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翁源县调查登记的古树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翁源县现有古树433株,隶属于20科24属29种,以樟Camphora officinar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乡土树种为主。从结构特征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10 a,平均树龄为170 a;树高主要集中在11~16 m,平均树高为14.1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0~1.00 m,平均胸径为0.89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0~16.25 m,平均冠幅为14.19 m。从生长状况上看,生长势正常、衰弱、濒危、死亡的古树分别有356,16,5,56株。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古树在8个镇区均有分布,呈聚集型分布,存在6个核密度估计值较高且聚集古树15株以上的集聚区。风俗文化和自然环境是影响翁源县古树种类组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四川省主要经济林树种进行区划,全省共划分为4个一级区和11个二级区。遵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安排经济林生产。  相似文献   

3.
李卯钰  李秀霞 《绿色科技》2022,(11):222-225
以四川省旅行社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和重心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1358家旅行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旅行社分布呈逐渐聚集的趋势,且主要集聚在成都市;旅行社总体移动缓慢,均在成都市内移动,由西南-东北-西北移动;从年增旅行社来看,旅行社由眉山市-成都市-成都市西南方向移动;旅行社分布是经济、交通、旅游资源、人口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建议:通过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完善立体交通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旅行社,并加强旅行社的内部环境管理和依靠政府扶持等方式,为旅行社科学合理的布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滇越铁路滇段沿线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人类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案头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梳理了滇越铁路相关工业遗产,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综合运用最邻近点指数、不平衡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滇越铁路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滇越铁路工业遗产共3类136项,含铁路本体遗产102项、城镇相关遗产24项及产业类遗产10项,保护价值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强聚集形态且分布较不均衡特征,整体呈“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格局。以期为滇越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陇南山地发展经济林提供了有利条件,摸清了森林资源,并结合陇南山地实际情况,区划分6个大区,10个亚区。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利用与开发贵州省的经济林资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贵州省经济林资源的种类、现阶段的产量和生产现状。针对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产量不高、科技含量不够以及良种化程度低等情况,提出了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类型多样性及抗性选择等育种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太行山区经济林资源丰富,品种繁多,面积达167万hm2。1994年果品产量3200万kg,并具有一定的加工、贮藏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全面开发利用经济林资源,研究加工各种野味果汁、滋补性饮料,并利用其提取物等,将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詹志东 《绿色科技》2023,(19):132-138
以政和县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政和县现有古树名木2768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719株,古树群156个2049株,隶属21科35属45种,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古树的数量和占比分别为137株占比4.95%、921株占比33.27%和1710株占比61.78%,在全县的10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海拔501~1000 m内古树数量有1484株占总数的53.61%,树高主要集中在20~30 m内,胸围以200~300 cm为主,现有古树名木较差株和濒死株总量达53株占比1.92%。结合传统分析方法,利用Excel和ArcGIS10.2分析工具,分析了政和县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政和县古树名木数量多、区系分布明显、树种多样,珍稀濒危树种丰富,空间分布呈现强变异的聚集性分布状态。针对政和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和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与建议,可为政和县的古树名木保护利用、森林生态旅游、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主要湿地类型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萍  訾少龙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2):14-16,20
湿地资源是相当重要的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其拥有多种功能.根据陕西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对陕西省主要湿地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湿地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经济林资源,许多为风味独特的食用品和名贵药材,这些资源利用率极低,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研究了开发利用野生经济林资源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原始林区森林灭火工作,保护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下辖的22个林业局,3个自然保护区的应急资源储备情况进行了整理,同时对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近5年森林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叠加分析,依据叠加分析的结果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进行了评判。【结果】叠加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周边林业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配置存在区域集聚以及北部原始林区附近应急资源配置不足等不合理问题。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储备情况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应急物流系统所需时间最少和费用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的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分配模型。【结论】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可以优化森林火灾应急物流系统中资源配置体系,为应急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指导,对于实现科学决策指挥,保护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沙区森林资源存在林种单纯、树种单一、林龄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本文从改善林网结构、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林龄结构着手论述提高沙区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理分布、火灾次数、时空分布、火源、火灾面积等5个方面叙述了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为防火工作者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2006年南木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分析了南木林业局森林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黄荣 《绿色科技》2022,(1):144-146
利用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结构、土地权属、森林起源、优势树种组成、龄组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结果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率高,类型较为丰富,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2.36%;保护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有林地占国土面积的86.13%,天然起源的森林占森林面积的97.3...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传统造林树木种植点设计忽略了黄土坡面微地形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切沟、塌陷地、缓台等微地形与现有林分乔木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可为近自然造林及乔灌混交水土保持林结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三道川流域内原状坡面及微地形的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Arcgis9.3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格局强度指标研究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坡面微地形面积占样地面积的21.03%,微地形上乔木株数占样地总数的51.77%,乔木主要分布在坡面微地形上。乔木在切沟和缓台主要呈聚集分布,在塌陷和陡坎主要呈随机分布。乔木在不同坡面微地形分布差异极显著,榆树、小叶杨、山杏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河北杨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和缓台,刺槐主要聚集分布在缓台。[结论]坡面各类微地形因其土壤水分等微生境差异而对乔木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在近自然植被重建中需根据坡面各类微地形生境及空间分布规律长期保持配置树木种植点,切沟以河北杨、小叶杨、榆树等树种为主,缓台以河北杨、刺槐搭配为宜,塌陷以河北杨、小叶杨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省2010年森林资源清查基础资料为主要依据,阐述山西省森林资源现状和发展特点以及与全国及周边省份的比较情况.对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宜林地量多质差等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藉此提出发展目标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林区要缩小乃至消除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别,加快发展,就必须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用资源开发的新观念去认识资源,确立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原则。所谓资源转换模式,就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二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热带森林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中国热带森林的分布、类型和特点。中国热带林业的几个基本数据:热带有林地总面积为1125.66万hm2;热带林分面积为1074.49万hm2;热带天然林总面积为607.38万hm2;热带人工林总面积为467.11万hm2;热带林木总蓄积为6.6亿m3。中国热带森林面积在世界各国中约占第18位。并针对中国热带森林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热带森林的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0.
依据区域地带性的气候、土壤和森林植被类型相对一致,地形地貌与自然地理区划相对一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一致为条件,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结合全国林业区划,将陕西省森林划分为陕北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林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区,黄龙山桥山水源涵养林区,渭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区等10个分区,并阐述其区域特点、功能定位、发展布局和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