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叶椴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叶椴(Tilia corda mill)为椴树科,椴树属.产于欧洲.在我国只有新疆伊犁、塔城有散生大树,近年乌鲁木齐亦有引种.心叶椴为乔木,高28米,胸径1.5—2米,树龄可达500—600年,树冠球形,上部枝条细而上展,下部枝条略下垂.老树皮色暗有纵沟,阴面淡黄绿色,阳面褐色,嫩枝红褐色,具小皮孔.芽斜卵园形,长4—8厘米,黄褐色;果枝叶园形,或椭园形,对称  相似文献   

2.
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又名籽椴、小叶椴。椴树科,落叶乔木。是东北、华北地区落叶阔叶树中优良的用材树和名贵的蜜源树。其树势优美,抗烟力强,又是较好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树。唐,陆龟蒙诗:“五叶初成椴树荫,紫团峰外即鸡林。”说明椴树生长迅速,栽植五年后就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3.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地区可选择抗寒力稍强的IND95003种源先行试验性引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北京冬季植物景观,于2003年从山西省垣曲县引进常绿阔叶树种小果卫矛,并以大叶黄杨、北海道黄杨、胶东卫矛、小叶黄杨和女贞为对照,采用形态观测法与电导法对其进行抗寒力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小果卫矛有较稳定的电导率,其叶片半致死温度低于于大叶黄杨、胶东卫矛和女贞,枝条半致死温度低于大叶黄杨和女贞,在北京可露地引种种植;利用电导法测定的抗寒性与越冬形态表现的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又名籽椴、小叶椴,是椴树科椴树属的落叶乔木。较耐寒、耐阴、但不耐干旱、盐碱。喜冷凉湿润气候,适生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上。生长速度较快,但幼年时较缓。树高可达25米,胸径达1米左右。一般年高生长为0.5米左右,径生长为0.5~0.6厘米。适于和红松、落叶松等针叶树种混交,东北林区椴树红松林是生产力较高的林型。紫椴木材轻软,纹理致密,不翘裂,且富有弹性,是良好的用材树种。紫椴树姿优美,树冠较大,抗烟害能力较强,又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紫椴花是蜜源,种子可榨油,嫩叶又可做饲料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丰富本地区的树种资源,满足园林绿化对树种多样性的需求,从物候期、生长节律及光合特性等几个方面对美洲朴、毛核木、银水牛果、西部沙樱这4个北美树种在辽西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萌芽、展叶期均较北京地区有所延后,花期则提前;美洲朴未见开花坐果,银水牛果秋季叶片不变色;4个树种株高、地径、枝条的快速生长期为5—7月份,美洲朴和毛核木具有明显的越冬枯梢现象,翌年生长多以萌蘖条为主;西部沙樱和银水牛果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是辽西地区园林绿化可尝试引入的优良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引进的5个优质、高产的桑树品种,在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林口林业局、绥阳林业局开展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其无性系繁殖;观察记录各品种在试验地的生长情况;进行区域性抗寒能力测试;适当措施提高桑叶产量。结果表明,砧木与嫁接品种间亲和力、嫁接体愈合时间及嫁接种条保存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有效增加单叶面积;各品种间抗寒能力差异明显,同一品种抗寒能力随树龄增加均有所提高,根据抗寒测定结果,辽育8抗寒力与对照种秋雨桑相接近,随树龄增加龙桑1号和吉湖4号抗寒能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心叶椴繁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叶椴,cordataMill落叶乔木,是最抗寒的椴树种类。原产欧洲,克里米亚,高加索,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东部额尔齐斯)西欧和南欧等地。是典型的阔叶阴性树种。树令达500—600年,树高达28米,胸径可达1,5米—2米。 心叶椴木材轻软,结构均匀,不易开裂和扭曲,是绘图板,工艺模型,家俱等产品的原  相似文献   

9.
油料植物白檀不同居群的物候期与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白檀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野生资源的筛选、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比较形态学方法,观测并分析了不同居群华白檀植株的物候期及其相应的形态变化情况,并对其物候指标与种苗的主要立地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月底植株开始进入萌芽期,4月中上旬进入展叶期,随着叶的展开,新枝及花序开始生长,5月下旬开始进入结果期,10月上旬果实完全成熟;不同居群白檀植株的萌芽、展叶和开花期相差5~10 d,结果期虽然起始时间有差异,但是果实成熟期基本一致;不同居群的物候期相同的白檀植株其外部形态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展叶期的形态差异最为明显;不同居群植株的物候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和器官大小及各器官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12、-16、-20、-24、-28和-32℃条件下陕西凤县、循化花椒、甘肃武都、河北涉县4个种源大红袍花椒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和半致死温度,比较了不同种源花椒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4个种源花椒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26.36~-19.95℃之间,其抗寒性表现为:凤县花椒〉循化花椒〉涉县花椒〉武都花椒。  相似文献   

11.
为给无花果抗寒能力的评价与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北方地区引种的14个无花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低温(0~-20℃)处理对其1年生枝条进行了胁迫试验,并对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还根据相对电导率和对应的低温温度,依据logistic方程,建立了回归模型,对14个无花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依据半致死温度来评价,布兰瑞克、ALMA等品种的抗寒性均较强,-5~-10℃的低温会严重影响参试的大部分品种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其SOD和可溶性糖在-10℃时的测定值是反映无花果抵抗和适应低温能力的一个临界值,而可溶性蛋白和POD的临界值是在处理温度为-5℃时的测定值。部分品种的综合抗寒能力的评价结果与其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新早黄、ALMA、金傲芬和紫蕾等品种均具备较好的抗寒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北京地区引种栽培大果榉的抗寒特性,以垂枝榆为对照,6年生大果榉为试材,选取其一年生休眠枝条分别在5℃(CK)、-10℃、-15℃、-20℃、-25℃、-30℃和-35℃下进行低温处理,测定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LT_(50));并测定其枝条的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枝条恢复生长后的萌芽率,研究低温胁迫下大果榉休眠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MDA、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POD和CAT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恢复生长率鉴定植物抗寒能力的方法易受到植物扦插成活难易程度的影响;相关性最高的抗寒指标是相对电导率,其次是MDA和可溶性糖。大果榉和垂枝榆的LT_(50)分别为-33.11℃和-29.83℃,大果榉的抗寒性高于垂枝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低温条件下不同杨树枝条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试,研究了其对低温的适应性以及抗寒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杨树的8个抗寒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水平,说明在低温条件下杨树抗寒力的形成与膜保护系统和渗透调节物的积累密切相关。经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抗寒性以银×新抗寒最强。  相似文献   

14.
6个翅荚木种源苗木抗寒性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翅荚木种源的一年生休眠苗为材料,测量了不同冷处理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种源的半致死温度,并通过枝条生长恢复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8℃低温处理开始,翅荚木大部分种源枝条出现严重的冻害,组织的半致死温度在-13.06~-10.76℃。综合评价各个种源的抗寒性,其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湖南通道种源>贵州兴义种源>广西忻城、湖南江华、广东英德种源>广西靖西种源。  相似文献   

15.
以速生耐盐碱白榆58为试材,对中、上部成熟枝条进行低温处理,用相对电导率曲线配以Logistic方程,利用拐点温度估测计算组织的半致死温度,评价其抗寒温度,并通过测定水分饱和亏、榆苗恢复生长试验等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榆树品种耐寒能力在-25℃以上,抗寒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选取武威荒漠绿洲已引种成功的紫叶风箱果、金叶锦带、金叶风箱果等12个园林树种,以其枝条为测试材料,通过低温处理后,进行了耐寒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半致死温度(TL50)能定量反映这些树种耐寒能力的高低,并且与它们在武威越冬适应性观察、受冻后恢复生长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各树种TL50从大到小排序是:金叶榆﹥小叶水蜡﹥金叶莸﹥金叶风箱果﹥紫叶矮樱﹥紫叶风箱果﹥红瑞木﹥紫叶锦带﹥金叶锦带﹥黄栌﹥红叶碧桃﹥美人梅。  相似文献   

17.
山椒的抗寒性与防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山椒的抗寒性,探索其幼树的防寒技术,连续两年进行了气象观测和自然条件下枝条相对电导率的测定,并对8个处理的幼树防寒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椒可以短时间耐受-20℃左右的低温,极端低温及其累积效应是造成山椒幼树冻害和抽条的直接原因;4年生花山椒、葡萄山椒、朝仓山椒与国内花椒秦安1号的抗寒能力基本一致;3年生以下幼树的抗寒能力较弱,绑草把是最经济、有效的防寒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不同竹种间抗寒性及冷驯化能力,筛选抗寒能力强、冷驯化能力佳的竹种,为我国“南竹北移”竹种选择、抗寒竹种引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从江苏扬州引种至山东的11个竹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推算各竹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11个竹种在来源地江苏的抗寒性强弱排序依次是:金镶玉竹>早园竹>毛金竹>黄纹竹>四季竹>阔叶箬竹>茶秆竹>乌哺鸡竹>大明竹>斑苦竹>紫竹;在引种地山东的抗寒性排序是:金镶玉竹>茶秆竹>大明竹>早园竹>黄纹竹>四季竹>乌哺鸡竹>毛金竹>斑苦竹>阔叶箬竹>紫竹。11个供试竹种中抗寒能力最强的是金镶玉竹,经引种地的低温驯化后,冷驯化能力最强的是大明竹,其次是茶秆竹和斑苦竹;最弱的是毛金竹和阔叶箬竹,未表现出冷驯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北方地区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全株死亡。承德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长、干燥多风、气温变化剧烈,对苗木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为确保绿化成果,使树木安全越冬,防止其在冬季发生冻害,在了解低温危害原因的基础上,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使树木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0.
引进树莓品种(系)7个,经过3年引种栽培试验,对物候期、抗寒性、丰产性等性状测试,筛选出美红22、澳洲红、中林42三个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抗寒能力强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