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漆汁,又名国漆、大漆,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天然树脂涂料。生漆在空气中很容易干燥,结成黑色光亮坚硬的漆膜,它和一般合成漆的漆膜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特优,而一般合成漆使用一段时间后,光泽逐渐消失。生漆漆膜较一般合成漆漆膜坚硬,在显微镜下观察,漆膜针孔甚少,密封性能强。因此,它的耐性磨能和防渗透性能均优于一般合成树脂涂料。生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两种固定化漆树酶(聚丙烯酰胺包埋漆树酶和ABSE-交联琼脂共价偶联漆树酶)催化陈漆漆酚氧化聚合,实现了“陈漆复活”。首次制备了室温自干的“超级生漆膜”。它的8项物理性能指标:流平性、干燥不受湿度的影响性、实干速度、色泽、光泽值、冲击强度、柔韧性(弹性)和附着力在不同程度上均超过了一般生漆膜。这种固定化漆树酶催化漆酚氧化聚合的技术路线使本来纠缠在一起的复杂的生漆成膜过程分解为比较单一的漆酚氧化、聚合过程和线性聚合物交联过程,因而有利于彻底弄清生漆成膜的反应机理,也有利于阐明天然生漆各组分如胶质(树胶质)等对生漆成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漆酚作为常见的植物来源多酚之一,是漆树分泌物生漆经分离纯化得到的,结构中含有苯环、邻/间位双酚羟基和长(不)饱和烷烃侧链(C15~C20)等活性基团。近年来,漆酚在膜功能材料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化学聚合固化技术制备漆酚功能聚合物,在膜表面/界面工程、胶黏剂、止血剂等领域应用较广,是实现生漆资源化和提质增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关于漆酚聚合固化机理,以及加热固化、紫外光固化、漆酶仿生催化、金属配位螯合、有机共混交联、溶胶-凝胶反应、静电纺丝等漆酚固化聚合技术;总结了漆酚功能聚合物在防腐涂层、疏水涂层、止血抑菌涂层等功能材料应用中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生漆漆酚功能材料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黑色高光生漆涂料的各项性能,本试验选取5个产地天然生漆与调制黑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和调制,以搭配比例、干燥温度与湿度为变量,对生漆涂料的干燥时间、物理机械性能、耐温及耐化学腐蚀性能进行测定,通过正交优化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湿度≥温度≥含量≥搭配比例,在1 kg含量为71%的生漆搭配50%的黑料和2.02的助剂,调制出的黑色高光生漆涂料在温度为25℃、湿度85%时干燥时间最短为22.6h.与传统推光漆的性能进行比较,干燥时间变短,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5.
胡光万  龙春林 《林业科学》2007,43(11):103-112
坝漆是特产于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区的生漆品种,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生漆行业拥有很高的地位.通过深入产地对坝漆进行民族植物学和资源调查,发现坝漆的起源地位于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与咸丰县交界的毛坝乡人头山;在起源地,漆树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坝漆产区的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创造出了一套效率很高的对漆树的管理和利用方法,并独具地方民族特色;历史上,坝漆产区与外界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比较频繁,坝漆的生产深受外界影响;在近10~20年中,受市场经济冲击,坝漆的生产和漆树资源的存量一直处于低谷.需要正确认识和利用坝漆的优良品质和名声,在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大力宣传坝漆,规范收购和销售渠道;对坝漆的利用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坝漆深加工产业;保护并充分利用坝漆的种质资源,大力培育优良品种,实现对坝漆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对坝漆的栽培、管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坝漆产量.从而实现坝漆产业的复兴和进一步发展,使坝漆这一优良生漆品种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根据我们从1972年以来,断断续续对割漆产漆量及其影响产漆量的主要因子,进行的一些调查材料整理而成,介绍于下。一、不同漆树割漆的产漆量1.大木漆树与小木漆树陕西现有漆树属植物10余种,有生产生漆价值的仅漆树(Rhus verniciflua)一种,多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大山区天然林中。在这种漆树上采割的生漆,商品名称叫大木漆,群众也称野生大木漆。该漆树在1500米以下也有分布,可能是自然生长或人工栽  相似文献   

7.
二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是道路基层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基层作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其力学强度及其路用性能是重要的指标。通过分析废旧材料硼灰的化学成分,利用其与粉煤灰的相似成分,研究硼灰代替粉煤灰做成石灰硼灰稳定碎石用作道路基层结构的可行性,首先从力学强度入手,通过在石灰粉煤灰碎石中掺加硼灰并改变硼灰的掺加比例,得出虽然掺加硼灰后无侧限强度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道路基层的需要;为进一步验证石灰硼灰碎石的路用性能,并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又通过对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冻融强度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最终得出硼灰代替部分粉煤灰用于道路基层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季节漆树树皮结构与漆酚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和分光光度法,系统观察、分析测定和统计分析陕西秦岭不同月份已割的和未割大木漆树以及已割的小木漆树的树皮结构、生漆中漆酚含量以及割漆季节中漆酚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漆树树皮中有、无功能韧皮部厚度的比值,乳汁道平均直径、单位面积个数,石细胞平均层数和团数,射线细胞列数等均有变化,其中有、无功能韧皮部厚度之比、石细胞平均层数和团数在1年中出现2次降低;乳汁道分泌细胞及乳汁道腔内生漆贮存量也出现2次减少;2)不同季节漆酚含量总趋势呈上升,但中间出现2次低谷;割漆季节漆酚含量从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呈逐步上升并达到最高(67.321 43%);3)漆树树皮结构变化与生漆漆酚含量的变化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死漆为原料,在室温无溶剂条件下与钛化合物混合后通过研磨法制备一种快干漆(QDL)。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失重等表征手段对试样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并探讨了生漆中不同成分对试样固化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死漆与钛化合物混合研磨能够固化成膜的主要物质是漆酚,研磨过程中死漆油包水型乳液结构被破坏;当n(钛化合物)∶n(死漆)为1∶2时,研磨得到的涂膜表干和实干时间最短分别为1.5和6 h,远快于天然生漆的干燥速度;n(钛化合物)∶n(死漆)为1∶2、1∶3、1∶4研磨制得的QDL1、QDL2、QDL3都具有较高的光泽度,比天然生漆膜高出50之多。其中,快干漆QDL1的质量损失5%、10%和最大热失重温度分别为289、346和475℃,比天然生漆相应质量损失温度高,具有比自然干燥天然生漆膜更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与市场》2006,(10):16
一种具有彩绘、镶嵌天然贝壳装饰花纹或雕漆效果的灯具漆艺制品,在视觉上精美亮丽,既能产生一种轻松感,又有一种厚重感,从而把中国传统漆艺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拓展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该漆艺制品,其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工灯具胚型,即加工出木制灯具胚型或陶瓷灯具(客房灯)半成品的胚型、或用树脂(翻模)成型的灯具胚型,在胚型的待装饰表面多次刮灰(如刮腻子灰),涂刷上天然腰果漆,打磨使表面平滑后备用;以天然生漆和腰果漆备用;根据不同产品的设计需要,调配好各种色漆或可将色漆阴干锤成颗粒状的漆粉备用;在灯具胚型的主要待装饰面…  相似文献   

11.
生漆被誊为“涂料之王”。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近年来在国防、民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用途愈加广泛。生漆生产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产量仍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提高单位面积漆树的割漆量,我们采用植物激素——乙烯利对2,600株漆树进行了乙烯利刺激割漆试验,初见成效。情况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供试漆树:大木漆和小木漆两个品种。 2.供试乙烯利:北京市农药二厂制60%乙烯利原油,上海彭浦化工厂制40%乙烯利原波。 3.试验方法:一般均采用在割口下部,轻  相似文献   

12.
漆酚硅锡聚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采用漆酚与四氯化锡和四氯化硅制备漆酚硅锡聚合物的方法及其产物特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漆酚邻酚基上存在Si-O键和Sn-O键;质谱测定结果它存在质荷比为461的离子峰,与分子片段C21H30O2SiSn的式量相同;扫描电镜观测到含有亚微米业子和少量纳米粒子;热谱和动态机械热分析表明,它经生漆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在失量50%时相应温度为556.2℃,在20-380℃范围,模量E′均在98.6MPa以上;它还具有优良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产物可以通过热压成型或涂膜,制成耐热和耐腐蚀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3.
漆树果实性状研究(Ⅰ)——果实蜡质层的含蜡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采自云南、贵州、陕西等地15个漆树果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漆树遗传材料丰富,漆籽的蜡质层含蜡率与漆籽内果皮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即内果皮质量大的漆籽出蜡率相对较低;而漆籽蜡质层含蜡率与果形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即随着漆籽果形指数的增加,漆籽出蜡率降低,选择漆蜡为主的漆树优良种时,应以果形指数在0.6~0.8为宜,此外,应加强气候、土壤、栽培技术、采脂等对漆树种仁的含油率影响的规律研究,使我国的漆籽资源转换为生物蜡资源.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基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且其本身的粗糙结构对其表面浸润性的改性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浸润性的概念和改性原理,总结了纤维素基材料在疏水、超疏水和亲水疏油三个改性方向上的表面浸润控制技术,重点阐述纤维素基材料的表面超疏水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木材流体渗透理论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木材流体渗透理论研究现状,从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主要类型与流动理论、流体在木材内的主要流通通道及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的主要理论与试验方法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概述,提出木材流体渗透性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试验观察应采取更先进的手段,动态观察流体尤其是液体渗透木材的整个连续过程,并构筑更合理的木材流体简化结构渗透模型,以较少的参数反映更完整的流体渗透途径;理论研究应借鉴木材干燥过程中应用较成熟的传质传热模型,建筑多孔材料如水泥、石、砖等的渗透性研究,土壤流体渗透性及地下石油流体渗透性研究方面应用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并拓宽木材渗透性的研究对象,建立符合木材非稳态渗透实际过程的二维或三维理论模型,以更逼真地模拟木材流体渗透过程;2种方法结合起来,定性和定量完整描述木材流体渗透机制.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钢材、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等材料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根据近几年来桥梁加固材料情况和一些专业文献,分析了组合结构特点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兰兰 《绿色科技》2023,(5):153-155+161
通过桉树林景观改造工程建设中引入树种筛选,采伐强度2个因子,开展了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等5个树种成长测定,结果表明:树木高度的大小为红锥>樟树>灰木莲>木荷>乐昌含笑;地径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灰木莲>乐昌含笑;冠幅的大小为红锥>木荷>樟树>乐昌含笑>灰木莲。总体来,红锥生长效果最好,其他树种的生长情况与和其他文献较为接近。研究了林下多样性变化情况,发现桉树林全部采伐后物种的数量达到最大。更新层、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新的物种的进入也更为频繁,证明林相改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产品特点SQ系列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是在充分弥补现有防水材料不足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产品结构分为4层,表现采用丙纶长丝无纺布,使卷材有良好的抗拉、抗撕裂、抗顶破强度,并增强了产品表现粗糙度。防老化层(同样起防水作用)添加了抗老化剂、蔽光剂、抗氧化剂,用以提高产品的抗氧化和抗紫外线能力。主防水层采用高分子聚乙稀并加入一定量的综合稳定剂,使防水效果和耐候性、耐腐蚀性、低温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粘接层表面粗糙,摩擦系数大,从而增强了卷材与基面粘接的牢固程度。该产品在应用上的突出特点是:表面粗糙结合…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国外在木材流体渗透性方面进行的研究情况,介绍了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和木材结构模型,简述了我国木材流体渗透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以及我国在提高木材渗透性上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20.
某城镇砖混办公楼由三层加层改造为五层,新加楼层建筑功能和结构形式不变.原工程基础以上经验算不需要加固处理,只需对基础进行托换处理.经使用工程情况良好,设计经验可供参考.由于低层建筑改造为多层建筑能够节约材料,减少占地,节约国家资源,因此加层成为经济有效的建筑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