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 水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本文对如何利用水权交易市场重新分配水资源, 从法律层面上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的首要条件。构建以水权转换为主要内容的水权制度创新框架体系,有利于水资源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有利于水的利用从低效益的农业领域向高效益的经济领域调整,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包头市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黄河水资源为客水资源,各地区限额分配,实施水权转换,高效利用水资源,是解决当前包头市水资源短缺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水权转换,改变现有水资源利用格局,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转移,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有限的、稀缺的战略性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分配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的分配,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初始水权的分配正是水资源市场化分配的基础条件。文章分析了初始水权在水资源分配中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初始水权分配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和完善我国初始水权分配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域水资源问题的症结在于对水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及二者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和由此导致的制度失当。解决之道,一方面要加强水资源法律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要在市场层面积极寻找诸如水资源税、排污权交易等经济调节手段。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双管齐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终极目标才可望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资源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城市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着手,分析城市水资源恶化的社会经济原因,寻求城市水资源保护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得出建立以合理的城市水资源价值为核心的城市水权及其交易制度,以保证城市用水本清源活,实现城市水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通过洪水河灌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明晰水权,规范管理,正确引导水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入手,浅谈水权交易的好处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指出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自然、人为原因,进而运用经济学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理论对危机产生的成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最终提出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建立水权和水市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我国积极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梳理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制度现状,认为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着多部门分割管理、水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水资源生态功能管理缺乏的主要问题.为了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需要,提出了水资源管理要向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产权制度明晰和“数量、质量、生态管控”三位一体管理的趋势发展.今后水资源管理的改革,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水资源综合管理;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发展水资源市场;创新管理理念,促进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基础性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平 《甘肃农业》2013,(19):86-87
古浪县是甘肃省干旱县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县,水资源匮乏,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要有效利用水资源,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与现代水权制度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工程体系;治理生态环境,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等,实现水资源就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传统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引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对模型进行改进,计算辽宁省朝阳市2010-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水生态盈亏、万元GDP水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并分析朝阳市2010-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朝阳市2010-2013年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为0.267 2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062 5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为0.204 7 hm~2,平均万元GDP水生态足迹为0.109 0 hm~2,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为4.33,平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为0.19,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2.
南通市水资源承载力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辨析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基础上,结合南通市的水资源问题实际,构建符合实际的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模型。收集大量资料,以2004年为基础年,预测该市2010、2015、20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用水量,计算了南通市各规划年的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根据预测数据,利用建立的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模型,运用Lingo软件计算南通市在各规划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南通市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水平;在污水处理率提高的条件下,无需增加新的供水量,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都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利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重庆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就提高重庆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近10年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33-13936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通过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重庆市2000~200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动态演变。结果表明,近10年来,重庆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人均水资源承载力波动呈下降的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3.50hm2/人下降到2009年的2.64 hm2/人,水资源承载力从2000年的6.05 hm2/人下降到2009年的3.48 hm2/人,并在2001年和2006年达到低谷期。在空间上,重庆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较为明显,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走廊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足迹较低,其中最突出的为渝中区;三峡库区、渝东南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高,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最为突出。此外,重庆市40个区县总体上水资源生态足迹基本低于水资源承载力,存在着生态盈余,但部分区县的水资源生态赤字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水资源调度系统难以进行异步请求方式和兼容性的问题,提出采用Flex与瓦片地图引擎技术开发水资源调度系统的思路.介绍了Flex技术的应用架构和机制,分析了瓦片地图引擎的构造原理,构建了水资源调度系统的框架,设计了郑州市水资源调度系统的数据库模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以郑州市生态水系调度运行成果为基础,开发了郑州市生态水系调度运行软件系统.结果表明,Flex和瓦片地图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调度模块的可视化和网络平台化,为水资源调度的信息化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从水资源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园林水景水量配置的综合分析,针对当前水景设计中存在的科学性严重滞后,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设计中仍延用明代提出的三分水七分园的比例格局,对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的现状,探讨了水景水量配置的理论基础及其二重系统属性,分别构建了水景景观规划系统模型、水景生态环境需水量模型和水景水量制约模型,为园林水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元分析与替代市场法的水资源价值量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水资源的价值量和价格,为水价制定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景观水资源利用的特点和作用,将水资源价值分为自然资源价值、旅游景观价值及居民舒适性享受价值3部分;利用物元分析法和替代市场法,建立水资源的价值量和价格计算模型,分析水质、水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以西安浐灞生态区为例,对该生态区的水资源价值进行全面核算。【结果】基于建立的水资源价值量和价格核算模型,对西安浐灞生态区的水资源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浐灞生态区的水资源总价值为6.26×103万元,其中自然资源价值、旅游景观价值和居民舒适性享受价值分别为3.60×103,2.65×103和8.96万元,水的自然资源价值最大,其次是旅游景观价值,舒适性享受价值相对较小;水资源价格为2.24元/m3。【结论】用本研究所建模型对西安浐灞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其对浐灞生态区的水价制定、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成都市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值在2000-2012年呈上升趋势,受成都市节水政策和产业转型影响, 2013年相对降低, 2014年和2015年趋于平缓;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52,旱情灾害影响成都市生态承载力水平, 2006年与2009年的干旱使成都市水资源产生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逐年下降,成都市水资源利用效率16年间增长6.8倍;成都市各区县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分布不均且在2013-2015年变化较大,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值高,各区县处于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状态,但数值逐年下降,水生态安全保障降低;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水利设施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是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黑龙江省2000~2014年13个地市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土地面积等数据,采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基尼系数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量大致呈现东西两侧贫乏,中部和西北部丰富特点,而耕地面积大致呈现东西两侧较多,中部和西北部较少特点;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时空差异较大,全省仅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鹤岗市和牡丹江市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超过全省平均值1.79×104m3·hm~(-2);不同年份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呈现一定波动性,但波动性不大,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仅0.1903,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为0.4687,属于匹配较差。随时间推移,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基尼系数具有明显先增后降趋势,2008年达到最大值0.5307,随后减小。研究结果对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和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内蒙古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研究了系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矛盾与协同关系.以系统分析理论为指导,采用运筹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手段进行分析,突出工程、水源、用水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建立面向实际、面向对象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模拟模型,对干旱区以及重要城市、灌区进行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为内蒙古干旱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