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确定新疆裕民华卫红花GAP基地红花的最佳采收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对2008~2010年红花采收期内5个不同时段采收的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采收时间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含量及指纹图谱无明显影响。[结论]红花在采收期1 d内任一时间进行采收,对红花质量无明显影响,可以在红花GAP基地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黄精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启建  赵致  谷甫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01-7303
[目的]调查贵州黄精的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普查方式,于2004~2005年对贵州省凤冈县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栽培黄精的病害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弄清了基地栽培黄精的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基地栽培黄精病害共有7种,新记录3种,其中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发生严重,确定为优势种。优势种发病症状明显,主要危害叶片,7~9月发生严重,鉴定发现其病原均属半知菌亚门。进一步研究发现,叶斑病发生与土壤肥力水平、间套作方式、土质、地势等密切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栽培黄精的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半夏中总生物碱及鸟苷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半夏中总生物碱及鸟苷的含量变化进行动态研究,为半夏的合理采收及GAP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不同海拔高度半夏中总生物碱、鸟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半夏中总生物碱范围在0.0090%~0.0320%,鸟苷范围在0.0004%-0.024O%,贵州威宁县10月采收的半夏总生物碱及鸟苷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GAP种植半夏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不同产地黄精的皂苷和多糖成分多样性,为利用化学成分挖掘黄精特异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产地的7种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不同部位皂苷和多糖含量,并对黄精的2种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药用部位皂苷含量为1.82%~6.49%,均值为3.23%;楚雄州武定县插甸镇、大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期对玉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玉竹的折干率、水煎物及多糖含量,确定玉竹的最佳采收时间。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竹的适宜采收期为8月底至9月初,8月30日采收的3年生玉竹的折干率、水煎物和多糖含量分别为46.74%、62.45%和6.73%。  相似文献   

6.
李莺  齐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82+2084-2082,2084
[目的]比较黄精愈伤组织、新鲜黄精和炮制黄精中多糖的含量,为黄精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组织培养黄精愈伤组织、新鲜黄精和炮制黄精中的多糖。[结果]新鲜黄精中多糖含量最高,愈伤组织中其含量与新鲜黄精接近,炮制黄精中多糖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为黄精多糖的开发利用及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找到黄精移栽的最佳时期,分清种苗优劣,保证种苗移栽质量,对贵州省凤冈县西山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栽培黄精1年生种苗进行分级,将其分成4个等级,规定1、2、3级可以栽种,第4级不能用作种苗。对移栽期研究表明,黄精1年生种苗最佳移栽时间应选择在育苗第2年的12月,即大田成熟黄精采收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8.
贵州中药材半夏GAP示范基地的最适采收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大方县半夏GAP示范基地不同采收期对商品用及留种用半夏产量、品质的影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半夏含量测定指标为依据,通过定时采收GAP示范基地的半夏,测定其产量和琥珀酸含量,以确定其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商品用半夏的最适采收期为8月下旬至白露(9月8日)前;留种用半夏的最适采收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黄精多糖含量为参考指数,研究黄精药材和黄精饮片经炮制后对黄精中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精在实际生产中优选出更加合理的炮制工艺。[方法]预试验采用黄精药材和黄精片的不同炮制方法进行试验,得到多组样品,每个样品粉粹成细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对比得出最适合工厂生产的工艺。再选取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黄精炮制工艺进行优选。最后,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进行可验证性试验。[结果]酒黄精饮片的炮制过程中,润制时间为主要因素。对于浸出物的分析,影响浸出物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蒸制时间、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即蒸制时间过长,浸出物含量明显会下降,说明酒黄精饮片在炮制过程中蒸制时间不宜过长。对于黄精多糖的分析,影响黄精多糖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润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时间,即润制时间和焖制时间越长,黄精多糖的含量会越来越高。[结论]该试验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比较,得到黄精饮片加15%的黄酒润制10 h,蒸制10 h,焖制10 h,取出,干燥,为黄精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且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浙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及初加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浙产多花黄精的最佳采收期和初加工方法,采集浙江11个多花黄精分布区的种源,测定其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采收月份的折干率、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及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及不同采收时间均显著影响多花黄精的品质。浙产多花黄精多糖质量分数为7.48%~12.85%,浸出物质量分数为42.74%~70.87%,且以丽水庆元种源品质最优。二年生和三年生龄节折干率及醇溶性浸出物显著高于其他年份龄节,且以3年生龄节多糖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78%和66.4%。不同月份浙产多花黄精的折干率及多糖含量差异较大,以9月收获茎节多糖含量最高,达8.20%,总糖含量以11月茎节最高,折干率以11—1月茎节最高。经九蒸九晒后,多花黄精总糖含量由56.8%降至37.2%,多糖含量由7.93%降至4.82%。因此,浙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在9月至翌年1月,根茎繁殖最佳采收年限以3年生为宜。  相似文献   

11.
吕杨  潘德芳  陈伟民  任凤莲  陈龙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19-20620,20622
[目的]考察并比较黄精根部和茎部挥发油成分和含量的异同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精根和茎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并比较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黄精根挥发油成分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0.87%;黄精茎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化合物有37种,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4.58%。其中,有13种挥发油成分化合物同时存在于黄精根和茎中,其中只有2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相差不大,小于5.0%;其他11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相差均大于5.0%。[结论]黄精根部和茎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黔产威灵仙类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方法]产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结果]贵州省有3个科的5种植物根及根茎以"威灵仙"之名入药,列出了黔产威灵仙类药材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同时制定了植物检索表。[结论]有助于黔产威灵仙类药材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遮阴对黄精光合特性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遮阴对黄精光合特性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透光率为30%塑料遮阳网和露天栽培下2种栽培黄精的光合特性和蒸腾速率。[结果]结果表明,在遮阴条件下,与露天栽培的黄精相比,透光率为30%塑料网遮阴可以降低直射光对黄精的光抑制强度;露天栽培的黄精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遮阴条件下的黄精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与露天栽培的黄精相比,透光率为30%塑料网遮阴黄精的蒸腾速率可降低37.9%,提高水分利用率(WUE)19.5%。[结论]遮阴可以显著降低黄精的蒸腾速率,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黔产凤尾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基本弄清了黔产凤尾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结论]黔产凤尾蕨科植物共有33种,可作药用的植物18种,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宣木瓜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黄精、山药、葛根和枸杞等药食同源的成分作为辅料,旨在开发一种具有清心润肺、健脾开胃、舒筋活络功效的功能性饮料。[方法]首先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木瓜、白砂糖、黄精、山药、葛根和枸杞等成分的最适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该饮料的配方。[结果]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宣木瓜果肉8.00%,白砂糖8.00%,黄精0.20%,羧甲基纤维素钠0.20%,山药0.10%,葛根0.06%,枸杞0.02%。其关键生产工艺条件为:在35 MPa下均质1次,90~95℃下杀菌20 min。[结论]研制的宣木瓜饮料各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疆猪牙花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新疆猪牙花驯化引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猪牙花果实和种子的基本形态和解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种子千粒重、含水量、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以及种皮透性等进行测定.[结果]新疆猪牙花果实为蒴果,具3棱,鲜果粒横径11.0~35.0 mm.纵径12.0~45.5 mm,单果重量0.5 ~4.5 g.阴干种子横径为1.0~2.3 mm,纵径1.5~4.0mm,厚度1.0~1.5 mm.种子成熟期6月中旬至下旬,千粒重为7.8g,种子生活力为93.6%,含水量为12.04%,浸种12 h后,种子吸水率达70%.不同浓度的种子浸提液可明显抑制白菜种子的发芽和幼根生长并一定程度上抑制种子本身的生长,不同药物处理对新疆猪牙花种子没有影响,新疆猪牙花种子种皮无吸水障碍,新疆猪牙花种子有明显的休眠特性.种子体眠的主要原因与胚形态、晚熟及发芽抑制物有关.[结论]新疆猪牙花种子透水性较好,吸水不存在障碍,因此其种皮透性不是引起种子体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贵州宽叶缬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确定贵州宽叶缬草兼顾地上部分和药用部位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宽叶缬草药用部位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黔产宽叶缬草适宜采收期。[结果]芦丁在0.010 0~0.080 0 m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02%,RSD值为2.01%。不同采收期宽叶缬草药用部位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呈动态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4月份、3月份,7月份采收的宽叶缬草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宽叶缬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7月份为宽叶缬草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藏药曲玛孜2种基原植物西伯利亚蓼和小大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藏药曲玛孜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从藏药西伯利亚蓼挥发油中共鉴定19个成分,包括萜类、芳香化合物、脂肪烃类等,其中主要含有植醇(35.81%)、植酮(13.28%)、萘(4.79%)、亚麻酸甲酯(3.46%);藏药小大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Z,E)-2,13-十八烷二烯-1-醇(29.99%)、大黄酚(15.18%)、萘(13.98%)、棕榈酸(7.00%),结构类型涉及脂肪醇类、蒽醌类、萜类等29个成分。[结论]藏药曲玛孜2种基原植物西伯利亚蓼和小大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组成相差较大,该研究为揭示曲玛孜品种整理、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