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花卉保护地生产有许多方式,我们重点介绍温室盆栽花卉的管理方法。 1.温室环境的调控:在温室中,植物所需的环境条件几乎都可人为调节,主要的有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等。不同种类的花卉以及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均不同,因此要通过加温、通风和遮  相似文献   

2.
李雅优 《种子科技》2023,(8):105-107
温室花卉栽培管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园艺技术,为解决花卉在不同生长环境和季节进行养殖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温室花卉栽培,能实现跨地域、跨季节与开花时间周期的花卉培育,从而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和个性化的观赏需求。文章深入分析了温室花卉栽培管理技术的实施细节,对温室花卉管理的注意事项和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长寿花和红掌是荷兰花荷拍卖市场最受欢迎的盆栽花卉产品.3月中旬,荷兰瑞恩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耐寒红掌品种,这些品种一旦推广成功,将很快出现在北欧和其他夏季较为凉爽的国家的庭院里. 红掌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欧洲温室种植者要将温室的最低温度维持在15℃以保证红掌的正常生长.多年来,瑞恩公司一直致力于培育出能在年平均夜温高于10℃的户外环境中生长的花卉植物. 去年,瑞恩公司有不少于25个红掌新品种通过了荷兰花荷(Floraholland)知识中心进行的耐寒试验.该试验的测试条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程序上满足ISO9001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的要求.瑞恩公司的莫里斯列文(Maurice van Leeuwen)说,为让大家了解这些植物的耐寒特性,它们将带着特殊的标签出售.  相似文献   

4.
温室生产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以控制所有的环境因素,从而使植物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其中温度是最关键的一个因子。不同植物有不同的最佳生长温度,而且植物根系和土壤上部、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温度也不同。但是对玻璃温室来说,种植环境更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以下几项措施可以帮助温室进行夏季的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5.
如今仙人掌和多肉植物的收集者是越来越专业了。我有几个朋友已专业到只收集生石花和十二卷属的种类,还有些朋友为方便种植,只收集裸萼球属的品种。我的院子原来还大,不管什么品种都通通搜罗来。如今搬上楼房,还养了不少兰花和碗莲,阳台上能给多肉植物留下的宝地就十分有限了,不得不精而简之。  相似文献   

6.
牛琳琳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899-7904
本研究针对生态适应性植物在室内绿色景观中的生存与生长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生态适应性植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室内的特定条件下,如低光照、不稳定的湿度和有限的营养条件中生长。此外,它们还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湿度、吸收有害物质,为室内提供了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环境。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为室内绿色景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并为未来的室内植物选择和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10年后,首次对昆明世博园区大温室植物生长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温室现存植物344种,隶属于90科190属。与原有植物名录对比分析,提出可以在城市园林绿化和室内绿化使用的植物52科101属145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的建议,并重点推荐了植物的芳香性能。  相似文献   

8.
温室为花卉幼苗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也为病虫的传播繁衍提供了舒适的温床。农药的使用在花卉温室育苗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但是一些农药、尤其是杀虫剂如使用不当,往往会使花卉种苗产生药害,严重时其伤害程度甚至高于害虫所造成的危害。另外,温室中环境相对密闭,药剂的刺激性气味散失较慢,会对内部作业人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内温室覆盖材料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覆盖材料将温室内植物与外界环境隔离,使温室内植物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长。覆盖材料及其特性不但影响温室能耗的高低,也决定了温室花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直接影响着种植者或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覆盖材料在一栋温室的造价中占的比例非常大。不同种类的覆盖材料价格差异也极大。因此在实际选用中,生产者应从温室用途、种植范围、投资计划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目前,国内温室常用的覆盖材料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塑料薄膜、玻璃和阳  相似文献   

10.
影响花卉生长和花期的环境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卉生长的好坏以及花期的应时与否不仅与花卉自身习性、栽培措施有关,而且还与许多外界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通过对花卉生长环境的调控,可以有效提高花卉的品质及应时能力,使花卉生产更好地迎合人们的需求。本文就光照、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和花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今天甲醛已成为我国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盆栽植物来净化室内新地板所释放于空气中超标的甲醛。利用两个体积同为40 cm x 40 cm x 40 cm 的透明硬塑料密封箱来模拟室内环境,其中一个箱内分别放入两种常见的室内观赏盆栽植物(绿叶吊兰 Chlorophytum comosum 和 绿萝 Scindapsus aureus) 以及从市面上新购的复合木地板; 另一个箱只放入木地板作为空白对照箱。再利用甲醛检测仪监控两个箱内以及箱外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评价该植物对新木地板所释放出甲醛的净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室内盆栽植物都有良好净化甲醛能力。它们分别在11 – 13 h 后,便能完全净化复合木地板所释放出的甲醛,净化甲醛效率是0.075 – 0.108 mg/m3.h, 而且发现绿萝比绿叶吊兰具有更好的净化甲醛效率。  相似文献   

12.
绿色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绿色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作用途径与转化机理、影响因素及植物的生理与分子耐受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不同室内观赏植物对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甲醛、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的清除能力不同,且同种植物对不同室内污染物的净化具有选择特性。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自身新陈代谢途径将其分解、转化或作为碳源同化,但不同处理下,相关代谢酶的作用并不相同,信号转导与代谢通路亟待深入研究。植物种类、空气污染物分子特性、气孔与角质层的成分、植物叶面积、光照条件与光合作用类型等均会影响植物的净化效率。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与自身对污染物的抵抗能力无明显正相关性。笔者认为还需进一步强化高效净化植物的筛选、深入研究复合污染问题与联合修复技术、改善实验装置、持续考察净化过程、加速代谢组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从而更有效地净化与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使室内植物在低光照下能正常生长发育,模拟室内3种低光照条件(I- ca. 100 lx; II- 200 lx; III-800~1400 lx),对5种室内植物进行试验,观测其综合表现。结果表明,红掌除新生花序数量在不同光照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差异性均不显著。口红花的株高、冠幅和新枝生长数量均以第III种光照下较好,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纹草在弱光照下,枝条徒长明显,明亮光照下则不容易徒长。绿萝在3种光照处理下,冠幅随I、II、III依次增加。黄金葛也是以光照稍强的条件下表现较好。5种植物之间的Fv/Fm差异显著,黄金葛基本低于0.75,其他种类在0.8左右。PI值也是黄金葛最低(低于0.5),口红花最高(大于1.5),其他种类居中。ET0/CS仍是黄金葛最低(小于120),绿萝其次(120~170),其他大于170。试验表明,黄金葛耐弱光能力低,其他种类较好,可用于低光照的室内。  相似文献   

14.
13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净化效果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研究目的】给人们生活提供有效的降低室内甲醛污染的方法;【方法】选用13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将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对植物进行熏蒸实验,测得熏蒸前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叶面积,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间吸纳甲醛能力的大小并排序。【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合果芋等吸纳甲醛的能力较强,而芦荟等吸纳甲醛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湖岸带植物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武汉市岸带景观建设植物材料不足的问题,对武汉市29个湖泊岸带植物的种类、性状、观赏特征、生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湖岸带维管植物共有473种,隶属113科304属。其中,人工岸带植物应用种类较少,乡土植物应用明显不足,并且存在入侵种蔓延的现象,而自然岸带植物种类比较丰富。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于武汉市湖岸带生长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乔木7种、灌木8种、草本植物14种、藤本植物6种。建议在湖岸带植被构建中选用优良的乡土植物种类,提升湖岸带的生态功能和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室内观赏植物甲醛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不同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大小,为采用植物治理居室内有害物质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选用4种常用的植物材料,将盆土与植物地上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内,进行甲醛熏蒸,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为标准,进行排序比较,选出对甲醛敏感的植物。结果表明,(1)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大小依次为: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e)、文竹(Aspargus plumosus)。(2)文竹对甲醛感应敏感,可作为甲醛监测植物。(3)在甲醛浓度为6 mg/m3和12 mg/m3时,碰碰香、豆瓣绿、吊竹梅吸收甲醛的量随着甲醛浓度的倍增而倍增。在甲醛浓度为24 mg/m3以上时,碰碰香、吊竹梅对甲醛的吸收率逐渐下降,而豆瓣绿对甲醛的吸收率保持在稳定状态,无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室内植物对甲醛净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净化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杀手,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笔者简述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净化甲醛的重要性。与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等技术相比,植物净化甲醛技术具有自然、环保、操作简单的特点,已经成为室内甲醛净化和室内植物景观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之一。综述植物净化甲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从吸附净化、代谢净化及根际微生物的降解净化等3方面阐述植物净化甲醛的机理,介绍植物净化甲醛的毒理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断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目的基因或带有目的性状供体遗传物质(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和新品种。由于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多的育种者所接受,在水稻的抗病、米质、丰产性上等各方面广为应用。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方法、外源基因导入类型、后代遗传变异特点及影响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因素,优点、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铜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本文在中条山矿区十八河铜尾矿库进行植物样方的基础上,采用TWINSPAN分类、DCA和C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TWINSPAN分类方法将51个自然定居草本植物样方划分为两大类10个群丛,一类主要是以湿生草本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主的群丛,另一类主要是以中生草本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幼苗为主的群丛;2)DCA排序第一轴反映了草本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沿第一轴从左到右,土壤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草本植物种类由湿生植物向中生、旱中生植物逐渐过渡;DCA排序第二轴反映了植被生活型的变化,沿第二轴由下到上,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种类由一年生向多年生演替;3) CCA排序第一轴与土壤湿度和土壤电导率有关,反映了是群落由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耐盐性植物;第二轴与物种丰富度等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