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超产二号优质品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通过对超产二号优质品种不同肥料种类和数量、不同插秧密度与产量等性状的两年回归试验分析得出,超产二号属于高产优质品种。从产量方程来看,平均产量应为8797.8kg/hm2。对超产二号产量影响最大的栽培因素为施磷量,每公顷113.4~129.1kg,其次是施氮量,每公顷以139.2~143.4kg为宜,施钾肥作用较小,每公顷67.1~84.3kg,插秧方式以30cm×(13.8~15.8)cm产量较高。单因素效应分析,产量与4个栽培因素之间均呈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稻农业丰收计划大面积调查结果分析,超产1号新品种增产潜力很大,其产量水平在7500~12000kg/hm2之间,其中产量在10500~12000kg/hm2的田块共22个点次,占调查田块总数的一半以上。平均理论产量为10294.5kg/hm2,比对照品种秋光和通35增产14.8%。同时提出了超产1号提高单产水平的最佳产量构成模式及其主要配套技术,对我省水稻生产的发展和提高栽培研究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优质稻中健2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健2号是由中国水稻所选育的高档优质常规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特强,需磷钾肥量大、氮肥少,较抗倒伏,产量较高的特点。2003年我县推广1333.3公顷,其中育秧移栽模式有800公顷,这是中健2号的高产模式;采用直播技术模式有533.3公顷,该模式产量其次,且要密切注意控苗。 相似文献
5.
水稻盐粳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盐粳2号是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培育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秆低、耐肥、抗倒、高抗白叶枯病、高产优质。我县于1985年引进试种,在1985—1987年的三年试验中,亩产均超过500公斤,较豫粳1号增产10%—20%。1988年五里桥乡种植的66.5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33.5公斤;1989年种植的1651亩高产开发方,平均亩产558.7公 相似文献
6.
超产6号是焦作农科所新近选育的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于2002年参加了河南省水稻中晚粳预备区试,表现突出,并被省内外20多家单位引种示范. 相似文献
7.
8.
10.
11.
12.
[目的]探讨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在淮北黏土地区的适应性,为在该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该农机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毯状秧盘与钵形毯状秧盘机插对比试验的方法,于2013年在东辛分公司选择试验面积10hm。,当年统计两种育秧盘的秧苗素质、栽插均匀度、茎蘖和叶龄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状况,进行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钵形毯状秧盘育的秧苗其根量、主茎高、茎基宽、白根数、百株干重和质量高比均优于常规毯状秧盘育的苗,当年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平均产量达11640kg/hm2,比常规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增产4.6%。[结论]试验证明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水稻机械种植技术,适合在淮北黏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六安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而水稻是粮食作物中的重要类别。本文总结了六安市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枫香播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总结了枫香一年生播种苗(1-0)培育中的种子催芽、苗期物候、年生长规律、苗木分级、合理育苗密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枫香播种苗速生期较长,年生长过程中出现1次高生长高峰,2次地径生长高峰:采用30ml/lH2O2或者5mg/kg三十烷醇水溶液浸种6小时,可提高场圃发芽率60%以上;枫香(1-0)苗木分级标准是Ⅰ级苗地径≥0.9cm,苗高≥87cm,Ⅱ级苗地径0.9~0.5cm,苗高87~75cm,Ⅲ级苗地径<0.5cm,高<75cm;合理育苗密度为65~85株/m2,每公顷产苗量65~85万株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比较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和机插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新型钵苗育秧机插和传统毯苗育秧机插栽培技术在定远县水稻生产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传统毯苗育秧相比,钵苗育秧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株高、茎基宽、百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根数分别增加了17.3%、26.9%、124.2%和49.4%;机插后无缓苗期,茎蘖动态发展平缓,成穗率比传统毯苗提高19.9%,穗长明显增加,穗粒数提高17.4%,总颖花量增加5.2%,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提高,最终产量增加9.4%。[结论]钵苗育秧机插技术有利于水稻品种尤其是大穗型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型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比一般杂交稻明显增产,其中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械化种植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近些年湖南永州地区大力推广水稻插秧机,在多年
推广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基于此,本文提出水稻机插秧的优势,进而探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栽培措施对佳早1号产量及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间筑小田埂,并覆盖地膜,排灌分开,每个小区面积是14 m2,栽插规格是20 cm×20 cm,每丛插4本。共进行播栽期试验、栽植密度试验、不同N肥水平试验、N肥施用比例试验。[结果]不同播栽期对佳早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大,在不影响晚稻安全齐穗的前提条件下,佳早1号的播栽期可比当地正常时期推迟10 d左右。不同栽植密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栽植25、30和36丛/m2处理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比21.43、18.37丛/m2处理增产显著或极显著;以获取最大效率的高产为目标,现行适宜的栽植密度为25~30丛/m2(19.8 cm×16.5 cm至19.8 cm×19.8 cm)。不同N肥水平现行适宜的施N量为150~195 kg/hm2;比较各处理的产量构成看出,适量施N量的处理穗多穗大,单位面积总粒数多,结实率高;施N偏少的处理,穗数较少,单位面积总粒数少,引起减产;施N偏多的处理,虽然穗也多,单位面积总粒数多,但由于结实率偏低而减产。基蘖、穗粒肥比8∶27、∶36、∶4各处理之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从平衡施肥的角度出发,现行适宜的基蘖、穗粒肥比例可选7∶3。[结论]该研究可为佳早1号在宁德市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