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因土施用。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如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另外,在磷肥品种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土壤条件。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酸性的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碱性的钙镁磷肥。  相似文献   

2.
1、因土施用。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的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如红壤旱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另外,在磷肥品种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土壤条件。在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酸性的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在酸性土壤上,宜选用呈弱碱性的钙镁磷肥。  相似文献   

3.
1.因地施肥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2.氮磷钾配合在小麦上实验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磷增产16.5%,比单施氮增产10.5%,比氮磷配  相似文献   

4.
淮北黄潮土长期轮作的磷肥合理施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淮北黄潮土18年的肥料定位试验结果为依据,在研究长期轮作条件下磷肥的施用与作物产量、磷肥迭加效应、有机肥配合、土壤的磷素平衡以及速效磷变化趋势等关系的基础上,对磷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合理施用(分配)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对磷肥的肥效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淮北黄潮土小麦不需施用磷肥而能获得最高产量的99%土壤速效磷最低界限值K。应用磷肥指数法,即可根据土壤速效磷的测定值,计算出磷肥的建议施用量。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以磷增氮”我国磷肥資源非常丰富,磷矿分布遍及全国,这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一項极其重要的肥源。磷肥肥效各地反映不一,有的地区和单位,施用磷肥能收到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多数地区和单位,施用磷肥效果不显著,因此,目前磷肥还没有在生产上广泛施用。农业科学研究結果証明:磷肥肥效因土壤、作物和施用技术不同而异。我省磷肥試验资料表明:磷肥肥效在酸性土壤上高于中性、碱性土壤;缺鈣土壤高于合鈣土壤;在豆科作物上高于禾本科作物;直根性作物高于須根性作物;作种肥、基肥的高于不作种肥和基肥的;与有机肥、氮肥混用的高于单施的;迟效配合速效的高于不配合的……等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是需磷较多的作物,而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缺磷低产土壤。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不足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适量施用磷肥是促进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由于磷有易被固定和移动性小的性质,因此必须讲究施用方法,合理施用以提高其肥效。看土施用。一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下的土壤,施磷的增产效果最好;有机质含量达到2%-2.5%的土壤,施磷的效果不太显著。因此,磷  相似文献   

7.
<正>磷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磷肥在所有化肥中利用率是最低的,目前的利用率仅为10%~25%。为了提高磷肥的肥效,必须根据土壤性状、作物特性、轮作制度、磷肥品种以及施用技术等加以综合考虑。1.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1)磷肥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全磷含量在0.1%以下,速效磷含量在5毫克/千克以下时,施磷效果显著;当全磷含量在0.1%~0.15%,速效磷含量在  相似文献   

8.
施用过磷酸鈣,在棕黄土和黄白土上对于主要作物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淤土上多数效果不显著。肥效的差異与土壤肥力和磷的貯量,特别是速效磷的含量有密切相关。磷肥能促进植物体中核蛋白的形成,加強植株对氮素和灰分元素的吸收能力,增进穗中蛋白質的形成。适宜的施用量与氮磷配合施用,能提高磷肥肥效。  相似文献   

9.
施用磷肥有无效果,主要决定于土壤中的磷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状况;在施用磷肥有效果的土壤上,肥效的大小又与栽培条件和施肥方法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的施用磷肥,除按土施肥外,还必须讲究施用方法,并与栽培条件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充分的发挥磷肥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麦并不是“非喜磷作物”。在同样条件下,小麦对磷肥的反应,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比起所谓喜磷的豆科作物毫不逊色。对小麦施用磷肥可以增根、增叶、增穗、增粒、增重,提高籽杆比值,促进早熟,显著提高产量。土壤有效磷是决定磷肥有无效果以及效果大小的主要因素。在保证一定水分和适量氮肥的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小麦产量呈高度正相关,和施磷增产率、施磷增产值呈高度负相关。根据 Olsen 法测定的有效磷数据及田间试验结果,对亩产600斤小麦确定的因土施磷指标是: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ppm 以下,属极缺磷田块,每亩需施10斤左右 P_2O_5;在20—40之间,属较缺磷田块,每亩需施5斤左右 P_2O_5;在40以上,属磷素丰富田块,暂可不施磷肥。氮肥对磷肥肥效的影响从属于土壤有效磷这个主要矛盾。在极缺磷的田块上,不施氮肥,磷肥效果依然显著;配合氮肥,效果更为突出,氮、磷肥料的养分配合比例以1:1(N:P_2O_5)较适。在较缺磷的田块,只有配合施用氮肥,才能充分发挥磷肥作用,氮、磷肥料的养分配合以2:1为宜。在磷素丰富的田块,不管是否施用氮肥,也不管亩施氮素4.5斤、9.0斤、13.5斤、18斤,均对磷肥效果无明显影响。一般说来,施用有机肥料能降低磷肥的增产效果。降低的幅度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施用的有机肥料数量、腐熟程度,以及施用有机肥料的时期有关。播麦偏晚施磷增产,对播期偏晚的回茬麦施用磷肥能增加干物质,增多分蘖和穗、粒数,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施用了有机肥料,施磷肥仍属必要。这是回茬麦赶正茬麦的一项有效措施。施肥方法能显著地影响磷肥效果。试验确定:磷肥深施比浅施好,早施比晚施好,施粉状比施粒状好,用量较高时,撒施比条施好。水分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也影响着磷肥效果,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能使磷肥增产效果提高。磷肥在第二料作物上有一定后效,其后效相当于当料施入效果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在第三料作物上效果不明显。由于磷肥施入土壤后会被土壤固定,数量较多的磷肥,对某个作物一次施入,而让其它作物利用其后效,不如对几种作物分开施用效果好。石灰性土壤上的磷肥效果,曾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随着作物产量提高,氮肥用量增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有了新的变化,磷肥的效果越来越突出。过去被看作是磷素丰富、施用磷肥无效的土壤和田块,现在施用磷肥有显著增产;过去提出把磷肥用在“喜磷作物”上的建议,也逐渐为实践所摒弃。广大群众成功地施用磷肥的实践,生产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急待解决的施用磷肥的问题,给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找出合理施用磷肥的科学指标,为农业生产大上快上服务,近几年,我们在陕西关中武功、扶风两县的五个科研基点上(这五个科研基点是武功县的夏家沟大队、寨东大队、曹新庄大队,胡家底大队以及扶风县的陵角大队),以小麦、玉米、油菜、莞豆为主要作物,研究了影响磷肥肥效的一些重要因子。本文就小麦方面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小麦生活中三大要素之一,它在细胞的能量转出、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磷肥的施用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受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但施磷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就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一简单综述,供各位同仁参考。1、单施磷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1单施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缺磷的土壤中,施磷对小麦产量有良好的增产作用。早在50年代,有关磷肥在我国南方酸性和中性土壤上的肥效就已肯定,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也呈现出增产效果。60年代我国化肥试验网汇总全国25个省…  相似文献   

12.
磷素在作物新陈代谢和生产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性和改良品质,历来为广大的土肥科学工作者和农民所注重。试验证明,湖区稻田土壤施用磷肥平均约增产5~13%。施入土壤中的磷不一定都被作物吸收,而与土壤发生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变化,这些变化对施用磷肥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影响施用磷肥效果有许多因素,其中土壤磷的形态和相对含量及磷素吸持容量是重要因素。这方  相似文献   

13.
<正>磷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磷肥在所有化肥中利用率是最低的,目前的利用率仅为10%~25%。为了提高磷肥的肥效,必须根据土壤性状、作物特性、轮作制度、磷肥品种以及施用技术等加以综合考虑。一、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1.磷肥应优先施于缺磷土壤据磷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施(CK)、氮钾肥(NK)、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加稻草还田(NPK+R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磷土壤高于中度缺磷土壤、早稻高于晚稻、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高于单施磷肥处理;中度缺磷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显著的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早稻上效果更明显;中度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6.3%,晚稻平均增产6.1%;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达到17.9%,晚稻平均增产达到10.5%;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的水稻产量提高幅度略高于施用磷肥处理;土壤连续施用磷肥和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度缺磷土壤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50.4%,严重缺磷土壤连续两年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91.4%.在中度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或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 硝酸磷肥是含氮磷的复合肥料,含氮26.7%,氮素既有铵态氮又有硝态氮。含速效磷12.9%,磷素既有水溶磷又有枸溶性磷。为了鉴定硝酸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上的施用效果,我县于1986—1989年在小麦上进行了硝酸磷肥肥效、合理用量、施用方法及添加水溶性磷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种作物、多种土壤进行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作物的磷肥肥效既和土壤因子有关,也和作物因子有关,而作物因子从属于土壤因子。在土壤因子中,土壤有效磷既决定着小麦,也决定其他作物磷肥肥效的有无及大小;土壤有效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豆科作物(小麦)磷肥效果的大小,而对豆科作物的磷肥肥效无影响;土壤的其他因子,既与小麦的磷肥肥效无关,也与其他作物的磷肥效无关。  相似文献   

17.
<正> 磷肥是一年四季各种作物生长需要的主要元素。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必须通过施磷肥来补充。但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因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肥效转化慢,作物难于吸收利用。如果施用不当,利用率仅为10%~25%,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采用以下10种施用方法,可提高磷肥的使用肥效。  相似文献   

18.
土壤施用磷肥肥效低是农业生产中调节作物营养的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大问题。本研究是从提高磷肥肥效土壤环境入手-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为土壤笛生物生长繁殖增加新鲜的生物能源物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微生物在降解能源物质的过程中,以达到转化土壤难溶性磷,保护有效磷,降低土壤固磷容量,提高土壤供磷水平,促进作物吸磷能力的增强,从而使植株含磷量、干物质重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在皖南红黄壤上施用磷肥,对小麦、油菜和紅花草均有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因作物而异,以紅花草最显著。1962—1963年我們試验証明,每亩施过磷酸鈣二十斤,紅花草增产107.7%,合每斤磷肥增产二十点三斤鲜草;其次是油菜,增产98.1%,每斤磷肥增产二斤菜籽;小麦增产效果小,仅10.2%,每斤磷肥增产一点一斤。这是因为豆科作物鈣磷比与氮磷比均高于禾本科作物,因此,具有强烈的吸磷能力和具备磷肥发揮肥效的生理条件。十字花科作物对磷肥也比禾本科作物敏感,且因油荣在冬季生长,气温低,一般作物吸收养分比較困难,而磷能增强作物根系发育和呼吸强度,从而加强了吸收养分的能力。通过1962—1964年的試驗看出,在施用技术上要注意四点:1.最好能把磷肥施于紅花草上,用小肥养大肥,以磷增氮。2.紅花草和油菜有随施磷量  相似文献   

20.
北京石灰性潮土长期轮作的磷肥合理运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中国农业大学昌平试验站11年肥料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北京地区潮上在长期轮作条件下,磷肥的施用与作物产量、肥料经济效益、磷肥迭加效应、土壤速效磷变化趋势以及作物对肥料和土壤磷的吸收比例等的关系,据此并结合近期研究进展提出:在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条件下,每年施磷肥(P2O5)112.5kg·hm-2,并作为冬小麦、春玉米基肥,是一个既能获得作物持续高产和肥料高效,又能维持或不断提高土壤供磷能力的优化磷肥运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