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6个小麦品种及其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子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值及沉淀值等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2)降落值的高值与隐性基因有关,低值与显性基因有关;子粒蛋白质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及沉淀值等性状的高值与显性基因有关,低值与隐性基因有关。(3)除沉淀值的遗传表现为超显性外,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均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且平均显性度(H1/D)均小于1,表现为部分显性。(4)除沉淀值外,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表现较高,说明可在早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弱筋小麦育种高效品质选择指标以及亲本组配原则,本研究选用7个不同品质类型品种作亲本,按7×6半双列杂交配制21个组合,对F2籽粒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差异极显著,其中硬度、SDS沉淀值和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SRC)效应值大,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效应值较小;不同品质指标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除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蔗糖SRC和面筋指数无显著差异,其余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硬度、SDS沉淀值和SRC一般配合力远大于特殊配合力,以加性效应的遗传为主。弱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显著;中强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硬度、SDS沉淀值、水SRC和碳酸钠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1.23%、82.66%、83.81%和83.96%,遗传力高,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其次是乳酸SRC和蔗糖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79%和75.26%;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  相似文献   

3.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应用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以6×6双列设计研究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的遗传。结果表明:小麦F_2代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沉淀值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基因作用方式为超显性,显性作用大于加性作用。F_2群体中显性等位基因的频率与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不等。本文还比较了二倍体模型与三倍体模型的异同,讨论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的改良与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1 优质小麦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1.1 概念 小麦的品质包括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两个方面.加工品质包括磨粉品质 (硬度、筛理特性、出粉率等 )和食品加工品质.优质专用小麦主要指食品加工品质优良,主要成分符合以下标准:①强筋类 (面包专用 )蛋白质含量 >15%,沉淀值 >45ml,湿面筋含量 >35%,稳定时间 >10min;②中筋类 (馒头、面条等专用 )蛋白质含量 >12%,沉淀值 >25ml,稳定时间≥ 3min,湿面筋含量 >25%;③弱筋类 (饼干、糕点等专用 )蛋白质含量 <10%,沉淀值 <18ml,湿面筋含量 22%~ 26%,稳定时间≤ 2.5min.  相似文献   

5.
为发掘小麦品质性状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TL),以小麦骨干亲本百农AK58和碧蚂4号衍生的包含248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4个环境获得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和延伸性等品质参数及已构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通过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60个品质性状相关QTL,分布于除6B以外的20对小麦染色体上。有21个QTL可以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其中15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百农AK58,6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碧蚂4号。4A染色体上116.4~139.0 cM(629.36~701.53 Mb)是一个QTL簇,该区段同时定位了与蛋白质含量(QGpc.his-4A-2)、湿面筋含量(QWgc.his-4A-2)、沉降值(QSv.his-4A)和延伸性(QEx.his-4A)相关的QTL。分析重组自交系群体中1BL/1RS易位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发现1BL/1RS易位有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对淀粉含量有一定的负效应,推测1BL/1RS易位系对品质性状的作用可能和其遗传背景相关。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诱变小麦品质突变体的筛选及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德娥  赵平  王敏  张从宇 《种子》2012,31(5):5-10
为了探索小麦品质性状的物理诱变效应,用300Gy的60Co-γ射线辐射小麦品种河科2号的干种子,对M3代234个株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和产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SSR分子鉴定,以超过均值±2×标准差确定变异株系.结果表明,在M3代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有13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5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湿面筋含量有8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沉降值有6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硬度有2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9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产量有5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4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相关分析表明,M3群体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平行变异的趋势.初步筛选出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符合国家强筋小麦标准(蛋白质含量≥15%,湿面筋含量≥35%)的株系8个.经SSR分子标记检测,与控制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存在连锁的2个特异引物Xbarc164和Xgwm161在以上8个变异株系都呈现多态性标记,表明这些株系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基因可能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7.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的品质性状表现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2008连续3年,在5个生态点考察了7个四川省代表性小麦品种在两种氮水平下的品质状况及其稳定性,以期为四川小麦品质定位、品质改良和生产指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年均值,籽粒容重777 g L-1,籽粒蛋白质含量12.3%,湿面筋含量25.1%,Zeleny沉降值32.9 mL,降落值326 s,面粉吸水率56.5%,面团形成时间3.0 min、稳定时间4.5 min,面条评分78.5分、面包评分62.2分。几乎所有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籽粒容重、沉降值、降落值、面粉吸水率和面条评分的年份效应大于地点效应,而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评分则地点效应大于年份效应。增施氮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评分都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但对降落值、面粉吸水率和面条评分无明显影响。品种品质的稳定性因品质性状不同而异,川麦39面包评分高而稳定,川麦37面条总评分高而稳定,二者可被用于四川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早代选择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4个单交组合的亲本F1,F2和F3,对普通小麦6个品质性状杂种早代的选择效果进行了研究,各品质性状遗传力偏中,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的遗传力均大于沉淀值的遗传力,各品质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的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均较高,并且以沉淀值的最高,在相关遗传进度的分析中,干面筋的选择对其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和品质对有机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4种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和某些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可明显改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以及沉淀值等加工品质指标,但也增加了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和含量,而对籽粒支链淀粉和淀粉总量的提高无明显作用,支/直比降低,如PH82-2-2。(2)济南17、PH97-4和PH97-5三个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及直链淀粉积累对施用有机肥的反应因品种而异;而籽粒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对施用有机肥的反应是灌浆后期效应明显,籽粒成熟时,施有机肥处理的籽粒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高于未施有机肥的处理,支/直比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7个面筋品质不同的小麦品种(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进行了遗传分析。在7个亲本中,新麦18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均较高,一般配合力好,能显著地提高杂种后代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周8425B湿面筋含量最高,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以较快地提高后代湿面筋含量,但后代面筋指数较差,综合品质不易得到提高。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仅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影响,还存在非等位基因间互作。湿面筋含量的高值受显性基因控制,早代即可表达,容易选择;而面筋指数的高值却受隐性基因控制,早代不宜选择。湿面筋含量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而面筋指数狭义遗传力较高,且二者间相关性不强。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具有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需要样品少等优点,可用于指导优质育种和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1.
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与和面仪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品质差异较大的108份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 测定其谷蛋白聚合体总量(双缩脲法)和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及比例(凝胶色谱法, SE-HPLC), 并分析了它们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以及和面仪参数等早代选择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参试材料品质特性和贮藏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异范围都较大。和面仪峰值时间变异范围为1.12~7.19 min, 变幅达6.07 min; 醇溶蛋白总量和SDS可溶性谷蛋白聚合体(EPP)变幅较小, 而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UPP)的变幅最大。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与和面峰值时间的相关系数较低(r=0.24~0.49)。醇溶蛋白总量与和面仪参数相关不显著, 而与谷蛋白总量的比值(Gli/Glu)与和面仪参数呈显著负相关(r= –0.52~ –0.61, P<0.001), 且不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百分含量(%UPP)与和面仪参数的相关性最高, 相关系数为0.70~0.85(P<0.001)。SE-HPLC法样品用量少, 自动化程度高, 且%UPP和Gli/Glu为相对值, 与和面仪参数呈高度相关, 可作为面筋强度早代选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优质软麦品种品质特性与饼干加工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软麦品种在大田生产中的品质表现和品质育种筛选指标,对于优质生产及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选用江苏淮南麦区15份优质软麦品种(系),鉴定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开展3个试验点次的大田种植,分析了小麦样本的籽粒硬度、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质量参数、粉质仪参数、揉面仪参数、溶剂保持力、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参数、黏度仪参数等品质性状和饼干加工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品质参数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不同。所有样本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均不达国标(GB/T 17320-2013、GB/T 17893-1999),部分品种(系)的沉淀值达标,所有样本的籽粒硬度和吸水率全部达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硬度、灰分含量和黏度仪参数与饼干加工品质无显著相关性。沉淀值、粉质仪吸水率、粉质仪稳定时间、揉面仪峰值时间、揉面仪衰落角、水溶剂保持力、碳酸钠溶剂保持力、乳酸溶剂保持力、谷蛋白/醇溶蛋白比、不溶性谷蛋白含量和不溶性谷蛋白百分含量与饼干直径呈显著(r≤–0.520)或极显著(r≤–0.652)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0.601、–0.617、–0.659、–0.676、–0.857、–0.726、–0.616、–0.546、–0.541和–0.637。多元回归方程显示,水溶剂保持力可解释饼干直径变异的73.76%,与籽粒蛋白共同可解释饼干直径变异的83.90%。在籽粒硬度和蛋白含量选择的基础上,降低面筋强度和面粉综合吸水特性是软麦育种的主要目标,水溶剂保持力、乳酸溶剂保持力和揉面仪参数是软麦育种最重要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3.
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内蒙古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来自我国春播麦区高、中、低3种筋力类型的9个品种, 于2003和2004年分别种植在内蒙古6个代表性地点, 研究了不同品种在年份和地点间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和面仪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等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所测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和地点效应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除籽粒蛋白质含量外, 其他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和地点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强筋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和峰值黏度均较高, 出粉率和稀澥值中等。中筋类品种出粉率、和面时间和耐揉性较高, 灰分含量、峰值黏度和稀澥值较低。弱筋类品种的灰分含量、峰值黏度和稀澥值较高, 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出粉率、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低。所有品种品质性状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 乌海市灰分含量、和面时间和耐揉性高, 籽粒硬度、沉降值、峰值黏度和稀澥值较低。杭锦后旗出粉率高, 蛋白含量和沉降值较低, 其他性状表现中等。呼和浩特市籽粒硬度、蛋白含量、面粉灰分、沉降值、和面时间和耐揉性高, 出粉率、峰值黏度和稀澥值低。赤峰市多数性状表现中等。通辽市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峰值黏度、稀澥值和耐揉性较高, 其他性状表现中等。额尔古纳市蛋白含量和沉降值较高, 和面时间和耐揉性低。初步认为强筋和中筋类品种较适于种植在呼和浩特市与乌海市, 不适于种植在额尔古纳市; 2个弱筋类品种在6个地点均不太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不同水分胁迫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3个有代表性的强、中、弱筋春小麦品种,在防渗池中进行种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筋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水分胁迫下,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沉淀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趋势,而膨胀势显著增大。在试验条件下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小麦生态育种和调优栽培研究中,需要重视水分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5.
普通小麦面筋强度早代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勇  张立平  阎俊  张艳  王德森  刘建军  何中虎 《作物学报》2006,32(11):1663-1670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中优9507为母本,与安农91168、高优503、冀5099、晋麦45和鲁麦5号5个筋力不同的品种配制杂交组合,用亲本、F1、F2和F2:3家系研究了SDS沉降值与和面时间的分布,分析了沉降值的遗传力和选择响应。结果表明,组合间F2、F2:3沉降值及F2:3相似文献   

16.
Pan bread and dry white Chinese noodle quality in Chinese winter wheats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Improvements in pan bread quality and Chinese dry white noodle (DWCN) quality are the major breeding objectives in the north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 Eighty-one wheat cultivars and advanced lines were sown in two locations in the 2000–2001 season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winter wheat germplasm and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n bread quality and DWCN quality.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was observed for grain, pan bread, and DWCN quality attributes. Six cultivars and lines showed very good pan bread quality, 23 showed excellent DWCN quality in both locations, and the cultivars Yumai 34 and Sunstate showed superior quality for both food products. Protein content and grain hardnes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n bread quality, while the gluten quality-related parameters SDS-sedimentation value, Farinograph stability, and Extensograph maximum resistanc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n bread quality score, and accounted for 59.3–72.3% of its variation. Yellow colour (b, CIE Lab) showed a strong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pan bread and DWCN quality largely due to the strong and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yellow colour and gluten strength parameters in this germplasm pool. Flour ash content and polyphenol oxidase (PPO) had a negative moderate effect on noodle colour, while protein content and grain hardness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noodle colour, appearance, and smoothn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DS-sedimentation volume, Farinograph stability, and Extensograph maximum resistance and DWCN score fitted a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 accounting for 31.0%, 39.0%, and 47.0% of the DWCN score, respectively. The starch pasting parameters, peak viscosity and paste breakdown, contributed positively to DWCN quality, with r = 0.57 and 0.55, respectively.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pan bread and DWCN differ in colour, gluten strength, and pasting viscos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PPO, yellow pigment, SDS sedimentation volume, and peak viscosity are parameters that could be used to screen for DWCN quality in the early generations of a wheat-breed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17.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评价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对小麦品质贡献关系,对219份小麦品系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本研究主要通过多种粉质仪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依并依据国家粮食检验标准对小麦多个品质性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变幅较大的是容重和最大拉伸阻力,变幅较小的是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稳定时间变异系数最大,为41.85%。容重与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与吸水率和延展性相关性最高;除了容重,沉降值与其它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吸水率与延展性和最大拉伸阻力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稳定时间与拉伸面积、延展性和最大拉伸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拉伸面积与延展性和最大拉伸阻力皆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可将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综合为沉降因子、面团因子和容重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93.54%,基本反映小麦品质性状的全面信息。研究结果将为小麦品质性状的有效改良及优良品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将为小麦加工品质的预测及小麦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艺措施对中优9507小麦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蛋白质组分及面包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减少浇水次数,可以提高球蛋白、谷蛋白质和总蛋白含量,并可提高沉降值,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使面包体积有所增加.增施氮、磷肥使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有所增加.适当叶面喷氮可以增加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并可提高籽粒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