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管护机制逐渐成为影响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应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设施管护绩效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凭借便捷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水利设施管护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但其会员服务能力、管护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以平衡计分卡为架构标准,从管护效能、会员服务、内部管理、学习与发展4个方面对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绩效进行评价,有利于提升用水户协会的设施管护能力,促进协会自身的战略发展,以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浅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管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的体现,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本文以京口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管护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而有效的管护是保证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效用的关键。针对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管护严重滞后的现象,在对苏南二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苏南二镇农田水利设施在管护方面的探索与困境,继而剖析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困境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随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领域掀起了一股合作化浪潮,"大包大揽"式的政府管护模式日渐式微,逐渐被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中心的协作式管理所取代。基于苏南二镇的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协会在管护过程中主体"内卷化"倾向凸显,呈现"没有发展得增长"趋势,逐渐偏离改革的初衷,据此只有在理顺其生成逻辑的前提下,转外源性合作为内生性合作才是走出"内卷化"困境的必然选择,实现可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农田水利投资额,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防洪抗涝能力。但是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仍然滞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还比较小。虽然政府部门在农田水利的骨干工程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用水农户缺乏对田间配套工程的投资兴趣,导致大量的农田水利投资无法形成真正的灌溉能力。分析了农民缺少农田水利投资意愿的原因,然后提出了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条途径,以提高农民投资农田水利的积极性,从而化解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翔安区是厦门市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对翔安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蓄水工程小、破、旧,引提水设施缺乏管理、老化失修,主要流域功能不全,水库调蓄能力不佳,体制不畅,管理不善等问题。水利设施是农业和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会成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针对目前水利建设与管理和水资源管理遇到的问题,认为应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逐年改造;加大宣传、形成共识;明确责任、加强整改;探索管理思路,挖掘潜力以明确"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投资管理维护";积极探索培训农村水利技术员的做法,设立专职水库管理员;加快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用水协会,扶持发展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等措施,以加强民生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并逐步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对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建设和管理机制产生影响。在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要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建议,对于发挥正确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建设及管护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投入的加大,如何激励农田水利工程使用主体———农民参与工程建设非常关键。由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公共品属性,使得在参与其建设时,农民容易采取"搭便车"行为。利用博弈理论,首先建立了完全理性的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复博弈模型,然后假设农民在博弈过程中会"犯错误",通过求解和证明可以得到农民达成"合作"均衡的条件,最后总结了博弈达成合作稳定策略的内在机理,并针对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制度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而现代农田水利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年久失修、功能减退、配套不全、设施老化、管理落后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以湖北省钟祥市为例,对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的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加之农田水利设施失修严重,农业生产用水越来越缺乏。广大农户纷纷购买微型或小  相似文献   

11.
浅谈山区农田水利效益发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一些山区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加上管理经费匮乏和维修技术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农田水利效益的发挥,影响到农业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强化领导考核、扩大建设规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措施,充分发挥山区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动因的博弈解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农村公共物品,是农业生产的必要基础设施,但由于"建管用"脱节、"责权利"不对等等原因造成了产权不清、供给短缺和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以参与主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县级以上政府、乡镇基层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为各自利益的博弈.结果表明,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能够吸引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改变工程治理状况,因此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3.
<正>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防灾减灾能力脆  相似文献   

14.
农田水利工程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重大意义,它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的生产用水和群众饮水问题。过去农业灌溉基本靠人工挖渠引灌,不仅费时费水,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农村生产生活现代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民生产逐步推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从而降低淡水资源的浪费率,实现了农民群众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经济收入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找出问题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产权理论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铁军 《节水灌溉》2007,(3):50-53,5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兴建了2 00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配套差,治理模式等原因,致使后续投入不足,工程严重失修,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原因是多重的,既有产权制度的缺陷,又有经营管理制度的不足.从产权和产权制度的特征与功能出发,运用产权理论说明我国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应选择何种产权的治理模式,才能使其效率达到最大化.着重分析、评价了现有的3种模式:私人治理模式、用水户参与式治理模式、集权治理模式,提出我国当前科学合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自主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主体缺失、管护效率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选择适用的管护模式,对于明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主体、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出4种常用的农田水利管护模式;其次,根据评价原则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并构建农田水利管护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综合集成赋权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以M市某灌区为例,对农田水利管护模式适用性进行评价研究,以确定适宜M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护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农村公共产品之一,其供给的发展过程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四化”同步推进、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面临重大变化趋势的转型时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并借鉴成功的国际经验,对深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出思考,具有学术的综述性意义和现实的政策制定参考价值。本文将纵向以学者的历史演变研究为脉络,总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从不被认可到被重新界定为公共产品的发展变化过程,横向通过总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国际经验对比研究,对现存的阻碍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转型期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乡镇建设的小型、微型工程的管护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第一,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管理改革,要加强财政补助引导、加强农民及其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发展特色农业,以产业反哺农业;第二,在组织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第三,在运行管理方面,落实工程养护经费,创新运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安定区在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与农业用水较大浪费并存、农民极度节约生活用水与大量浪费生产用水并存、山区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水浇地与大量原有水川地失灌弃耕并存、水利工程低于成本供水与农民用水负担过重同时并存等现象。提出了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培养农民科学的灌溉知识及农业节水意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推进节水设施的建设;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政策和机制,为节水措施落实提供软环境;健全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及水费征收方式,发挥水价对节水的调节作用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川省宜宾市3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区)351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在民办公助机制下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用水者协会、家庭单一务农劳动力比重、农地经营规模、小农水建设对农业生产重要性认知和对小农水民办公助的认知等变量对农户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