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对稻草秸秆栽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不同生长阶段,基质木质纤维成分的变化和与 基质主要成分降解相关的几种胞外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 主要集中在生殖生长期,木质素在营养生长期降解迅速;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两种酶活性从培养初 期到结束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趋势;与木质素降解相关酶在菌株培养初期活性较高,木聚糖酶活性 初期活性很低,在子实体形成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淀粉酶活性高峰出现在初期,蛋白酶活性在初期 和子实体形成期较高,但整体上酶活性变化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结果认为金针菇(Collybia vellutipes)最佳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或木屑75%,麸子20%,豆饼粉3%,糖1%,过磷酸钙1%;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为13~15℃;菌丝生长发育的最适湿度为培养料含水量60%~65%,子实体发育时期空气最适相对湿度为85~90%。 相似文献
3.
4.
5.
试验着重研究不同农作物秸秆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其中以玉米、花生、大豆3种秸秆为主要原料,木屑作为对照,采用随机排列,设6个处理和1个对照,每个处理设5次重复。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对金针菇菌丝生长情况的观察分析,总结经验并结合一定的实际情况,以此来改善一些农作物栽培金针菇的技术方法,形成从栽培到采收一套完整的技术链,希望有效地解决发展金针菇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为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开辟新的途径,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的优质栽培原料,为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1 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原因:①袋内透气性差,缺氧, 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过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②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对策:①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 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 5cm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白色金针菇。[方法]采用平皿接种、袋料培养的方式,对147、天厨Ft、玉山Fy、金白1号进行品比试验。[结果]平皿中金白1号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日长速8.01mm,147最慢,两者差异极显著。147菌丝生长势最强,平均3.6,其次为金白1号,平均2.6。袋料中金白1号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日长速2.28mm,147最慢。金白1号菌丝生长势最强达4.0,天厨Ft和玉山Fy均为3.0,147为2.0。天厨Ft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84%,其次是玉山Fy和金白1号菌株,均为80%。金白1号菌株的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和菌肉厚度最小,分别为147.44、7.06、2.67mm。[结论]金白1号菌株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长势好,子实体商品性状好,生物转化率较高,适合在北京地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金针菇发酵过程中菌丝产量、还原糖、总糖、pH、氨态氮与发酵时间的动态关系,并在选定条件下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总糖含量下降,72h后总糖含量有所回升;pH值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大;还原糖第60h下降到37mg/mL;氨态氮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均势,菌丝产量发酵到48h最高,为12.47g/L;由此确定最佳发酵时间为48h。 相似文献
9.
26个金针菇品种的品比试验及栽培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6个金针菇品种进行了菌线培养特性比较,发现菌丝长速,密度,色泽,现蕾难易等,与菇体色泽品系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品比试验,从12个黄菇品种中筛选出产量和商品性状较好的F124菌株。 相似文献
10.
11.
金针菇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热水浸提法,探讨浸提时间、温度、固液比以及浸提次数等因素对金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金针菇多糖的优化浸提条件:95 ℃、固液比为1:30、浸提3 h、浸提2次,提取率达1.54%.5%三氯乙酸正丁醇及氯仿正丁醇溶液(5:1)纯化多糖. 相似文献
12.
稀土微肥在金针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使用不同浓度的稀土微肥拌料按常规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表明:农用硝酸稀土浓度为50 mg/kg时,促进菌丝生长、出菇整齐,产量较对照提高26.1%.用50 mg/kg稀土微肥处理过的金针菇,菌盖小,菌柄长而粗,菌柄基部呈淡黄色至褐色,经济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改变金针菇生产周期长、常规消毒药剂残留量大、对人体的刺激严重等缺点。[方法]试验设置臭氧消毒+液体菌种、甲醛消毒+液体菌种、臭氧消毒+固体菌种、甲醛消毒+固体菌种4个组合处理,以甲醛消毒+固体菌种为对照研究比较了臭氧和液体菌种的应用技术。[结果]臭氧+液体菌种组合比对照菌丝长满培养袋时间短10 d左右,产量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污染率下降。[结论]液体菌种和臭氧消毒在金针菇生产上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以金针菇胞外多糖、生物量和还原糖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金针菇胞外多糖液体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针菇多糖的最佳培养基为:麸皮1.5%,蔗糖2%、硝酸铵0.5%、MgSO4·7H2O0.05%,KH2PO40.2%,VB10.005%、VB20.005%。试验表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金针菇胞外多糖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金针菇菌渣二次利用栽培滑菇提供依据,考察了金针菇菌渣提取液添加至固化培养基、液体培养对滑菇菌丝生长及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测试的范围内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均提高了滑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量和漆酶活性,金针菇菌渣适合滑菇菌丝生长,可代替一定比例的木屑用于滑菇的栽培,提高了资源利用以及降低了食用菌栽培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优化金针菇杏鲍菇复合罐头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新鲜金针菇、杏鲍菇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金针菇杏鲍菇复合菇罐头的开发工艺,包括预煮工艺、杀茵工艺、调酸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汤汁的最佳配方。[结果]试验表明,金针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3~5min,杏鲍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9min。罐头的杀菌条件为:127℃、13min最佳。罐头汤汁的最佳比例为:食盐2.O%,柠檬酸0.05%,V-c 0.03%。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复合菇罐头,口感鲜嫩、质脆,与新鲜金针菇、杏鲍菇无异。[结论]研究可为金针菇、杏鲍菇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罐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