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相似生境下5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凋落物生物量、热值及养分元素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春季生物量为马尾松小于湿地松之外,马尾松幼林夏季、秋季、冬季凋落物生物量均高于湿地松幼林;不同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两者的C含量差别不大,而N、P、Mg含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K含量除秋季马尾松小于湿地松外,其他三季马尾松均大于湿地松,Ca含量马尾松春季和冬季均小于湿地松,夏季和秋季均大于湿地松;两种造林树种不同季节的平均干质量热值,马尾松均高于湿地松;春季和秋季马尾松凋落物热值与C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养分质量分数相关均不显著;春季湿地松凋落物热值与C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桉树、马尾松、杉木林下植被与土壤因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龄10年生的广西主要造林树种桉树(Eucalyptu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下的植被与土壤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桉树林内植被种类的平均值为45.66,高于马尾松林的20.19%,高于杉木林的61.21%;在土壤含水量、养分含量方面,除杉木林内的土壤含水量略低外,桉树、马尾松林内的土壤含水量均在17.33%~18.08%;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4种元素含量的平均值,除杉木林内的有机质含量略高之外,桉树林内的土壤各项元素含量均接近或超过马尾松、杉木林内的土壤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林分凋落物量及其N、P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元低山暴雨区湿地松(Pinus eliottii Engelm)纯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湿地松与刺槐混交林(mixed stands of Pinus eliottii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3种人工林凋落物量与养分归还的研究表明,3种林分的年凋落量范围在3609.6kg·hm^-2·a^-1到4917.6kg·hm^-2·a^-1,除刺槐林外,湿地松林和混交林均以叶的凋落量占优势,分刺占各自总凋落量的87.45%、55%。湿地松纯林凋落量1a中出现3次峰值(5月、7月、11月或12月)。刺槐纯林出现两次峰值(7月、11月或12月),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相似。3种林分N、P的年归还量均以刺槐林最大,湿地松纯林最小,这与凋落物总量的大小排序相反。通过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归还中,落叶的归还量占主体。3种林分相比,湿地松林和混交林的凋落总量明显高于刺槐林,但养分归还量却有所不同,刺槐林和混交林明显高于湿地松林,这说明阔叶林有良好维持地力的能力,针阔混交比针叶纯林更能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湿地松幼树生物量及养分积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对相似生境下4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生物量和养分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枝生物量为湿地松小于马尾松之外,湿地松幼林的干、皮、叶、主根、侧根生物量均高于马尾松幼林,林分生物量为湿地松大于马尾松;林分不同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C、K、Mg含量为湿地松大于马尾松,N、P、Ca、Fe含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不同部位养分元素含量以叶最大,其次为侧根、枝和皮;不同养分积累量,N、P、Ca的积累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C、K、Mg、Fe的积累量为湿地松大于马尾松。养分利用效率计算表明,湿地松幼林对各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高于马尾松,在干物质产出相同的情况下,湿地松幼林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少于马尾松。  相似文献   

5.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6.
为珍贵树种人工林管理提供依据,以黑木相思、红锥、火力楠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全量养分含量、速效养分含量、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红锥人工林土壤状况优于火力楠和黑木相思人工林,3种珍贵树种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全量养分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均处于缺乏水平,且3种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指标相关,均表现为蔗糖活性高于其他酶活性。在3种珍贵树种人工林中,红锥人工林养分状况优于火力楠和黑木相思。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米老排生长过程中养分元素积累特点和分配规律,采用Monsic分层切割法,对广西高峰林场12年生(中龄林)米老排人工林的5种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进行测量,分析其林分的积累量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米老排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依次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养分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树干和树根NKCaMgP;树枝为KCaNMgP;树皮为KNCaMgP。(2)米老排人工林养分总储量为1 310.36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储量为1 177.74 kg/hm2,占总养分储量的89.88%;草本层、灌木层以及凋落物层的养分积累量分别为2.92 kg/hm2、3.93 kg/hm2和125.77 kg/hm2,分别占林分总积累量的0.20%、0.30%和9.60%。(3)乔木层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为98.15 kg/(hm2·a),各器官的年净积累量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树皮。(4)米老排人工林乔木层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养分元素7.63 kg,其养分元素利用效率低于杉木,但明显高于马占相思、湿地松和灰木莲人工林。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由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采集湘中丘陵区地域相邻、立地条件一致、年龄相近的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0~15、15~30 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两土层的容重均高于3种次生林,4种森林土壤具有南方丘陵区红壤典型质地粘重特征,均为粘壤土,但4种森林类型土壤各粒级颗粒百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土层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杉木人工林最高,其次是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最低;4种森林土壤全N、全P、全K、水解N、有效P、速效K平均含量均表现为0~15 cm土层高于15~30 cm土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供N、P、K强度均有明显的差异,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普遍低于3种次生林,但供N、P、K强度高于3种次生林,表明不同森林在土壤养分的积累、贮存和转化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10年生马尾松(Pinus masoniana)、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长、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马尾松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出材量和产值等指标均高于杂交松和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鹅掌楸混交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对湿地松鹅掌楸人工混交林的乔木生物量及其养分 ,枯落物及其养分的生物循环等方面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林分生物量各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分配各异 ,N、P、K、Ca、Fe、Zn元素的现存量均是混交林的大 ,Ca和Fe分别比松纯林高 2 74.9%和 10 2 .5 %。两种林分各元素分布顺序是 N>K>P>Mg>Fe>Zn,混交林中 Ca>P>Mg,湿地松纯林 P>Mg>Ca;混交林与松纯林相比各元素的吸收量 (除 Mg外 ) ,均以混交林为大。混交林各元素的归还总量为 132 .0 kg· hm- 2 ,纯松林仅为 6 5 .4kg· hm- 2 ;不同林分生产每 t干物质所需消耗各元素的量不同 ,除Ca、K外 ,元素的利用量以松纯林稍大。说明混交林地可较好地满足 N、P、Mg元素的需求 ,其归还的量较多 ,表明混交林既能满足林木生产对养分的需求 ,又能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3种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数据,对各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含量以及碳储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天然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乔木生物量分别为103.46、140.55、164.15 t/hm~2;林下植被及死地被物层生物量分别为7.762、6.994、8.622 t/hm~2。林木各器官含碳量:马尾松天然林0.427~0.530 g C/g、马尾松人工林0.443~0.574 g C/g、湿地松人工林0.444~0.466g C/g。3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马尾松天然林678.025 t/hm~2、马尾松人工林777.11 t/hm~2、湿地松人工林834.135 t/hm~2。其中植被层分别为48.199、70.788、76.438 t/hm~2;死地被物层为0.667、0.659、0.742 t/hm~2;土壤层为629.159、705.664、756.955 t/hm~2。碳储量分布格局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研究结果可以为贵州喀斯特地区针叶林管理及运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分别对湿地松峨掌揪人工混交林的乔木生物量及其养分,枯落物及其养分的生物循环等方面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生物量各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分配各异,N、P、K、Ca、Fe、Zn元素的现存量均是混交林的大,Ca和Fe分别比松纯林高274.9%和102.5%.两种林分各元素分布顺序是N>K>P>Mg>Fe>Zn,混交林中Ca>P>Mg,湿地松纯林P>Mg>Ca;混交林与松纯林相比各元素的吸收量(除Mg外),均以混交林为大.混交林各元素的归还总量为132.0kg·hm-2,纯松林仅为65.4kg·hm-2;不同林分生产t干物质所需消耗各元素的量不同,除Ca、K外,元素的利用量以松纯林稍大.说明混交林地可较好的满足N、P、 Mg元素的需求,其归还的量较多,表明混交林既能满足林木生产对养分的需求,又能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连作对湿地松纯林土壤肥力及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以湖北省荆门市彭场林场中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 象,调查并分析连作林分和非连作林分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和林木生长量及根系差异 。结果表明:0~10cm土层中非连 作林分土壤氮、磷、有机质含量均高于连作林分,>10~20cm土层中非连作林分土壤的氮和磷含量高于连作林分;非连作 林分林木根的长度和表面积均高于连作林分;利用解析木数据拟合林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曲线,15a前连作和非 连作林分的树高和胸径没有明显差异,但非连作林分的单株材积高于连作林分,而25a时,非连作林分的胸径和单株材积 明显高于连作林分 。可见,湿地松连作会导致土壤肥力退化,林分生产力下降,对于连作林分土壤肥力维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经营方式马尾松人工林内N、P、K 3种养分元素的含量、消耗和分配以及它们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叶的养分含量最高,树干材的养分含量最低。3种元素消耗总量为469.68~1 577.08 kg/hm2,随生长过程中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大。年净消耗量为31.31~41.5 kg/(hm2·a),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大径材经营方式养分消耗为传统经营方式的62%。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主要的产脂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巴哈马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bahamensis)和火炬松(P.taeda)为材料研究产脂能力在种内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选择方法的选优效果,从而确定上述4个树种在广西高产脂选择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树种中湿地松产脂力和期望年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3.80 g/d、5.42 kg。在产脂力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在期望年产量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将产脂力标准设置为11 g/d、期望年产量设置为5 kg/a时,马尾松选择效果较为理想。而湿地松的产脂力标准27 g/d、期望年产量为12.5 kg/a,火炬松的产脂力20 g/d、期望年产量为10 kg/a,加勒比松的产脂力15 g/d、期望年产量为7 kg/a时,选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杉木等几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粤西、粤北杉木、马尾松、湿地松、马占相思、尾叶桉、黎蒴和毛竹等7种主要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尾叶桉、黎蒴、湿地松、毛竹、马尾松和杉木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284.74%、253.36%、236.47%、226.06%、212.06%、187.68%和181.16%,树种间差异较大。凋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均随浸泡时间增加呈对数方程W=a+blnt增加。7种林分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在浸泡0.5-1.5 h时均为马占相思〉尾叶桉〉湿地松〉毛竹〉黎蒴〉马尾松〉杉木,各林分凋落物吸水速率WA随浸泡时间t的延长呈方程WA=a.t^-b下降。马占相思凋落物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杉木最弱,阔叶树大于针叶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踏查与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本数据相结合,记录汇总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状况,采用典型样地法对困难立地条件下49~55a生的5种马尾松天然混交林(7P2A1C、6P3A1C、6P3C1A、6P4A、6P4C;P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C表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A表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数字表混交树种占比,下同)的林分生长因子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5种林分土壤中的石砾含量、容重、总孔隙度差异不明显;②各林分土壤中的全N与水解性N含量、全P与有效P含量、全K与速效K含量高低表现趋势相同;③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为7P2A1C达7.70g/kg,台湾相思占比较高的林分均高于木麻黄占比较高的林分;④5种林分的土壤pH值差异较小,且台湾相思占比较高的林分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其它林分。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是粤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研究以韶关地区 20 a 生马尾松人工林为 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坡向对其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行的调整经营措施。结果表明,南坡马尾 松的胸径和树高均显著高于北坡,坡顶胸径与北坡近似,树高大于北坡,且径高比最高;北坡的冠幅、 冠长和冠体积均高于南坡和坡顶,反映马尾松喜光特性。南坡单株材积高于北坡和坡顶,坡顶中小径级 个体 (DBH 10~25 cm) 比例高于南坡和北坡,但大径级个体 (DBH 25~30 cm) 比例明显下降,大径级个体 单株材积和比例对林分蓄积影响最大,蓄积以南坡最高,其次为北坡,坡顶最低。根据不同径级单株材 积和蓄积的坡向间差异及形成原因分析,探讨了不同坡向马尾松间伐强度、改造树种选择和培育模式, 对于促进马尾松人工纯林的林分改造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榆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衰退机制,选择榆林市4种不同林龄(40、33、27、20年)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法对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及土壤pH值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土壤养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各养分元素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2)土壤中各养分元素含量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土壤pH值呈微碱性,都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差异不显著;(4)土壤速效K和速效P含量在27年达到最高,碱解N在33年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青钩栲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6 a生青钩栲与杉木人工林生长和生物量测定,进行青钩栲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钩栲人工林单株材积为0.229 3 m3.hm-2,比杉木人工林高14.76%,但其林分蓄积量小于杉木林;青钩栲林分生物量为148.59 t.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13倍;其干、枝、叶和根的生物量均高于杉木林,可见青钩栲人工林的林分结构比杉木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表明青钩栲是一种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