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强化木地板基材的导热性能,选择氧化铝作为改性填料,用于强化木地板基材中密度纤维板(MDF)的制造,并检测其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氧化铝后MDF的导热性能明显改善;在氧化铝添加量12%时,按常规工艺生产的MDF,性能达到LY/T 1611-2011《地板基材用中密度纤维板》的要求,可用作地采暖强化木地板的基材。  相似文献   

2.
以低分子量酚醛树脂为主体,加入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树脂共混浸渍改性地板表板,研究出了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树脂共混改性酚醛树脂(改性酚醛树脂A)最优制备工艺以及浅色免漆地板最佳浸渍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树脂添加比40%,三聚氰胺尿素摩尔比1∶1,苯酚甲醛摩尔比1∶2时,制备出的改性酚醛树脂A,浸渍处理后白度值降低为4.3,浅化地板表板效果最佳。改性酚醛树脂A浸渍后的地板表板相比于未浸渍的地板表板硬度提高了78%,对比传统酚醛树脂浸渍的地板表板提升了45%,改性酚醛树脂A表面耐磨性能比传统酚醛树脂增加37.5%,以上均符合GB/T 18103-2013《实木复合地板》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对地板表板进行改性,使其表面颜色更浅、耐磨性更好,同时省去了淋漆工序,简化了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指导工厂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贮存稳定性短及胶层脆性大等问题,利用蔗糖对浸渍薄木用MF树脂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剂蔗糖添加量与反应介质pH值对浸渍用MF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后蔗糖-三聚氰胺甲醛(SMF)树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蔗糖的加入可以增强MF树脂的拉伸韧性及贮存稳定性,可使浸渍后的薄木顺纹拉伸强度提升到38.6 MPa;当蔗糖添加量为20%(与三聚氰胺质量比)、反应介质pH=8.0时,树脂贮存稳定性可达17 d,且浸渍薄木饰面后的三层杨木地板表面各项理化性能,均满足GB/T 18102—2007《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结构型式、厚度、密度和含水率的地板对导热效能的影响,揭示影响木质地热地板导热效能的因素及规律,进而为地采暖环境下如何选用木质地热地板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通过对5种类型12款地板的导热效能指标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5种结构型式地板导热效能依次是: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实木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框架式实木复合地板;地板导热效能随着地板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地板密度越大导热效能越大;地板导热效能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电气绝缘材料是制造电气设备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气产品的寿命。以杨木单板为原料,采用酚醛树脂对单板浸渍等技术手段制备电气绝缘板,系统研究了单板厚度、树脂浸渍时间、热压成型压力以及与玻纤或绝缘纸复合、Si O2改性酚醛树脂等对绝缘板力学强度和电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为1.1 mm、树脂浸渍时间为60 min、热压压力为5.0 MPa时,电气绝缘板的综合性能较佳,各性能指标分别为:密度1.24 g/cm3、弯曲强度137.05 MPa、击穿电压46.76 k V、电气强度14.3 k V/mm。采用改性酚醛树脂与纺织玻纤布复合可以制得强度和电气性能优良的复合电气绝缘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种树种的面板和3种不同结构的实木复合地板的导热性能进行温升变化测试分析,测量地板的温度变化,探讨不同的装饰面板及地板结构对不同实木复合地板导热性的影响,旨为改善地热地板导热性能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装饰面板的种类对实木复合地板的导热性能有明显影响,以黑胡桃作为装饰面板的实木复合导热性能最好,桦木次之,槭木导热性能最差,这主要是由于密度越大的装饰面板,导热性能越好,传热越快,热量损失也越少;地板结构对导热性能也有影响,面板为锯切薄板的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导热性能较好,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导热性能较差。因此,作为地热地板使用的实木复合地板,其装饰面板应该选择较大密度材种,且为锯切薄板为佳。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改性工艺对竹材性能及其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常压浸渍法,以低分子量酚醛树脂的固含量和浸渍时间作为变量,分析这2个因素对改性前后竹材的增重率、密度、尺寸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采用荧光跟踪技术表征酚醛树脂在竹材微观结构上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固含量和浸渍时间增加,改性后竹材增重率和密度增大,在浸渍24 h后趋于平缓;抗弯强度上升趋势与增重率相似。同未处理竹材相比,抗弯强度明显增大;抗湿胀率明显提高。微观形貌的荧光分析表明酚醛树脂在竹材上主要分布在外表面,在竹材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酚醛树脂膜。随着固含量和浸渍时间的增加,酚醛树脂在竹材界面上的平均渗透深度越大,形成的酚醛树脂膜越厚。  相似文献   

8.
木材易燃的特性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原因,通过绿色环保的改性处理提升木材阻燃特性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杨木单板先后真空浸渍于氯化钙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中,在杨木单板内原位合成碳酸钙,探讨了0.5,1.0,1.5和2.0 mol/L浸渍液对杨木单板浸渍效果及性能的影响,选取最佳浸渍液浓度制备碳酸钙改性杨木胶合板并研究其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浸渍用蔗糖-三聚氰胺-甲醛(SMF)树脂与无机纳米耐磨材料制备耐磨涂层,涂布于浸渍薄木,与杨木单板复合制备三层杨木饰面地板。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无机纳米材料种类、粒径、添加量、超声时间与超声温度对地板表面耐磨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无机耐磨材料改性SMF树脂与饰面板表面变化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选择粒径为80 nm的纳米三氧化二铝LLAL-01,添加量为25 g/m2,超声震荡40 min,反应温度为60°C时,饰面的三层杨木地板表面磨耗值为0.046 g/100 r,远小于GB/T 15102—2017标准耐磨磨耗值0.080 g/100 r。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磷酸铵(APP)作为阻燃剂,对竹/聚丙烯纤维复合毡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研究阻燃剂的添加对复合材料力学、阻燃和导热性能的影响。当复合材料中添加25%APP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分别降低了18.49%和62.86%,而隔热效果基本不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内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P的添加会破坏酚醛树脂的固化能力,导致力学性能的下降。采用锥形量热仪和极限氧指数仪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APP后,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50.62%和50.82%,而极限氧指数则达到29.7,阻燃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采用导热系数测定仪对阻燃前后复合材料的隔热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P的添加对复合材料保温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浸渍塑化杨木单板顺纹弯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酚醛树脂为浸渍液,杨木单板为木材试样,对经浸渍塑化处理的杨木单板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探索了木/竹复合层合板的组分材料--塑化杨木单板受不同压力时的顺纹弯曲弹性性能,并分析了其与塑化压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塑化杨木单板的静曲模量和静曲强度与塑化压力呈非线性关系.通过对杨木单板试验研究,为木材/竹材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并对产品的设计、组织现场生产和产品质量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树脂浸渍量对杨木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处理的杨木单板制备单板层积材(LVL),探讨浸渍方式对单板树脂浸渍量和LVL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加压条件下,浸渍量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浸渍量增大,LVL性能提高.当浸渍量为168%时,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分别达到日本JAS SIS-24《结构单板层积材》标准中140E级和180E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采用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与偶联剂改性酚醛树脂制备铝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树脂肢粘剂制备复合材料表面胶合强度大于酚醛树脂胶粘剂,胶合强度都超过1.0 MPa,以杨木单板为基材不同混合比例之间表面胶合强度差异性极显著,但以中密度纤维板为基材不同混合比例之间表面胶合强度差异性不显著,随着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比例的增加,浸渍剥离性能降低,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与酚醛树脂最佳混合比为1:2;偶联剂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表面胶合强度,两者差异极显著,但偶联剂的加入对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较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家具和地板用浸渍改性杉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林树种之一,但其木材存在诸多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家具、地板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杉木进行浸渍改性以提高综合利用率是解决全球木材的供需矛盾和家具、地板用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浸渍改性目前主要应用的树脂有UF树脂、PF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MF树脂等,其中以PF应用较常见,其改性效果较为显著。浸渍改性过程中,主要有真空处理、真空加压、抽提后常压浸渍或真空浸渍等浸注方法,辊压浸注作为常温常压条件下高效快速浸注处理木材的方法也可用于杉木的浸渍改性,真空-叠压法既能保证改性药剂完全渗入杉木木材,也能防止杉木试材在压力下被压溃。不同的浸渍工艺参数和树脂固化条件对改性后杉木性能影响不同:浸渍时间对浸渍材的吸水率及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较大,热压温度、热压时间与压缩变形恢复率、静曲强度密切相关,各工艺因素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最后讨论了浸渍改性杉木在家具、地板业中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为杉木浸渍改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胶合板性能,以苯丙/Si O2作为改性剂,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改性脲醛树脂(UF)胶。研究了苯丙/Si O2改性剂添加量和改性UF胶施胶量对胶合板胶合强度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添加量和施胶量的增加,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阻燃性能提高明显,但过量的改性剂添加量和施胶量会使胶合强度和阻燃性能有所下降,当施胶量为220 g/m2,改性剂添加量为15%时,制备的胶合板性能较佳,胶合强度为1.63 MPa,热释放总量为12.7 MJ/m2,释烟总量为213.79 m2/m2。  相似文献   

16.
以苯酚(4.26 mol)、多聚甲醛(7.28 mol)、甲醛(1.24 mol)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采用逐步共缩聚的合成工艺,制备高固含量甲阶酚醛树脂,选择3种环保型无卤阻燃剂(APP、MP、LM-NPP 8081)复合酚醛树脂制备酚醛泡沫,通过测试泡沫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易碎性、耐热性能和导热性能等,研究阻燃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对酚醛泡沫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都能明显提高泡沫的阻燃性,对泡沫的耐热性能和导热系数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当阻燃剂添加量为8%时,阻燃剂复合的酚醛泡沫的机械性能较优,并且MP复合酚醛泡沫的综合性能较好,此时MP复合泡沫的氧指数为55.22%,压缩强度为0.30 MPa,弯曲强度为0.28 MPa,掉渣率为34.40%,导热系数为0.045 W/(m·K),300℃残炭量87.50%,600℃残炭量61.12%.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中MP是一种较适合酚醛泡沫体系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压浸渍法将负载型光催化材料--竹炭/TiO2复合体渗入杨木单板中,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纳米TiO2改性杨木单板的胶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涂胶量、热压压力与浸渍压力等因素对材料胶合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给出了制板的最佳工艺条件:热压压力为1.2 MPa,浸渍压力为1.6 MPa,涂胶量250 g/m2.  相似文献   

18.
单板/高密度纤维板(HDF)复合木地板结合了实木地板和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优点,是地板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之一。文中以12mm厚HDF为基材、复合意杨单板,试制了"耐磨纸-单板-HDF基材-平衡纸"四层结构地板用复合板材。研究了不同单板厚度、胶黏剂种类(聚氨酯-PU,脲醛树脂-UF)及涂布量对板材翘曲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内结合强度及机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板与HDF复合制造木地板是可行的;2)复合木地板的翘曲度随单板厚度和施胶量的提高而递增,最高可达约0.6%;3)贴面采用聚氨酯胶黏剂,产品性能优于脲醛树脂胶合板材,但冷压周期偏长。推荐工艺条件为:单板1.2mm,PU或UF胶黏剂均可,涂布量控制在100g/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浸渍薄木与杨木单板复合制备地板的表板,与基材及背板胶合热压成复合地板。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表面抗裂性、表面硬度和表面耐磨度为依据,得到浸渍薄木与杨木单板复合地板表板的最优工艺为浸渍薄木浸胶量为90%,杨木单板涂胶量为150 g/m~2,热压时间为6 min,热压温度为130℃。复合地板性能指标为:表面耐磨0.060 8 g/100 r,硬度为2.87 kN,没有出现表面龟裂,浸渍剥离合格。  相似文献   

20.
利用聚乙烯醇缩甲醛复合改性剂对杨树木材进行浸渍改性处理,对比研究了杨树素材与改性材的物理性能及主要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改性剂在改性材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改性材的气干密度和抗缩系数(PASE)随改性剂浓度的上升而增加,改性材的气干密度最高为0.41 g/cm3,比素材的提高了13.9%,抗缩系数(PASE)最大提高到47.8%。改性材吸水率随改性剂浓度的上升而下降,与素材相比最大下降了19.2%。当改性剂的浓度为25%时,改性材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达最大,分别为27.4%和13%。SEM分析显示改性剂填充于部分木射线以及交错纤维间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