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甘肃黄土高原区特殊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对山洪灾害形成因素分析,确定将研究区的高程、坡度、汇流累积量、河网密度、年平均降雨量、1 h临界雨量、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占比、人均GDP 9项指标作为山洪灾害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建立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利用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插值和栅格图层计算完成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区的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指数按照从高到低划分为5个等级,从西北向东南呈明显递增的分布特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降雨较多的陇东黄土高原及西南部的临夏州一带、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中南部、中风险区分布于黄土高原的中部一带、较低风险区和低危险区分布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分县(区),最终通过65年历史山洪灾害验证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山洪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分析江西省历史山洪灾害资料发现,各地受灾程度与地形地貌有很大联系。故山洪灾害风险区划主要是基于DEM数据,对影响山洪灾害发生的地形、坡度、河网分布等因子进行权重叠加,得到江西省山洪灾害危险程度图。本着山洪灾害防治保人的原则,以人口为指标进行易损性分析,将危险性程度图与易损性图进行叠加,得到江西省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对比历史山洪灾害资料发现,基于DEM的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具有一定的精度。据此结果可对山洪灾害危险区进行规划和防治,从而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灾害的风险信息。  相似文献   

3.
对武都区北峪河流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进行详细阐述。调查了区域内历次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时间以及发生泥石流灾害前的相关降雨量数据,通过对该区域的气象水文资料研究和成灾降雨量规律的统计,发现泥石流发生时过程降雨量与时间呈对数关系的规律,并利用该规律对泥石流成灾过程降雨量进行了拟合,分析了拟合的精度,利用拟合的成灾过程降雨量计算出成灾前期有效降雨量。进一步对降雨规律和成灾前期有效降雨量分析得到,该区域雨水主要以暴雨方式进行降落,当前期有效降雨量超过20毫米时,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比较大,应该进行泥石流灾害预警。  相似文献   

4.
山洪灾害易发性强,成灾快,破坏性大,危害严重,防御难度大,成为防汛工作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宁夏中宁县为单元,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调查防治区内村落、集镇的基础信息,确定评价对象名录;通过设计暴雨洪水计算、现状防洪能力评价、危险区等级划分的分析,确定相应的雨量预警指标,为防汛部门指挥决策及工程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河津市前期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洪水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选用合适的分析评价方法结合Arcgis软件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确定预警指标。为山洪灾害预警、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提供科学、具体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以庐山风景区为例,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开展了山岳型景区暴雨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合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的特点,从洪灾危险性和易损性2方面选取了年最大1、6、24 h暴雨均值等8个指标构建了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利用Arc 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景区山洪灾害危险性程度图和易损性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基于自然间断点重分类法,对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并对景区山洪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景区西部山洪灾害风险明显高于东部,山洪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景区西北部,包括星龙索道、石门涧、仙人洞和牯岭街心公园等地,山洪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景区东北部。  相似文献   

7.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水利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考虑到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对GIS数据的空间分析、建模与优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乐安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中定量的空间分析、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山洪灾害空间分布。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提出的灾害风险的定义,本研究将山洪灾害风险定义为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乘积。对乐安河上游流域分别进行危险性划分和易损性划分模型构建,其中危险性模型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易损性模型采用转换赋值函数,最终获得乐安河上游山洪风险评价的结果,并通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中划定的重点防治区进行结果验证。研究表明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模型能较好应用于较小尺度的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划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确定四川省冕宁县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及时采取减灾避灾措施,根据冕宁县14个雨量站和气象站的资料,选取山洪灾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日时段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然后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GA-BP预测模型.与BP预测模型相比,GA-BP预测模型能有效克服BP模型训练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在临界雨量预测精度方面,GA-BP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96%,而BP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22%,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这一临界雨量预测方法与结果,进一步修正完善后将试用于冕宁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
山洪灾害往往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自然环境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降低山洪灾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基于降雨径流模型的实时预报预警系统。选取四川省山洪易发流域-清溪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GIS技术,结合流域DEM、土壤及土地利用数据提取流域信息,构建HEC-HMS降雨-径流模型进行流域山洪预报。根据降雨径流形成过程,分别采用SCS-CN曲线法、SCS单位线法、指数退水法和马斯京根法进行计算产流、坡面汇流、基流和河道汇流四个部分。选取6场洪水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4场洪水进行模型验证。模拟结果表明:Nash效率系数均值为0.792,相关系数均值为0.84,峰现时差均在3 h以内,合格率为90%,该模型对清溪河山洪预报具有较好适应性,可为四川省中小河流域山洪预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琪  邹冬梅 《湖南农机》2016,(1):153-154
根据调查走访及实地勘察,通过分析龙源河"6·01"特大暴雨山洪发生的水文因素,以及山洪的暴雨特性与洪水特性等,探求山洪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为防治山洪灾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黄河流域大通河支流炭山岭典型小流域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和山洪灾害的调查资料,采用实测雨量分析法、降雨灾害频率分析法和产汇流分析法对比进行了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确定,根据典型流域洪水计算成果,确定划分了典型流域的风险区.  相似文献   

12.
处于我国东部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洪汝河流域的砂姜黑土分布区,旱涝渍灾害频繁交替发生,造成农业生产长期低位徘徊不稳。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洪汝河流域砂姜黑土旱涝渍灾害的成因机理,认为特殊气候带的气象、水文条件以及典型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特性等是成灾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不当又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灾害发生和发展。旱涝渍灾害则是这些内外因素的综合效应。考虑到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灾害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黄河流域大通河支流炭山岭典型小流域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和山洪灾害的调查资料,采用实测雨量分析法、降雨灾害频率分析法和产汇流分析法对比进行了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确定,根据典型流域洪水计算成果,确定划分了典型流域的风险区。  相似文献   

14.
处于我国东部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洪汝河流域的砂姜黑土分布区,旱涝渍灾害频繁交替发生,造成农业生产长期低位徘徊不稳.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洪汝河流域砂姜黑土旱涝渍灾害的成因机理,认为特殊气候带的气象、水文条件以及典型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特性等是成灾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不当又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灾害发生和发展.旱涝渍灾害则是这些内外因素的综合效应.考虑到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灾害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震区内的泥石流诱发频率和降雨特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降雨诱发型泥石流又是震区内泥石流的主要类型,降雨是其主要诱发因素,因此正确认识和预防此类泥石流对灾害防治非常重要。通过调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9个地区共37条典型泥石流沟降雨诱发型泥石流灾害事件及临近典型泥石流沟地区的13条非泥石流沟的地形资料,对比分析了汶川震后降雨诱发型泥石流地形资料和雨量特征,并且按照雨型特征将汶川震后降雨诱发型泥石流及其成灾机理分为3类:暴雨突发型泥石流爆发以侵蚀为主;大中雨激发型泥石流爆发以侵蚀和冲刷为主;连续阴雨诱发型泥石流爆发以下渗为主。对于汶川震后泥石流预警预报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临界雨量是预警山洪灾害的关键指标。山洪灾害多发生的无资料地区,其临界雨量的确定一直是防灾减灾中的难点。根据暴雨等值线图确定出的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在工程实践中已广泛应用,因此,以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资料为基础,率定出水文模型参数,再依据调查确定的成灾流量,计算出该防灾对象的临界雨量。选取二水源新安江与SCS两种水文模型,计算了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内30个小流域的临界雨量,计算结果表明:1提出的方法对于无资料地区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具有可行性;2基于二水源新安江模型和SCS模型计算的临界雨量合理且二水源新安江模型优于SCS模型。  相似文献   

17.
资料匮乏地区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易发山洪灾害且没有实测水文资料的地区,临界雨量的确定非常困难。结合山西省吕梁市张家坪流域基础资料,阐述了灾害降雨同频率法,基于推理公式的临界雨量计算法和基于流域模型的临界雨量计算法通过建立不同水文模型由洪峰流量推求临界雨量,临界雨量由3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计算结果证明:推理公式法和流域模型法对资料匮乏地区山洪灾害雨量预警有很好的实用性,推理公式法计算结果偏小且随着预警时段的增长,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越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我国建设了一批山洪灾害县级防治非工程措施试点工程,宽甸县于2010年被列入实施县。该工程的2012年防汛运行实践证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在防御山洪灾害中具有巨大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山洪灾害不仅对三甲河小流域内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山洪灾害实施防治,减轻灾害损失已成为三甲河流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三甲河流域所处地理位置及其自身特点,就如何防治山洪灾害问题,提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工程措施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防治三甲河小流域的山洪灾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县山洪灾害发生实际,在现有水雨情采集系统基础上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系统具有信息查询、水雨情监测、预警分析、预警发布、地图服务等功能,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对小流域避洪保安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