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3月11日头版发表题为“对中国来说,俄罗斯的森林意味着什么?”的文章,俄罗斯绿色和平林业会议为该文提供了资料来源。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5,(29):F0002-F0002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8月9日发表署名文章,题目为“中国人早已准备好一切应对策略”。作者叶尔舍娃在中国国家林业代表团8月15-19日访问莫斯科之前,提醒俄罗斯林业机关,讨论两国林业进一步合作问题时,中国已经预期到可能发生的变数。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林业报》2007年4月4日以非常醒目的标题——“中国现在是世界森林的破坏者”发表文章,转述了美国华盛顿邮报一长篇文章对中国的指责,同时也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华盛顿邮报文章的标题为:“贿赂腐蚀着木材贸易;中国企图喂肥世界森林工业,正在破坏森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11月25日报道了“自由广播电台”记者马丽娜·卡特斯主持的“生活质量”节目,专论俄罗斯新森林法的前景。一些著名的环保人士参加了讨论。《林业报》用整整一个版面的篇幅介绍了座谈内容,结论是新森林法存活不了一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7月5日发表绿色和平林业论坛“关于胜利完成造林的苦涩”一文,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12月6日头版编辑部文章:新森林法违背了普京总统的愿望。文章指出,莫斯科“公报”认为,普京总统虽然反对森林私有化,但他签字批准了一个允许森林私有的森林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林业报》2004年7月17日发表两位功勋林学家的文章,讨论新《森林法》.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林业报》2004年2月14日头版和三版在醒目位置发表记者列维娜对经济学博士布尔金的访谈录,标题是“林木偷盗已是世界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林业报》2003年10月25日报道:在圣彼得堡最近召开了“21世纪俄罗斯森林工业综合体”第5届国际论坛。下列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6,(35):F0004-F0004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9月16日报道:一个有组织的越境犯罪团伙,以中国公民为首,从事违法私运珍贵树种木材,今日在哈巴罗夫斯克落网被捕。在俄罗斯林业工作者节前后,发生了一桩值得特别令人铭记的事。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林业报》2003年12月连篇报道或撰文,发泄怒气,矛头直指中国木材商,包括在俄从事木材生产与采购、销售的中国商人。  相似文献   

12.
俄三院士反对通过新森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3月12日头版头条发表以三院士署名的文章:“这样的森林法是不能通过的!”伊萨耶夫、莫伊谢耶夫、皮萨连科三院士指出:俄罗斯新森林法草案的编写已逾两年,送审俄罗斯杜马的稿已有20多个,最后一稿虽然不像头10个草案那样令人生厌,但起草人想强加于人的痕迹依然存在,其后果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林业报》2003年11月29日发表俄罗斯绿色和平组织协调员亚罗申科的文章指出,政府和国家杜马以及有关方面正在为修订俄罗斯森林法紧锣密鼓地工作,森林私有化问题受到特别关注。亚罗申科对俄罗斯森林私有化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2月5日报道:俄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德哥夫与俄联邦森工林产品出口联盟主席塔秋恩会晤,商讨林业的主要问题,对中国的木材出口是他们谈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林业报》2004年5月15日发表一篇署名记者的散文体报道,题目为“森林围着的沙漠”。该文语言苦涩,译者弄不懂作者是在歌颂,还是在检讨伟大的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但这很可能是真实  相似文献   

16.
《世界林业研究》2000,13(3):25-25
俄罗斯科学院森林研究所副所长涅费季叶夫院士在《林业报》上发表长篇文章(2000年2月19日)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俄罗斯林业如处于完善的发展状态,每年仅税收一项,即能为各级预算提供55亿美元的收入。俄罗斯科学院森林研究所副所长涅费季叶夫院士在《林业报》上发表长篇文章(2000年2月19日)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俄罗斯林业如处于完善的发展状态,每年仅税收一项,即能为各级预算提供55亿美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6,(21):F0004-F0004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4月8日报道:阿穆尔河沿岸地区别洛戈尔斯克的居民现在开始生产中国筷子,中国专家培训俄罗斯妇女从事这一生产。近期内,别洛戈尔斯克就可向中国出口500万双优质木筷。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9月12日报道:8月在贝加尔湖边召开的国际会议,讨论了俄中林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批评中国进口原木的掠夺性质。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7月5日头版头条,发表了编辑部与专家的座谈会摘要,论林业如何赶上并超越西方。  相似文献   

20.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6,(33):F0004-F0004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7月25日报道: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海关的一项调查显示,铁路专用线是集中偷盗国家木材的外运点,边疆区铁路专用线98%以上的装车原木是运往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