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丽垃圾”终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月19日,经过13天马拉松式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以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谢幕。《哥本哈根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气温升幅应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文本无明确列明,但附件中建议应在明年底前就协议内容达成具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尽快封顶,但未定下年限;各国在2010年2月1日前,向联合国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未提及2050年减排目标;所有新兴经济体必须自我监察减排进度;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以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需求;  相似文献   

2.
12月20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经过连续13天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没有减排目标和法律约束力并受到部分国家抵制的《哥本哈根协定》。被有关媒体称为“拯救世界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在失望中画上句号。但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0多名各界代表以各自的形式,表达了热心环保人士的呼吁和诉求。从这个层面上讲,哥本哈根大会没有失败者!  相似文献   

3.
由12月7日开始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经过连续13天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没有减排目标和法律约束力并受到部分国家抵制的《哥本哈根协定》。  相似文献   

4.
<正>由12月7日开始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经过连续13天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没有减排目标和法律约束力并受到部分国家抵制的《哥本哈根协定》。这个会前被有关媒体称为"拯救世界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在失望中画上句号,迫使人们将拯救地球的希望寄予下一个冬天——2010年底在墨西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  相似文献   

5.
12月19日,长达十三天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虽然“有共识、没结果、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最终结局让人有些遗憾,但是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发言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决心。温家宝表示,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温家宝强调,不管最后会议达成怎样的结果,中国都会坚持和超越自愿作出的减排承诺。  相似文献   

6.
12月20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经过连续13天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没有减排目标和法律约束力并受到部分国家抵制的《哥本哈根协定》。被有关媒体称为拯救世界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在失望中画上句号。但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0多名各界代表以各自的  相似文献   

7.
《国土绿化》2010,(12):1-1
<正>一年前的此时,全世界的焦点对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齐聚一堂,共商《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议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相似文献   

8.
《绿色中国(A版)》2009,(12):14-17
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哥本哈根会议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绿色中国(A版)》2009,(12):18-21
经过了长久的期待与无数前期准备,2009年12月7日,在本文发表之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托开大幕。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发大会上签署的条约,其最终目标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对气候系统不进行危险的人为干涉的水平上”。该《公约》已于1994年生效。  相似文献   

11.
丛深 《国土绿化》2010,(3):55-55
<正>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框架,让更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深刻反思。四川省林业厅森林旅游中心的宋戈说,我们要禁止乱砍滥伐,  相似文献   

12.
REDD是减少源于森林砍伐和退化的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Degradation)计划的简称。REDD森林保护项目,虽然由哥本哈根峰会启动,但并不由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委员会)主导,这意味着没有联合国192国家一致同意,一样能取得进展。今年5月27日,在挪威举行的奥斯陆气候变化与森林大会上,50多个国家加入了REDD+计划,发达国家在未来三年提供40多亿美元,用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森林。  相似文献   

13.
大地崩裂、海啸汹涌……好莱坞电影《2012》呈现的末日地球让人不寒而栗。为什么灾难题材科幻片总能抓住我们的眼球?因为它讲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恐惧。为什么中国能成为《2012》除美国本土以外  相似文献   

14.
《绿色中国(A版)》2009,(12):11-13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如今的哥本哈根会议,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走过了怎样的路程?  相似文献   

15.
声音     
这将使中国的排放量大幅减少,让中国变成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领导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称,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商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的全球减排协议。大会虽然没有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但多位国家元首的与会和众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更加重视生活环境,必须从自身做起开始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7.
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4月14日报道:根据最新研究,北方针叶林树木新近释放的香气是缓解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由森林释放的微粒通过反射太阳能可使地球降温。目前,研究人员已计算出森林释放到周围大气中的微粒达到1000-2000个/cm^2。这个发现有助于弥补气候变化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预测由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惟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将完成第一承诺期。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实行和一二期之间的无隙连接问题,成为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两大阵营围绕《京都议定书》的未来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中,相关分歧不但没有弥合,反而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9.
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即将结束之际,全球更加关注"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安排。2009年12月7日,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为期近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共商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发达国家碳排放的承诺,发展中国家适当缓解行动,以及减排资金和技术支持问题,成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会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主张和举措备受关注。联合国专门负责气候变化谈判的最高官员德博埃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举措已位于世界前列。"森林既是吸收汇,也是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减缓和适应双重功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1990年~2005年,全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森林面积均是负增长,只有中国在过去15年森林面积不断扩大,蓄积量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众议院的一项气候变化综合法案的鼓励下,奥巴马承诺,到202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并且承诺美国将协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全球变暖和发展绿色经济。如果大胆一些,我们完全可以说坎昆会议只是拯救了联合国气候谈判,却无法拯救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