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脂豆腐以β-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制作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 1.泡豆。选用豆脐(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20℃时,浸泡12~18  相似文献   

2.
缪水平 《新农村》2001,(4):21-21
在制作内脂豆腐过程中,一般采用β-葡萄糖酸内脂作为凝固剂。其生产工艺简单,容易掌握,劳动强度低。生产的豆腐保水性和保型性好,质地细腻、洁白、无异味,营养卫生,保质期长,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泡豆选用大豆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以白眉大豆为好)。将干豆洗净,在春秋  相似文献   

3.
内脂豆腐以β-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制作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1.泡豆。选用豆脐(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20℃时,浸泡12~18小时;夏季水温30℃时,浸  相似文献   

4.
传统制作豆腐多采用石膏、卤水等作凝固剂,其工艺复杂、产品质量差、产量低、贮存期短、吸收难。而以葡萄酸内脂为凝固原料产出的豆腐,洁白、细腻、嫩爽可口,能被人体吸收70%以上,且具有保存时间长、产量高等特点,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豆腐在12℃条件下可存放5天不变味,即使在夏季气温28℃时,也可存放2天不变味,而且每公斤大豆还可比传统生产技术多出3~4公斤豆腐。用这种技术生产豆腐,不仅产品质量好、产量高、保存时间长,而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达100%,且省去了传统技术中的点浆、压包等繁杂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4份7S、11S球蛋白不同亚基组成大豆种质为试材,采用小样本大豆加工方法制作豆腐,测定其豆腐产量、豆腐干重(DTW)、豆腐蛋白含量(PC)、豆腐硬度和豆浆蛋白率(RPA)等豆腐品质指标.并分析和鉴定其豆腐加工特性来明晰以上四种大豆种质在豆腐品质加工上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大豆7S球蛋白亚基表现分别为:α'-亚基缺失,...  相似文献   

6.
果蔬复合营养方便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腐维生素含量少,带有豆腥味,食用时须经过烹饪。本试验将传统的豆腐制作技术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相结合,对大豆作脱腥处理,在调制豆浆过程中加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汁或蔬菜汁、使新产品的营养更全面、口味和色泽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绿色营养豆腐是用大豆与新鲜多汁、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混合制作而成的一种新型豆腐。通过应用豆腐制作新工艺,1公斤大豆加入0.5公斤蔬菜可生产出4~5公斤营养豆腐,产品色泽鲜绿、质细软嫩、风味独特,大有开发价值。其制作技术如下:1.选料去杂选用不霉烂、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通过清选、冲洗清除泥土及杂质;蔬菜应选用新鲜、多汁、营养含量高的芹菜、菠菜、香菜、生菜等无公害蔬菜,并清洗干净。  相似文献   

8.
0.5公司黄豆用老办法制作,通常只能产2公斤豆腐,如用下列方法加工,则能产出3公斤豆腐,且不影响营养,对人体无害。下面介绍豆腐高产方法,以4.5公斤黄豆为例。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豆腐加工进入到规模化和市场化的阶段,引入大型机械和自动化设备进行豆腐加工已经成为常态。为提高豆腐的加工水平,应从豆腐加工的整体过程入手,探寻豆腐加工的重要步骤和环节。现介绍如下:1.泡豆在泡豆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三个条件是水量、水温和时间,这三个因素彼此相互影响。适量的用水会提高泡豆的效率,豆腐加工中工业化生产一般以50公斤大豆添加100公斤水为宜,这样,既有利于黄豆  相似文献   

10.
彩色豆腐与传统豆腐一样,都是以大豆为原料.所不同的是,它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天然蔬菜汁、水果汁作辅料形成天然色彩,使本来营养成分较高的豆腐又含有丰富的果蔬营养成分,保存了蔬菜、水果中的纤维质,有助于人体吸收、消化,味道鲜美、适口性极佳.制作彩色豆腐的关键在于蔬菜汁、果汁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11.
五彩豆腐是在传统白豆腐中加入天然色汁和风味调料制成,它具有外观色彩鲜艳多样、营养全面、久煮久炒不脱色、自然贮存6天新鲜不变、风味独特多样等优点。用“三段冷冲法”新技术可使每公斤大豆产豆腐量高达8公斤,每公斤豆腐的生产成本仅为0.3元,加工收入比传统产品高出4倍,用加工传统豆腐的工具即可加工五彩豆腐。投资小、收益高。具体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红 《农村百事通》2009,(21):21-21
彩色豆腐与传统豆腐一样.都是以大豆为原料,所不同的是,彩色豆腐在制作中加入了天然蔬菜汁作辅料,形成天然色彩。彩色豆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保存了蔬菜中的纤维质,有利于人体吸收、消化。制怍彩色豆腐的基本工艺与传统豆腐相同,关键工序是菜汁的加入。  相似文献   

13.
1.炸豆腐泡 豆腐的准备:烧浆前与北方豆腐的制作工序相同.煮浆时每100公斤大豆加水650公斤,烧至95℃滤浆,冷却至80℃时加凉水调至70℃点脑.点脑时每100公斤豆浆加凉水10公斤、苏打0.1公斤、卤水0.3公斤.待豆脑形成程度达八成时,停用卤水.点脑要嫩,蹲脑时间稍长些.  相似文献   

14.
一、市场前景分析 长期以来,各地农贸市场上出售的豆腐都是以大豆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大豆豆腐一统豆腐天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沂水县马站镇北坡村盛产大豆,加工豆腐历史悠久,色味俱佳。现在村里成立了加工制作豆腐推广中心,聘请“豆腐专家”举办培训班,采用新的制作工艺,每kg大豆可出2~3kg豆腐。为搞好销售,还组织“青年豆腐队”远销到周围几个乡镇。据统计,全村每天有150多座豆腐销往外地,年创利4万多元,人均收入570多元。……  相似文献   

16.
正鸡蛋豆腐质地细腻肥嫩,味道纯正,鲜美可口,兼具鸡蛋和大豆的双重营养价值,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方便食品。制作鸡蛋豆腐投资少、收益快、利润高、技术简易、市场前景广阔。一、材料与设备1.原材料及配方。大豆100公斤,鸡蛋40公斤,葡萄糖酸内酯300克,植物油200克。2.设备。秤、不锈钢容器、榨汁机、分离筛、搅拌器、板式热交换器、真空灌装机、蒸煮槽、冷却  相似文献   

17.
林风 《农家致富》2006,(21):22-22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王国民读者来信:我想在当地镇上开一家豆腐坊,请问哪里有豆腐加工机械可买?答:虽然豆腐加工产业,消费空间巨大,但豆腐加工却仍然延续着几千年的老方法,豆腐加工无法形成高产,高效的机械化而是手工制作,而且手工制作过程中.由于条件简陋,造成了生产环境的脏乱.让消费者吃着豆腐却不能放心。因此.采用机械化豆腐加工工艺仍是大势所趋。豆腐坊的加工效益突出。以当前豆腐2元/公斤市场价来算,日销售500公斤.收入就是1000元。扣除各方成本600元,纯利润就是400元。上海富正成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大豆制品加工设备研制、开发、直销、服务的国内合资实业公司。近年参照韩国豆腐机开发推出新型即食豆腐机,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远销韩国、埃及、美国等国家.非常适合普通农户选用。  相似文献   

18.
一、绿豆凝剂豆腐。绿豆凝剂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以绿豆粉作凝聚剂制作的新型豆腐,色白且质细软嫩,无苦味和异味,较受消费者欢迎。1.选料去杂。选用不霉烂、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作原料,过筛,去掉尘土和杂质。2.泡豆磨浆。用20℃的水浸泡8~9小时,泡至手掐烂无硬感时为止。然后按20千克大豆、230千克水的比例,用打浆机磨成细豆浆。  相似文献   

19.
1.冷水冲浆法。可使豆子出腐率提高30%以上。先将烧开的豆浆倒入木桶,待豆浆冷却到不烫手时,倒入1桶冷水(每5公斤豆子放10公斤冷水),再搅拌均匀。5~10分钟后,往豆浆里1次加入1勺石膏水。加入3次后豆腐即成。2.添加碱面法。浸泡豆子时,按豆子与碱面500:2加入碱面,可使部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点浆时可使产量提高40%。3,先制油后制豆腐法。将大豆筛选、洗净后冷榨2次,使每100公斤大豆分离出9公斤~10公斤豆油和80公斤以上的豆饼。然后用豆饼制豆腐。用冷榨豆饼制豆腐不需要磨浆。将每10公斤豆饼对水70公斤,装入桶或缸内浸泡8小时,搅匀后倒入锅内,边加热边搅动,防止豆浆糊锅。豆浆烧开后点浆。将石膏水绕浆缸慢慢点入,直到出现豆腐脑为止。其制法与传统方法相同。此法制成的豆油不仅是优质豆油,其豆腐既高产,又细嫩、洁白。可口。每100公斤大豆可多获纯利30~40元。4.制作无渣豆腐法。此法不产生豆腐渣,不需要过滤设备,品味好,成本低,效益高。将大豆清洗、浸泡,去皮后将其冻结,再粉碎成糊状物,加热至100℃,保持3~4分钟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至70~80℃,添加大豆重量2%~5%的硫酸钙,使糊状物凝固。...  相似文献   

20.
付生 《农技服务》2002,(5):32-33
<正> (一)绿豆凝剂豆腐 是以大豆为原料,以绿豆粉作凝聚剂制作的一种新型豆腐,色白质细嫩,无苦味和异味,较受消费者欢迎。 1、选豆 选用不霉烂,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作原料,过筛,去掉尘土和杂质。 2、泡豆磨浆将干净的大豆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