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解决娜塔栎(Quercus nuttallii)无性繁殖中扦插穗条少、繁殖系数低问题,建立采穗圃十分必要。以娜塔栎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无性系特性、栽植密度、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修枝强度与嫩枝总芽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娜塔栎无性系采穗圃单位面积嫩枝总芽数主要取决于无性系特性、栽植密度、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修枝强度等。建立娜塔栎无性系采穗圃,栽植密度以株行距1.0 m×1.0 m为宜,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40 cm为宜,对无性系植株枝条宜进行轻、中短截,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嫩枝总芽数。  相似文献   

2.
祁怀鑫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3):15-16,20
研究表明:桤木无性系植株嫩枝总芽数主要取决于树龄和无性系遗传特性,同时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修枝、施肥等密切相关。在桤木无性系采穗圃中,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 cm为宜,无性系植株枝条宜进行轻短截,并加强施肥管理,既可提高嫩枝总芽数,又能扩大树冠,增强树势,提高采穗圃穗条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植株主干定干高度、枝条修剪强度等试验研究表明:无性系植株的嫩枝总芽数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枝条修剪强度等密切相关.建立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 cm为宜,且无性系枝条宜采用轻短截,这样既可提高无性系植株嫩枝总芽数,又扩大树冠,增强树势,保证采穗圃插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四川桤木无性系采穗圃修枝与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四川桤木无性系采穗圃穗务产量,对其无性系进行了修枝与施肥试验,试验表明:在无性系定杆150cm高时,将其抽发的侧枝进行短截修剪,修剪强度以轻、中短截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无性系穗条产量,在无性系定杆120cm高时,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无性系穗条产量?  相似文献   

5.
在油茶采穗圃采用两向分组实验设计方法,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闽43#为试材,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油茶采穗圃不同整形修剪与施肥对油茶穗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茶采穗圃其它经营措施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整形修剪和施肥对油茶春梢穗条生物量总量和接穗有效穗芽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整形修剪和3次施肥法是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的中心管理环节,其中以A3B1组合处理的效果最佳,它能极显著地提高油茶嫁接穗芽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油茶(Camellia oleifra)优良无性系采穗圃进行密度试验,比较研究了4种造林密度对采穗圃植株生长、穗条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年生油茶采穗圃的适宜初始密度为9999株/hm2,3年生时单产穗芽量达163.41万个/hm2,对养分和空间利用率最高,综合经营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邵武地区杉木无性系采穗圃,对4-6年生的采穗母株进行了边续3a的定株观测,以了解不同处理下母株萌芽,生长规律,并进行了采穗圃施肥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采穗母株萌芽发生有较强的规律性,8月下旬全面清条后,9月为3孕芽期,10月为芽条速生期,11月为芽条生长缓慢期,直至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8.
良种沙棘采穗圃的建立及插穗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金友 《沙棘》2003,16(4):17-20
通过对良种沙棘采穗圃的建立及插穗生产技术的试验研究表明 :母本植株的产穗率主要取决于树龄、栽植密度和品种的特性 ,同时与母本植株修剪、施肥灌水以及剪穗方法也密切相关。因此 ,建立良种沙棘采穗圃 ,应选择经济性状优良且生长势强、抽枝、成枝率高的品种 ,栽植密度选择株行距 1m× 2m ,对母本植株进行轻、中短截、老龄枝条更新、施肥灌水等加强管理 ,采取正确的采穗方法 ,既提高产穗率 ,又扩大树冠 ,增强树势 ,保证采穗圃的使用年限及插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
修剪对油茶采穗圃穗条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油茶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技术支撑,研究了不同修剪时间、修剪强度对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穗条数量、长度和抗病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修剪强度、修剪时间对抽梢数量和长度有显著影响,中、轻度修剪能促进树枝抽梢数的增加和穗条延长,重强度修剪能抑制树枝抽梢数和穗条的生长;采穗圃最好的修剪强度是轻度修剪,最佳的修剪时间是夏冬2次...  相似文献   

10.
兴安落叶松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优良遗传品质的兴安落叶松建立无性系采穗圃,通过全光喷雾自动控制嫩枝扦插,培育出优良无性系苗木用于规模造林,实现兴安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技术的突破,为无性系林业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使林区无性系林业发展之路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叶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出苗后的保苗率是针叶树种育苗成败的关键技术,云杉属是针叶树种育苗最难的一个属,兰云杉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种子处理技术,苗木出土后,易遭病菌危害,立枯而陆续死亡。本实验采用了9种种子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5%K2MNO4水溶液浸种15min,再用冷水冲洗3~4遍,在自然冷水吸胀24h,后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和采用10%巴士消毒液以雾化状态喷雾于堆积的种子上,边喷边翻动,保持均匀;15min后冷水冲洗3~5次,用冷水浸种24h并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处理后,其苗木出苗率和保苗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常见轮廓的精度控制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18a生种子园采集的杉木花粉为试验对象,在花粉发芽试验中,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9种处理,接种24~36h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高低也不一样,杉木的花粉发芽最佳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20%、pH为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20.
外界因子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主要外界影响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制备的滤汁的鲜叶比水(w/v)为1∶8~1∶10,干叶粉比水(w/v)为1∶25~1∶30较为合适;添加0.02%~0.04%Mg2 或Ca2 能形成胶凝强度适中的叶豆腐,K 、Na 、Cl-、CO32-无促胶凝作用;在90℃加热30min不破坏被其叶滤汁胶凝特性;调整滤汁pH在4~5之间,能形成固定形态,质地均匀的叶豆腐;葡萄糖酸内酯有促胶凝作用,而琼脂仅起凝固作用,形成的叶豆腐弹性小,韧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