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常压一锅法合成聚乙二醇400葡糖苷松香酸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压下,以聚乙二醇400(PEG 400)、松香、淀粉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一锅法合成了聚乙二醇400葡糖苷松香酸酯。最佳反应条件为:n(PEG 400)∶n(淀粉)∶n(松香)4.5∶1.5∶1,催化剂用量10%(以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 h。粗产品酸值低于5 mg/g,利用CaO精制后的产物酸值小于1 mg/g。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明得到的产物为目标产物。所合成的产物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工业脂肪酸和松香Diels-Alder反应合成复合二聚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脂肪酸和松香为原料,经Diels-Alder反应合成一种复合二聚酸。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了产物的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含量,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催化剂体系,催化剂用量(以体系质量计)1%,松香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0.5 MPa的条件下,产物中二聚体达到51.03%,加成产物40℃的黏度为320 mPa.s、酸值为193.9 mg/g。用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表明发生了Diels-Alder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3.
功能基聚氧化松香二元醇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松香的氧化及氧化产物与二元醇反应合成聚酯的反应;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及不同二元醇类对聚酯制备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对松香氧化产物及聚酯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聚酯的酸值、溶解度、热失重和软化点。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8 h,氧化产物酸值达到318 mg.g-1;聚氧化松香乙二醇酯制备的适宜条件为:以AlCl3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20~140℃之间,反应时间为20 h左右,投料比n松香氧化产物∶n乙二醇=1∶1.2~1∶1.5。该聚酯热失重5%时的温度为178.19℃,软化点为248℃,在甲苯、乙醇和丙酮中溶解度分别为0.0008 g.ml-1、0.0392 g.ml-1和0.0204 g.ml-1。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酸钠和氯丙烯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用量为丙烯酸改性松香钠质量的0.2%),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用量为丙烯酸改性松香钠质量的3倍),在微波辅助条件下,探讨了工艺条件对二元端乙烯基型松香衍生物丙烯酸改性松香烯丙酯得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反应时间100 min,催化剂用量4%,物料配比n(氯丙烯)∶n(丙烯酸改性松香钠)2∶1,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产物得率高达92.2%。采用GC、GC-MS和FT-IR等技术表征了反应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结构与目标产物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5.
羟基保护法合成松香酰二乙醇胺及其表面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用二氢吡喃保护二乙醇胺的羟基,与松香酸甲酯(RAME)反应制得松香酰二乙醇胺二(四氢吡喃醚)后,再经羟基解保护后制备松香酰二乙醇胺(RDEA)。二次回归正交试验优化的合成条件为:松香酸甲酯与二乙醇胺二(四氢吡喃醚)摩尔比1:1.6,反应温度93℃,反应时间4.4h,催化剂乙醇钠用量为二乙醇胺二(四氢吡喃醚)的2.5%,松香酰二乙醇胺得率为93.87%。性能测定表明,松香酰二乙醇胺的发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乳化能力与十二烷基硫酸钠(K12)相当,临界胶束浓度较K12略大。松香甲酯化制备松香酸甲酯的最佳制备条件:松香与甲醇摩尔比1:3、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70℃、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松香的2%,酯化率为95.50%。  相似文献   

6.
松香烯丙醇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索了一种两步合成松香烯丙醇酯的新方法,即先以烯丙醇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以NaOH为催化剂,通过O-酰化反应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烯丙醇酯,再与松香纳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产物松香烯丙醇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合成中间体对甲苯磺酸烯丙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烯丙醇)∶n(对甲苯磺酰氯)为3∶1,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3 h,产率达89.5%;合成目标产物松香烯丙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松香钠)∶n(对甲苯磺酸烯丙醇酯)为1.3∶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产率达75.4%.利用TLC、IR和GC-MS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试验表明,该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的优点,能很好地避免原料因高温而发生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在超临界正己烷条件下,采用Cu-Zn催化剂进行了系列松香酸一元醇酯的氢解还原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松香酯15 g,Cu-Zn催化剂用量为松香酯质量的10%,m(松香酯)∶m(正己烷)为1∶3,温度为270℃,压力10 MPa,反应时间11 h;该条件下松香甲酯、松香丁酯和松香辛酯的转化率分别为87.9%,75.0%和69.9%,选择性分别为93.4%,92.4%和92.8%,得率分别为82.1%,69.3%和64.9%;FT-IR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松香酯经氢解还原反应后酯基被还原为羟基,还原产物主要成分为二氢海松醇、二氢枞醇、四氢枞醇和脱氢枞醇等。  相似文献   

8.
松香基聚葡萄糖苷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歧化松香醇为原料采用转糖苷法合成了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松香基聚葡萄糖苷(RPG),研究了丁糖苷的合成反应及苷交换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丁醇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4∶1,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用量为葡萄糖质量的0.5%,生成丁糖苷的温度110℃,苷交换温度140℃,糖转化率达99.5%。研究了产物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及环氧乙烷聚合度(n)对产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RPG和RP相比,乳化力(EP)和泡沫性能(FP)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马来松香酸制备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香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制备马来松香酸。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马来松香制备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马来酸酐与松香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4 h,通过IR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马来海松酸酐结构进行表征,其构型为经典的二萜类化合物类型。用钾盐法对所制备的马来松香进行水解和纯化,得到纯度为95.3%的马来松香酸,得率81.5%,并利用IR、1H NMR、13C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0.
以月桂烯与对苯醌为原料,合成了萘二酚衍生物,采用GC-MS、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1H NMR等手段对实验产物进行了鉴定,确证产物为6-(4-甲基-3-戊烯基)-5,8-二氢-1,4-萘二酚。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得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月桂烯)∶n(对苯醌)1∶1,催化剂为氯化锌,其用量为对苯醌质量的15%,溶剂为乙酸乙酯,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 h。在上述条件下,反应选择性较高,产物得率为81.0%。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二醇(PEG)改性萜烯基环氧树脂(TME)合成了一系列萜烯基环氧树脂专用乳化剂TP,并通过相反转乳化法制备了水乳型萜烯基环氧树脂(WTME)。考察了PEG相对分子质量(Mr)、TME与PEG配比、合成反应温度与时间对乳化剂的水溶性、表面活性、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及乳液的离心稳定性、粒子粒径分布、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Mr相对适中的PEG4000与TME按物质的量比2∶1、在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作用下、110℃左右反应1 h合成的乳化剂TP-Ⅴ,对萜烯基环氧树脂具有很好的乳化效果,制备的乳液粒子粒径均一度较高,乳液表观黏度较小。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以乳化剂TP-Ⅴ制备的TME环氧树脂稀乳液的粒子表面形成乳化剂-吸附水组成的水合双电层,在该水合双电层构成的树脂/水界面膜作用下,乳液粒子稳定分散于水中,粒径小于200 nm。  相似文献   

12.
松香酰谷氨酸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松香酸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松香酰氯,收率85%以上。松香酰氯与谷氨酸钠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松香酰谷氨酸,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合成条件为:松香酰氯与谷氨酸摩经为1:0.8,反应温度25-30℃,PH7-8,反应时间2.5h,以丙酮与水体积比1:1为混合溶剂,收率84%,并对松香酰谷氨酸双钠的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松香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酯化合成环氧树脂预聚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为三乙胺用量0.02%(以丙烯酸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5h.预聚体的环氧值0.19mol/100g,黏度16.3Pa · s(36℃),酸值0.4mg/g.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FT - IR等方法研究了固化物性能.结果表明,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为固化剂,当m(MeHHPA): m(预聚体)8: 10,固化条件为:预聚100℃,反应2h,190℃固化5h,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最高(53.0℃).  相似文献   

14.
制备并表征了具有温控功能的膦配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亚磷酸邻苯二酚酯(FAPEPP),将其与钯的配合物用于催化松香加氢反应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松香5g、m(松香): m(甲苯): m(水)1: 2: 2、氯化钯0.090%、n(氯化钯): n(膦配体)1: 10、氢气压力5MPa,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3h的较佳工艺条件下,产物氢化松香中枞酸的质量分数小于1%,去氢枞酸的质量分数5.6%,符合GB/T 14020-2006国家标准;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催化剂相不经过处理直接重复使用5次后,产品氢化松香仍然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枞酸和去氢枞酸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松香为原料,依次进行酰氯化和酯化反应合成松香基混合单体,并采用FT-IR、GC-MS、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将该松香基混合单体、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DB)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按物质的量比100∶1∶0.1进行RAFT聚合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松香基单体的RAFT聚合过程,以高纯度的脱氢枞酸基单体进行了RAFT聚合反应。结果表明:脱氢枞酸基单体在松香基混合单体中GC含量为14.3%,在RAFT聚合中显示了很好的聚合结构可控性,聚合物的多分散系数(PDI)为1.28;而松香基混合单体基聚合物的PDI相对较高,PDI为1.85,但仍属于可控范围。所合成的松香基RAFT聚合物同时也是一种新型大分子RAFT试剂,可以作为下一步RAFT活性聚合的RAFT试剂。TGA分析表明:松香基RAFT聚合物显示了很好的热稳定性,质量损失为10%的温度和最大分解温度分别为250和350℃。  相似文献   

16.
马来海松酸快干醇酸树脂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松香和顺酐反应合成的马来海松酸 (MPA)代替苯酐制备醇酸树脂涂料。讨论了合成工艺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发现采用非醇解工艺可以缩短合成改性醇酸树脂的反应时间。应用GPC和FTIR分析了MPA醇酸树脂的结构及分子质量 ,表明MPA醇酸树脂的分子质量比苯酐醇酸树脂的大 ;比较了MPA醇酸树脂和苯酐醇酸树脂的涂膜性能 ,发现MPA醇酸树脂涂膜干燥速度快、硬度高和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17.
以脱氢枞酸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基本原料,先将脱氢枞酸经氢化铝锂还原为脱氢枞醇,再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得到脱氢枞醇丁烯二酸单酯,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产物进行表征。将脱氢枞醇丁烯二酸单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5%的液体助焊剂,测试了助焊剂的物理性能,同时采用扩展率试验法研究了其对3种钎料Sn37Pb、Sn0.7Cu及Sn3.0Ag0.5Cu的助焊性能。结果表明,脱氢枞醇丁烯二酸单酯质量分数为25%的液体助焊剂在物理稳定性、干燥度、铜板腐蚀性以及焊后表面绝缘电阻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3种钎料Sn37Pb、Sn0.7Cu及Sn3.0Ag0.5Cu的扩展率分别为76.6%、81.6%和75.3%,助焊活性均高于相同条件下的精制氢化松香助焊剂,并且钎焊Sn37Pb和Sn0.7Cu钎料时的焊点形貌规则,表面光亮无凹坑,明显优于精制氢化松香。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二乙醇胺(DEA)、聚乙二醇200(PEG200)对氢化萜烯 - 马来酸酐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HTME)改性,制备了阳离子型环氧树脂基多元醇水分散体.通过对合成反应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制备环氧树脂基多元醇的最佳反应条件:DEA用量为12%(以HTME的质量计,下同),PEG200与HTME(与DEA氨基反应后的量)物质的量比为1: 1 ~ 1.2: 1;催化剂ZnCl_2用量为2%,在100℃下反应6 ~ 7h.通过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表征了该多元醇的化学结构.随着PEG200用量的增加,所合成多元醇的羟值提高,软化点、玻璃化温度(T_g)及分散体黏度降低.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表明,在酸性条件下,DEA用量为12%时所合成的环氧树脂基多元醇具有良好的水分散稳定性,水分散体的Z均粒径小于100nm.多元醇水分散体在高固含量时黏度较大,添加适量极性惰性稀释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可有效降低分散体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