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燕  蒋广志  闻峰  孙裴 《农技服务》2014,(5):146-146,147
<正>寄生于猪消化系统,造成仔猪腹泻的寄生虫种类繁多,对养猪业危害十分严重。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猪感染寄生虫种类不尽相同[1]。因此,了解不同饲养模式下猪消化系统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对猪群寄生虫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由于多数寄生虫病常表现为慢性症状,不像传染病那样传播迅速且发病明显,造成的损害常不如传染病表现剧烈,往往使猪场管理者只注重猪传染病的防控而忽视对猪寄生虫病的防治[2]。为了解安徽某养猪企业的猪群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
驱除生猪体内的寄生虫,是防治生猪疾病的重要环节.应根据不同年龄、体质、病情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方法,在对症治疗、提高病猪抵抗力的基础上,应用恰当的驱虫药.所选用的药物要安全有效,成本低廉,低毒,使用方便.具体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广西猪群寄生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广西区内6个规模化养猪场及部分农户的生猪共315头,发现各生长阶段的猪均存在不同程度感染寄生虫(病)的现象。经实验室粪检虫卵(卵囊),发现的寄生虫有猪蛔虫、猪鞭虫、类圆线虫、食道口线虫、结肠小袋虫、猪球虫、猪疥螨等7种,其中以猪球虫的感染率最高,感染最普遍。结肠小袋虫、类圆线虫和鞭虫在个别猪场中对小猪的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对省内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猪疥螨、弓形虫、、球虫和结节虫等为主要寄生虫。其中,猪疥螨的普遍存在,弓形虫血清学阳性率为22.2%-60.9%,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60.0-93.3%,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5,(8):14-15
猪寄生虫的成功控制与良好的管理有关,但事实证明.如果不结合驱虫药的正确使用.将不足以控制猪的寄生虫感染。现已发现很多管理良好的猪场(包括全封闭式猪场1也存在着严重的蠕虫感染,这表明寄生虫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存、感染和繁殖的能力,它们几乎能在所有的猪场中生存。猪只需接触少量感染性虫卵或幼虫就可以保持感染状态.随后便感染整个猪场。另一方面,即使在严重污染的猪舍,只要驱虫药的使用方法合适并且使用时间得当.那么猪寄生虫感染也能得到经济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灭虫丁注射液治疗猪疥癣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疥癣病,是由猪疥螨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接触性寄生虫性皮肤病,在我国各地猪群中普遍发生.该病发病过程中有过敏反应参与,感染后3~10周出现过敏性剧痒,多数病猪烦燥不安,剧烈摩擦或啃咬患部,影响食欲和增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灭虫丁系揭阳霉素作为抗家畜寄生虫新药的通用名.该药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猪、牛、羊、兔、禽等动物的多种线虫和外寄生虫均具有很强的驱杀作用.我们曾用灭虫了粉剂口服治疗猪疥癣病取得显著效果.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观察灭虫丁注射液扑杀猪疥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猪肠道的主要寄生虫及其流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猪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肠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寄生于猪的大肠,能侵犯人体的原虫,这种寄生虫对其宿主的致病性,以及从动物体分离的虫体对人的致病能力,猪体内的结肠小袋纤毛虫能否成为人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传染来源等在流行病学和防治上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目前尚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本文将本次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剖镜检分析了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寄生虫为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吸虫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分别隶属5科5属;其主要感染肺线虫Rhabdia bufonis和肠道寄生虫Oswaldocru s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和67.33%、9.25;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同种类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的感染率和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普遍较高,不同地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雌、雄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病细胞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的一些寄生虫学工作者,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进行着寄生虫病的免疫防治研究。其学术思想和技术路线,有两个方面:细胞工程学和基因工程学。近几十年来,基因工程学免疫研究取得了某些进展,但是受困扰的是,免疫保护率仅为50%;细胞学免疫防治研究是应用多细胞的蛋白质,也许还有细胞的全基因组,以期对多细胞寄生虫进行免疫控制。这一研究在我国获得了突破,取得了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诞生了猪囊尾蚴细胞疫苗,其免疫保护率高达96.18%,而且实验证明,该疫苗还具有免疫治疗作用,治疗率达87.5%。  相似文献   

11.
猪痘病是因为感染猪痘病毒或痘苗病毒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用途的猪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其中仔猪更易感染.本病在临床上的特征性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及结痂.本病经皮肤损伤处侵入感染,在卫生环境差、滋生大量蚊蝇、猪体表有猪虱等寄生虫及其他吸血昆虫的猪舍和猪场更容易发生猪痘病.通常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6,(7):17-17
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正确的驱虫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虫效果,一般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一、科学选用驱虫药目前,对猪场危害较大的寄生虫主要有疥螨、鞭虫、蛔虫、圆线虫等寄生虫,在猪场使用效果较好的驱虫药主要有多拉菌素、伊维菌  相似文献   

13.
寄生虫是一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疾病,养猪业深受其害。笔者在弥勒地区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多年,对该地区常见猪寄生虫的种类、疾病流行情况、危害及防治有较深刻的体会,现结合调查归纳与总结如下:1常见的猪寄生虫种类为能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4.
一、体内寄生虫1.用精制敌百虫粉,按仔猪每千克体重0.1克,溶于水或拌少量饲料一次早晨空服。2.用左旋咪唑,按仔猪每千克体重8~10毫克,一次口服;或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按仔猪体重每10千克皮下注射0.2毫升或口服。二、体外寄生虫1.用1%敌百虫液喷洒猪体或涂擦患部,也可用双甲脒  相似文献   

15.
为开展试验用小型猪选育前微生物抗体的检测工作,对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进行微生物、寄生虫检测,以了解其病原生物感染状况.采集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血清样本,用血清学和显微镜观察方法进行7项微生物和体表寄生虫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疫苗免疫良好,无强烈病原生物感染.对小型猪选育时,在按照遗传学指标选育的同时,应尽量选择微生物感染率低的小型猪,同时应改善动物饲养管理条件,完善动物防疫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体内会存在很多寄生虫,而住肉孢子虫病主要是寄生与猪、牛和马等多种动物和人体肌肉内的一种人和畜生共患的疾病。同时该种疾病也是我国动物养殖过程中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但是在住肉孢子虫检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基层地区,还没有将住肉孢子虫病列为寄生虫检验项目中,对于存在的这种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对其进行改进,以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  相似文献   

18.
驱虫 生猪在育肥前对仔猪要进行体内外驱虫。驱除体内寄生虫可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和左旋咪唑等药物,驱除体外寄生虫可使用2%敌百虫溶液等。  相似文献   

19.
路军 《农家顾问》2010,(6):45-45
驱虫药的选择猪场应选用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毛家林 《农技服务》2011,28(3):320-321
猪蛔虫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大型寄生线虫,繁殖力强,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是猪最主要的寄生虫之一。介绍了猪蛔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