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速溶茶,是将茶叶中可溶物经提取、浓缩干燥制成的速溶饮料。具有冲泡快,简捷,无残渣,可调节浓度及携带方便等优点。受到美国、瑞士和法、德等非传统饮茶国的爱好。速溶茶以美国消费最多。速溶茶(包括调味速溶茶、冰茶)的总消量达到了茶叶总消费量的45%以上(制造速溶茶的耗茶量约达65~70万担),销售金额超过一亿多美元。速溶茶始于英国,到五十年代初,由美国正式投入商业性生产。现美国为速溶茶的最大生产国,据1970年统计年产7,500吨左右。此外,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及日本等国总共约生产900吨。全世界速溶茶的总产量约为8000~8500吨,耗茶近3,2~3,5万吨,占茶叶贸易量75万吨的2.1~2.3%。  相似文献   

2.
茶饮料是中国饮料市场仅次于碳酸饮料、水、乳饮料的第四大饮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售流行的茶饮料包括调味茶、奶茶(液体奶茶,固体奶茶)、纯茶等,这些茶饮料主要采用的茶叶原料有速溶茶粉、茶叶、抹茶等。简要介绍速溶茶粉、红碎茶、抹茶这3类原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加工、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感官审评因子。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茶叶消费国,其需求最近三十年来平均每年逐增约3%。1980年进口茶叶约八万吨,其中红茶占95%,其余是绿茶占4%,花茶,普洱茶、乌龙茶占1%。1977年由于咖啡减产,价格猛涨,于是饮咖啡的转而饮用茶叶,国际市场出现了茶价成倍上涨的罕见现象,美国进口量急剧下降,1973年降到6.3万吨,价值1.14亿美元,1979不到8万吨,1981年回升到8.3万吨。美国虽是咖啡的主销国,但是茶叶也是主要日常饮料之一,平均每人每年茶叶消费量0.76磅,其消费量趋势是逐年增加的。在饮用方法上,茶叶作为热饮料占30~35%,冷饮料占65~70%,对品质的要求是:用于热饮料的红碎茶,内质要求汤色明亮、滋味浓强。鲜  相似文献   

4.
有着千年饮用历史的茶叶,在人们日益注重养生的今天备受青睐。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扩大,茶叶的包装也趋于多样化,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中国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白茶和速溶茶等。红茶是经全发酵而制成的茶,半发酵制成的茶为乌  相似文献   

5.
液态饮料茶是利用茶叶的水可溶物,制成具有饮用方便、营养丰富、包装新颖别致的茶叶保健饮料。现今国内外液态饮料茶的品种颇多,据其特点可归结为二大类:一类为碳酸型调味液态饮料茶,该产品除含有茶叶成份外,还佐入相应的果味,可乐味、糖、酸等辅料,茶叶的色、香、味与佐入的辅料相协调,不突出茶叶个性,但具有茶叶特有的解渴、提神、助消化等独特功效,属于低热值的饮料。另一类为非碳酸型的液态饮料茶,这类饮料茶多为不添加其他辅料,基本上保持茶叶原有的色、香、味,是种适合清饮的无热量饮料。无论哪一类饮料茶,均属软饮料范畴,为天然萃取型的软饮料。  相似文献   

6.
切细红茶是当前国际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广,世界茶叶贸易总量1,500万担其中红茶占93.3%,切细红茶占1,348万担,占红茶贸易量的98.8%,是出口潜力最大的一种茶叶。按市场习惯,规格有叶茶、细茶、片、末四个类型,由于品种不同,切制技术不一,其品质亦有差异,但总的要求是:外形匀净,色泽红褐油润,内质香味浓厚、强烈、鲜爽、叶茶、细茶、片、末规格要分清。但品质优劣主要看内质,因此,在加工和审评上应以内质  相似文献   

7.
高稳定性的速溶普洱茶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速溶茶产品的稳定性问题影响市场销售,为了能大批量生产出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本试验以云南普洱茶为材料,研究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粉加工工艺参数。在加工过程中,浸提2次,提取温度为70~ 75℃,添加茶叶量10%左右的β-CD环状糊精,茶水比1:20,并且陶瓷膜过滤时茶汤制冷温度30℃以下,陶瓷膜过滤后茶汤制冷温度17~18℃,静置充分,可生产出高稳定性速溶普洱茶。应用该工艺生产出的速溶普洱茶稳定好,适合作为罐装茶水的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8.
<正>1山东茶叶市场考察所见在山东省历行5天,对济南、青岛、平度等茶叶市场考察,看到了不少好茶,福建、浙江、云南茶叶在各大批发市场比比皆是,然而就没有贵州茶,更谈不上有道真茶,从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看,济南、青岛市民普遍都喝茶,茶叶品种主要以:绿茶、红茶、普洱、铁观音为主,而这几类茶的生产地为:福建红茶、绿茶、铁观音;云南红茶、普洱;浙江以松阳绿茶为主占据市场,山东本土生产日照绿茶、崂山红茶。  相似文献   

9.
采摘周期影响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VFC),从而影响茶叶品质及其商品价格。事实证明具有醇和优雅清香的茶叶,其卖价比缺乏这些香气的茶叶的卖价要高2~3倍。红茶的典型香气特征是由于新梢中含有固有的化合物的及在茶叶加工中形成的化合物。红茶特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大部分是在萎凋扣揉捻过程中经酶的水解作用而形成的。在印度东北部,特别在阿萨姆流域,经试验每隔7天采摘茶叶,能保证一杯好茶所需  相似文献   

10.
沈荣生 《茶业通报》1990,12(2):13-16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人们对生活要求多样化。素称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面临着同众多新兴饮料的刚烈竞争。消费者对茶叶花色品种也要求丰富多彩。目前,西欧市场的香味茶日益受青年人青睐,西德、北欧一些国家香味茶已占茶叶总销量的一半。为此,随着茶叶药理效应的不断揭示,趁国际美食旅游业的发展及世界“食疗”日益兴起之良机,充分合理地利用金桂花窨制红茶以适合人们之需便是本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来,世界消费市场的传统饮茶习惯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冲饮方便的红碎茶,快速溶解的速溶茶,各种新型的加香茶,果味茶、冰茶以及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茶畅销工业发达国家。因此提出制茶技术革新的问题。一、提出革新问题的原因由于生产力高速发展,“时间就金钱”这一信念越加深入人心,要花费不少时间的传统饮茶习惯与方式,在逐步为饮茶“快餐”化所代替。这一变化,在工业越发达的地区越明显,如日本茶叶消费日益增多的各种速溶茶和罐装茶水——美国速溶茶、琦玉养蜂株式会社生产的蜂蜜抹茶速溶茶、伊藤园的罐装乌龙茶水……,饮用方便,深受欢迎。饮茶的习惯与方式正向快速、方便、保健等多样化趋势发展。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制茶技术上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贮藏条件对茶制品内含成分的影响,并初步预测产品的货架期。针对影响茶及其制品品质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了水分、温度和光照因子对速溶红茶、速溶绿茶、茶黄素、茶多酚茶制品贮藏过程中内含成分包括水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加速货架期测试(ASLT)法预测不同茶制品贮藏理论货架期。结果表明:光照条件能够加剧速溶红茶中茶多酚的氧化降解,不利于多酚类物质保留;茶多酚样品中,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了相同趋势;速溶绿茶在高湿贮藏条件下含水量增加明显,贮藏5d及10d时,含水量相比贮藏前分别增加了6.7倍和9.6倍;与贮藏初期相比,速溶红茶在光照贮藏10d后茶多酚含量降低23%。ASLT初步试验表明,20℃贮藏条件下,速溶红茶和速溶绿茶样品的货架期为27个月,茶黄素及茶多酚样品货架期为13.5个月。本试验能够为特定类型茶制品贮藏环境因素的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二、中国茶叶推进外销对策我国茶叶外销历史悠久,独占世界茶叶市场有一百多年。输出数量以百万担计,创历史上茶叶销售最高记录。我国生产的六大茶类,有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五大茶类输出,销路遍及世界各地,享有物美价廉的世界荣誉。红茶市场兴衰转化剧烈,切细红茶独占市场上风,不利于我国工夫红茶的推销。绿茶市场衰而复兴,除固有的外销眉茶、珠茶外,高级名茶亦进入国际市场。青茶如铁观音、  相似文献   

14.
我厂生产速溶茶,自1976年试制成功以来已有几年的历史,在制造技术上已有一定的基础,我们设想用速溶的形式制成减肥茶是可取的,它具备以下几点好处: 1、溶于水的茶汁和煎煮出的药汁混合调制,有利于增进疗效,调剂滋味。2、速溶品种饮用方便,冷水亦可冲泡。3、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对速溶茶易于接受。湖南医学院附一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确实技术力量雄厚,因而,我们于去年二月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的问题,分别以不同季节的茶叶和不同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速溶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采用Duncan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摘季节的茶叶为加工原料或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茶叶为加工原料,其生产出的速溶茶产品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与春茶为加工原料相比,选用乌龙茶秋茶或绿茶夏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与‘铁观音’品种相比,选用‘单枞’或‘毛蟹’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速溶乌龙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  相似文献   

16.
速溶茶用普通茶叶经过抽提干燥制成,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茶染料在食品制造中可用作染色剂、维生素和香味的添加剂。速溶茶和茶染料已在苏联格鲁吉亚组织生产。氧化酶的合理运用是生产速溶茶和茶染料的技术关键。现已研究出黄、棕、绿和红染料的生产工艺方法。茶染料不仅颜色宜人,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有效化学物质。茶染料含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红茶是我省自营出口红茶中除去“祁红”以外的全部红茶通称。目前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约30%,占全省出口红茶的87%左右,是我省大宗出口产品之一。一、出口茶品质情况安徽红茶出口品质,总水平比较好。自1984年创牌以来,外商不断增多,出口量年年增长,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好评。但是,从1987年出口品质情况来看,虽然有关部门作了很大努力,但全年对照出口样检验相当率有所下降。出口品质主要存在问题有:高档工夫条索细瘦,嫩茎稍多;中低档工夫条索松扁含片,中段碎茶含量较重,筋梗较多,形成“茶肚”,下段较重;说明净度和整碎问题比较大。叶底摊薄色暗。碎、片、末茶毛衣较多,外形大小欠匀;末茶80孔下较重。  相似文献   

18.
超微绿茶粉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6,28(1):19-19
超微绿茶粉是将茶鲜叶经过蒸汽杀青和干燥处理后进行超微粉碎成200目(74μm)(气流粉碎式加工)甚至1000目(12μm左右)以上的茶叶超微细粉。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品质和各种营养成分。超微绿茶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行业,可作为面包、面条、糖果、果脯等食品的风味添加剂,赋予食品天然的绿色(超微绿茶粉)、红色(超微红茶粉)色泽和营养保健功能;应用于冰淇淋、果冻、糖果、奶油蛋糕、饼干、糕点、茶豆腐、口香糖、茶饮料及面条、面包等食品中,能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超微茶粉可溶于冷、热、冰…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3200年"锦秀茶祖"在这里生生不息,这里有令徐霞客难以忘怀的太华茶,1939年滇红茶在这里诞生——这里是凤庆。中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国。然而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的发展,国内茶叶市场也出现了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情况低迷的现状。凤庆,一个地处云南深处,被誉为"中国红茶之  相似文献   

20.
液态茶饮料的审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季玉琴 《茶业通报》1997,19(1):30-31
液态茶是近年来国内外较为风行的一种茶叶饮料。它的问世使世界饮茶史上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冲击了千年一贯制沸水冲泡慢饮细啜的饮茶方法,使茶叶这一古老饮料具有即饮化、方便化和多样化的时代感。液态茶饮料是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经提取、过滤、调配、灭菌和包装等过程精制加工而成。以成品风味可分为液态纯茶水和调味,保健混合液态茶水(加果汁、糖、酸、奶和保健的中草药等)二大类。包装形式有罐装(二片罐和三片罐)、利乐包装、*LT瓶装和玻璃瓶装等。日本是研制和生产罐装液态茶最早的国家,目前,各种罐装纯茶水生产量已达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