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收入水平、城市化率等指标是影响水产品消费量的重要因素,探讨人均GDP增长对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客观评判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特征。借助1981—2015 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均GDP增长变化是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长的单向Granger 原因,即经济收入增长有助于提高水产品消费量;人均GDP对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冲击力度大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对于人均GDP的冲击力度,保持收入水平增长是促进水产品消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内蒙古环境政策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环境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笔者研究了内蒙古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采用1986-2009年内蒙古环境经济数据,建立内蒙古工业污染物排放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内蒙古固体废弃物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产生量急速上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上升阶段:2009年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比1986年增长了10508.32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9.17%。2009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比1986年增长了22828.36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11.54%;其中,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已存在拐点,并呈现完全的倒“U”型关系,拐点发生在人均7793.76元时。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率变化较缓,平均年增长率为0.35%;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在研究时段内逐年递减。通过工业污染物排放及其可能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探究了1986年后内蒙古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结果表明,内蒙古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关联因子包括产业结构、GDP总量、单位GDP能耗、城镇人口比例。本研究结果将为内蒙古经济在不断增加的环境压力下保持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查找的新疆1995—2016年的旅游业相关数据,建立以生产总值、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数为指标的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新疆经济发展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旅游业与新疆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新疆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发展存在Granger单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新疆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有长期促进作用,但旅游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作用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坤  平瑛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02-106
为探究各影响因素对水产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对影响中国水产品消费需求量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用影响水产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建立双对数模型应,使用Eviews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对水产品需求量有明显影响作用的因素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产品自身的价格,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与水产品需求量呈正相关,水产品自身价格和水产品需求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产值的关系,认为农业产值增长缓慢是制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大连大豆期货市场与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渗透与波动性传递效应。通过构建双变量EGARCH,将协整误差项作为解释变量分别引入条件均值方程和方差方程中,动态刻画两市场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双变量EGARCH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之间的波动关系;协整误差项可以对市场的波动性进行解释;两市场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双对数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贡献度的大小,以上海市1999—201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城市化水平、水产品价格指数、替代品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views软件对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包括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人口数这些影响因素在内的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模型。另外,通过建立关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价格指数、总人口数的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从而可以对上海市水产品消费进行预测。最终认为,要增加上海市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必须从提高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加强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加强水产品市场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上海水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江苏省GDP与物流业之间的经济增长关系,以江苏省1986-2012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人均GDP、进出口总额、物流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港口货物吞吐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软件对江苏省GDP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了物流业增加值、港口货物吞吐量影响因素在内的江苏省GDP的预测模型。同时,通过建立物流业增加值、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从而对江苏省GDP进行预测。实证分析表明物流增加值和港口货物吞吐量与江苏GDP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这两者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对该省GDP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江苏省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市化角度,根据河南省1978—2015 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分析以及动态模拟分析,研究省域城市化与碳排放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存在高度正向相关,且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看,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则碳排放量增加1.52%;其次二者之间存在单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引起碳排放增加的原因,但碳排放却不是引起城市化提高的因素;最后,通过动态模拟分析,河南省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且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其影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平缓,并起到一定的抑制增长作用。在未来河南省城市化的长期建设中要推动其对节能减排的引擎作用,建设低碳绿色城市。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Eviews 8.0 软件,采用Chow检验、ADF检验、协整分析、AIC准则以及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旨在分析1978—2009 年间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江苏省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做出总结。结果表明:自1978 年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2 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是互为因果关系,在该阶段内江苏省经济增长主要以耕地的牺牲为代价。第二阶段(1992—2009)是单向因果关系,在该阶段内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的作用,但经济增长并不是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原因。从1978—2009 这一长期阶段来看,江苏省在这一时间段内经济增长与耕地变化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耕地面积数量变化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经济发展并不是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通过对江苏省1978—2009 年各阶段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对如何处理耕地面积减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这对今后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西安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选取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与耕地面积作为主要分析指标,运用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90-2008年来西安市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及西安市单位经济增长的耕地资源代价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来,西安市的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西安市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发展关系属于典型的经济增长超前,耕地减少滞后型;在经济发展诸因素中,城市化水平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最大;西安市经济发展趋向资金密集型和节地型方向发展,土地的集约化程度正在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1—2004年的数据,对新疆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信贷余额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实证分析,以便对过去十几年来农业信贷投入的效率做出评价。基于协整分析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信贷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样本区间内,新疆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信贷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新疆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总产值有着正向作用,长期弹性达43.96%。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信贷不是新疆农业总产值的Granger原因,说明农业信贷虽然对新疆农业总产值有正向作用,但还没有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白银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而构造VAR模型并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结果表明:兰白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聚且集聚度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最后分析得出兰白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集聚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甘肃省及各地区2000—2020年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选取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城镇化率、能源消耗量、每万元GDP能耗、科技投入和工业增加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Probit模型,依据甘肃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经济发展指标,对各地区GDP增速进行3种经济假定,并对2020—2040年碳排放量及碳达峰时间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甘肃省2000—2012年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7.3%,2013—2020年碳排放量呈“U”型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9%;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城镇化率等因素呈正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及每万元GDP能耗呈负相关;快速经济下,2030—2035年实现碳达峰的地区只有临夏州,基准经济下,2030—2035年实现碳达峰的地区有定西市等4个地区,绿色经济下,兰州市等4个地区在2035—2040年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薇  张启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313-320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与优化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日趋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论文运用Jeffrey Wurgle模型,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 因果检验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资源配置配置效率较低,农业贷款没有带动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财政支农也没有拉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据此讨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加强黑龙江省的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主要产业,以保山典型欠发达山区洼子田村的各产业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数据为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粮食、畜牧、烤烟、核桃、长期劳务输出和季节劳务输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增长的关系,确定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主要产业。各产业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长期劳务输出>季节劳务输出>核桃>粮食>畜牧>烤烟,长期劳务输出、季节劳务输出和核桃成为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支柱产业。该研究为保山市乃至类似保山市的低纬高原山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耕地变化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耕地面积减少率作为主要分析指标,分析了1978—2000年山东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并选用1991—2000年的数据以市为单位探讨了区域差异。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20几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时间和经济过热的增长阶段基本同步,具体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牵动。认为经济增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薪材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烂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386-386
分析了中国薪材利用的基本状况,指出中国薪材资源总体而言是在不断减少的,农村人口不同程度地缺少薪材。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薪材消费与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影响薪材利用的相关因素中,与薪材消费相关性由强到弱的因素是乡村人口、人均GDP和人均商品性能源消费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种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朝城市化、市场化两个根本转变所促成的食品数量与结构的变化。未来食物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人均口粮消费减少,而畜产品和水产品消费量成倍增长。加入VTO促进了畜产品生产和出口,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今后25年我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面临着减轻加入VTO所带来的对玉米需求压力的挑战,及时调整玉米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强调“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农民增收问题是重中之重。为了加大力度促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民增收,缓解“三农”问题,通过构建VAR模型,经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引入消费变量,研究1987—2012年齐齐哈尔市农民增收变动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得出增加农民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但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