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皮石斛林下活体树捆绑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林下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12年开始开展铁皮石斛林下活体树捆绑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林下活体树捆绑栽培模式下的最佳基质为白水苔;基质紧贴铁皮石斛的最佳部位是茎根交接处;适宜铁皮石斛根系生长和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的肥料分别为磷酸二氢钾、腐熟豆饼肥.  相似文献   

2.
齿瓣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以茎条入药,是我国低纬度地区重要的林下药用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介绍了齿瓣石斛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针对齿瓣石斛在栽培与生产中存在的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产量低、病虫害多等问题,本文从栽培时间、栽培预处理、栽培基质、栽培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齿瓣石斛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基质和栽培措施下,霍山石斛组培苗在温室内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9种不同基质和4种不同栽培措施的处理下,霍山石斛的各项生长指标有显著差异(P=0.000 1<0.01)。(1)炼苗成活率:以C-f组合最高(96%),其次是C-g组合和D-f组合(92%)。(2)茎生长:新茎数以C-f组合为最高(36枝);茎高各处理差异不大,以C-f组最高(13.5 mm);茎粗以C-f和D-h组合表现较好。(3)根生长:新根数以C-f组合为最多(38.1根),其次C-g组合(36.7根);根长以C-g组合为最高(17 mm),其次C-d组合(16.9 mm);根粗以C-h和D-f组合(1.6 mm)为好。(4)苗木根茎比:以基质C-d组合为最高,其次是D-d、B-d。因此,在培育霍山石斛组培苗时,采取C处理(包根、喷施JT溶液)和f基质(树皮碎屑、米心石质量比2∶1)是提高炼苗成活率和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的最佳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3种石斛在不同基质中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玫瑰石斛、鼓槌石斛、翅梗石斛在10种栽培基质中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种基质中培养的3种石斛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其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同化量由多到少为鼓槌石斛>玫瑰石斛>翅梗石斛;3种石斛的蒸腾速率差异显著,蒸腾速率由多到少为玫瑰石斛>鼓槌石斛>翅梗石斛;同种植物在不同基质中的光合速率也有差异性;玫瑰石斛和翅梗石斛在单一基质兰石中表现最好,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达4.788、2.640μmol.m-2.s-1,鼓槌石斛在兰石∶树皮(1∶1)的混合基质中表现最好,最大净光合速率达6μmol.m-2.s-1。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基质和粪肥对下山春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下山春兰为试材,设置12种不同基质进行栽培试验,并用3种粪肥对生长较弱的植株进行复壮试验.结果表明:木炭∶树皮(1∶1)、仙土∶泥炭(1∶1)、泥炭∶有机肥∶腐殖土(1∶1∶1)、塘基兰石:仙土:树皮(1∶1∶1)的基质组合是适宜下山春兰的栽培基质;在3种粪肥中,羊粪对弱势植株的复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野生铁皮石斛生长条件特殊且盲目开采已导致资源濒临灭绝,因此,研究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适合的栽培基质可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促进铁皮石斛生长,提高产量.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气候特点不同,铁皮石斛栽培基质选择各异,尚未有一种专门的栽培基质.本文综合了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研究现状,分析各基质优缺点,提出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北方保护地条件下9个铁皮石斛品系和石斛属其他11种植物的观赏特性,筛选不同观赏类型。其中,适宜室内观赏盆栽的有3个品系:s120、s1、s100;适宜作小盆景的有2个品系:品系1301、s95;适宜垂吊栽培观赏的有3个品系和4个种:s145、s126、s300、紫皮石斛(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num)、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球花石斛(Dendrobium thyrsiflorum)、龟背石斛(Dendrobium lindleyi)。综合观赏性最高的是品系s1,其次是s126、束花石斛、紫皮石斛(齿瓣石斛)、龟背石斛、s300、s13。  相似文献   

8.
竹荪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海南当地资源情况,利用当地原料进行竹荪栽培基质研究;[方法]采用甘蔗渣、木材下脚料、马占相思树皮、竹片、槟榔叶、五节芒、玉米杆等原料作为栽培基质,比较不同栽培基质竹荪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差别:[结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海南竹荪最佳栽培基质配比为以竹片为栽培基质,表面覆以茅草、五节芒或菌草、甘蔗渣引菌时,菌丝生长最快,出荪量最多.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模式和基质对马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兰进行不同栽培模式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模式和栽培基质对马兰的采收时间、产量、品质、经济效益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全年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多采收1~2次、平均每次采收时间缩短2~7d;保护地栽培年均产量达9.12 kg/m2,比露地栽培的年均产量5.09 kg/m2高出79%;试验中以鸡粪 废菌棒为基质的产量最高,其年均产量为8.63 kg/m2,分别比单独以鸡粪、废菌棒为基质以及对照平均高出18%、23%、58%,且保护地栽培的马兰茎叶嫩、鲜、绿、涩味轻、可食率高.  相似文献   

10.
锯末蔗渣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辣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油辣木改良品种PKM1为试验材料,以锯末和蔗渣不同配比的7种栽培基质进行大棚辣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7种栽培基质的辣木生物产量均高于园土栽培的对照,锯末∶蔗渣=1∶1处理的辣木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推荐作为辣木大棚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杜仲种仁桃叶珊瑚苷含量的测定及积累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杜仲皮、叶、果实、雄花等都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药用、工业原料和新材料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3].杜仲果实包括杜仲果皮和种仁,果皮中富含杜仲胶和多糖等,对杜仲果皮内杜仲胶的形成积累规律及其群体变异规律、个体变异规律均已进行了系统研究[4-8].  相似文献   

12.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杉木纯林进行密度调控,并采取封育和非封育管理6 a,结果显示:短期的封山育林对杉木林分的整体状况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在封育区林下植物有60科、101属、116种,植被的总盖度达85%,而非封育区林下植物只有49科、78属、88种,植被的总盖度仅达60%;封育区与非封育区比,封育区林下植物种数增加了28种,增量为31.82%,植被总盖度增加了25%,且多了1层高度>2 m的木本植被层.主要植物特征值分析显示:封育区林下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及重要值等特征值较高的种数都比非封育区多,所占的比例也高;在封育区,对叶榕的重要值最高,达100.43%,且重要值≥35%的种有16种,占其林下植物总种数的13.79%,而在非封育区,断肠草的重要值最高,仅达34.77%,重要值≥35%的种为零;封育区林下植物的优势度比非封育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毛竹蒸腾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6400测定毛竹蒸腾作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毛竹夏、秋季的蒸腾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冬、春季的蒸腾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毛竹蒸腾年动态变化为单峰曲线,1月份最低,仅为0.29 mmol·m-2·s-1;8月份最高,达3.90 mmol·m-2·s-1;年均值为1.46 mmol·m-2·s-1.与毛竹光合动态相比,不同季节毛竹的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日变化一致,年变化则略有不同,光合年动态变化为三峰曲线,而蒸腾作用年动态变化为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15.
于2007年主要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了华北平原农田24年生毛白杨防护林带的蒸腾速率,分析了毛白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晴天日和阴天日,毛白杨蒸腾速率的日内变化都为单峰曲线趋势,而在多云日受太阳辐射剧烈变化的影响,为多峰曲线趋势。在4、5、6、7、8、9月份晴天日的单株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5.44、7.84、8.05、7.87、7.26、7.17 L.h-1,在多云日分别为4.10、5.87、6.84、6.68、6.49、5.88 L.h-1,在阴天日分别为4.33、3.56、4.14、5.90、3.39、2.66 L.h-1。(2)毛白杨林带蒸腾量的日际变化或季节变化明显,从4月份开始逐渐升高,5月份由于受林网内农作物灌溉量加大的影响,蒸腾量与6、7月份基本持平,8、9月份逐渐降低。在2007年主要生长季(4—9月),林带蒸腾总量为488.016 mm,4—9月各月蒸腾量所占生长季总蒸腾量的比例分别为11.17%、18.71%、19.30%、19.29%、16.66%、14.88%。(3)主要生长期内,毛白杨蒸腾速率与同步观测得到的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具有很好的复相关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模型可通过显著性检验(α=0.01);且计算偏相关系数表明,各月影响蒸腾速率的最主要气象因子均为太阳辐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纯培养技术的完善和对微生物互生和共生现象的研究,人工微生物混合培养或混合发酵已渐为人们所重视.混合菌是值得重视并应加强研究和利用的微生物资源[1].  相似文献   

17.
秩和检验法是非参数统计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设置在汪清林业局经过不同间伐强度处理的16块落叶松样地计算断面积生长率及蓄积生长率,利用秩和检验法检验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是否显著,并与方差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秩和检验法能够替代参数统计中常用的方差分析方法,而且计算简单和方便。  相似文献   

18.
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构成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分析影响和决定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目前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手段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会议法和Delphi法建立和确定了由区域森林资源质量和构成森林资源质量物质基础的5个主要方面、决定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量5个主要方面的15个指标、19个分指标、10个分指标的亚指标构成的5层递阶结构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观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主要树种冰雪灾害调查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西冰雪灾区森林受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树种、坡向、海拔高度等因子与林木受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树种抗灾害能力的大小为油茶>八角>杉木>松树>桉树>毛竹,乡土树种>外来树种;海拔对树种灾害的影响呈S型曲线,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加重;坡向、林木种植模式和经营方式对林木灾害的影响为阴坡>阳坡,纯林>混交林,采脂的松树>未采脂的松树。因此,提出了以下建议:(1)选择抗寒抗逆性树种品种;(2)多发展乡土树种;(3)大力发展混交林;(4)合理布局,科学管理;(5)针对受灾情况,采取不同的恢复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以SBE法为基础确定森林景观最佳观赏点及游览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SBE法在森林景观最佳观赏点及游览路线控制方面的应用,将SBE法的应用由森林景观的管理保护方面扩展到森林景观的量化设计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应用SBE法确定单个森林景观最佳观赏点的过程;森林公园内所有森林景观通过SBE法得到景观美景度量值,并以景观美景度量值为依据制定森林公园内所有森林景观分级,依据景观分级控制单个森林景观观赏空间的规模;最终建立以景观分级和景观控制区域重叠为基础的的高美景度区域,控制游览路线的区域.本研究为森林公园最佳观赏点和游览路线的量化研究提供依据.重视观赏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