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廊坊市樗蚕大发生赵洪波(廊坊市植保站)1995年廊坊市樗蚕(PhitosmiacynthiaWauberetFelder)大发生,它是臭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8月上中旬我市南部地区的路旁臭椿树被樗蚕二代幼虫食光叶片,造成秃树,严重影响臭椿树的生长和行道...  相似文献   

2.
樗蚕在保定市暴发成灾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过去在河北保定市局部地区零星发生,但近年危害加重。1995年在高阳、安国、博野、清苑等保定南部的十几个县暴发,危害程度之重在我市尚属首次。据调查樗蚕成虫于5月末开始出现,6、7月份...  相似文献   

3.
1994年樗蚕在任邱市大发生张占芬(河北任邱市植保站,062500)樗蚕(Philosamiacynthia)常年一年发生二代,在寄主枯枝叶间结黄褐色丝茧化蛹过冬,喜群居,幼虫取食臭椿叶片,往年我市极少见,1994年在我市大发生。尤以三代成虫量大。由...  相似文献   

4.
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樗蚕 (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据记载只为害枫杨、臭椿、乌桕、含笑、梧桐等 ,不为害花椒。在1 997年前中牟县从未发生过。 1 997年在小洪、曹庄、大洪等村首次发现樗蚕为害花椒 ,并于 1 997~ 1 999年连续 3a进行了观察。此虫主要为害花椒 ,极少为害臭椿 ,确系是花椒上的主要害虫。 1 998年 9月间调查 ,株高 1 .5m以下的花椒上有幼虫 1 0 3头 ,1 999年 9月下旬调查 ,0 .5m长的花椒枝上一般有幼虫 2 0头 ,多的可达 3 5头。 1 3棵 1 5a生的花椒叶被吃光 ,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和花椒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两年的田间定点系统观察和幼虫发育进度剥查,初步提出稻秆潜蝇的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方法。短期预测田间各代幼虫发生期,采用幼虫发育进度剥查定化蛹高峰期与查被害株长出正常新叶株率与化蛹率的相关性回归预测法,准确性较高。用当年第2代幼虫成蛹有效量,可对预测翌年发生轻、重作长期预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我国列为2类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原发于北美洲,1979年首次在我国丹东发现。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呈现蔓延扩散趋势,极大地威胁着农、林业生产安全。1发生为害情况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和产卵期,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为第1代成虫期。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8月中旬第2代成虫开始出现,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为…  相似文献   

7.
三叶草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烟台市发生呈上升趋势。2002年大暴发,多种果树苗木、蔬菜、农作物、牧草受害。其中三叶草受害较重,有的地块每平方米有幼虫300多头,叶片几乎全部吃光,严重影响了绿化效果。1998~2002年,笔者利用黑光灯诱测成虫,并对三叶草单一种植、三叶草与其他树种混栽等不同生态环境下斜纹夜蛾的发生情况做了调查,基本摸清了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1发生规律斜纹夜蛾在烟台市1a发生4代。6月上、中旬黑光灯开始诱到越冬代成虫。成虫盛发期一代为7月下旬,二代8月下旬,三代9月下旬。主害代是三代幼虫…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在乐平市每年发生6代,历年以为害蔬菜为主,棉田仅有零星发生,偶有小暴发。但2000年在棉田发生量之大、面积之广、为害之重实属罕见。据调查,7月下旬初第三代斜纹夜蛾在全市棉田暴发,并迅速扩展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的棉田达1100hm2,占全市植棉面积的41.25%,伏桃损失5~7成。接渡镇坑口村73.3hm2棉花未结一个伏桃,靠近棉田的两棵大樟树的叶片也几乎被吃光。棉田幼虫密度一般为256~418头/百株,高的1652头/百株,最高4600头/百株。  斜纹夜蛾在本市棉田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赭红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igi Hremer在广东危害锥树Castanopsis chinensis,严重时树叶全部被吃光,呈现火烧状;观察了该虫的生活史,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长达9个月。使用16%增效型灭幼脲Ⅲ号(dichlorbenzuron)粉剂在低龄幼虫期防治,24小时后防治效果达95%以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杨绢野螟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是园林中多种黄杨Buxus spp.的食叶害虫,暴发时可吃光叶片,甚至造成大量植株死亡。此虫体色有黑白和全黑二型。一年发生4代(局部个体一年发生1~3代),以幼虫缀合叶片成果越冬,次年春暖后恢复取食,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第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6~8龄,有兼性滞育现象,1~3代均有部分个体滞育。与4代幼虫一起越冬。此虫各虫态有多种天敌:幼虫期育出甲腹茧蜂Chelonus sp.、绢野螟长绒茧蜂Dolichogenidea stantoni(Ashmead),蛹期育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并采到捕食卵粒的纹蓟马Aeolothrips sp.和多种捕食幼虫和成虫的游猎性蜘蛛(种属待查)。保护天敌对控制黄杨绢野螟的为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了更好地总结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改善和提高草地螟的预测预报水平,本文就我国2008年草地螟的大发生危害特征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所得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发生危害较轻,仅有70万hm2左右。但2代幼虫的危害面积则达到了1 106.7万hm2,横跨东西7个省,为历年、历代最重。在多数受害较重的地区,豆类、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受害最重,损失最大,而其他作物几乎都受到了危害。另外,新疆1、2代幼虫的危害时期均比内陆地区提前了1个月左右,而1代成虫的暴发也影响到了奥运会。对2代幼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滞育比例的下降,1代成虫从俄罗斯亚洲部分及蒙古地区的大量迁入,1代成虫盛发期间降雨量的增加和适宜的气温,是2代幼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双子叶杂草面积的扩大,也为2代幼虫的大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在陕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危害,3龄后向四周扩散,4~6龄为暴食阶段,是危害严重时期。幼虫食尽核桃树叶后,还转而取食板栗、漆树、杜仲、椿树等其他树叶。幼虫6月上中旬在树下灌木丛中缀叶结茧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于核桃树皮缝内。幼虫孵化期用赛丹或菊酯类杀虫剂常规喷雾,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葡萄羽蛾在贵州施秉县1a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底开始化蛹,5月中旬底开始羽化,5月底出现第1代卵和幼虫,以第2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最重,1~3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6月底至7月初、8月初。8月中旬末以第3代老熟幼虫钻入残桩、枯枝洞内越冬。在幼虫刚孵化时,用有机磷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常规喷雾,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在崇明县1年发生3-4代。第一代幼虫危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中,一部分继续危害穗期的春玉米,另一部分危害棉花,造成断头、折叶、蕾花及幼铃的脱落;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青铃,造成烂铃。近十几年中,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加重了。  相似文献   

15.
杭树群 《植物保护》1992,18(1):21-21
尖须夜蛾(Bleptina.sp)幼虫危害多种食用菌及培养料,大发生时子实体全部被吃光,造成绝收。北京地区夏季到初秋,部分菇区受害严重。近年发现该蛾幼虫被一种绒茧蜂(Apantelse sp)寄生,寄生率高达15-20%。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代草地螟将为我国发生最重的世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发生危害规律、2009年1代幼虫的虫源数量以及温湿条件可能变化趋势的分析,对我国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有效虫源面积为600万hm2,总量为43 022亿头,为2004年1代幼虫虫源数量的113倍。为此,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面积将超过1 100万hm2,为历年历代最重。到时将有430万亿头幼虫危害,如不防治,将有2.15亿t的植物被吃掉。其中以东北和华北地区受害较重。同时还会波及一些与虫源区相邻、但历史上较少发生草地螟危害的地区。东北地区将会出现发生危害早,本地虫源与外来虫源混合发生,受害十分严重的现象。由于越冬成虫的羽化时期长,蛾蜂多、虫态重叠、作物多次受害的现象将十分突出。最后,本文就如何应对2009年1代幼虫大发生,减少草地螟灾害损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八角金花虫(Qides leuomelaena Weise) (又名八角叶(虫甲)),是八角树的主要害虫,在广西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此虫的幼虫、成虫均可危害,蚕吃八角叶及叶梢,轻者造成叶片缺刻,影响光合作用而减产;重者叫子全部被吃光,仅剩下光秃秃的树干,造成枯枝,甚至全株枯死,颗粒无收。为摸清八角金花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八角金花虫的发生和发展,确保八角生产发展,我们在凌云  相似文献   

18.
乔旭 《中国生物防治》2011,27(2):280-283
广肩小蜂Eurytoma sp.是花椒波瘿蚊Asphondylia zanthoxyli bu & Zheng的重要寄生天敌.广肩小蜂1年发生3代,以蛹在花椒波瘿蚊为害形成的虫瘿内越冬.第2年花椒发芽后在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代成虫6月上旬羽化;第2代成虫8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花椒波瘿蚊幼虫为害后形成的虫瘿内;孵化后外寄生于花椒波瘿蚊幼虫,将寄主幼虫吃光后化蛹.越冬代寄生率达48.39%,第2年花椒发芽前剪除虫瘿枝可有效保护广肩小蜂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9.
一、大袋蛾发生危害情况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又名大蓑蛾,俗名吊死鬼,为偶发性林木害虫,1991年此虫在青州暴发。幼虫食性很杂,喜食泡桐、刺槐及其它树种,农作物、花卉甚至荷塘的荷叶上也发生危害。庭院、道路两旁的大量树木叶片被吃成花叶或仅剩叶脉。1991年8月10日在青州市何官乡邢屯村调查:树冠直径6米的梧桐树上袋蛾幼虫达1000—1400头,8月18日其树叶片已全部被吃光。之后幼虫在囊袋中吐丝下垂,借风迁移寻找食物继续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丝棉木金星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丝棉木金星尺蠖是冬青卫茅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严重危害时将冬青卫茅的叶片全部吃光。该虫在重庆市郊区1年发生3代 ,以第1代危害最重。1年有2个发生高峰 ,第1个高峰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 ,第2个高峰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以蛹在植株下面地表1~3cm处越夏 ,以蛹和4~5龄幼虫越冬。防治的理想药剂为菊酯类农药 ,采用溴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 ,7d后防效可达92% ,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乳油对该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