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培凤尾菇一般采用棉籽壳作培养料,但我地区棉籽壳来源困难,而稻草和蔗渣的资源丰富。为此,我们于86、87年进行了用稻草蔗渣混栽和单独用稻草栽培凤尾菇试验。在栽培季节偏迟、后期气温高的情况下,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栽培料的处理:选用无霉烂的整稻草和经晒干的蔗渣,分别用1%石灰水浸24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沥干,含水量约65%,pH8右。(二)基质配比:①稻草和蔗渣各44%,麸皮10%,石膏2%;②稻草88%,麸皮10%,石膏2%。  相似文献   

2.
用石灰水处理的截段稻草,大面积床栽凤尾菇,如果栽培得法,每百斤稻草在60~70天内可收鲜菇80~120斤,生物学效率高,经济收益快。根据我们这几年的经验,现就纯稻草床栽凤尾菇提出几个问题与同志们商讨。 (一)菌种选择: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纯稻草栽培中,播下8%的麦粒菌种(即1平方尺用干稻草1.5斤需播0.12斤干小麦制的种),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20%;如果使用木屑菌种(木屑73%,麦皮25%,糖、石膏各1%),尽管用量比麦粒菌种增加3倍,但生物  相似文献   

3.
稻草栽平菇,一般要将稻草切短,并要加麦麸、糠等辅料,花工多,成本高.笔者自1989年以来,在室外用纯长稻草覆土栽培平菇,生物效率一般为80~120%,高的达200%以上,现将栽培技术简述如下:(一)稻草处理选干燥无霉烂的稻草,扎捆后用3~5%的石灰水浸1~2天,捞起后首尾相叠两层铺床,  相似文献   

4.
利用稻草栽培平菇,可以缓解棉壳紧缺的矛盾,且稻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提高经济效益.但用稻草栽平菇,采用常规法生物转化率一般只有45~60%,如采用以下五要诀,生物学效率可达120~150%.(一)要选择和处理好培养料稻草要干燥无霉变,色泽金黄,最好是糯稻草和早稻草或隔年稻草.并经过处理:①曝晒1~2天,以杀死部分粘附在稻草表面的病菌和虫卵.②用1~2%的石灰水浸泡1~3天,以去掉表面的蜡质达到软化,进一步灭菌、杀虫.③将浸过石灰水的稻草用清水冲清后上堆发酵,使堆温达60℃以上,其间翻堆一次.经处理的稻草,质地柔软,病虫害少,含水量适宜,播种后利于发菌.  相似文献   

5.
凤尾菇肉质肥厚鲜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各地普遍引种栽培,其中以稻草料栽培的数量最大。笔者通过试验,摸索了用当年新鲜干稻草栽凤尾菇的一些规律。现将部分结果报告如下: (一)清水浸料栽培:一般用稻草栽凤尾菇,都要将稻草切碎后用水煮,开水泡或石灰水浸。笔者  相似文献   

6.
通常用纯稻草栽培凤尾菇产量较低,生物学效率在50%左右.而栽培时添加辅料又易导致杂菌污染。本人通过多年的试验,在菌丝市满料床后撒上薄层米糠,2~3天内料面可形成浓密的菌丝,发菌期内菌丝生长旺盛,生物学效率由52%提高到96%,且菇质好。 1供试材料 凤尾菇,引自安徽农学院菌种室,制成棉子壳栽培种。稻草选用杂交晚稻草,去掉稻草头,切成6~9cm的段,浸泡在2%的石灰水中48小时,以除去硅质,充分软化。沥干水分后待用。  相似文献   

7.
栽培凤尾菇,一般都用稻草、蔗渣、棉籽壳、玉米芯等作栽培料。但我们地区棉籽壳、蔗渣等原料紧缺,价格很高。而我县是油茶产区,茶壳很多。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我们于1986年开始用茶壳栽培凤尾菇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一)茶壳处理:拌料前选干燥的油茶壳,置拆掉筛子的粉碎机内打成颗粒状,用1%石灰水浸4~5小时,再用清水浸10小时,使pH 达到中性,捞起沥去水份即可用于栽培。(二)拌料播种:采用箱栽和床栽两种方式。培养料配方为茶壳70%、米糠28%、碳酸钙和食糖各1%,每100公斤干料另加KH_2PO_4100克,料含水量65%.每米~2用干料8.5公斤,菌种3瓶,采用三层播种,最上层播种后盖一层报纸再覆地膜保温保湿。按常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8.
贵刊1986年第二期介绍了“塘泥拌稻草栽培佛罗里达侧耳”一文后,笔者利用油菜壳拌塘泥试栽平菇(HP—1)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新鲜干油菜壳用3%石灰水浸24小时,再堆制2~3天;塘泥于播种前一天挖取,堆放在水泥地上沥去多余水份,掌握含水量在60~  相似文献   

9.
凤尾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栽培容易,生长快,产量高。利用纯稻草进行栽培,每百斤稻草经50天的生长周期,可产鲜菇30斤以上,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副业。稻草栽培凤尾菇的工艺简单。取干稻草,以1.5斤为一把,放在0.5%的石灰水浸泡一夜,捞起后用清水漂洗,沥干不滴水(含水量约70%)即可接上麦粒平菇菌种,每瓶麦粒菌种可播4~6把稻草。播种后用塑料薄膜包好,保湿、保温(15℃),经10~15天菌丝扭结时,打开薄膜移进菇房内培养(保持温度15~20℃,湿度80~90%),7~10天可收第一潮菇。共可收四潮菇,每潮菇收获期间隔5~7天。收获量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用棉籽壳、废棉絮等棉纤维栽凤尾菇已很普遍,但利用麻纤维栽凤尾菇还未见有报道。其实,用废麻袋等麻纤维栽凤尾菇,具有料原广、成本低、方法简便、效益高等优点。我县食用菌专业户吴方斌用废麻袋培育凤尾菇,只需一般管理,平均每只废麻袋(约2斤)可产菇2.7斤,生物学效率超过130%。现将废麻袋栽凤尾菇技术简介如下。 (一)浸水。将废麻袋用1%的石灰水浸4小时,再用清水漂去石灰水,然后沥干或拧干。 (二)播种。9~11月或次年3~5月,气温在8~25℃时可多次栽培。播种时,将废麻袋平展,均匀  相似文献   

11.
用稻草栽培平菇,为预防霉菌污染,一般都需先用石灰水浸泡处理.然后再用清水冲至pH7.5~8.5才能下种.这种方法不仅操作麻烦,且霉菌污染仍时有发生.根据石灰水碱性的不稳定性和生料栽培中微生物发酵会产酸的特点.笔者试验发现稻草用2~4%的石灰水浸泡后.不必用清水冲洗直接下种,平菇菌丝能正常萌发吃料,且霉菌污染率低,出菇正常.具体做法是:选择干燥无霉变的青白稻草,用2~4%的石灰水浸泡1~2天,待稻草表面蜡质去除,用手触之感觉柔软,捞起堆成堆,让其水分流失至握之手指缝间有水印出即可下种.采用层播法,分两层下  相似文献   

12.
凤尾菇的生物效率高,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我们研究的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是我院副院长刘中柱同志1980年12月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引进的。试验以稻草作原料,切成3~4寸长,用0.5%石灰水或开水浸泡,采用箱栽,每箱2平方尺装料2斤、3斤或4斤。现将一年来的结果报告如下。 1.温度对菇的影响:菌丝在15~35℃均能生长,最适为24~27℃。高于30℃容易老化,低于20℃生长缓慢。箱栽试验在日  相似文献   

13.
草菇历来用稻草栽培,因我地稻草不易买到,而城内却有数个包装箱厂,松木屑便宜易得。为此,我们于85年6月进行了松木屑栽草菇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木屑处理:先把松木屑置烈日下曝晒3天,再在浓度为2%的石灰水中浸24小时,捞起沥水,pH调至7.5~8,如果pH大于9用清水冲洗后再沥水。另加0.2%尿素和1%的钙镁磷肥,拌匀后加水,料水比以1:1.3~1.5为宜。  相似文献   

14.
凤尾菇Pc-27采用酒渣混合栽培,工艺简单,周期短,产量高。现将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配料方法新鲜无霉变的稻草33%,酒渣67%。先将稻草用1%-3%石灰水浸泡 12-24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培养料加1%的多菌灵,将稻草、酒渣、多菌灵混合拌匀。栽培场地先用石灰水消毒,再用敌白虫喷洒,然后把消毒好的塑料薄膜铺好,将培养料分层铺入压好,每百斤料按8%~10%用种量分层接种(即二层料二层种)。播种后摊平压好,盖上一层报纸,再在报纸上面盖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稻草资源丰富。笔者用稻草生料栽培凤尾菇已有10年,现将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稻草选择 选陈年的干稻草,因其纤维组织软化,菌种吃料快。当年的晚造稻草,因细胞还没有完全死亡纤维质硬,难压实,菌种吃料难,所以不能用。 (二)稻草处理 稻草切断成15cm左右,用0.5%石灰水浸一夜,捞出沥干,不必用清水冲洗。稻草偏碱既可以杀杂菌,又可以中和菌种吃料后的酸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稻草栽培凤尾菇,一般要将稻草切成2~3寸长小段,费工费时,不利于推广。我们改用散草覆土栽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将稻草抖松,放在含0.5%石灰的水池内浸24小时,用清水淋洗,滤干多余水份,使  相似文献   

17.
用稻草栽培平菇,成本低,周期短,方法简单,效益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稻草软化处理 稻草表皮具有一层蜡质,这层蜡质能阻碍菌丝吃料。笔者通过试验和实践摸索出三种软化稻草的处理方法:一是把稻草铺在干净地面上。用石磙反复碾压至稻草变软;二是将稻草切成2~3厘米长段,浸泡于3%~4%的石灰水溶液中,34小时后捞出用清水冲去残液,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各地广泛采用各种代料栽培凤尾菇,都取得较好效果。为寻求在我区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优质高产的理想原料,我们进行了废棉、稻草、纸屑、木屑栽培凤尾菇的比较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试验设置四个处理,①废棉(即棉纺厂的破籽棉)5斤;②印刷厂切边废纸4斤,加麦麸1斤;③稻草4斤,加麦麸1斤;④阔叶树木屑4斤,加麦麸1斤。每个处理重复四次。废棉用开水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稻草切成1寸长,用清水浸8小时。纸屑用清水浸1小时。将浸泡吸胀的原料用手挤干,指缝间水能滴下1、2滴为宜。稻草、  相似文献   

19.
用棉子壳60%,稻草20%,米糠15%,过磷酸钙1%,石膏粉1%,石灰粉3%为培养料。其它用于栽培凤尾菇的配方也可以,但以这种配方最优。把稻草切成一寸长左右的小段,与棉子壳混合浸入5%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后冲洗石灰水,然后把其它辅料拌入,并加入800倍多菌灵,以防杂菌  相似文献   

20.
穿心莲是我国中药的重要原料.我县制药厂加工量达40多万斤.为了充分利用提取制药有效成份后的药渣废料,我们进行了栽培凤尾菇试验。穿心莲药渣可先晒干后备用,也可直接用刚出锅的药渣来栽培。如果用刚出锅的药渣,栽培前要先用清水冲掉残留的酒精(晒干的可不冲洗),再用1~2%石灰水浸2~4小时(晒干的浸4~6小时),捞起后用清水冲洗至pH7.5~8,含水量为65%左右,按常规法进行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