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康珏  陈信  熊建平 《种子科技》2010,28(11):29-32
利用高压静电场(HVEF)作为处理源,将黄瓜、菜心、水稻品种的种子各分为5个实验小组,分别按不同的高压静电场强度和不同的处理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对在萌发期的种子活力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说明:对于不同品种的种子经高压静电场不同强度和时间的处理,数值相差较大,但对于同一品种的种子,当处理源的强度(kV/cm)和处理时间(min)的乘积的数值为某一范围时,各项生理指标均高于其它处理条件下的数值,此项研究为处理种子寻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促进黑皮冬瓜种子萌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美莲  张渭 《种子科技》2004,22(5):283-284
探讨了超声波对黑皮冬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用超声波水浴对黑皮冬瓜种子进行5 min、15 min、30 min、60 min的处理,然后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5 min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速率和发芽整齐度等种子发芽力和活力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3%、54.0%、39.4%、30.8%和81.8%.超声波处理显著地促进了黑皮冬瓜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3.
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黄瓜种子生理生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发芽、α-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及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500kV/m的静电场预处理黄瓜种子后,萌发初期α-淀粉酶、CAT以及苗期叶片NR活性升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幼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有明显提高,但各处理间种子发芽率以及胞间CO2浓度与对照比差异均不显著。表明HVEF处理黄瓜种子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利于黄瓜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以白皮松种子为对象,进行水引发以及渗透势为-0.3、-0.6和-1.2 MPa的KN03溶液引发处理(未引发干种子为对照),通过对种子发芽及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水引发及渗透引发对白皮松种子萌发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引发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但综合各项指标发现,-0.3 MPa KNO3溶液引发处理,白皮松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最大,发芽速度最快,且对细胞膜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蔬菜种子萌发期抗盐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兴旺  郭克婷 《种子》2004,23(2):7-9,13
利用高压静电场,对茄子和刺青瓜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不同盐碱条件下萌发,采用U5(54)均匀设计,安排多因素多水平试验,测定了蔬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其SOD、VC、MDA等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发现经过高压静电场处理后,种子萌发期抗盐碱能力减弱,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不同静电场处理种子对作物叶片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分别用不同场强的静电场处理吸胀大豆、黄瓜和油青菜心种子,栽种20 d后测定作物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Chl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用相同强度的静电场处理不同的作物种子,作物叶片生理指标的反应不同;用不同强度的静电场处理同一作物种子,作物叶片的生理指标也有差异,显示出了静电场作用的“阈值效应”。用适宜剂量的静电场处理吸胀种子能有效地提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叶片光合细胞中光合反应中心Ⅱ(PSⅡ)的光合潜力和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盐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颜宏  赵伟  陈文静  张锐  颜炳君  周道玮 《种子》2007,26(2):69-72
分别用适当浓度的不同盐溶液(NaCl、NaHCO3、混合盐)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种子进行浸种预处理;将浸种后的种子经低温回干,再用不同浓度的混合盐溶液(NaCl:NaHCO3=1:1)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向日葵种子发芽率(CP)、活力指数(VI)和发芽指数(GI)等指标的测试,分析不同盐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盐溶液浸种处理后,缩短了向日葵种子的发芽时间,促进了幼苗的生长,提高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数.未经盐浸种处理的种子即使是在蒸馏水中培养,其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等指标均不如经过盐溶液预处理种子.种子经不同盐溶液浸种、回干后,在蒸馏水中萌发的各种指标最好,而后随着处理的混合盐浓度的增大,向日葵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步降低.各种盐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依次是:NaHCO3>混合盐>NaCl.  相似文献   

8.
甜瓜种子老化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老化处理的方法对当年采收的甜瓜种子进行48h~216h中8个时间段的处理,加对照、1993和1986年种子,经恒温发芽、低温发芽、TTC测定和田间出苗试验,结果显示:甜瓜种子活力随人工和自然老化的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短期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下降不太明显,而反映发芽速度、幼芽生长状况的相应指标出现变化提前。长期处理的种子上述几种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种子活力越低,种子的适应性越差。POD、CAT活性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MAD含量则随种子的活力降低而升高。认为室内选用发芽率与发芽速率或幼芽生长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为实际的反映出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种子发芽对温度和生长调节剂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温度和GA3、IBA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L9 (34)正交设计进行外源激素浸种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6.0%~86.0%、14.0%~29.3%、7.9~11.7 d和3.3~5.6粒/d,处理组合间此4项指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主导因子,19.6℃提高种子发芽率.温度和GA3的不同水平对云南松种子发芽指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影响,0.10 g/L的GA3溶液浸种促进种子发芽.GA3、IBA和温度的两两交互作用对发芽指标影响较为复杂,特定条件下对发芽指标的交互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4个唐山秋瓜品系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期进行不同温度的高温处理,研究高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各品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品系间种子萌发的耐热差异,从而筛选出唐山秋瓜种子发芽期耐热性鉴定的温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26~32℃是唐山秋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当温度达到35℃以上,4个品系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递减趋势,38℃处理对4个品系发芽指标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35℃处理,且同一处理温度下不同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反应不同.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认为38℃是唐山秋瓜种子萌发期耐热性鉴定的适宜温度,适宜鉴定指标为种子活力指数.不同胁迫温度下唐山秋瓜各品系间的发芽能力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系中LB在高温下发芽能力最强,其次为XL,A5和S5发芽期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青椒种子高压电场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蔡兴旺  王斌 《种子》2001,(6):14-15,19
青椒种子落入高压静电场,在场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沿电场方向位移,不同落点的种子,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系数、幼苗生长根长、植株重等均不相同;不同电场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实验证实,它们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该研究为青椒种子的优选和促壮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茄子种高压电场分选的粒重分布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兴旺  赵永泉 《种子》2002,(1):18-19
茄子种落入高压静电场中,受到场强作用,将沿电场方向产生位移,不同场强作用,茄子种分离区会不同,不同分离区,种子的粒重也不相同,分布也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相关作用,本文定量揭示了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蔡兴旺  易道生 《种子》2003,(6):50-51
为促进萝卜种的田间出苗、生长和增产。采用高压静电场对种子进行分选和田间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萝卜种进行电场处理和田间试验,考察了电场强度,处理时间对萝卜种的出苗和生长情况的影响,摸索了萝卜种电场选种和电场处理的较适宜参数。  相似文献   

14.
吴旭红 《种子》2005,24(1):26-29
用不同强度的匀强电场作用于甜瓜种子,在不同的处理时间水平上研究其萌发状况.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与对照相比,电场作用后,甜瓜种子发芽率最大提高量为17.9%,电解质外渗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适宜剂量的处理,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和氢过氧化物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提高,起到了提前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代谢水平的作用.各项指标显示:以F、I效果最为显著,可视为高压静电场处理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5.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蔡兴旺  林昌华 《种子》2002,(6):16-17
利用高压静电场对黄瓜种子进行选种,并通过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对黄瓜种子进行不同时间和电场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结果进行了直观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并依此进行预报,找出处理时间和电场强度的最佳取值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压电晕电场生物效应物理机制,非均匀电场和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注入2种因素对种子的影响,利用频率为50 Hz,极距为4 cm,电压为0(ck)、4 kV、8 kV、12 kV、16 kV、19 kV的交流高压针-板电晕电场处理紫花苜蓿种子,通过1 mm厚的聚丙烯培养皿盖电介质阻挡和不加培养皿盖2组放电处理。培养后检测不同参数的高压电晕电场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电晕电场处理紫花苜蓿种子时,无论是否有培养皿盖阻挡放电,均可改善紫花苜蓿种子的亲水性,使种子沉入培养皿底部,无培养皿盖阻挡放电组改善程度更大,除8 kV加盖阻挡组种子的吸水率比对照有所下降外,其余各组吸水率均上升。有无培养皿盖阻挡放电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截然相反的影响,整个变化趋势呈非单调震荡型曲线,经培养皿盖阻挡放电后,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小离子风对种子的物理刻蚀程度,同时降低紫花苜蓿种子接受的场强,并使紫花苜蓿种子接受的辐射电场更趋均匀。  相似文献   

17.
丸粒化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期抗寒性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丸粒化处理对不同品种棉花种子萌发期抗寒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⑴胚根鲜重及简化活力指数提高;⑵胚根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⑶胚根中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与包衣处理对比,棉花种子丸粒化处理能明显加速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柑桔黄龙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采用徒手切片法和斑点试验法检测柑桔黄龙病获得成功。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柑桔种苗大批量检测和田间普查。采用单抗金标技术对田间栽培的柑桔品种、柑桔实生苗、试管微芽嫁接苗、热处理脱毒后的嫁接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6个柑桔品种不论是否显示黄龙病症状均检测到柑桔黄龙病病菌,而消毒种子播种所得实生苗及试管微芽嫁接苗为无病株,带病株经过30d 40oC恒温热处理后产生的新梢及其嫁接苗绝大部分也是无病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行板电场,研究不同电场处理条件对糜子种子萌发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糜子种子发芽率下降,胚根长与胚芽长显著下降,胚根质量与胚芽质量显著上升.而经过电场处理后的糜子种子在干旱胁迫下发芽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胚根长与胚芽长下降趋势减缓,同时胚根质量与胚芽质量相对胁迫对照组有所增加.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电场处理糜子种子可以增强种子对干旱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茄子种高压静电场生物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兴旺  王斌 《种子》2003,(1):16-17
利用高压静电场对茄子种子进行选种,并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进行不同昨电场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处理,测定茄子种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叶面积、干鲜重、电导率和SOD值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和讨论,找出处理时间和电场强度的较佳取值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