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研究酶法辅助技术提取沙苑子三萜的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 个因素的Box-benhnken 的实验设计,以三萜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沙苑子三萜的提取工艺,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指标值的数学模型;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评价沙苑子三萜的抗氧化活性。优化分析所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40 mL/g,酶添加量为500 μg/mL,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50 min,三萜提取率理论值为8.08%,实际值为7.98%,其RSD 为0.12%。沙苑子三萜对DPPH自由基、O2 -·自由基、羟自由基及Fe3+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因此,该方法高效、简单,可用作沙苑子三萜的提取;沙苑子三萜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马齿苋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马齿苋多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双酶法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mL/g),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分别为1.5%和2.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00 min,在该提取工艺下,马齿苋多糖得率为19.83 mg/g DW。体外DPPH·和·OH清除试验表明,马齿苋多糖对两者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体外抗氧化活性强于VC。  相似文献   

3.
王彦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2):145-152
为研究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活性,以紫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双酶法提取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加酶量2.19%、果胶酶加酶量2.32%、酶解时间73 min、酶解温度45℃、液料比15 mL:1 g、pH 4.5,此条件下紫山药原花青素得率为93.06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双酶法提取的紫山药原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分别为0.165、0.267 mg/mL,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4.
以虾夷扇贝裙边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糖胺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虾夷扇贝裙边提取糖胺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h,酶添加量0.8%,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糖胺聚糖提取率为1.27%。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虾夷扇贝裙边糖胺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OH,O_2~-·,DPPH·,其清除能力与浓度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益智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益智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考察甲醇浓度、超声时间及液料比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FRAP法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益智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益智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甲醇浓度100%,超声时间20 min,液料比25:1(mL/g),该条件下益智总黄酮提取率达0.757%.益智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在0.851~3.188 mg/mL(相当于生药)、0.642~1.789 mg/mL(相当于生药)之间,FRAP值在0.029~0.111 mmol/L之间,总黄酮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呈显著相关(P<0.05),但与清除ABTS自由基IC50值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干菠萝皮渣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法提取菠萝皮渣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试验,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29%,料液比1∶16(g∶mL),酶解pH值6.37,酶解时间3.24 h,多糖提取率达到4.89%;所提多糖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枳椇子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枳椇子总黄酮,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的枳椇子总黄酮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50(g/mL),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15 min,枳椇子总黄酮提取率为4.52%±0.043%.枳椇子总黄酮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枳椇子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清除效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浓度枳椇子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8.
优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甲醇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以甲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为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优选马齿苋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测定其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80℃,超声功率200 W,甲醇浓度90%,提取30 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6.37%。马齿苋总黄酮对DPPH?清除率在4.0 mg/mL为89.80%,对?OH清除率在20.0 mg/mL为86.07%;其质量浓度为420 μg/mL时对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率为74.62%,与阳性药组无显著性差异。该优化工艺准确可靠,提取率高;马齿苋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提取、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174-181
为了研究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样品中总蒽醌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应用回流法提取褐变产物的影响,探讨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褐变产物的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酶促褐变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2,提取温度为40℃。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酶促褐变产物比较稳定;但对光照比较敏感,尤其是在紫外光下稳定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好;在4种不同种类添加剂影响下,其稳定性均变差。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皮总蒽醌浓度为9.55 μg/mL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74.1%;浓度为4.55 μg/mL时,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达81.6%;浓度为6.70 μg/m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86.1%。回流法可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温度对酶促褐变产物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光照、pH、食品添加剂因素影响其稳定性。酶促褐变产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OH和?O2-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优选党参茎叶中党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抗氧化性活性,为党参茎叶皂苷类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以党参茎叶为材料,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工艺参数对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在乙醇浓度70%,液料比25 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率达4.12%。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发现,党参茎叶总皂苷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比,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6.92%、55.37和82.21%,其IC50分别为0.37、0.78和0.44 mg/mL。通过简单的乙醇回流提取便可得到具有很好抗氧化效果的茎叶总皂苷,如将其继续开发为保健产品或食品添加剂,不仅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延伸党参产品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旨在优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紫加1号’花色苷的最佳工艺。通过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对‘紫加1号’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5 h、料液比为1:100 g/mL、乙醇浓度为55%、提取2次,此条件下得率为62.34 mg/100g,接近实际值56.23 mg/100g,说明结果准确可靠。同时,‘紫加1号’花色苷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基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488 mg/mL、0.764 mg/mL和0.032 mg/mL。该法能够有效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且获得的花色苷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桑黄多糖是桑黄子实体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研究了酶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桑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最优的酶解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都对提取率有明显影响,且在所选取的范围内有最大值。在酶添加量为0.3%的基础上,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g∶m L)。在此条件下桑黄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1.52%。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联合酶法提取紫花苜蓿总黄酮,利用响应面法对该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联合酶法提取紫花苜蓿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40:1,超声时间为55min,超声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紫花苜蓿总黄酮的提取率达9.928mg/g,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40%,相比于其他传统方法,提取量大大提高;此外,紫花苜蓿总黄酮拥有良好的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能力,其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14.31μg/mL及28.23μg/mL。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1%,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1.4 h,此条件下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提取率为46.40%。按照最优提取工艺分离得到的组分LB-Ⅰ和LB-Ⅱ,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LB-Ⅰ和LB-Ⅱ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组分LB-Ⅰ的抗氧化能力优于LB-Ⅱ。  相似文献   

15.
以金银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超声-酶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同时探究最优提取工艺下获得的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酶辅助提取金银花绿原酸最优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57 W,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34℃,果胶酶添加量0.20%,乙醇体积分数61%,在此条件下所得绿原酸提取率为12.85%±0.37%.体外抗氧化活性表明: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6.18±0.07)mg/mL和(4.75±0.06)mg/mL.研究结果为金银花绿原酸提取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银杏叶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银杏叶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闪式提取银杏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 L),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0 s,在此提取条件组合下所得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3.99%。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此法提取的银杏叶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活性。试验结果可为银杏叶黄酮的高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菌草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25(g∶g);在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65%。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与多糖质量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菌草灵芝多糖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利用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复合的方式水解文蛤蛋白,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酶解温度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文蛤蛋白的水解度(DH%)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RSM)法对双酶复合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了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优酶解条件为水解时间4 h,酶添加量3%,双酶复合比(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2:1,液固比3.25:1,温度51℃,pH 6.9,在此条件下文蛤蛋白水解度为36.11%,酶解产物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61、3.47 mg/mL,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以利用优化后的酶解条件水解文蛤蛋白制备抗氧化多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白骨壤叶的水浸提工艺,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法,分别测定了白骨壤叶水提液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水浸提白骨壤叶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温度50℃,时间120min,提取率8.14%。白骨壤叶水提液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其IC50分别为1.16,1.42,2.27mg/mL,因此白骨壤叶水提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新疆地区杏资源丰富,杏含有多酚类物质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杏干多酚的提取工艺可为进一步利用杏资源开发健康产品奠定基础。以新疆赛买提杏干为原料,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杏干多酚,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杏干多酚提取工艺,同时考察杏干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杏干多酚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液料比21∶1(mL/g),浸提时间2.6 h,浸提温度51℃,在此条件下杏干多酚提取量为(4.118 9±0.020 1)mg/g;各因素对杏干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杏干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表现出一定的清除能力。最佳提取工艺制备的杏干多酚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