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启动了公益性大豆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两个专项集中了国内从事大豆产业技术研发的骨干力量,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配合“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的实施,《大豆通报》特设立“技术体系专栏”,以便及时刊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技术指导意见和行业科技专项的最新成果,为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的深入和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服务。 希望参与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行业科技和科技入户工程的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及时反映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交流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入户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实现“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促进科技进村入户”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振兴黑龙江大豆产业,维护产业安全,需要建立非转基因保护机制;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快结构调整,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构建产业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豆生产、加工和经贸形势的分析,指出无计划、盲目性和过份量地进口大豆对我国大豆产业仍于民族工业的严重危害性;明确了我国大豆在入世进程中、经济发展里和产业建设上所具有的基础和条件,与世界各国并论尚有比较优势;阐明了调整农业结构等九项工作,是面对进口冲击和促进大豆发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大豆生产及贸易形势分析王育民邵立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哈尔滨,150000一、国内外大豆生产形势1996~1997年市场(1996年10月末至1997年9月末),全球大豆主产国除中国外总产均增加,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分别较上年度增产7...  相似文献   

5.
袁明 《大豆科技》2013,(1):42-44,58
通过对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2011年度大豆生产情况的调研,总结了该地区大豆的生产情况,品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及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因素、互动机制及竞争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豆农业生产、加工业及经贸市场的相关情况 ,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在影响因素、竞争战略、互动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表述 ,旨在为大豆产业建设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及新的办法 ,面对世界大豆发展格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7.
2012年对于中国大豆产业来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下降,世界大豆主产国美国因受旱灾影响,大豆预计产量由9月份的锐减14.8%提升至11月份的略减4%,国际大豆价格如坐过山车般忽而陡涨忽而剧跌,国内舆论说"中国大豆企业又被美国农业部忽悠了"。岁末年初,本文试从生产、市场和政策3个维度盘点2012年中国大豆产业状况和产业环  相似文献   

8.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之一,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界定了大豆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以此确定了大豆产业研究的基础框架。运用SWOT分析范式明确黑龙江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对黑龙江大豆出口竞争力比较,确定黑龙江大豆的竞争潜质,挖掘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阐述了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潜力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提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五个可行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市场对大豆原料价格的操纵压抑了中国豆农的积极性,引发种植面积缩小以及对加工业产业运行、经贸市场营销运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结合所掌握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与对黑龙江大豆生产实际的考察,提出应效法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和具体办法的微观实施,确保黑龙江及全国的大豆传统优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改革与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遥 《大豆科学》2018,(1):126-130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陷入种植面积连年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产业逐渐萎缩的困境。大豆产业安全与否,事关中国农业物种、农业耕地及国民食品三大安全问题。《黑龙江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扩大水稻、大豆种植,减少玉米种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这是贯彻中央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版。搞好黑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非转基因大豆民族产业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安全。自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后,黑龙江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缩减玉米种植,扩大大豆、水稻种植面积,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趋势得到遏制,2016年大豆播种面积为312.5万hm~2,比2015年增加72.4万hm~2,增长30.2%,但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为此,建议应采取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确保我省大豆产量、质量和种植面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豆农种豆积极性;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我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调整贸易政策,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以此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安全、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