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斯特地区干旱致灾机理复杂,干旱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方法对干旱致灾机理考虑不全面,导致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估单元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成果与历史旱灾成果协调性不足,成为贵州省干旱灾害风险普查的一项难题。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作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基础理论,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构建具有喀斯特特色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进行干旱灾害风险研究,可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提供依据。以遵义市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分析和遴选喀斯特地区干旱灾害风险代表性指标,构建旱灾风险区划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使用ArcGIS的分位数法分级,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水干旱危险性指数、地形综合指数、耕地面积和旱地占比、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耕地有效灌溉率分别为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抗旱减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2)遵义市各县区干旱灾害风险等级以中风险及以下为主,占比64.3%,中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累积占比为35.7%。(3)干旱灾害风险整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和区域性分布特征。高风险区分布在东北部,中高风险区分布在北部,中风险区分布在东部,中低风险区分布在南部,低风...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能力,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考虑气象、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构建了云南省旱灾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指标权重,再基于Arc GIS绘制出云南省旱灾风险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呈片状形式,东北、东南部高于西北、西南部。高、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昭通、会泽及东南部的泸西、广南等地;中等风险区包括中部大部分地区及大理、保山等地;低、次低风险区在西北部的贡山、维西及西南部的景洪、澜沧等区域。利用干旱灾情数据验证表明,评估结果能真实反映云南省旱灾损失情况,对进一步开展干旱风险评估工作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灾害风险理论出发,基于致灾因子、成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4个方面构建了包括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降水、土壤、地形、地貌、林草地、人口、经济、常用耕地和灌溉保证率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贵州省1949—2011年干旱灾害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GIS图层叠加技术对贵州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总体上呈现由西北部高,东南部低;风险最高的为毕节西部和遵义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浙江省洪涝灾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法建立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浙江省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以及综合风险指数,并对浙江省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将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结果与浙江历史洪涝灾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洪涝风险分布与洪涝灾情损失的空间分析基本吻合,东部沿海地区及西部部分地区风险性较高,西北地区风险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选取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数为干旱指标,进行不同生育阶段旱情等级的划分;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分析贵州省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旱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干旱灾害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播种—出苗期最高,出苗—拔节期最低;播种—出苗期、抽穗—灌浆期发生特旱的概率较高,出苗—拔节期发生轻旱的概率较高;拔节—抽穗期、抽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全生育期发生中旱的概率较高。贵州省中部播种—出苗期旱灾风险较高,西北部出苗—拔节期、全生育期旱灾风险较高,西南部拔节—抽穗期旱灾风险较高,北部出苗—拔节期旱灾风险较高,东部抽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全生育期旱灾风险较高。应用信息扩散理论进行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四湖流域是涝渍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为定量分析涝渍灾害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分布特征,以螺山排区为对象,从涝渍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防灾能力3个方面,建立了涝渍灾害指标体系,构建了涝渍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涝渍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涝渍灾害影响因子中,孕灾环境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致灾因子,而在致灾因子中汛...  相似文献   

7.
针对四川省出现的持续高温灾害天气,调研了四川省甘薯主产区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情况,并提出针对不同受灾程度的灾后田间减灾管理措施,以确保后期甘薯生长、降低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甘薯高温干旱灾后田间管理主要措施如下:高温干旱影响较小的田块,及时灌水,做好减灾生产;高温干旱影响较大的田块,浇保命水,提高抗灾能力;叶面追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合理用药,及时防治虫害;早栽甘薯适时收获;高温干旱影响严重地块,改种秋甘薯。  相似文献   

8.
基于1983年-2007年发生在陕西省榆林市的冰雹灾害过程,分析了该市冰雹日数变化,冰雹发生次数分布,冰雹天气过程次数的逐月、逐旬分布,以及冰雹灾害风险区划指数分布,值得防雹减灾时借鉴。  相似文献   

9.
干旱识别是干旱研究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水资源危机和潜在危机的出现,其已成为干旱灾害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文中通过对广西典型旱片大石山区近20年来干旱灾害的调查与识别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该区域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全面分析了2009-2010广西地区特大干旱灾害成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能为该区域的抗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科学有效对宁夏农业进行干旱风险评价。【方法】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利用宁夏5市气象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从农业干旱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抗旱能力4方面选取32个评价指标构建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指标简化为10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采用熵权法确定主成分权重,并基于正交投影法改进TOPSIS模型,得出各主成分"垂面"距离Pi,依据Pi值越小风险越大的原则,对宁夏5个市的农业干旱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和中卫的主成分到正理想解的"垂面"距离Pi分别为0.045、0.035、0.037、0.026、0.033,农业干旱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固原中卫石嘴山吴忠银川,与雷达图法分析的近1949—2013年的实际旱情程度及空间分布较为一致,表明改进TOPSIS模型适用于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评价。【结论】为有效降低未来潜在的农业干旱风险,宁夏全区需树立"以水定结构、以水定面积、以水定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理念,适当调整与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建设库坝窖池井工程联调体系,按照"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治水思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同时加快旱情监测网络建设及抗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几年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质量不高,以及小麦冻害、干旱、病虫等灾害重发导致小麦苗小、苗弱和死苗的现象,2012年-2013年度冬小麦秋冬种重点推广“十大主推技术”,突出抓好“六项关键措施”,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从小麦播种人手,着力提高播种质量,强化防灾减灾,培育冬前壮苗,切实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闽江流域洪水致灾机理和洪水特征,收集整理闽江流域水文、地形、小时降水数据、统计年鉴、防洪工程等资料数据,从洪水风险的危险性、脆弱性、承灾防御能力入手,选择17项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组合权重法,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洪涝风险空间分异特性,实现对闽江流域洪水风险区划快速评估,有利于宏观防洪减灾政策和精细化的防洪应对举措制定。结果表明:闽江流域洪涝风险区划结果与近几十年闽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实情基本吻合,流域洪水风险分布与其气候、地形、社会经济、防洪工程等因素密切相关,流域内洪涝风险差异较高,高危风险集中在上游区域南平市的几个县市。  相似文献   

13.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水利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考虑到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对GIS数据的空间分析、建模与优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乐安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中定量的空间分析、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山洪灾害空间分布。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提出的灾害风险的定义,本研究将山洪灾害风险定义为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乘积。对乐安河上游流域分别进行危险性划分和易损性划分模型构建,其中危险性模型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易损性模型采用转换赋值函数,最终获得乐安河上游山洪风险评价的结果,并通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中划定的重点防治区进行结果验证。研究表明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模型能较好应用于较小尺度的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划分。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通道县政府拨专款60多万元,对在今年7~8月干旱期间,购买抗旱农机具积极抗旱减灾的3042户农户实施了购置补贴。今年7~8月期间,通道遭受严重干旱灾害,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购买农机具抗旱,保障了早稻丰产和晚稻及时播插。为  相似文献   

15.
关于编制抗旱预案有关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年干旱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抗旱的对策研究。就抗旱对策来讲,除了大搞水源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之处,编制抗旱预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编制抗旱预案能确保旱灾时能有效配置水资源、科学合理实行工程、人力、物力调度,实现由被动抗灾转向主动抗灾,将干旱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6.
张丽丽 《农业工程》2019,9(8):129-131
以山西省玉米种植业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山西省玉米种植产业所面临的低温、干旱以及洪涝等主要气象灾害的调整与危险性,并结合山西省玉米种植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平潭县作为水旱、台风灾害频发区,对其防汛抗旱减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平潭县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研究,不仅能够为临海地区防御水旱、台风灾害提供参考,而且能够保障区内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庐山风景区为例,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开展了山岳型景区暴雨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合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的特点,从洪灾危险性和易损性2方面选取了年最大1、6、24 h暴雨均值等8个指标构建了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利用Arc 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景区山洪灾害危险性程度图和易损性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基于自然间断点重分类法,对庐山风景区山洪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并对景区山洪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景区西部山洪灾害风险明显高于东部,山洪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景区西北部,包括星龙索道、石门涧、仙人洞和牯岭街心公园等地,山洪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景区东北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甘肃黄土高原区特殊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对山洪灾害形成因素分析,确定将研究区的高程、坡度、汇流累积量、河网密度、年平均降雨量、1 h临界雨量、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占比、人均GDP 9项指标作为山洪灾害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建立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利用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插值和栅格图层计算完成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区的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指数按照从高到低划分为5个等级,从西北向东南呈明显递增的分布特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降雨较多的陇东黄土高原及西南部的临夏州一带、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中南部、中风险区分布于黄土高原的中部一带、较低风险区和低危险区分布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分县(区),最终通过65年历史山洪灾害验证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山洪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依据自然灾害评估理论,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个方面选取若干指标,引入链式风险结构,构建基于链式结构的城市洪涝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结合相关气象、地形地貌、城市排水管网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完成不同极端降雨等级下深圳市洪涝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龙岗区东北部以及南部局部区域、坪山新区中部、宝安区北部以及南山区前后海区域为深圳市洪涝综合风险的高值区,随着极端降雨等级的提升,风险高值区逐步扩展至中西部大部分地区、龙岗区以及坪山新区大部分地区、盐田区中部以及大鹏新区中部。②深圳市洪涝综合风险低值区主要位于大鹏新区南部和北部地区。③深圳市洪涝综合风险评估结果与洪涝风险指标的空间分布相对应,印证了本文基于链式结构的城市洪涝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