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质外体在植物代谢和抗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植物质外体的动态研究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着重对当前植物质外体汁液的取样和动态分析方法及其利弊进行综述,旨在探寻一种活体、方便、动态地研究植物质外体汁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盐胁迫下吴屯杨和小胡杨嫩茎质外体中离子的动态变化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杨树嫩茎质外体离子采用微透析与原子吸收联用进行监测,同时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进行气体交换相关参数的测定.盐胁迫下,2个杨树品种嫩茎质外体中Na+积累的程度不同,吴屯杨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自我调节,减少№+含量,而小胡杨质外体一直积累Na+,从而造成细胞的渗透胁迫,抑制植物生长;随着盐处理对间的增加,2种杨树K+浓度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吴屯杨在100 mmol·L-1NaCl胁迫早期光合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后期是气孔限制;而小胡杨光合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对Na+浓度、K+浓度、Ca2浓度、Na+/K+、Pn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个杨树品种Pn均与Na+浓度和Na+/K+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与K+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以Pn为因变量,以Na+,K+,Ca2+浓度和Na+/K+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统计方程,其中只有Na+/K+对Pn的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方程中只有Na+/K+进入方程,其他3个离子都被剔除.盐胁迫下,吴屯杨耐盐性强于小胡杨,统计方程说明盐胁迫下杨树嫩茎质外体离子变化和光合作用存在共线性关系,且Na+/K+对Pn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敏  薛立  李燕 《林业科学》2007,43(8):111-117
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包括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调节激素含量、离子区域化、离子选择性吸收、拒盐作用及合成渗透调节物质.目前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分子水平上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突变体筛选是根本解决植物抗盐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适生环境多种多样,某一特定环境下的适生植物也有多种多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亿万年自然选择和物种演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理特性,植物对高盐环境的适应(或忍耐)能力,就是这种生理特性之一。关于盐生植物之所以适应高盐环境的机理,植物学家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不论哪一类植物——真盐生植物、泌盐植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地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获取养分,植物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微生物,深入探究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微生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植物耐盐性,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文中就盐胁迫下植物根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根系生态位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耐盐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开发进行总结分析,综述植物抗盐机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盐碱环境下共生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下4种耐盐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在盐胁迫下体内渗透调节机制,以沙柳、沙枣、柽柳和西伯利亚白刺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浓度(0、100、200、300 mmol·L-1NaCl)处理下4种耐盐植物体内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含量的变化,比较了其在植物渗透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盐处理后4种植物体内Na+、Cl-含量均上升,K+、Ca2+、Mg2+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2)稀盐型盐生植物白刺与泌盐型盐生植物柽柳以Na+为主要无机渗透调节物质,拒盐型耐盐植物沙枣与沙柳以K+为主要无机渗透调节物质;(3)可溶性糖是4种植物盐胁迫下共同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对沙柳和沙枣尤为重要;在高盐浓度(≥ 200 mmol·L-1NaCl)下,脯氨酸是沙枣叶片中重要的有机渗透调节剂;白刺叶片中甜菜碱含量随盐浓度升高明显增加,对提高白刺耐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种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在盐渍环境胁迫下所积累的渗透调节物质种类与数量差异明显,渗透调节方式与耐盐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7.
胡杨耐盐机制的研究涉及植物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本文对胡杨耐盐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究了胡杨cDNA基因文库的构建,渗透调节物质,盐离子代谢,以及膜系统稳定性等对耐盐所起的作用。阐述了胡杨耐盐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盐碱地造林比一般造林存在着更多的困难。除进行改土治碱,选育耐盐树种外,还应根据盐碱地的立地条件类型及各种耐盐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盐碱地造林的预期目的。在多年盐碱地造林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认为开沟避盐,沟植造林是盐碱地造林的一项成功的技术措施。现举一沟植造林的成功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重庆园林春季常见观花植物的种类及科属分布,并对研究植物的花色、花期、性状等作了总结。同时,从孤植、列植、片植、花篱、地被五种园林应用形式方面对重庆园林春季常见观花植物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体系建立、耐盐碱园林植物筛选及其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可为盐碱地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文中从园林植物盐胁迫处理方式及处理时间、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数据分析等方面对盐碱区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评价进行讨论,发现评价中存在指标多、周期长、结果多样性等问题。同时从地域和形态习性的角度对景观绿化植物耐盐性鉴定进行了梳理,将我国常见的343种绿化植物按耐盐级别进行了分类,其中特耐盐植物80种、强耐盐植物103种、中度耐盐植物93种、轻度耐盐植物55种;南方耐盐植物明显多于北方,在耐盐植物种类和数量上,灌木多于乔木,而草本较少。概述了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对如何解决我国园林植物耐盐性评价、鉴定和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耐盐碱园林植物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