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且有严重危害性的一种霉败粮食或饲料中毒病。该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胆管和肝细胞增生。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神经症状等为特征。各种畜禽均可发生该病,但由于种类、性别、年龄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其敏感性也有差别。在畜禽中,幼年畜禽比成年畜禽敏感,雄性畜禽比雌性畜禽(怀孕期除外)敏感,雏鸭对黄曲霉毒素最为敏感。现将一例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福州市某养鸭户自2003年4月6日进了一批700羽的雏番鸭,并使用雏鸭饲料进行饲喂,17日起开始发病,于2003年4月22日… 相似文献
4.
对分笼饲养的同批出雏的1日龄雏鸭,分两组分别饲喂含黄曲霉毒素17.78ng/g(A组)和1.8ng/g(B组)的饲料,观察13天。结果5d后A组雏鸭出现厌食、生长停滞、消瘦症状;肝细胞广泛性脂肪样变,肾、脾肿大、出血,形成脂样空泡;13d时A组较B组鸭体重减轻27.09%,红细胞数减少26.7%,白细胞数减少41.7%,血红蛋白降低38.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肝脏、胸肌的总黄曲霉毒素残留,A组鸭比B组高30%。 相似文献
5.
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自然病例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随州、新州和襄樊养鸭场的发病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血清GLU、ALT、AST、TP检测,鸭胚、雏鸭接种试验和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组织病理学观察,肝细胞严重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肝细胞索之间有胆小管显著增生。发病雏鸭血清生化指标GLU为5.89±1.71mmol/L,TP含量为8.74±1.88g/L,ALT和AST活性分别为168.19±86.85U/L和101.08±57.58U/L;鸭胚及雏鸭接种试验均未出现死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为6.7μg/kg至8.3μg/kg。检查结果表明:3地鸭场雏鸭均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采食被黄曲霉等特定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中毒病。主要破坏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病畜表现全身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等。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人也可发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7.
8.
2003年9月,柳州市郊区某个体养鸭户程某来我中心,为其鸭病求诊。此群鸭共饲养2500只。6日龄开始发病,累计陆续死亡1200多只。此前曾在几处基层兽医门诊按病毒性肝炎诊治过,未见有效。经过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剖检以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0.
通过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为150 bbp的全价饲料,复制雏鸭感染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病例,观察中毒鸭的临床症状;于6、12、24、48、72、96、120、144、168和192 h分别剖杀2只,观察大体病理变化,并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液、肝脏中的AFB1含量.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生长停滞,跛行,运动失调,死前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主要为:气囊混浊有黄色纤维素样渗出物,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地变脆并有出血点.饲喂黄曲霉毒素饲料6 h后即可从血液、肝脏中检出AFB1,随着饲喂黄曲霉毒素饲料时间的延长,血液、肝脏中AFB1的含量逐渐增高,7d时肝脏和血清中的AFB1分别高达53.4 ng/g和35.68 ng/g. 相似文献
11.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等特定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人的中毒病.中毒时主要损害动物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表现全身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等. 相似文献
12.
<正>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是由于雏鸭误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或寄生曲霉污染了的饲料而引起。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临床上以肝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畜禽均可发生本病,尤其以雏鸭最为敏感,表现为与雏鸭病毒性肝炎相类似的神经症状,并出现大量死亡,容易被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1发病情况广西桂平市某养殖场2014年4月初购进近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市郊区某鸭场于 2 0 0 1年 8月份购进1 3 0 0只鸭苗 ,1 4日龄开始发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 ,精神萎顿 ,排绿、白色稀粪 ,脚软 ,站立不稳 ,陆续出现死亡 ,初诊为肠炎 ,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未见效果。三天后畜主反映仍出现大批死亡 ,病鸭死前还表现为明显的运动失调、转圈等神经症状。在给予多方治疗后仍不见好转。约经 2 0天的时间 ,病鸭死亡数高达数百只。1 病理变化首次剖检主要为肠粘膜充血、肠壁变薄 ,充满大量内容物 ,肝色泽稍黄、肿大 ,个别呈黄绿色 ,肝小叶明显 ,并有严重的脂肪变性 ;肾肿大出血 ;心包积液 ;肠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春季,邵武市两养殖户同时从某一大型养殖公司购进一批劣质的玉米粒饲喂种鸭,1个月后鸭群均陆续出现不同程度死亡,剖检主要病变为肝脏表面有不同大小的肿瘤结节,经检查诊断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 3个种鸭场分别存栏父母代肉种鸭70 0 0羽、5 5 0 0羽、2 0 0 0羽。均按肉种鸭免疫程序进行了鸭瘟 -鸭肝炎二联活疫苗、种鸭大肠杆菌铝胶苗、鸭巴氏杆菌蜂胶苗的免疫。发病前产蛋率分别为85 %、83 %、89%。投喂某饲料厂生产的高峰蛋鸭饲料后 3天开始发病。喂该批饲料的鸭群发病率达1 0 0 % ,死亡率 1 %~ 3 % ,而未喂该批饲料的周围鸭场及同场其他鸭群未见发病和死亡。2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鸭精神沉郁 ,食欲明显下降 ,采食量减少 3 0 %~ 40 %。产蛋率以每天 5 %~48%的速度下降 ,最低降至 2 5 %~ 3 0 % ,小蛋、沙壳蛋明显增… 相似文献
16.
鹅黄曲霉毒素中毒是鹅采食了发霉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所引起的霉菌性中毒症.其病因是由于鹅食入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其症状以肝脏受损、全身性出血、腹水、消化机能发生障碍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年龄鹅均可发生本病,尤其是雏鹅,死亡率达15%以上,最高可达70%.在治疗上尚无特效的解毒办法,常给养鹅业造成莫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18.
给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含黄曲霉毒素AFB,的饲料,分别于采食AFB1后第12、24、48、72、96、120、144、168、192h各剖杀2只雏鸭,观察病理变化并采取组织病料,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眼观病变为气囊有黄色纤维性物质渗出,肝、肾肿大,质地变脆。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胆管增生,肝细胞空泡变性及后期极度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和散在凝固性坏死;脾红髓淤血,脾窦扩张;大脑膜水肿扩张,脑实质毛细血管扩张;心肌纤维、十二指肠腺上皮细胞、胰腺细胞颗粒变性。超微结构变化为肝细胞中空泡大量聚集导致细胞核变形,肾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大脑神经细胞髓鞘溶解及胰腺细胞酶原颗粒减少。表明,AFB,对雏鸭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胰腺等均有明显病理损害,以肝的病变最为严重和典型。 相似文献
19.
鸭黄曲霉毒素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安西场镇某养鸭户饲养雏鸭 1 0 0 0余只 ,成年蛋鸭 5 0 0余只。2 0 0 0年 9月下旬 ,6周龄的雏鸭开始出现零星死亡 ,同时成年鸭也出现食欲减退 ,产蛋量下降 ,至 1 0月 5日达死亡高峰 ,共死亡雏鸭 1 70余只。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为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饲养户饲养的蛋鸭于 2 0 0 0年 9月2 3日出现死亡 ,每日死亡 1~ 2只 ,未及时诊治 ,过1周后 ,日死亡量达 7~ 8只时才开始求治。初疑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但畜主否认饲料有霉变 ,且近期没有更换饲料。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数日后 ,未见效果 ,死亡率持…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黄曲霉毒素是由储藏库真菌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种有毒代谢物,在多种食品和饲料中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对家畜和家禽的不利影响有详细的记载(Hamiltom,1987;Huff,1988)研究发现雏鸭比其它种类的家禽更敏感(Muller等,197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