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代森锰锌是杨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在杨梅采收前预防杨梅褐斑病和赤衣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低检出浓度0.05mg/kg、回收率86%的实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0.05mg/kg,符合“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5mg/kg和“NY1500.56.8—2009《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香蕉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1mg/kg的要求。因此,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10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几种农药在茶叶上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种农药在茶叶上施用后的残留动态,于2014年研究了防治茶叶病虫害高效低毒的主要药剂的消解动态;采用新型静电喷雾器械对8种农药在茶叶上进行喷雾,分别在不同时间对茶叶取样并进行农药残留消解动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 h虫螨腈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41.00 mg/kg,联苯菊酯1 d后在茶叶中的残留降到了2.90 mg/kg,均达到了欧盟规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量(MRL)标准;在茶树上利用静电喷雾的方法进行施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量,缩短茶叶采摘的安全间隔期,为茶园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对贵州省8个主产茶县市的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找出茶叶农药残留的成因及降低农药残留的对策。结果表明:8个主产茶县市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的大体情况为:(1)10家农药销售店,茶园农药共计化学农药29种,微生物农药2种,植物源农药0种;(2)一些生态茶园多的茶区和经常举行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的茶区,农药使用次数较其他茶区少;(3)80%的茶农购买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防治效果。据分析,农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1)农药品种单一,销售人员、茶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2)茶农缺乏茶叶质量安全常识,参与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少;(3)茶农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较为科学,但也存在着不适时、不对症用药等问题。相应地,可采取3个对策降低农药残留:(1)加强农药管理,增加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的销售和使用;(2)加强茶农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3)提高茶农文化水平,引导茶农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4.
于淦军  张芳 《农家致富》2009,(14):36-37
3.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质量控制体系 (1)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2005年.山东省实施以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出口农产品绿长行动计划”.建立起以菜、果、粮、油为重点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安全生产GAP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生产投入品安全使用与管理体系.培训和造就熟悉、掌握GAP的企业和农民技术队伍。  相似文献   

5.
《农业质量标准》2009,(3):52-52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规范乳制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工作,提高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自控能力,国家认监委近日公告公布了《乳制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实施规则(试行)》和《乳制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试行)》,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方法]茶叶样品用乙腈超声波提取,浓缩后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丙酮-正己烷(V:V=1:9)溶液淋洗,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50mg/L,茶叶样品加标浓度为0.01~0.50mg/kg时,回收率为85.0%~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1.5%~7.8%。[结论]该方法满足茶叶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9日,欧盟发布(EU)No1277/2011号法规.修订了(EC)No669/2009号法规附件1的内容,在新法规中欧盟加强了对我国干面条、新鲜柚子、茶叶(黑茶与绿茶)等3种植物源产品的检查力度。针对我国的干面条.欧盟将加强对产品中铝的检查力度.抽检比例为10%:针对新鲜柚子与茶叶.欧盟将加强对其中农药残留的检查力度,两种产品的抽检比例分别为20%与10%。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分析方法,研究了八氯二丙醚(S421)在碧香早、槠叶齐、群体品种等3种不同茶树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茶叶样品用水-丙酮-正己烷(2:2:3.V/V)提取,离心后合并提取液在40℃水浴中吹至近干,加入1mL正己烷,浓硫酸磺化后取上清液供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S421在碧香早、槠叶齐、群体品种上的丰衰期分别为5.18d,4.44d和3.83d。在茶叶上施用S4216000倍液3次.距末次施药后30d采样测定春秋两季茶叶中S421的残留量低于欧盟制订的S421在茶叶中的MRL值0.01mg·kg^-1。茶叶品种、生长期、采摘期和气温可能影响S421在茶叶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9.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鸟王茶产地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特征,更好地提高鸟王茶品质,对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植茶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Fe、Mn、Cu、Zn、Mo 全量为 Fe(30576.00 mg/kg)>Mn(99.95 mg/kg)>Zn(60.18 mg/kg)>Cu(13.44 mg/kg)>Mo (1.17 mg/kg),土壤 Fe、Mn、Cu、Zn、Mo、B 有效态含量表现为 Fe(131.52 mg/kg)>Mn(15.49 mg/kg)>Zn(3.78 mg/kg)>Cu(1.07 mg/kg)>B(0.29 mg/kg)>Mo(0.03 mg/kg);野生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Fe(340.52 mg/kg)>Mn(340.09 mg/kg)>Zn(48.15 mg/kg),人工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Mn(160.28)>Fe(143.76)>Zn(20.47)。全 Zn 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水平而高于世界的土壤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中国及世界土壤的平均水平;有效 Fe、Zn 分布在高等水平,有效 Cu 分布在中高水平,有效Mn 分布在低等和高等水平,而有效 Mo、有效 B 的分布在低等水平;茶叶中的 Mn、Cu 与土壤中的 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Fe 与土壤中的 Fe 呈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Zn 与土壤中的 Zn 呈正相关,而茶叶中的 Mo 与土壤中的 Mo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2005--2009年的生物学期刊为统计源,对其主要计量指标、英文期刊数、地区分布及出版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09年,生物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平均值呈上升趋势.增长率分别为:11.55%和65.04%;平均影响因子(IF)为1.699,IF≥1的期刊有5种;平均总被引频次(CF)为8024次,CF≥1000次的期刊有13种,占37.70%,2个指标《生态学报》均排第一。61种生物期刊中.英文版期刊比例在逐年上升,至2009年13.11%;生物期刊主要分布在北京(占47.54%)和上海(占16.39%)等地;出版周期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其比例达88.52%。生物学期刊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是各刊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茶叶的质量安全事件、遭遇贸易壁垒事件时有发生。该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茶叶贸易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了影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冷饮的卫生质量,为监督执法提供有力可靠的依据,以海口市小型自制饮料店所生产的饮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微生物污染情况。于2015 年7 月在海口市小型自制饮料店采购3 种饮料及饮品店的饮用水样品共43 份,按照卫生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样品进行细菌总数、细菌革兰染色检测。共采集样品43 份,合格份数25份,合格率为58.14%。在3 个品种的饮品中,细菌总数最多的是红茶,高达1.97×104 CFU/mL,细菌数最少的是奶茶。小型自制饮料店的饮品在制作过程和存储中容易造成细菌污染,为了广大市民的饮用健康,执法部门应做好监督工作,提高小型自制店饮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绿茶贮存期间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是一种季节性生产、全年消费的产品,其贮藏销售需经历一个较长的高温高湿季节,因此成茶易于劣变。对绿茶的特性、绿茶贮藏方式以及绿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品性变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饮料的反渗透浓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茶饮料的温度、浓度和压力对反渗透浓缩速度的影响,检验反渗透膜的再生性能,测量浓缩过程的能耗,鉴定浓缩茶饮料的品质、结果表明,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高品质、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有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5.
赵旭  顾亚萍  钱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24-2925
[目的]填补茶饮料市场的空白。[方法]以茶树干花为原料,通过浸提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茶花汁的最佳浸提条件和茶树花冰茶的最佳配方。[结果]当固液比为1∶60时,茶花汁中茶多酚含量最高。低温萃取时,茶树花汁呈透明的土褐色,放冷后也不易产生冷后浑的现象,而高温萃取时茶花汁颜色较深且有沉淀产生。茶树花汁的最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6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 min,用茶花汁配制茶树花冰茶的最佳配方为:浸提液20 ml+蔗糖5 g+柠檬酸0.5 ml+薄荷香精0.5 ml+适量VC。均质压力在27MPa以上时,产品在室温下长期存放基本不产生沉淀。[结论]该饮料符合质量要求,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6.
广东茶叶质量安全提升战略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茶叶质量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提升广东茶叶质量安全的战略途径和支持体系。通过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工程、茶叶标准工程、茶叶品牌工程、茶叶绿色工程等"五大工程",构建茶叶质量安全提升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组织作用,加强法规建设、加强资金投入、加强茶业民间组织的作用,推广应用现代生产模式;加强茶业信息化建设、加强茶文化建设,构建茶叶质量安全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土壤镉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茶叶作为传统饮品一直以来广受消费者喜爱,为了防止镉污染事件的发生,加强对茶叶镉含量的监管与控制是保障茶叶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综述了我国茶叶镉污染状况,包括茶园土壤及茶叶的镉含量水平及茶叶镉的浸出特征,阐述了风险评估在镉等重金属安全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包括风险评估对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制定茶叶镉含量最大限量指标的建议,以保障饮茶安全。  相似文献   

18.
苦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Ⅰ.原料配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开发苦丁茶饮料提供依据,通过设置不同的原料组合,采用以感官审评为主,结合测定茶汤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的方法,对加工苦丁茶饮料的原料配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采用苦丁茶、绞股蓝、乌龙茶的质量比10:10:80配制,以1:120的茶水比进行浸提,有利于改善苦丁茶的感官品质及其饮料加工、贮藏中的保鲜性能。  相似文献   

19.
罐装绿茶饮料防褐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不同化合物对绿茶水高温灭菌过程防褐变的作用,证明四硼酸钠和亚硫酸钠能够 显著抑制高温灭菌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L-抗坏血酸和半胱氨酸对高温灭菌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有显 著抑制作用,同时茶汤亮度明显提高。L-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和亚硫酸钠组合处理对绿茶水的保质效果 优于L-抗坏血酸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20.
对市售58个果茶饮料样品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糖度及总酸6种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从汤色、香气和滋味3个方面进行感官审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市售果茶饮料的内含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分类。结果表明,82.8%的样品感官得分在85分以上,说明市售大部分果茶饮料能被消费者接受。理化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样品中只有3个产品的茶多酚或咖啡碱含量略低于国家标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的果茶饮料产品内含营养成分丰富,感官品质优异,属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