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酶法对黑木耳多糖进行降解试验研究。用β-葡萄糖苷酶以温度、pH值、酶用量、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响应面法优化设计,DNS法测定其还原糖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当每3mL多糖加入0.02%葡萄糖苷酶0.4mL时多糖浓度为0.3%、温度55℃、pH值5.5、反应时间20min。响应面优化后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降解温度55.9℃、pH值5.58、酶用量0.475mL。  相似文献   

2.
芬顿(Fenton)氧化法是一种高效氧化技术,用其对中纤板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后续的废水处理效果。该研究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芬顿试剂氧化法预处理中纤板工业废水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初始pH值对该反应体系影响最大,其余依次是[H_2O_2]/[Fe~(2+)]摩尔比、FeSO_4·7H_2O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4个单因素优化试验,获得芬顿氧化处理的优化条件:初始pH值5、[H_2O_2]/[Fe~(2+)]摩尔比6:1、FeSO_4·7H_2O投加量0.03 mol/L和反应时间120 min。在该优化条件下对中纤板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COD和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8%和80%,同时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为后续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Fenton法和UV-vis/H_2O_2/草酸铁络合物法进行了污泥调理单因素实验。对比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得出了较合适的调理方法为UV-vis/H_2O_2/草酸铁络合物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UV-vis/H_2O_2/草酸铁络合物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反应时间为35 min,反应温度为27.5℃,反应pH值为2.5,H_2O_2/Fe~(2+)为4.5,Fe~(2+)投加量为15mg/gDS,Ca~(2+)投加量为90mg/gDS,污泥比阻由9.33×10~8 s~2/g降至0.31×10~8 s~2/g,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粉煤灰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粉煤灰/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粉煤灰活化温度、壳聚糖和粉煤灰质量比、壳聚糖交联剂等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对木材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活化温度为250℃,壳聚糖与粉煤灰质量比为1∶25,用香草醛作为交联剂且加入量为壳聚糖质量的30%时,制备得到的粉煤灰/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木材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率达858%,CODCr去除率达748%。粉煤灰和壳聚糖通过氢键结合形成复合材料可吸附废水中的染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粉煤灰合成了Linde type F(K)沸石吸附重金属Cd2+,考察了吸附剂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C d2+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吸附剂量、初始p 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均对C d2+的去除率影响显著。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不断增大,C d2+去除效果不断提高,饱和吸附量逐渐减小。初始pH值为7时沸石吸附Cd2+的去除率为100%。反应温度越高,沸石吸附Cd2+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Linde type F(K)沸石对Cd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木材染色工业中酸性染料对木材的上染率较低,造成染色废水色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现状,选用固色率高、水解低和适合环保要求等优点的含双活性基团的M型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正交试验,作极差分析确定了速生人工林单板的活性染料染色的较优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70~80℃,染色时间3 h,元明粉40g.L-1,固色剂纯碱20 g.L-1,其中染色温度对活性染料杨木单板上染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促染剂用量、染色时间和固色剂用量。在较优的工艺参数下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试验,上染率分别为:活性红M—3BE 67.8%、活性黄M—3RE 68.6%、活性蓝M—2GE 58.9%,均大大高于酸性染料对木材的上染率(一般在30%以下)。这种染色方法降低了排放的染色废水中的染料,为速生人工林杨木的节能、环保染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并以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在氧化石墨烯的还原过程中,使用Design-Expert软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综合分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维生素C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对还原氧化石墨烯导电性的影响,并建立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电导率的预测模型。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最优还原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95℃、反应物配比为13。验证试验所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m)的电导率为10.326s/cm,与理论预测值的拟合度较高,说明电导率的预测模型合理、有效。所得产物的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处理某化工厂的高浓度甲醇废水。实验研究了进水pH值、反应时间、铁炭质量比、鼓入空气以及加入ClO2氧化剂等因素对废水处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水pH值为2、铁炭比为2、反应时间为14h,空气流速为500ml/min及加入ClO2(1:500);废水的COD去除率≥95%,且出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处理某化工厂的高浓度甲醇废水.实验研究了进水pH值、反应时间、铁炭质量比、鼓入空气以及加入ClO2氧化剂等因素对废水处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水pH值为2、铁炭比为2、反应时间为14 h,空气流速为500 ml/min及加入ClO2(1∶500);废水的COD去除率≥95%,且出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并将其加入到混有气体苯的溶液中进行了实验,通过研究反应液苯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初始pH值以及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经多次实验找到了光催化降解效率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苯的初始浓度为1.832mg/L,光催化剂量为0.5g,初始pH值为中性,反应温度为25℃时,苯的降解效果最好,所需的反应时间最短,降解率达到84.783%,反应时间为204.591min。  相似文献   

11.
以碱性大红模拟废水为对象,采用Fe~(2+)和Fe~(3+)作为催化剂与H_2O_2构成芬顿体系进行了Fenton氧化反应,考查了pH值、反应时间、Fenton试剂配比与用量等影响因子对色度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初始pH=3、C(Fe~(2+))∶C(H_2O_2)=1∶5或C(Fe~(3+))∶C(H_2O_2)=1∶5、反应时间为30 min。当碱性大红模拟废水浓度为1000 mg/L,初始H_2O_2浓度为5 mmol/L时,最佳条件下Fe~(2+)、Fe~(3+)芬顿体系的脱色率去除效率分别为92.30%、95.68%。对比了Fe~(2+)和Fe~(3+)作为催化剂进行Fenton氧化反应的处理效果。说明Fe~(3+)作为催化剂与Fe~(2+)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2.
以γ-Al_2O_3为载体,过渡金属离子Mn、Ni为活性组分,通过共浸渍法制备负载有二元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剂Mn-Ni/γ-Al_2O_3,利用XRD、XRF和BET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与表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Mn-Ni/γ-Al_2O_3催化臭氧深度处理制浆废水工艺,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Mn、Ni成功负载到了γ-Al_2O_3表面及内部孔道,负载后催化剂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降低了11.96%,16.48%和5.28%;在p H值8.7、催化剂用量9.2 g/L、臭氧质量浓度29.6 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将Mn-Ni/γ-Al_2O_3(Mn与Ni的物质的量比为6∶4)用于催化臭氧深度处理废水,40℃恒温处理30min后废水CODCr的去除率达75.1%,AOX去除率达85.98%;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时,CODCr的去除率仍达70.6%,并且反应过程中Mn、Ni离子溶出量始终保持在1 mg/L以下,表明Mn-Ni/γ-Al_2O_3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染色耐光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分别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分析并确定耐光性最佳的染料及此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杨木单板的耐光性最佳;确定出的最佳染色工艺参数为:染料浓度10g/L,染色时间2.5h,染色温度60℃,浴比20:1。这一研究结果为杨木单板仿制珍贵木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固化剂中游离二异氰酸酯(TDI)含量是重要的环境评价指标.通过对TDI和TMP的摩尔比、反应温度、滴加反应时间和保温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游离TDI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采用响应面法建市了二次回归模型,用此模型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摩尔比为0.25、滴加反应时间为5.6 h、反应温度为64℃、保温时间为2 h时,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反应物中游离TDI的含量为1.07%.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磁性固体酸催化剂S_2O_8~(2-)/Zr O_2-Al_2O_3-Fe_3O_4,将其应用于乙醇介质中能源植物柳枝稷的催化液化,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l/Zr物质的量比、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柳枝稷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l)∶n(Zr)为1∶1,煅烧温度为650℃时,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在260℃、催化剂用量4%(以原料质量计)、反应时间2.5 h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液化效果,生物油产率达到56%。GC-MS分析表明产物生物油的主要成分为酯类、醇类及烃类物质。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回收率达到87.5%,生物油产率仅下降12%。  相似文献   

16.
研究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水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栀子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提取栀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提取温度90℃,提取时...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粉虫幼虫为原料,石油醚作溶剂提取其油脂,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料液比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得出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9℃、提取时间10.1 h、提取料液比2:50,在此提取条件下油脂的实际提取率可达31.51%,比单因素试验最高提取率高出2.34%.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可优化黄粉虫幼虫油脂提取工艺,得到理论最佳提取条件,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18.
利用Fenton试剂进行了处理高浓度设备清洗废水的实验,分别考察了初始pH值、nH2O2∶nFe2+、H2O2和FeSO4·7H2O(g)投加量以及温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h,初始pH值为3,nH2O2∶nFe2+为30∶1,H2O2投加量为80mL/L,FeSO4·7H2O为7.27g/L,且温度为50℃时,Fenton试剂处理高浓度设备清洗废水效果最好,最高COD去除率为69.3%。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肉桂油精馏制取的肉桂醛进行水解制取粗苯甲醛,再经过精馏得到高纯度天然苯甲醛。肉桂醛水解制取苯甲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为Na_2CO_3+H_2O_2、催化剂浓度为30%、用量为5倍肉桂醛的量,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为5 h,反应后水蒸气蒸馏,得到粗苯甲醛,反应得率78.0%。然后对粗苯甲醛进行精馏,制取高纯度苯甲醛,精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精馏温度为塔釜135℃;回流比2∶1;真空度5 mm Hg。苯甲醛精馏的得率为80.5%,纯度达到99.3%。综合水解反应的得率,肉桂醛生产苯甲醛的最终得率为62.8%。  相似文献   

20.
染色木材pH值与缓冲容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酸性染料与活性染料,对大青杨和桦木单板进行直接染色和NaOH溶液预处理后染色,测量2种染色单板的pH值和缓冲容量,并与未染色单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aOH溶液预处理、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染色对2种单板的pH值及缓冲容量的影响规律一致;染色可小幅度增加木材pH值,显著降低酸缓冲容量;预处理则可较大幅度增加pH值,并一定程度上增加酸缓冲容量;大青杨单板经2种工艺染色后,其酸缓冲容量均有明显下降;桦木单板直接染色酸缓冲容量减小,而预处理后染色则酸缓冲容量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