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打破对采石场传统的绿化模式,将采石场分成平台面和立体面,由于各个"面"的功能、结构、质地与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台""面"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将"平台区"设计为休闲园,利用坡面和挡土墙绿化,设计"藤龙景观",不但恢复生态环境,而且,营造了新的特色景观,不仅为停采的采石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又为城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去处。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老青山"五采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防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构建老青山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修复设计理念与方法,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浇灌方式等进行生态修复,包括场地治理、植被修复和管理利用等设计方法和内容,并重点阐述植被修复设计中的纯植被修复区、坝体植被修复区、坝顶填土植被修复区、边坡治理植被修复区、园林景观绿化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工程措施、具体植物配植模式及给水设计方法。在力求达到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果,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三亚林场海防林是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的海棠湾国际休闲度假区海防林的组成部分。该文根据三亚林场海防林的现状及其功能定位,引入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提出了以多树种、多功能为目标,集防护、景观、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几种生态景观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林学、生态学和风景美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打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为目标,通过科学设计,提出了"一带、三区"的总体绿化布局,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植物选择和造林模式。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提升整个城市森林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国家储备林建设PPP模式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国家储备林是加快优质高效人工林建设、缓解木材供应紧张局面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局在其所发布的《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中提出"探索PPP模式"进行国家储备林建设。笔者探讨了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储备林建设可以参考的主要模式BT模式、标准的BOT模式、PFI模式、部分私有化模式等,提出无论采用哪种模式,管理者和实施者在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政府监管、契约管理等方面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些问题,为创新储备林建设PPP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配置现状,按照湿地公园"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方针和水生植物应用原则,依照湿地公园不同的区划功能和水生植物生态功能,对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水生植物配置提出了建议,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及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中山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连同此前的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珠三角地区9市均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形成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雏形。这是一个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地区各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为大湾区建设构建了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大湾区实现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8.
正山川依旧在,风景人不同!恍惚一瞬间,偏居浙西一隅的"穷小子"——衢江区突然实现了弯道超车!"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等一大摞农业领域国字号金招牌悉数落户衢江;浙江省"两区"建设现场会和全国首届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在此相继召开;《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9.
坟山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山白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文明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针对坟山的立地条件与特点,以适地适树、满足绿化主体功能、乡土树种为主以及尊重传统风俗习惯为选择原则,筛选出适合浙南地区的坟山绿化树种。在此基础上,依照营造不同类型的目标林分要求,确定14种坟山绿化配置模式,为"青山白化"区提供绿化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等方法,研究红砂岩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下植物多样性变化,为红砂岩侵蚀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筛选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试验区高等植物12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共62种,同时提出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物种;裸地自然恢复和湿地松纯林模式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模式,马尾松纯林模式最低....  相似文献   

11.
王希  顾祎  陈瑾  李晓峰 《绿色科技》2022,(5):254-256
在枟体育产业发展纲要枠、"全民健身计划"、"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视域,新时代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剖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江汉大学体育学院为例,通过调研相关单位获得人才培养模式素材、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比重、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具有不同地形地貌区域的建设"森城"的模式,确立了各种"模式"的特色和建设的侧重点。指出了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本着因地制宜、植物多元化的原则,筛选出不同区域的适宜树种。对推进各地森林城市建设,进一步探索适合各地的最科学、合理的森林城市建设模式和树种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具体应用上应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地域特色、气候条件、绿化习惯等,综合分析,科学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地特色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的"森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主要水力侵蚀区侵蚀特点的概述,强调侵蚀区的生态重建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我国水力侵蚀区生态重建要以国家相关生态工程为依托,以植被恢复为核心,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引导,并针对侵蚀区,构建一批生态经济型的复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刺楸木材应拉木解剖特性的变异规律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琅琊山天然林内的三株树干具有10°倾斜角的刺楸应拉木为材料,分应拉区( 简称 T区) ,对应区( 简称 O 区) 和侧区( 简称 S 区) 来研究其应拉木纤维长度、微纤丝角和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刺楸应拉木三区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为“先递增,后保持平稳”模式,微纤丝角度的径向变异模式为“先递减,后保持平稳”模式,但三区由递增或递减向平稳过渡的年限不同, S, O 区都为17 年左右, T 区为22 年左右;三区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和解剖特性的轴向变异模式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省洱源县钉螺孳生区,建立了11种抑螺防病试验林,结果表明:综合抑螺防病效果和经济效益,以"核桃+大蒜"复合经营模式效果最佳,其次为"核桃+辣椒"、"核桃+烟草"等,而纯草地模式不能发挥抑螺效果。同时,在抑螺防病林营建的基础上,总结凝练了云南高原山地抑螺防病林营建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辽东山区刺龙牙主要栽培模式分别为红松刺龙牙混交模式、次生林下栽培模式、低山低效林下栽培模式,依次记为A区、B区、C区。在标准地内连续4 a调查不同模式对刺龙牙生长、商品芽产量和生理特性等影响。结果表明:A区刺龙牙的当年成活率为98%,2015年保存率为90%,高于B区和C区;A区2013年苗木生长最好,2014年A区植株径高比大于B区和C区,表现出矮壮的特征;经过修剪后A区萌蘖和分枝比例最高;2014年刺龙牙茎杆数量A区C区B区;2015年商品芽产量A区C区B区;A区各时间的净光合速率高于B区和C区。因此,在辽东山区刺龙牙可与其他树种进行混栽,或在郁闭度0.4以下的低产低效林和林缘栽植,通过对刺龙牙进行人工修剪和更新复壮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划和规程为依据,以2008年河南南阳市二类森林资源数据为基底数据,结合每年数据更新,在划定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功能区划分为"一带三区":干渠生态廊道、湿地保护区、水源林保育区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并探讨了各区功能定位和建设任务。区划结果兼顾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能够为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业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以来,承德县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加大投入,构建森林城市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安全三大体系,助推承德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构建生态环境体系,打造"绿水青山"结合国家园林县城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立足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以"两河"、"三山"、"四区"(武烈河山水画廊浏览区、柳河山水运动区、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滦河生态湿地区)、"五带"(承秦高速、承德机场、京沈客运专线、张唐铁路、101国道等沿线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已经由数量快速增加阶段向质量稳步提升阶段发展。在国家湿地公园质量稳步提升阶段,从宏观尺度对其进行分类分区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选择自然地理条件、本底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4个方面的11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并借鉴其它空间分区成果,对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的分类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现阶段湖南省60个国家湿地公园可以归类为保护利用型、利用保护型、水源涵养型、利用宣教型和重点保护型5类,其中保护利用型湿地公园数量最多。2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空间上把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环洞庭湖区、湘东山地区、湘南山地区、湘西山地区、相中丘陵山地区和长株潭城市群区6个区,其中环洞庭湖区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最多。3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分区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分类管理和分区管理对策,希望能对现阶段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的宏观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希望为国家层面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分类分区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区域是我国占地面积较大的一种干旱、半干旱地貌特征,其植被景观功能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甘肃环县为例,对黄土高原干旱区32个典型样地进行植被群落调查。通过样方数据和土壤肥力指标的分析、景观功能评价(LFA法),诠释了植被群落与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结构、水分渗透、养分循环特征关系,依据植被抗旱性和节水性对植被进行配置,将环县植被恢复划分为保持区、改良区、修复区和重建区4个分区。针对环县的"修复区"和"重建区",从"植物选择—植被配置—立地选择—LFA评价"着手,结合农林牧等产业发展情况,提出6种针对不同立地类型的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