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榆中县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快、机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引进15个玉米密植新品种,以先玉335为主对照、郑单958为副对照进行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迪卡519和泽玉8911这2个新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作为榆中县玉米耐密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廊坊地区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引进花生新品种10个,通过试验观察其在当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表现,为在廊坊市引进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湘苎3号(深根型)、华苎4号(中根型)、黄壳麻(浅根型)3个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品种为材料,选择出适宜南方红壤山坡地种植的苎麻品种。结果表明,浅根型的黄壳麻在山坡地种植具有保持水土、缺兜率低的优势,是适宜红壤山坡地种植的苎麻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坡耕地上开展8个玉米新品种的筛选试验,并调查其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大民7702、大民899、先玉335、翔玉998产量分别为14 112.0、13 762.5、13 743.0、13 653.0 kg/hm~2,其中大民7702、先玉335、翔玉998的收获株数、收获穗数也是最高的,表明它们的保苗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丹东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对参加2022年辽宁省鲜食玉米联合体试验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在丹东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考察。结果表明佳玉糯6号、博新39号、甜糯208综合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表现良好,适宜在丹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豫北地区夏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8个耐密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60000、75 000株/hm2 2个种植密度,以研究当前豫北地区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2008-2010年,豫北地区大部分主推玉米品种表现为60000株/hm2种植密度的玉米产量普遍高于75000株/hm2的产量,平均增产4.6%.75000株/hm2种植密度的玉米株...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榆中县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快、机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引进15个玉米密植新品种。以先玉335为主对照、郑单958为副对照,进行新品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迪卡519和泽玉8911这两个新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作为榆中县玉米耐密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农华101等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玉米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产量的高低。结果表明:在该区域种植玉米密度达到6.3万株/hm2时,苗期早发性好的、在9月25日前成熟期的、产量超过12 000 kg/hm2的供试品种有Kf1055、长大19、齐单1号、吉东59、先玉335。该结论可为该区域推广种植优良品种,达到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4个不同播期对油葵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越晚,植株长的越高,秸秆越细;从葵盘大小变化上可看出,6月中旬之前播种越晚葵盘越大,6月下旬播种则变小。产量也表现出与葵盘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冀东滨海盐碱地区适宜的播期应为6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郑州市第一大秋粮作物,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因地选种、提高粮食产量,针对郑州市各类产田农业生产现状,本试验筛选与该地区肥力特征相适应的玉米新品种,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为提高不同产区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 1998~ 1999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结果为材料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玉米 19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的理想性状是生育期适中 ,全生育期 130~ 15 0d ,营养生长期相对较长 ,灌浆速度快 ,抽雄吐丝期短。果穗粗、粒大而深 ,千粒重高 ,硬粒或半硬粒 ,果穗较长 ,轴细 ,行粒数较多 ,秃顶小 ;株高、穗位适中 ,株型紧凑 ,茎秆粗壮坚韧 ,抗倒伏 ,抗纹枯病 ,丝黑穗病 ,大、小斑病和青枯病  相似文献   

12.
根据滦河流域沙地土壤的特点,进行了9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种植密度及产量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滦河流域沙地土壤种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适于滦河流域沙地种植的高产抗旱玉米品种为沈玉21和沈玉26。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盐碱农田不同改良措施对燕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区盐碱地进行大田试验,设空白对照、施用土壤改良剂、秸秆还田1年和秸秆还田2年4个处理,监测燕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和秸秆还田对燕麦株高、干物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秸秆还田2年处理显著提高了燕麦各生育时期的株高,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分别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7.39%、2.86%、28.10%、8.82%和21.00%;秸秆还田2年处理显著提高了抽穗期和灌浆期燕麦干物质量,分别较空白对照提高了7.03%和7.79%;对产量构成因素,秸秆还田2年提高了单株小穗重、燕麦籽粒产量,分别较空白对照提高了5.88%、4.73%。由此可知,盐碱农田连续2年秸秆还田可促进燕麦生长发育和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宁夏银北盐碱地玉米种植存在重施氮肥、不施有机肥、产能低下、土壤结构板结等问题。基于常规施肥,建立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的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有机肥氮替代处理对玉米株高、茎粗产生抑制作用,但提高了叶片SPAD值。随着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减少,植株氮素总积累量表现为明显增加趋势,替代比例为20%处理下氮素积累量与生物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显著增加26.02%、12.46%。有机肥氮替代处理显著提高氮素生理利用率,替代比例为20%的处理下氮素偏生产力与氮素农学效率最高。有机肥氮替代处理下土壤pH与全盐含量较常规施肥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替代比例为100%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施肥增加11.05%,同时,该处理增加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产量与植株氮素及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表明,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均与植株氮素积累量、土壤全氮相关性显著,而籽粒产量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大团聚体含量、破坏率相关性显著。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处理对产量及氮素利用率提升效果显著,且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盐碱棉田改良剂的最优组合。[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复合肥、腐殖酸、磷石膏、牛粪4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棉花株高、果枝台数、成铃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磷石膏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复合肥450 kg/hm2、腐殖酸600 kg/hm2、磷石膏22 500 kg/hm2、牛粪7 500 kg/hm2,该处理的棉花株高中等,果枝台数、成铃数均为最高水平,籽棉产量最高,达到3 146.8 kg/hm2。[结论]为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西北干旱地区盐碱不断地积累于土壤表层,从而导致土壤中水气运行状态变差,加剧加重土壤的盐碱和污染物的积累与土壤污染恶化程度。本文以榆林工业园区产生的油污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微生物降解油污土壤的筛分实验,记录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和转速环境条件下的产菌量,通过对比产菌量选取最适宜菌株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当接种环境为初始pH值(4.5~7.0)时,产菌量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不变,当pH值超过7.0时菌种的产菌量达到最大值,且随着pH继续增加,该量值呈下降趋势;温度为35℃是培养菌种的临界值,当温度低于35℃时,菌种的产菌量变化曲线呈快速增加趋势。因此,实验中菌种培养条件选取对其产菌量增加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西北干旱地区油污土壤修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赣北典型的第四纪红壤坡地16个小区资料的分析,得出土壤侵蚀量(A)与降雨量(P)、降雨强度(I)以及两者乘积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拟合曲线的最优回归方程均为幂函数方程。其中降雨量、降雨强度两者的乘积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在第四纪红壤坡地,幂函数方程:A=b0(PI)b1可以很好地揭示降雨因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适宜盐碱地区玉米生产的耕翻方式,以郑单958为试材,采取免耕(CK)、深翻+旋耕、深松+旋耕、旋耕4种耕翻方式播种玉米,研究了不同耕翻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旋耕方式的松土保墒和玉米增产效果最好,深翻+旋耕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设置750 m3/hm2(W1)、1 500 m3/hm2(W2)、3 000 m3/hm2(W3)3个灌水及施氮0 kg/hm2(F0)、60 kg/hm2(F1)、120 kg/hm2(F2)、240 kg/hm2(F3)4个水平,研究水氮对盐碱地柳枝稷光合生理特性及生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灌水对盐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