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桐庐茶史话     
卢心寄 《茶叶》2010,36(3):183-184,180
1渊远的茶史 桐庐产茶,历史渊远。查《浙江茶叶》等史料:浙江产茶,最早见于汉朝,东汉时(公元25—220年)睦州已产茶,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在唐朝时,浙江已有十州五十五县产茶,睦州的桐庐、分水名列其中^[1]。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茶叶产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宋的茶叶生产,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全国茶叶产区有所扩大,各地名茶繁多,茶叶产量也有增加。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建炎杂记》)载:“至绍兴末年(1162年),东南十路六十州(细数为六十四州),二百四十二县,岁产茶一千五百九十余万斤。”又载,成都府路、利州路十一州,岁产茶二千一百○二万斤。夔州路忠、达二州,岁收茶以八万斤为额。总计产区为七十七州,岁产茶三千七百余万斤。这实际只是宋政府征榷  相似文献   

3.
德阳市产茶历史久远,西汉开始种茶,五代时期开始了名茶生产。据宋《东斋记事》卷四载:“蜀茶名者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咪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目,利州之罗村……。”另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有什邡杨村茶产于西山区,设有买茶场。”又据清乾隆版《什邡县志》载:“高景关内三河地产茶,味盛清香。《华阳国志》载:“什邡山间产美  相似文献   

4.
临海产茶历史悠久,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据《临海县志》引抱朴子《园茗》记载:“盖竹山(今汛桥镇)有仙翁茶园,旧传葛玄植茗于此”。唐朝,临海产茶为浙江十州五十五县之一。明朝,临海茶叶广为栽种,品质优良,明洪武初年(1368)芽茶已列为贡品,弘治年问(1488~1505),已生产贡芽茶9斤。在《浙江通志》记载:嘉靖年间(1522~1566),云峰茶已成为浙江名茶。  相似文献   

5.
天尊贡芽     
天尊贡芽是浙江历史名茶之一,早在南宋时期,就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该茶产于浙江省桐庐县歌舞乡,桐庐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产茶历史悠久,宋朝范仲淹的《鸠坑茶》诗中有“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茅”之名句,曾生动地描述了桐庐当时的产茶盛况和茶叶的品质。据《分水县志》和《桐庐县志》载:“…六研斋笔记载;  相似文献   

6.
黄花云尖 黄花云尖茶产于皖南山区的宁国县。该茶创制于1983年,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外形挺直平伏,色泽绿翠显毫,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肥嫩绿亮。1985年6月在南京由农牧渔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优质名茶展评会上,被评为全国新名茶,1989年复评又获农业部优质名茶称号。 宁国县产茶历史悠久,宋代李心传《建炎杂记》载:“宁国府岁一百一十二万斤,宁国县鸦山茶为贡品”。明代徐渭辑《徐文长先生秘集》中记述的全国优质茶产地,就有高峰山脉的鸦坑。高峰产茶品质优异,清康熙年间张所勉的《鸦山辩》载:“宁邑产茶不一处,高峰、济川(现属青龙乡)、龙潭……诸地  相似文献   

7.
温州早茶区域品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温州早茶起源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全市陆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900余万。温州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西晋末年,迄今1600余年。唐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援引《永嘉图经》,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唐书·食货志》亦载"浙产茶10州,55县,有永嘉、安固、横阳、乐城四县",永嘉县的茗岙,瓯海区的茶山就因茶而得名。宋代,温州已成为浙江主要的茶  相似文献   

8.
一、最早的茶叶生产和初级市场贵州省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邓乃朋先生《贵州产茶史》考证,有记载的可追溯到汉代。其论据为杨雄(公元前53~后18年)在《方言》中说:“蜀西南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和经济林条件最好的地方。本文拟就发展茶叶生产,如何认识、利用和发挥该地区的潜在优势,略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茶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一)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729—805)《茶经》就载有“《坤元录》: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别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该史料在同治(1873)的《溆浦县志》载“‘无射山’不可考”。但在清嘉庆和同治年间出版的《湖南通志》证实,无射山  相似文献   

10.
龙游方山茶 浙江龙游县产茶历史悠久,北宋西安长史蔡宗颜撰述:“龙游方山阳草坡出早茶,味绝胜。”明弘治年间《衙州府志》载:“龙游县方山之阳,出早茶,味绝胜,可与北苑、双井争衡。”北苑茶、双井茶是当时全国著名的茶叶,方山茶可以与之争衡,说明方山茶质量具有全国名茶的术平。1935年余绍宋的《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南乡多产白毛尖,香高味鲜,销于上海、杭州竹木商人。”方山茶也称白毛尖。1986年龙游县农业部门成立名茶课题组,通过3年努力,研制恢复成功  相似文献   

11.
“老长沙”只要一提起“河西园茶”,就赞不绝口,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河西园茶”饮时使人感到清心可口,回味无穷。特别是用新鲜的香黄藤烘熏,散发出浓厚、独特的烟香气味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据考证:早自唐代以来,岳麓山一带就已产茶,宋史《食货志》上就有“湖南茶出  相似文献   

12.
湘西是比较集中的土家族聚居地。这里山峦迭嶂 ,环境宜茶 ,是茶树原产地向东扩散的关键性过渡地带。茶叶作为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长期的演化发展中形成独特的土家茶文化。湘西茶叶自古有名。《桐君录》载 :“酉阳产茶。”说明在东汉时湘西就有产茶的记载。《荆州土地记》载 :“武陵七县通出茶 ,最好。”《永顺县志》载 :“唐代溪州以茅茶入贡 ,其为生产地可知”。《通典》 (杜佑 )记载 :“永顺、龙山、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贡”。说明在南北朝时期湘西就产好茶 ,唐朝时期即有名茶入贡。《古丈坪厅志》载 :“湖南以茶富。……茶之利大…  相似文献   

13.
徐巧英 《中国茶叶》2005,27(2):33-34
浙江省东阳市产茶历史悠久,《山越史》载:“会稽山脉延升入境的东白山一带,三国时已产茶。”陆羽《茶经》称:“婺州东白山与荆州同。”唐李肇《国史补》将婺州东白与蒙顶石花、顾渚紫笋等列为唐代名茶。1966年东阳县被列为全国五万担茶基地县。1983年磐安建县,将东阳的岭口、玉峰、尖山、胡宅等重点产茶乡划入磐安。本文通过对东阳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福宁清水绿     
福宁清水绿,又叫龙首山清水绿。因龙首山主峰于福宁城北,属太姥山南支脉,此茶扬名于发源地龙首山巅的圣水寺,以及龙首山麓“百里诸山”,故近代人称龙首山清水绿。 福宁清水绿历史悠久,国内外久负盛名。早在唐代(公元618~907年)福宁(今之霞浦)已开始产茶。如《新唐书,地理志》福州(当时霞浦属之)土贡中就有茶的记载。宋代淳熙的《三山志》和清代《福建通志》四卷中云:……“《唐地理志》亦载福州贡蜡面茶,盖建茶未盛前也,今古田、长溪(即霞浦)近建宁界亦能采造,然气味不及。”又《乡土历史》上册30页中载:“福建是茶叶生产区,早在唐代,闽东、闽北已开辟了许多茶园……我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5,(6)
<正>江西浮梁,茶瓷同辉,不仅孕育了千年窑火不熄的世界瓷都景德镇,而且茶文化底蕴深厚。浮梁产茶,始于汉晋,风盛于唐,千百年来浮梁人民"摘叶为茗,伐木为纸,坯土为器"。唐·王敷《茶酒论》载"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记述"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占全国茶叶税八分之三。浮梁当时已成为繁盛的茶叶贸易之都。1915年浮梁茶与祁红茶同获"巴拿马万  相似文献   

16.
广元市茶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治贤  李莎 《中国茶叶》2008,30(8):14-15
四川广元产茶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围时期的葭萌古城——今广元市境内昭化古镇就是因其产茶而得名,旺苍高阳坡茶、青川七佛茶在西汉和唐代就已成为贡茶。1997年,广元市茶业被列为浙广合作项目,由广元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了第1轮《对口帮扶广元地区茶业发展协议书》。由此,广元茶业进入了十年发展黄金期,历经“几五”恢复发展,“十五”加快发展,到“十一五”优化升级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5,(2)
<正>江西浮梁,茶瓷同辉,不仅孕育了千年窑火不熄的世界瓷都景德镇,而且茶文化底蕴深厚。浮梁产茶,始于汉晋,风盛于唐,千百年来浮梁人民"摘叶为茗,伐木为纸,坯土为器"。唐·王敷《茶酒论》载"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记述"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占全国茶叶税八分之三。浮梁当时已成为繁盛的茶叶贸易之都。1915年浮梁茶与祁红茶同获"巴拿马万  相似文献   

18.
建瓯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唐宋时期著名的北苑茶产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了不少关于北苑茶的诗篇。 南宋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陆游奉命离蜀东归,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这年冬天,他赴闽任,驻建宁府。当时,陆游已经54岁了,由于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壮志难伸,心情忧愤。他在《适闽》诗中写道:“春残犹看少城花,雪里来尝北苑茶。未恨光阴疾驹隙,但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文化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梓金 《福建茶叶》2000,(Z1):12-13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 ,最早见诸南安县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 (公元 376年 )。陆羽《茶经》对福建建州等地产茶有“往往得之 ,其味极佳”之誉。八世纪福建列入全国主要茶区 ,为茶税主要来源之一。宋代采造茶叶供皇室饮用的贡焙 ,由江苏阳羡改设在福建建安 (今建瓯市 )的北苑。北苑贡茶经蔡襄等人的倡导 ,茶叶采制技艺的精湛 ,品饮的考究 ,“莫不胜造其极” (《大观茶论》)。与此同时 ,品尝 ,评比茶叶的“斗茶之风”更风靡全国。这时也是我国茶文化的繁荣时期 ,论述北苑茶采制技艺、品饮艺术的著作与诗文空前繁盛。以著名的蔡襄《茶录》 ,范仲…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红茶制作方法,远至清初(《武夷山志》就有记载:“红茶与乌龙茶一样,也起于明,盛于清,首先由福建产制。”相传平江的红茶制作是由宁州人(修水县)在长寿街传授的。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平江县志》载:“本邑产茶颇多,有茶税。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当不下数十万金。”又载:“况茶市方殷,贫家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