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明晰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可以了解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相似性,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在样地调查基础上,以调查样方为资源轴,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的计算方法,对针阔混交林群落中10种乔木、10种幼树、7种灌木、6种藤本、8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群落各层次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乔木层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乔木更新层的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与朴树Celtis sinensis、灌木层的山莓Photinia serrulata、藤本层的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草本层的苔草Carex chinensis。2)各层次生态位重叠度在0.00~0.85之间,最大生态位重叠度的物种对分别为乔木层的朴树与山胡椒Lindera glauca、乔木更新层的山胡椒和白檀、灌木层的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与黑果菝稧Smilax glaucochina、藤本层的络石与地锦Euphorbia humifusa、草本层的苔草与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3)各层次生态位宽度的标准差大小顺序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更新层乔木层,生态位重叠度均值大小顺序以及各自的标准差分别为:乔木层(0.621,0.14)藤本层(0.430,0.20)乔木更新层(0.408,0.19)灌木层(0.406,0.22)草本层(0.364,0.16)。【结论】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主要树种对生境资源的偏好和利用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我国唯一较大局域的南方铁杉种群,探究该地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旨在明晰群落内各种群的资源利用状况及不同种群间的竞争关系,为珍稀物种南方铁杉保护及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的长期监测固定样地植物调查数据,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混交林内乔木层、更新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及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比较,探讨南方铁杉在该针阔混交林中的地位。【结果】乔木层中,南方铁杉和青冈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青冈是与南方铁杉生态位重叠度最高的物种,叶萼山矾和天目紫茎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利用资源能力较弱。更新层中闽皖八角及多脉青冈的分布幅度较广,资源利用能力较强,生态位宽度最大;而南方铁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在更新层中优势程度较差,云锦杜鹃和红麸杨与南方铁杉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老鸹铃、多脉青冈、红麸杨、叶萼山矾、云锦杜鹃、青冈和南方铁杉7个树种在更新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低于其在乔木层的生态位宽度。灌木层和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箭竹和求米草,箭竹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而对更新层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南方铁杉是该针阔混交林的建群种,在乔木层中只有青冈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南方铁杉幼树的更新状况较差,优势度较高的青冈有替代南方铁杉的可能。为维持南方铁杉原始林的稳定性以及完善南方铁杉的管理保护措施,可适当采用择伐等人为干扰措施优化南方铁杉的更新条件。  相似文献   

3.
2015年7月,在浙江省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当前潜在干扰小的针阔混交林中建立50 m×100 m样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和R软件计算前10位空间优势树种的空间结构参数,并重点分析主要优势树种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和木荷Schima superba的二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木荷属于随机分布外,黄山松等优势树种均属于聚集分布。优势树种多处于中高度混交状态。黄山松和木荷的二元分布特征大致相同,在同一优劣等级或同一混交度等级上的林木多呈随机分布,在低度混交状态,林分中大多数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而在极强度混交状态,林木大小分化十分显著。同一优劣等级上处于强度混交状态的林木较多。林分的空间结构复杂多样,优势树种多呈聚集分布且隔离程度较高,群落结构稳定,演替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南亚热带不同林龄(分别为10~11 a、7~9 a和3~5 a生)针阔混交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储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碳储量(106.72~136.61 t·hm-2)、全氮储量(9.17~11.19 t·hm-2)、全磷储量(4.07~6.77 t·hm-2)及全钾储量(321.85~370.59 t·hm-2)均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N、C/P、C/K、N/P、N/K和P/K在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间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全氮储量、C/N、C/P、C/K、N/P和N/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土壤全氮储量相关系数最高,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土壤全氮储量与C/P、C/K、N/P、N/K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全磷储量与C/P、N/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C/N、P/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可为南亚热带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人工针阔混交林生态作用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色赤杨混交林比日本落叶松纯林植物种类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中的多样性能指标占优势,针阔混交林的分解速度明显高于纯林,其营养元素(N、P、K)的释放率均在50%左右,而日本落叶松纯林营养元素(N、P、K)的释放率低于31%。培育人工针阔混交林,能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加速枯落物的分解,增强营养元素释放效率,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人工-天然杉阔混交林种群生态位及竞争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人工 -天然杉阔混交林中 4个主要种群进行生态位研究 ,定量测定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 ,并分析了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 ;同时采用Lotka_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结果表明 :通过定量的生态位分析 ,结果与自然规律相符合。平衡时 ,杉木和米槠相对优势度分别为87 4 5 %和 12 5 5 % ,即人工 -天然杉阔混交林仍将由杉木、米槠两种种群共优组成 ,杉木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相似文献   

7.
研究群落结构与动态能够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更有效的指导森林经营与保护策略.该研究调查分析了浙江景宁1hm2针阔混交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种间联结性和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度.结果 表明:浙江景宁1hm2针阔混交林样地共记录到存活木本植物4375株(DBH≥1cm),分属22科31属37种.重要值最大的5个物种依次为黄山松...  相似文献   

8.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F0004-F0004
  相似文献   

9.
在宁乡县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选取不同林分的标准样地,从系统活力、结构能力、土壤特性、抵抗外力4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运用(FEHI)评价模型进行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健康分值排序为马尾松×青冈栎针阔混交林青冈栎阔叶林马尾松纯林;健康样地有1块,占总体的11.11%;较健康样地有5块,占总体的55.56%;亚健康样地有3块,占总体的33.33%;不健康样地无。表明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健康状况较为乐观。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亚热带不同林龄(分别为10~11 a、7~9 a和3~5 a生)针阔混交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储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碳储量(106.72~136.61 t·hm-2)、全氮储量(9.17~11.19 t·hm-2)、全磷储量(4.07~6.77 t·hm-2)及全钾储量(321.85~370.59 t·hm-2)均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N、C/P、C/K、N/P、N/K和P/K在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间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全氮储量、C/N、C/P、C/K、N/P和N/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土壤全氮储量相关系数最高,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土壤全氮储量与C/P、C/K、N/P、N/K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全磷储量与C/P、N/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C/N、P/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可为南亚热带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利用针阔混交林径级分布与空间结构相关指数对林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中阔叶树种生长速度要比针叶快,而且占优势,白桦、山杨径级比例分布趋势接近正态分布;华北落叶松、山杨,属于随机分布,分布的比较均匀,白桦、五角枫与蒙古栎分布不均匀,处于聚集分布的状态;华北落叶松、白桦与山杨处于优势地位,五角枫与蒙古栎大部分都是处于劣势地位,生长空间很小;华北落叶松、白桦、山杨混交程度不高,处于中度混交状态,五角枫与蒙古栎数量少,并且分布的较散,因此多为强度混交。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宁乡县青羊湖国有林场马尾松—南酸枣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因子与固碳功能间的耦合作用,探讨确定针阔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固碳功能提供依据。通过建立林分结构与固碳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对林分结构和固碳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因子与固碳功能密切相关;密度为1 500株/hm~2、郁闭度为0.65左右、林层结构为复层林的林分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综合评价指数,说明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保持较好的固碳功能,也是青羊湖国有林场马尾松—南酸枣混交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林分尺度下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为天然针阔混交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长白山北坡4块面积1 hm2的云冷杉-阔叶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20、20~40 cm土样,收集半分解层(F层)和完全分解层(H层)凋落物,测定凋落物碳、氮、磷与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并计算凋落物现存量及凋落物-土壤化学计量比。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凋落物特征与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比的关系。 结果 凋落物现存量与0~20 cm土壤碳氮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凋落物碳、碳磷比和氮磷比均随凋落物分解程度加深显著降低(P < 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F层凋落物现存量与F层凋落物碳、碳磷比和H层凋落物磷具有较强的正效应。凋落物与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均表现为碳磷比> 碳氮比 > 氮磷比。 结论 完全分解层凋落物氮是影响云冷杉-阔叶混交林0~20 cm土壤pH、有机质、全磷、速效钾和土壤碳磷比的关键因子;凋落物氮为20~40 cm土壤全氮的主要来源。因此,凋落物氮可能是驱动研究区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大巴山东脉的针阔混交林为对象,通过对气候因子的测定与分析揭示北亚热带典型针阔混交林森林小气候特征。依托湖北大巴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对林内和林外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等气候因子监测数据,分析鄂西北大巴山针阔混交林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林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一般高于林内,冬季除外;观测期林内降水总量839.8 mm,林外1 065.8 mm;林内按月度计算的平均风速为0.24 m·s-1,林外为1.02 m·s-1,林外月平均风速远大于林内;对于太阳总辐射以及光合有效辐射而言,林内和林外均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林内明显低于林外。试验证明湖北大巴山针阔混交林具有其森林小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充分了解粤北地区针阔叶混交林碳(C)、氮(N)、磷(P)、钾(K)元素在树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期揭示粤北地区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树木不同器官的养分平衡机理及环境适应机制,为合理经营管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木荷、南酸枣、米槠、杉木、马尾松5个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树种枝、叶、根、干的养分元素含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C、N、P、K含量和计量比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N、P、K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最高,干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C:N、C:P、C:K均表现为干最高,叶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叶的平均C、N、P、K含量分别为512.04、14.29、0.74、10.30 mg·g−1,且叶的N、P、K含量与其他器官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树木具有复杂的内在协调机制。 结论 粤北针阔混交林树种不同器官的C含量较高,但N、P、K元素较缺乏,树木生长主要受P限制;米槠、南酸枣、杉木具有较高的P利用能力,且南酸枣具有更合理的养分分配格局,有利于在群落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松墨天牛等蛀干害虫活动期,在云南松-杉木、柏树针叶混交林,云南松-栎类、木荷针阔混交林2种不同的林分中,选用广东林科院研制的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和与之配套的YB-50诱捕器,在混交林中首次进行了鞘翅类害虫诱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A-3型引诱剂诱获鞘翅类昆虫747头,隶属于8个科11种,一种天敌昆虫,并对主要蛀干害虫活动期进行统计分析。A-3型引诱剂诱捕是监测混交林钻蛀性害虫种群动态和降低虫口密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取小兴安岭地区天然针阔混交林为样地,以红松、冷杉、云杉、水曲柳、枫桦、紫椴等6种主要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树高和胸径、冠幅和胸径的相关性分析。通过SPSS 20.0软件将调查的数据代入备选的8个经典数学模型中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方程的P值、决定系数R~2和相关参数,并采用总误差、平均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验证拟合精度,最终选出最优的树木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针叶树的树高和胸径、冠幅与胸径相关性显著,在树高-胸径模型中平均决定系数为0.809,在冠幅-胸径模型中平均决定系数为0.498。相对于针叶树来说,阔叶树树高和胸径、冠幅和胸径的相关性略差,其决定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608,0.395。不同树种适应不同树木生长模型,在树高-胸径的相关性分析中,以幂函数、S函数模型居多,冠幅-胸径模型以三次多项式模型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对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针阔混交林的粗死木质残体(CWD)现状进行研究,以揭示莽山典型森林CWD的发生特征及分布规律,为莽山森林资源的经营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莽山针阔混交林内设置一个面积0.15 hm2样地,并将其分成15个小样方,调查分析每个小样方内CWD的输入方式、径级结构、贮存量和腐烂等级.莽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壶关县人工油松纯林所带来的各种负效应和威胁性实际出发,结合不同树种生物学特性,论证了营造针阔混交林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阐明了营造针阔混交林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柳杉营造纯林、与枫香混交造林、与鹅掌楸混交造林进行了15 a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与枫香、鹅掌楸等阔叶树混交营造柳杉混交林,既能改善林地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柳杉林分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病虫和风雪危害,增强柳杉林的抗灾能力。柳杉适宜和喜光、深根性的中山速生阔叶树种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