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皱叶甘蓝,别名皱叶洋白菜、皱叶圆白菜、皱叶包菜、皱叶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蓝种中能形成皱褶叶球的一个变种。与普通结球甘蓝的区别在于其叶片卷皱,而不象其他甘蓝的叶  相似文献   

2.
越冬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冬甘蓝耐寒.不加任何设施保护,能露地安全越冬。省工,省本.管理方便。结球紧实,叶片肥厚.中心柱较短,品质优良,食味佳,叶球净重1kg左右。能在12月至翌年3月陆续上市,比大棚甘蓝提前上市,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而且,冬季栽培无病虫害危害,不需使用农药.生产出的甘蓝是一种优质无公害蔬菜和绿色农产品。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菜青虫、菜牙虫主要为害白菜、萝卜、甘蓝等作物。被害叶片被咬成许多缺口,或叶肉被吃光仅剩表皮,严重影响甘蓝等秋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菜蛾     
蒋玉文 《新农业》2001,(6):36-37
菜蛾又叫小菜蛾、方块蛾、吊死鬼,以甘蓝、油菜、白菜、菜花等受害重,近年来在十字花科留种菜上有为害加重的趋势。此虫以幼虫为害叶片,初龄小幼虫可潜入叶片组织内取食,稍大后多在叶背面啃食表皮及叶肉,残留上表皮,叶面出现许多透明斑块,称之为“小天窗”。随着幼虫长大,食量增加,可将叶片吃成许多孔洞和缺刻。当甘蓝或白菜包心时,幼虫能钻入菜心里食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防虫网覆盖甘蓝的方法,研究不同规格防虫网对常见蔬菜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目和40目防虫网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防效均可以达到98%以上。使用化学杀虫剂氰氟虫腙、毒死蜱、氯氟氰菊酯防治害虫,药后7 d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93.2%、81.7%、87.3%,对甜菜夜蛾的防效分别为91.7%、67.6%、82.3%,防治效果低于使用防虫网。在甘蓝收获前采集甘蓝叶片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甘蓝叶片中氰氟虫腙、毒死蜱、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109、0.403、0.763 mg/kg,毒死蜱、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表明防虫网在无公害甘蓝生产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甘肃省甘蓝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甘肃甘蓝生产的对策:(1)充分认识甘蓝生产的重要性(2)尽快开展甘蓝科研育种工作,充分挖掘甘肃地方品种和外引杂交种潜力;(3)扩大甘蓝种植面积,使甘蓝生产向规模效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谈起夏甘蓝高产高效益生产话题,我们不妨对以往夏甘蓝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回顾。譬如因品种选择不对路造成夏甘蓝病害发生而减产,或因病虫防治不及时造成夏甘蓝减产和品质下降等等。在以上诸多原因中,夏甘蓝品种选择不当是当前夏甘蓝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现通过对夏甘蓝生产的特点及育种现状的阐述,从而提出夏甘蓝品种的合理利用意见,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棉花叶片、蚕豆苗叶片、小油菜叶片、甘蓝叶片和条状折叠纸片、蜂窝状纸片作为人工繁育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的产卵介质,研究异色瓢虫对不同介质的趋向性。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更喜欢在甘蓝叶片和折叠纸片上产卵,同时不同产卵介质上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统计分析显示,甘蓝叶片和折叠纸片上单雌产卵量较多,而卵孵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在90%左右。结合产卵介质在25℃保存期研究表明,条状折叠纸片为最优产卵介质。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蔬菜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采用硫酸根离子沉淀法对十字花科蔬菜中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萝卜类蔬菜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甘蓝类的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最高,是白菜类和芥菜类的10倍多,是萝卜类肉质根中的15倍多.在甘蓝类蔬菜中,普通结球甘蓝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较高.在白菜类蔬菜中,大白菜含有较高的硫代葡萄糖苷,普通油菜和菜薹的含量则稍低.大叶芥菜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界于大白菜和普通油菜含量之间.在萝卜的肉质根中,北京水萝卜和白萝卜硫代葡萄糖苷较高,菜薹的叶片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比其嫩茎中高出1倍多.  相似文献   

10.
菜青虫     
蒋玉文 《新农业》2001,(6):37-37
菜青虫成虫又叫菜粉蝶,是世界性害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白菜、菜花、油菜、芥莱等。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仅在叶背啃食一面表皮及叶肉,留下另一面表皮,形成许多透明斑;大龄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将叶吃光仅留叶脉;对包心菜和甘蓝可蛀人心内,并排出虫粪,污染菜心,造成腐烂,既影响产量又降低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去冬今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阴雨寡照天气,造成春季甘蓝、花椰菜、青花菜(西兰花)等蔬菜根系萎缩、吸收弱,叶片光合作用低,植株生长慢,提前形成花芽,出现春甘蓝早抽薹、春花椰菜和春西兰花形成小花球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实际上,春季栽培的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在气候正常年份也会发生这些问题。因此,在生产上应引  相似文献   

12.
<正>甘蓝又称大头菜、卷心菜、甘蓝、洋白菜,属十字科苔属能形成叶球的草本植物。甘蓝为浅根系蔬菜,根系呈圆锥形,茎呈短缩状态的营养茎。叶片为绿色或紫红色,椭圆形,叶面光滑,褶皱有蜡粉。莲座叶丛生在短缩茎上,叶片抱合呈球状。一、精选地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无污染、生产条件良好的地区。选择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达到15g/kg、碱解氮40mg/kg、有效磷10mg/kg、速效钾150mg/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糖度计对3个市售甘蓝品种和5个本研究室育成品种及组合进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品种蔗糖含量很低,远低于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无论HPLC或糖度计测定的结果均表明糖含量呈现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趋势,即糖含量外部<中部<内部;葡萄糖、果糖及总糖含量与糖度计测定的糖度值均达到较强相关性以上,因此实践中用糖度计代替HPLC,也可获得较可靠的可溶性糖含量指标;本研究室育成的2个高品质甘蓝品种浙研甜宝和高丽菜可溶性糖含量较其他品种要高,且表现为外、中、内部叶片糖含量差异不大,其外部叶片糖含量达到甚至超过对照品种中、内部叶片糖含量水平。本研究为高口感品质甘蓝育种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春甘蓝生产具有占地时间短,技术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春甘蓝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未熟抽薹现象,给蔬菜生产和种植户造成不同程度损失。根据笔者近年在陕西关中春甘蓝产区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炀 《新农业》2010,(4):22-23
<正>甘蓝夜蛾又叫甘蓝夜盗虫或甘蓝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以幼虫为害甜菜叶片。除为害甜菜外,还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等多种蔬菜。一般年份,该虫为害可使甜菜块根减  相似文献   

16.
 探索不同浓度的6 BA和AgNO3对甘蓝叶片分化的影响,以期为甘蓝基因工程育种,尤其是质体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试验以甘蓝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 BA,AgNO3对甘蓝叶片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6BA1mg/L+AgNO3 0.01mg/L的培养基上芽的诱导率最高,达到96.7%。增殖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1mg/L+AgNO3 0.05mg/L,达到7.99。叶片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甘蓝叶绿体基因转化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后结球白菜和甘蓝生长点及其周围未伸展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外层成熟叶片其次,中间叶片活性最低,不同叶位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呼吸强度呈很好的正相关(r=0.9889)。生长点及不同叶位叶片IAA氧化酶活性没有规律性变化,而叶片离层部位此酶活性与叶片的成熟衰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LED光照处理对绿甘蓝采后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首先以不同颜色(白色、红色、蓝色和绿色)和光照度[3.5~25.0μmol/(m2·s)]的LED光对绿甘蓝进行处理,筛选出延长绿甘蓝贮藏期的适宜光色及光照度;进一步以筛选出的光色及光照度,分析其对采后常温(23~25℃)贮藏的绿甘蓝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度为25.0μmol/(m2·s)的绿光条件下贮藏的绿甘蓝外观品质佳,及叶绿素含量高;与对照(避光处理)相比,LED绿光处理有效降低了绿甘蓝采后呼吸速率,维持了其叶片较好的色泽,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提高了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持了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降低了H2O2、超氧阴离子(O2·-)等活性氧的生成速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因此,LED绿光处理可有效保持甘蓝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将甘蓝常温保鲜期延长5~6 d。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种子进行热激处理,研究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幼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种子经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不耐热品种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增幅大于耐热品种,而耐热品种的热害指数小于不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菜粉蝶幼虫对2种寄主植物(甘蓝和旱金莲)叶片汁液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为阐明植食性昆虫寄主植物选择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小菜粉蝶幼虫孵化后饲养在甘蓝叶片上,选用进入5龄24~48 h的小菜粉蝶幼虫供试;植物叶片榨出汁液,用行为试验双选法测试幼虫对汁液的行为反应,用顶端记录法测试幼虫侧栓锥和中栓锥味觉感受器对汁液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甘蓝饲养小菜粉蝶幼虫取食含有甘蓝叶片汁液的玻璃纤维滤纸圆片极显著多于取食含有旱金莲叶片汁液的圆片(P<0.001).电生理试验表明,侧栓锥味觉感受器对2种叶片汁液的电生理反应均显著强于中栓锥味觉感受器(P<0.01),且侧栓锥味觉感受器对旱金莲叶片汁液的电生理反应显著强于甘蓝叶片汁液(P<0.01),而中栓锥味觉感受器的反应对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侧栓锥味觉感受器有3个味觉神经元对叶片汁液有反应,中栓锥味觉感受器只有2个味觉神经元对叶片汁液有反应,且侧栓锥味觉感受器中味觉神经元1和神经元2对旱金莲叶片汁液的反应频率极显著强于对甘蓝叶片汁液的反应频率(分别为P<0.01和P<0.001),味觉神经元3对两者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中栓锥味觉感受器中味觉神经元1和神经元2对旱金莲叶片汁液和对甘蓝叶片汁液的反应频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甘蓝饲养小菜粉蝶幼虫对旱金莲叶片汁液有拒食行为,这种拒食行为与侧栓锥味觉感受器中相关味觉神经元的激活有关.小菜粉蝶幼虫侧栓锥味觉感受器对2种寄主植物叶片的反应均显著强于中栓锥味觉感受器,说明在对寄主植物的探测上侧栓锥味觉感受器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