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蜡杨梅与杨梅种间嫁接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蜡杨梅与杨梅的嫁接亲和性及亲缘关系,为杨梅扩展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连续3年在浙江余姚滩涂上(土壤pH8. 01),以蜡杨梅和杨梅为砧木,以4种主栽品种‘荸荠种’‘东魁’‘夏至红’和‘水晶种’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并基于SSR对蜡杨梅和杨梅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聚类分析。调查各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相关指标。【结果】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0. 08%~83. 75%,其中‘夏至红’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1. 98%),‘荸荠种’次之(80. 43%);蜡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27. 51%~38. 29%,其中,‘东魁’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34. 88%);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蜡杨梅砧穗组合。不同组合间的T-test显示:蜡杨梅砧穗组合BQ4-6、DK4-6和SJ4-6分别在冠径、干周和植株高度等指标上显著性高于杨梅砧穗组合。6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个砧木群体在连续3年的试验中,嫁接成活率与植株高度和冠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砧木高度与植株高度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利用127对SSR标记对2个砧木及4个接穗材料进行了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后分为3个群体,蜡杨梅与杨梅的种间亲缘系数为0. 31,杨梅砧木与‘夏至红’亲缘关系最近,与‘荸荠种’次之;蜡杨梅与‘东魁’亲缘关系最近;与嫁接成活率的表现一致,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高。【结论】蜡杨梅砧木与杨梅接穗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而且更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香榧大砧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径3~5cm的实生榧树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部位、嫁接时间、嫁接高度、大砧地径大小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主枝劈接和主干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7.67%,接穗成活率分别为95.17%和83.33%,达到10%以上的显著水平,平均抽梢个数无差异,但主干劈接的新梢平均生长量43.18cm、高于主枝劈接的37.22cm;主干劈接时间上,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主干劈接的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越低、新梢越长;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地径越大、新梢越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情况,为筛选生产上适宜栽培推广的葡萄优良砧穗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5BB’‘1103P’‘山河1号’为砧木、以‘户太8号’‘苏欣1号’‘红地球’为接穗进行葡萄嫁接试验,对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趋势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嫁接150 d后,9个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的差异显著;其中,‘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74.33%;而‘红地球’/‘1103P’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最低,比‘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低45.33%。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其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均无显著差异。9个砧穗组合嫁接苗叶片的最大荧光、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其初始荧光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苏欣1号’/‘山河1号’组合和‘苏欣1号’/‘1103P’组合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均较大;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最高的砧穗组合是‘户太8号’/‘...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油茶作砧木和接穗进行大树嫁接换冠,研究不同嫁接条件对油茶接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年龄、嫁接时期、接穗保存时间对接穗成活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对接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砧木年龄、断砧高度、嫁接时期对接穗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接穗保存时间在接穗成活后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选择20 a砧木+25~50 cm断砧高度+6月上旬+采穗当天嫁接,最有利于提高油茶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长度。  相似文献   

5.
以油茶新品种"朝霞"为试验材料,对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削砧、削穗后放置不同时间包扎对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及切口处酚类物质与单宁含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地径均有极显著影响。削砧、削穗后放置10 min的处理,其成活率及地径均为最大,分别为97.65%和3.39 mm;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抽梢率、苗高没有显著影响。以削砧、削穗后清水中泡30 min的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达306.43μg。单宁含量以削砧、削穗后放置20 min的处理最高,达0.266 mg/L;其次是削砧、削穗后水泡30 min的处理,为0.241 mg/L。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砧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接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长差异的原因。本实验以山核桃本砧嫁接苗为对照,以美国山核桃C. illinoensis和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为砧木的嫁接苗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存活率、接穗生长量、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愈合部输导能力等方面差异,探讨异砧嫁接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1)以美国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为90.45%和92.66%,而本砧嫁接的成活率仅为76.34%,且后期出现大量死亡现象;(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新梢生长量、节间长度和复叶数,显著优于其余二者,其中本砧嫁接苗生长最差,单叶长和宽也最小,说明异砧嫁接有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作用;(3)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光合作用更强;(4)利用划走式切片仪将砧穗连接处切片观察,从切片情况可知,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再生组织中单位面积的导管数最多,且愈合较好;本砧嫁接苗导管数最少,且愈合较差。通过研究笔者推测山核桃异砧嫁接砧穗连接处愈合较好、再生组织间导管数多是其成活率高的原因,且异砧嫁接对山核桃接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香榧实生大苗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径3~4cm的实生香榧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类型及是否剪砧、是否采取防晒措施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贴枝接和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0.58%和76.67%,达到5%显著水平,贴枝接的新梢抽生数、新梢个数、新梢生长量也略高于劈接;2月29日(2012年)至3月22日嫁接,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1年生新梢上段和半木质化嫩梢作接穗的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1年生接穗粗度对嫁接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接穗越粗,新梢生长量越大,1年生枝条下段和2年生接穗嫁接成活率较低;第1年不剪砧的嫁接成活率高于剪砧,但剪砧新梢生长量大于不剪砧;对嫁接枝用箬叶包扎进行防晒对提高嫁接成活率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因素,选取接穗品种(A)、生根粉浓度(B)和接穗粗度(C)3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3个水平进行L_9(3~4)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因素A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因素B不是影响嫁接成活、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要因素;因素C主要影响油茶苗木嫁接后期地径和苗高的生长。影响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地径、苗高3个指标的最优组合是A_1B_3C_3。嫁接120 d后,嫁接成活率达92.22%,地径2.07 mm,苗高11.2 cm。  相似文献   

9.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茶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对砧木品种、嫁接时间、穗条叶片保留数量、穗条采摘部位和穗条新鲜程度5个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苗嫁接的成活率、抽梢长度和抽梢粗度有一定影响。中果油茶种子做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9.9%,不同砧木品种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差异不明显,大果油茶种子砧木嫁接成活后90 d抽梢长度和粗度最大,分别为13.4 cm,3.6 mm。嫁接时间为5月15日的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最高,分别为90.0%,12.7 cm 和3.2 mm,嫁接时间越晚,成活率越低。穗条叶片保留面大小对成活率及生长因素影响不大。采用母树上部穗条,嫁接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与中下部相比差异极显著,分别为91.1%,13.3 cm 和3.3 mm。当天采摘即用于嫁接的穗条,嫁接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分别为92.2%,14.5 cm,3.2 mm,显著高于保存了3 d 再用于嫁接的穗条,穗条存放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林业实用技术》2021,(10):15-18
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为砧木进行异砧嫁接是目前生产实践中常用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嫁接苗培育方法。本文以马尾松组培苗、扦插苗、实生苗砧木为研究对象,湿地松实生苗砧木为参照,通过接穗复幼处理和嫁接时间优化,研究马尾松本砧嫁接成活率和接穗生长量变化,以期建立高效的马尾松本砧嫁接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砧木类型影响马尾松嫁接效果,其中以马尾松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35%,而以马尾松组培苗、扦插苗为砧木时的嫁接成活率和接穗长量均与以湿地松实生苗为砧木时无明显差异,且砧木培育时间约缩短了一半。接穗木质化程度与马尾松嫁接苗成活率密切相关,利用截顶修枝及外源喷施500 mg/L GA_3和1%尿素重复处理接穗3次以上,接穗木质化程度降低,以马尾松实生苗为砧木嫁接成活率提高到81%以上。嫁接时间影响嫁接成效,其中3月嫁接效果最好,以马尾松组培苗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和接穗生长量分别为97%和31 cm。因此,今后在马尾松良种基地和种子园营建过程中,可选用马尾松组培苗和扦插苗代替湿地松实生苗培育砧木,通过接穗复幼与时间优化进行嫁接,以达到提高嫁接成效和克服异砧嫁接不亲和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林业科技》2021,46(3)
以榧树8年生苗为砧木,以立勤细榧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地径、不同嫁接高度、不同嫁接部位、不同嫁接时间对香榧接穗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地径嫁接,接穗生长长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穗粗度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嫁接高度之间,接穗生长长度和粗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嫁接高度不是影响接穗梢生长的主要因子;不同嫁接部位的接穗生长长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接穗穗粗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主干嫁接明显优于主枝嫁接;不同嫁接时间的穗长和穗粗生长在时间上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差异性,但随着时间的推迟,接穗生长情况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富有’甜柿中间砧嫁接苗苗期生长、解剖等表现,筛选出早期亲和的嫁接组合,并探讨中间砧嫁接的亲和性机制。【方法】以浙江柿作基砧,‘兰溪大红柿’、‘南通小方柿’、‘次郎’和‘西村早生’作中间砧(设置10 cm和25 cm 2种长度),嫁接‘富有’接穗,对其苗期生长等表型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观测各嫁接组合基砧-中间砧、中间砧-接穗嫁接口愈合情况。【结果】‘富有’甜柿嫁接苗因中间砧种类和长度不同,在苗期生长指标和解剖结构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浙江柿直接嫁接‘富有’甜柿(对照)成活率、株高等表型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较差,且嫁接口存在明显的膨大(膨大指数R=0.980)、隔离层(隔离层产生比例G=88.9%)和导管堵塞(导管堵塞率D=16.3%)现象。4种中间砧中,以‘南通小方柿’和‘西村早生’作中间砧的2年生‘富有’甜柿嫁接苗株高、叶绿素总量、瞬时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极显著大于对照(P0.05),成活率、茎段直径、叶片面积大于对照,且这2种中间砧明显降低植株嫁接口的R值、G值和D值。相同长度下,不同中间砧的嫁接苗生长指标综合评价值Q排序:‘南通小方柿’‘西村早生’‘次郎’‘兰溪大红柿’。相同中间砧下,10 cm长度中间砧的组合成活率、株高、茎段直径、叶片面积和Q值大于25 cm中间砧的组合,R值、G值和D值则小于25 cm中间砧的组合。G值、D值与Q值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977,P0.01),表明嫁接口愈合情况直接影响嫁接苗早期表型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结论】浙江柿直接嫁接‘富有’甜柿早期不亲和。利用‘南通小方柿’和‘西村早生’作中间砧能改善嫁接口愈合情况,促进浙江柿嫁接‘富有’甜柿亲和;且以10 cm长度‘南通小方柿’作中间砧的‘富有’甜柿嫁接苗早期亲和性最好(Q=2.71,G=11.1%,D=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性状差异,可在形态学上揭示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及砧穗间互作,为甜柿嫁接砧木选择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7种1年生甜柿嫁接组合,3种2年生嫁接组合和3种2年生中间砧嫁接组合的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组合间存在差异性;同种砧木下(老鸦柿除外),嫁接‘次郎’或‘阳丰’的嫁接苗根系鲜质量、根系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优于嫁接‘太秋’或‘富有’的嫁接苗,表型性状综合评价结果也如此;除含水率外,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地上部分鲜质量与地上部分干质量是影响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的主导因子,株高和接穗直径则是影响这些根系表型性状的重要因子;山东产君迁子和浙江柿嫁接‘富有’的2年生嫁接苗根系有衰退迹象,利用‘次郎’作中间砧可明显改善其早期生根状况。[结论]研究结果初步反应了甜柿嫁接苗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且影响或与嫁接亲和性相关。砧木根系和接穗生长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利用‘次郎’作中间砧,或可改善浙江柿、山东产君迁子嫁接‘富有’不亲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锥栗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以野生锥栗种子作为砧木,以‘华栗3号’当年生营养枝作为接穗,采用嫩枝劈接法,研究4个嫁接时期(4月20日、5月10日、6月1日、7月10日)、5种日龄砧木(20、30、45、60、90 d)和封口材料及封口方式(铝箔、嫁接膜封顶、嫁接膜不封顶)对锥栗芽苗砧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封口材料与封口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存在较大影响,不同的封口材料与封口方式处理的嫁接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嫁接膜封顶、铝箔、嫁接膜不封顶;6月1日为最佳嫁接时期,嫁接膜封顶处理的嫁接成活率达64.00%;砧木年龄过小(20 d)或过大(90 d)均对嫁接成活不利,当砧木日龄为45 d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9.33%。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分析了砧木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等因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油松、赤松均可作为砧木嫁接红松。采用单芽接穗好于多芽接穗;适时早接有利于接穗木质化程度的提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处理组合为A1B1C1,即砧木为樟子松、4月中旬嫁接、芽端楔接法的组合,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珍珠彩桂’为接穗,八月银桂为砧木,研究嫁接方法、嫁接时期、接穗类型、接穗粗度等因素对‘珍珠彩桂’高位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以三刀法的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1.1%、23.3 cm;嫁接时间以3月中旬较为合适,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0.0%、24.1 cm;接穗以枝条下部的较好,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0.0%、25.1 cm;接穗粗度以0.8 cm为宜,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2.2%、25.2 cm。  相似文献   

17.
油茶不同芽苗砧和接穗对成活率与抽梢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砧穗芽苗砧嫁接效果各异,为了更好地提高油茶良种繁育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设置8个试验组合,以得出更好地砧穗组合.结果表明:砧木带种籽芽接成活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7.08%和76.04%,芽接带籽与否成活率差异不大,穗条叶片是否剪切对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砧木带种籽芽接与穗条半叶抽梢率效果最好,均值为80.00%,带籽芽接...  相似文献   

18.
种植铁核桃实生苗或点播铁核桃果,将实生苗培育至地径4~6 cm后,再选择泡核桃优良品种接穗进行嫁接改良经营,这是云南核桃建园采用的主要方法。为给核桃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文中测定了不同地点、砧木、生长环境、接穗类型、接穗采集时间、接穗保湿方法、嫁接节令、嫁接方法及不同工人嫁接的云南核桃野外大砧嫁接成活率,分析了成活率差异的造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油茶作苗砧和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试验,研究穗条不同部位芽对嫁接成活率及苗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芽的部位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成活率顶芽〉中部芽〉下部芽;芽的部位对嫁接苗当年苗高的影响差异极为显著,顶芽苗高〉下部芽苗高,而顶芽与中部芽、中部芽与下部芽的苗高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选择适宜在酸性土壤种植的嫁接组合是油橄榄Olea europaea在我国南方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对15个油橄榄品种进行了耐酸性评价,并以耐酸性和生根力强的品种为砧木筛选成活率高的嫁接组合。结果显示,‘峥云’和‘中榄’在酸胁迫下根部生长(水培)、成活率、苗高生长量(盆栽)俱佳,扦插生根率高;以‘峥云’和‘中榄’为砧木分别嫁接6个油橄榄品种接穗,发现‘费切罗’和‘豆果’以‘峥云’为砧木、‘塔吉’‘佛选’和‘尼Ⅰ’以‘中榄’为砧木、‘佛奥’以‘峥云’或‘中榄’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较高,适宜在我国南方红壤区推广栽植。进一步研究显示,以‘峥云’和‘中榄’为砧木嫁接后,接穗高度、叶长、叶宽及节间距减小,且以‘中榄’嫁接后减小幅度更大。‘佛选’/‘中榄’、‘豆果’/‘中榄’和‘尼Ⅰ’/‘中榄’3个组合的嫁接苗接穗上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水分利用率提高。本研究为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发展油橄榄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