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洋  鲍健寅  田宏  蔡化 《草业科学》2006,23(9):33-36
通过硬雀麦Bromus rigidus与3种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莜麦Avena nuda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硬雀麦产草量达76 095.0 kg/hm2,仅次于阿伯德多花黑麦草(77 589.0 kg/hm2),略高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74 212.5 kg/hm2),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赣选1号多花黑麦草(67 033.5 kg/hm2)和莜麦(66 697.5 kg/hm2),差异极显著(P<0.01)。硬雀麦的播种量以73.3125 kg/hm2,行距15 cm为最佳,平均产量可达98 227.5 kg/hm2。硬雀麦可作为过渡带冬闲田种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2.
无芒雀麦引种适应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芒雀麦是多年生根茎型丛生性禾本科牧草,在青海省贵南县海拔3400m的地区引种栽培,其结果表明:播种当年出苗整齐,第二年越冬良好,越冬率为91%;第二年、第三年的鲜草产量分别为10436.61kg/hm2、14100kg/hm2,其茎叶比分别为1.4:1、2.17:1,种子产量为87k/hm2,可以在贵南县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在无芒雀麦的开花盛期适时利用。  相似文献   

3.
混播比例和刈割期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新疆石河子绿洲区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群落生物量、茎叶比、种间竞争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以紫花苜蓿7.5kg/hm2、无芒雀麦15kg/hm2的比例混播并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刈割为最佳组合,干物质产量为23.4t/hm2.两种牧草种间竞争力和竞争率分析表明,不同的混播比例和刈割期对两种牧草的竞争力有一定影响,紫花苜蓿的竞争力强于无芒雀麦,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多年生优良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5年在河南省进行的11种多年生牧草的引种试验表明,供试牧草均能很好地适应河南的气候及土壤条件,生产性能及生物学价值优良,其中苇状羊茅的干草产量最高,3年生者为45000kg/hm2;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产量最高,达1050kg/hm2;而无芒雀麦叶量丰富,有较高的饲草利用率;其它牧草也各有其不同优良特征.  相似文献   

5.
无芒雀麦是多年生根茎型丛生性禾本科牧草,在青海省贵南县海拔3 400 m的地区引种栽培,其结果表明播种当年出苗整齐,第二年越冬良好,越冬率为91%;第二年、第三年的鲜草产量分别为10 436.61 kg/hm、14 100 kg/hm,其茎叶比分别为1.4∶1、2.17∶1,种子产量为87 kg/hm,可以在贵南县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在无芒雀麦的开花盛期适时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无芒雀麦在大连市普兰店地区的生长和生殖特性发现1999年该地的气候条件适宜无芒雀麦的生殖发育和种子生产,但在种子成熟期的高温干旱导致种子成熟速度加快和种子重量降低。同时,还研究了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施氮量为180kg/hm2时,无芒雀麦的种子产量最高,可达1844kg/hm2,但和施氮量为150kg/hm2、120kg/hm2和90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无芒雀麦单播以及与苜蓿的混播试验,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营养与产量的动态变化,为该草的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在无芒雀麦单播和混播的播种量分别为22.5 kg/hm2和15.8 kg/hm2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牧草的生物量和营养指标,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生产和营养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混播能促进无芒雀麦的生长,对苜蓿生长影响不大,成熟期混播牧草的干生物量为1 137.45 g/m2,比无芒雀麦单播提高了11.16%(P0.05);(2)混播能提高牧草营养价值,与无芒雀麦单播相比,混播草花期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22.80%、10.59%和38.66%,粗纤维降低了9.33%,而且混播草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呈现由高到低的动态变化模式,粗灰分呈现V型变化规律,而粗纤维含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无氮浸出物总体变化不明显。说明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比单播有利于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营养水平,以及整体草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9个草种的18个品种进行混播,得出豆科牧草年鲜草产量大于禾本科牧草,其中以豆科牧草白三叶的Lisepa品种年鲜草产量最高,为122 279.4 kg/hm2。同时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施磷可使草群中白三叶明显增加,增产显著。氮、磷混合施用,施氮180 kg/hm2、磷120 kg/hm2时增产鲜草21 429.0 kg/hm2,干物质收获量达14 656.5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无芒雀麦+杂花苜蓿混播草地组分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N肥效应最显著。高K组合(K2O180kg/hm2、P2O5572kg/hm2、、N90kg/hm2)可显著提高无芒雀麦产量及其在草群中的比例(P<0.01),而高K组合与高N组合(N135kg/hm2、K2O120kg/hm2、P2O572kg/hm2、)显著降低了杂花苜蓿头茬草的产量(P<0.05)。基肥中N对2茬草产量影响已不显著,P肥仍有利于2茬草中苜蓿生长,但产量差异不显著,只有高K组合对无芒雀麦产量影响仍然显著(P<0.01)。在混播草地中,播种时适宜的施肥量为纯N90kg/hm2,K2O120kg/hm2和P2O572kg/hm2、。  相似文献   

10.
与野生直穗鹅观草相比,经过十多年引种驯化的直穗鹅观草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生产性能,在林西县生育期约100 d,平均干草产量可达4 753.3 kg/hm2,生长2年和生长3年的种子产量平均达724.5 kg/hm2,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比野生直穗鹅观草增加17.0%和23.4%,干草产量与垂穗披碱草(4 625.8 kg/hm2)和无芒雀麦(4 788.2 kg/hm2)相近,但种子产量明显低于垂穗披碱草(1 312.5 kg/hm2)和无芒雀麦(781.7 kg/hm2)。  相似文献   

11.
拉元林 《四川草原》2005,(2):6-7,26
对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牧草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二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老芒麦的青干草产量均达3000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的青干草产量在1500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400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在科尔沁草原地区进行了不同草种和不同播种量组合的混播人工草地生产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鸭茅、紫花苜蓿均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能力,种间相容性较好;白三叶、草地早熟禾、猫尾草在苗期种间竞争能力较弱,幼苗死亡率较高,生长发育不良。在生产特性方面,草地早熟禾+鸭茅+猫尾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组合Ⅰ)草地豆科牧草平均产量显著大于禾本科牧草产量(P<0.01);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组合Ⅱ)草地禾本科与豆科牧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全年总产量中,组合Ⅱ的禾本科牧草产量显著大于组合Ⅰ(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混播组合是:无芒雀麦占40.3%,苇状羊茅+披碱草占32.9%,紫花苜蓿占26.8%,总播种量37.3kg/hm2,全年干草总产量可达8580.12kg/hm2,其中禾本科牧草占50%左右,适合于放牧刈割利用。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山区禾本科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年生黑麦草(卓越、庆典),多花黑麦草(蓝天堂、杰威)、苇状羊茅(法恩)、鸭茅(大使)、猫尾草(Tinothy)和无芒雀麦(旱地),进行两年试验比较。通过对牧草物候期、鲜草产量、植株高度、单株分蘖数进行测定,结果多花黑麦草(杰威)播种当年鲜草产量达76843.5kg/hm2,第二年产量比第一年产量下降51.9%,而多年生黑麦草(庆典)第二年产量达73179.0kg/hm2,比第一年产量上升。各供试品种均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但猫尾草、无芒雀麦长势差,产量低,不能作为高产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牧草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二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老芒麦的青干草产量均达3000 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的青干草产量在1 500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 400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多年生黑麦草(卓越、庆典),多花黑麦草(蓝天堂、杰威)、苇状羊茅(法恩)、鸭茅(大使)、猫尾草(Tinothy)和无芒雀麦(旱地),进行两年试验比较.通过对牧草物候期、鲜草产量、植株高度、单株分蘖数进行测定,结果多花黑麦草(杰威)播种当年鲜草产量达76 843.5 kg/hm2,第二年产量比第一年产量下降51.9%,而多年生黑麦草(庆典)第二年产量达73 179.0kg/hm2,比第一年产量上升.各供试品种均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但猫尾草、无芒雀麦长势差,产量低,不能作为高产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时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量。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佳播种量为15.0 kg/hm2;建植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人工草地的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最佳播种量为18.8 kg/hm2(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播种量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无芒雀麦为实验材料,经过2年研究观测,结果发现,施氮处理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影响显著,秋季施氮135 kg/hm2、春季施氮90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1 723.1 kg/hm2;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后短营养枝转化,施氮对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影响显著,春季施氮增加每生殖枝的小穗数、每小穗的小花数、每小穗的种子数,同时也可以增加当年单位面积的果后短营养枝数;秋季施氮主要增加当年单位面积的果后短营养枝数,使第2年生殖枝数增加,其中秋季施氮135 kg/hm2,生殖枝数最多达728.3枝/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面监测方法,2007~2010年对福泉市天然草地的龙昌、藜山、高石实行4年的草层高度、盖度以及产量3个指标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牧草的草层平均盖度为90.55%,平均高度为36.15cm;平均鲜草产量6 813.25 kg/hm2,牧草风干产量为3 844.95 kg/hm2;可食牧草鲜重、风干重分别为5 560.48 kg/hm2、3 014.54 kg/hm2,年可产鲜草8 730kg/hm2,根据监测结果和福泉市人工草地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加快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暖季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牧草的生长特点,为制定合理放牧制度提供依据,于2001~2003年开展了暖季放牧牦牛对多年生人工草地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放牧2年后轮牧人工草地播种牧草比例为95.27%,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86.15%,无放牧人工草地为58.01%。轮牧人工草地牧草月风干重最高值3 198.8 kg/hm2,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3 023.2 kg/hm2。放牧可以提高人工草地牧草生长率,轮牧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放牧还影响着第2年播种牧草的生长,轮牧能促进种子出苗数,播种牧草的鲜重,风干重和种子产量分别达到了5 088.88 kg/hm2,3 053.33 kg/hm2和480 kg/hm2,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和无放牧草地,轮牧人工草地杂草鲜草产量最低,为193.33 kg/hm2。适宜的放牧是保持人工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青海高寒草甸施氮肥增产效应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纪亚君 《草业科学》2006,23(3):26-29
采用氮肥施用量的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施用氮肥对高寒草甸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就2年累积增产效应而言,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每公斤尿素可获得地上总生物量的最大增产量为19.22 kg,而当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禾本科牧草可以获得单位尿素的最大增产量为17.48 kg。综合考虑草地总盖度、草地总生物量、优良牧草生物量及优良牧草分盖度的增加,认为天然高寒草甸草地的最佳施氮量为150 kg/hm2,2年累积可增加地上总生物量2 883 kg/hm2鲜草,增加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1 770 kg/hm2鲜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