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俗称枣蛆、卷叶蛆,枣芽蛆。该虫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等各个枣区。 1 发生危害 该虫每年发生多代,在陕西关中东部每年约发生5~6代,以幼虫为害尚未完全展开的幼叶嫩芽。受害嫩叶呈浅红色或紫红色肿皱的筒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梨瘿蚊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筛选出防治梨瘿蚊的有效药剂,在湖北老河口地区选取代表性梨园,通过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研究梨瘿蚊的为害规律与梨树品种的关系,及10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虫在老河口地区一年发生3代,在普通梨园的幼虫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5月中旬和6月上旬;梨瘿蚊对黄冠梨为害最重,雪青和玉露香次之,早8梨受害最轻;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 000倍液和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2 500倍液对梨瘿蚊防治效果最好,施药7d和10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90%左右,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3.
枣瘿蚊猖獗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瘿蚊以幼虫危害枣树尚未展开的嫩叶,使叶片受害后颜色由绿色变为浅红或紫红色,嫩叶卷曲成肿皱筒状,质硬而脆。幼虫在叶筒内取食,受害叶后期变为褐色或黑色,叶柄形成离层而脱落。此虫第1代发生时,正值枣树发芽展叶期,严重影响了枣树的抽生、开花、结果和树体的生长发育。近年来,枣瘿蚊为害逐渐加重,极大地影响了枣树的丰产。现将其猖獗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供枣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蛀果虫属双翅目实蝇科,以幼虫蛀食柑桔果实,使其腐烂脱落。桔实蕾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以幼虫蛀入海绵层为害,使果实腐烂脱落。2种害虫为害损失重防治难度大,而其生活习性、为害方式也非常相似,防治方法具有许多相同点,因此只要做好相关的几项关  相似文献   

5.
桔实雷瘿蚊是我县近年发现的新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受害轻的柚园一般损失10%~20%,受害重的柚园损失50%以上,严重影响了我县瑁溪蜜柚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几年的调查,就该虫的发生为害特点以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1形态特征桔实雷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成虫体小,像小蚊子,体长1.6~3.0 mm,淡红色,密被黑色微毛,雌雄异型。卵长椭圆形,微小,初呈白色透明,后颜色逐渐变深,孵化前卵内出现红色点状。初孵幼虫白色透明,开始为米灰色,后变黄,老熟时体长3~4  相似文献   

6.
柑瘿蚊(Pachy-diplois sp.)属双翅目瘿蚊科(Cecidom-yiidae),为国内柑桔生产上尚未见有报道的一种新害虫。该虫既为害柑,也为害橙,但以为害柑类最重。首先是在温州蜜柑上发现。又属瘿蚊科,故名柑瘿  相似文献   

7.
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俗称卷叶蛆,近年来在圆铃枣区危害日趋严重,据1998年在姜墩枣园调查,虫株率100%,百叶有虫169头,落叶率达到17.8%,已成为圆铃枣产区的主要害虫。枣瘿蚊以幼虫危害嫩叶,嫩叶受害后呈筒状由叶面纵向卷曲,幼虫在卷成筒的幼叶中吸食汁液,被害叶变硬发脆,...  相似文献   

8.
梨瘿蚊是近年来山西省梨园新发现的害虫之一,亟需了解该虫在该省的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通过观察梨瘿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对虫量发生动态及新梢危害率调查,分析梨瘿蚊发生规律与日温、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以及该虫在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虫在山西省1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第2、3代幼虫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中旬;梨瘿蚊对黄冠危害较重,酥梨次之,玉露香梨较轻或不为害。这将为该虫在山西省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梨卷叶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Riley)属双翅目,瘿蚊科昆虫.文献记载该虫主要分布贵州省,为害栾树.最近湖南省也有过该虫危害梨树的报道.目前还没见到该虫危害其他树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梨瘿蚊的发生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俗称梨芽蛆,寄主仅为梨。是一种食叶害虫,危害梨芽及嫩叶,吸食其汁液。近几年在桂林市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重的梨园虫株率100%,新梢受害率1000%,新梢虫叶率严重者达86.6%,新梢平均每叶有虫18.1头,造成早期大量落叶.严重者落叶率达80.0%,对  相似文献   

11.
梨瘿蚊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 Contarinia pyrivora (Riley),属双翅 目瘿蚊科,在国内属新记录害虫。幼虫红色,蛆状,潜食于卷叶中,本地俗称梨红沙虫、梨叶蛆。梨瘿蚊幼虫为害状与蚜害相似,过去未引起注意。1990年以来,我们在普查采集贵州省果树害虫标本时,在都匀、丹寨、瓮安等地发现了此虫。鉴于此虫为害逐年加重,笔者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效地控制了为害。1分布与为害目前仅发现分布于贵州南部,寄主限于梨类品种,尤以日本梨品系为重。在都匀普林、洛帮、马寨等果场,成年大树春梢被害率7.5%~41.3%,苗…  相似文献   

12.
瓜菜实蝇诱杀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福州地区蔬菜实蝇类害虫发生为害严重,对苦瓜、丝瓜、黄瓜、甜瓜等瓜菜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据2008年和2009年对福州地区实蝇为害进行调查,苦瓜被害最严重,受害率达10.8%~45.2%;丝瓜、黄瓜和甜瓜受害率在3.6%~19.5%,平均减产20%左右。实蝇防治已成为福州地区瓜菜生产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丽水市莲都区梨树受一种不明害虫的为害,受害嫩叶卷曲,质地硬脆,最后变黑枯萎脱落,剥开卷曲叶片,里面有橘红色的小蛆虫。由于该虫以前很少发生,果农对其非常陌生,而错过了防治适期。经查证该梨树新害虫为梨瘿蚊,为害严重易引起梨树早期落叶而  相似文献   

14.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Riley),也叫梨蚜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寄主植物目前只发现危害梨。主要以幼虫危害芽叶,在梨叶正面刺吸汁液,致使嫩叶呈筒状卷曲不能展开,影响梨树正常生长;也危害花和幼果,被害的花和幼果不能正常发育而早落,影响产量。目前,梨瘿蚊在广西梨的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南方早熟梨主栽区的桂林,受害较重。有的果园嫩梢受害率达100%。主要原因之一是广大梨农对该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5.
守瓜类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我国南方主要有黄足黄守瓜与黄足黑守瓜两种,其中以黄足黄守瓜发生较为普遍.黄足黄守瓜又名黄虫、黄萤、瓜守、黄守瓜,黄足黑守瓜又名黄胫黑守瓜、黑瓜叶虫等.守瓜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黄守瓜成虫食性较杂,但主要为害葫芦科的黄瓜、南瓜、西葫芦、丝瓜、苦瓜、西瓜、甜瓜、佛手瓜等,此外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蔬菜,黑守瓜比黄守瓜发生迟,为害作物较少,以丝瓜、苦瓜、黄瓜等瓜类蔬菜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6.
柑桔芽瘿蚊(conchuriniusp)属双翅目、瘿蚊科柑桔害虫,近几年来在我地橙园发生为害,是柑桔花芽的主要害虫。被为害的嫩芽枯萎脱落,严重地影响了柑桔的正常生长和结果。据我场农科所病虫测报站连续三年的观察:1988年被害柑桔面积300亩,为害率3.5%,产量损失8%;1989年被害面积1100亩,为害率9.4%,产量损失达15%;1990年被害面积增加到3000亩,为害率16%,产量损失达25%。受害面积和经济损失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7.
栗瘿蜂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该虫为害当年栗芽,翌年春季受害芽不抽枝或形成短枝,在枝条、叶柄、叶脉等部位形成虫瘿,消耗树体养分,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仅当年无果实,也影响次年生长,严重者枝条枯死.  相似文献   

18.
桔实雷瘿蚊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实雷瘿蚊简称桔实瘿蚊 ,笔者首先发现其在湖南省江永等 8个县为害柚、橙等。据调查 ,江永县1993年零星发生 ,尔后逐步扩大为害 ,1997~ 1999年大发生 ,遍布大部分乡 (镇 ) ,江永香柚受害株率一般达 10 %~ 5 0 % ,高的达 80 %以上 ,受害果率一般达30 %~ 5 0 % ,高的达 10 0 %。历经 1995~ 2 0 0 1年的研究和推广桔实雷瘿蚊综合防治技术 ,控制住其为害 ,现报道如下。1 生物学特性该瘿蚊在江永县一年发生 3~ 4代 ,个别年份发生 5代 ,全年有 4~ 5个发生高峰期 ,其中以第二个高峰期 6月中旬至 8月上旬发生量最大。成虫在晚上羽化 ,雌雄比…  相似文献   

19.
<正>1为害症状梨卷叶瘿蚊又名梨红沙虫、梨叶蛆。以幼虫为害梨树幼嫩叶片,初期与梨蚜虫为害状很相似,难以区别。叶片被害有两种症状表现:心叶被害呈现葱状纵卷,从此不能展开;嫩叶受害于叶尖或叶  相似文献   

20.
沙田柚瘿蚊是近年来为害沙田柚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 ,据调查该虫喜阴蔽潮湿的山地和河滩地的沙田柚园。在我区 1 997年和 1 998年该虫为害特别严重 ,一些产区为害面积达 70 %以上。造成大量落果 ,严重影响了沙田柚的生产 ;而 1 999年该虫的发生为害则相对较轻。通过分析 ,这与当年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关系密切。由于该虫的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 ,因此本文选用与第一代幼虫发生有关的 1 997年至 1 999年 1— 3月与 1 0— 1 2月份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沙田柚瘿蚊越冬代幼虫及成虫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以期对该虫的防治有所帮助。1  1— 3月份降水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