试验点 ,统一设计 ,统一供种 ,统一取样化验。根据加工品质指标化验结果和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 ,应用生物统计方法 ,把全省划分为 7个品质生态区 ,制订了河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 (见《河南农业科学》1995年第 10 ,11,12期 )。这也是我国第 1份省级小麦品质区划 ,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但是 ,由于当时缺乏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 ,供试品种是普通小麦 ,加工品质主要指标的测定结果偏低。现在重新审查… 相似文献
9.
从多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2012年河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利弊,主要包括种植制度、小麦品种、气象要素、土壤水分条件、小麦的产量因素、不利小麦生产的因素及综合因素等,结果认为,对2012年小麦生产有利的因素有小麦品种优良、气象条件基本适宜、土壤水肥条件较好;不利因素有小麦播种较晚,越冬前分蘖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小麦越冬期的分蘖没有对产量的形成作出贡献,后期的虫害和病害对产量的形成有不利影响。这可为河南省小麦生产中趋利避害,实现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11.
豫北高产灌区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统计数据,结合农户调查资料,对温县、浚县两个典型区域小麦生产和肥料施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农户之间小麦产量、小麦播种量、化肥用量和施用方法等差别较大。温县2006年小麦单产平均达7 960 kg/hm2,有27.31%的农户氮肥用量低于120 kg/hm2,有9.23%的农户不施用磷肥,11.81%的农户不施用钾肥,氮肥一次性基施比例占调查农户的32.17%。浚县2006年小麦单产平均为7 210 kg/hm2,小麦每公顷播种量大于200 kg的占调查农户的73.31%,有1/2以上的农户过量施用氮肥;有13.79%的农户不施用磷肥,有35.45%的农户不施用钾肥,氮肥一次性基施占调查农户的11.38%。 相似文献
12.
“十五”以来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十五"以来小麦育种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近10年内,山东省小麦育种成绩突出,育成品种类型多、适应性广、推广种植面积大;产量三因素构成合理、增产幅度大、产量潜力高;小麦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取得较大进展。小麦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本利用单一,育成品种亲缘关系近、遗传基础狭窄;适合旱地种植的耐旱耐瘠品种相对缺乏;优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丰产性急需提高。山东省小麦育种发展方向应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选育水肥及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型品种,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是大幅度提高山东省小麦产量的关键;②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是应对气候和耕作制度变化的有效措施;③小麦品质育种应重点提高优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和产量潜力;④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14.
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投入对单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小麦生产中不同生产要素投入对产量的影响,有利于优化生产投资结构、减少生产投资成本、确保小麦产量提高.鉴此,以河南省安阳县、沈丘县、新蔡县农户投入数据为基础,采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影响小麦单产的主要投入因素基本相同,主要有单位面积化肥投入、种子投入、农业机械投入、农药投入等,这些因素在不同地...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分析了近10a河南省小麦供给的变化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河南省小麦供给的对策建议.小麦供给受国家政策、前期价格、成本及自然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且前期价格对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供给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河南省小麦生产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立足河南省的资源优势,逐步增加小麦的播种面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19.
河南小麦生产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河南23a小麦生产效率变化进行时序一截面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综合技术效率增长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规模效率的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小麦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偏低,1993年以来虽然有较大改善,但仍缺乏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