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青海省海南州草甸、高寒草原草场地上部分牧草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是热量和水分。用积分回归法分析了牧草生长发育各时段单位因子变化量对年产量的影响程度及正负效应时段。  相似文献   

2.
高寒草甸草地牧草产量及其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寒草甸草地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对所测高寒草甸草地实行全年封育,于7月、8月、9月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①牧草产量以8月分最高,小嵩草甸干草产量可达43.7g/m^2,灌丛草甸可达109.9g/m^2;②与环湖地区相同类群牧草相比,牧草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牧草粗蛋白质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降低,牧草粗纤维含量变化与之相反。牧草中锌含量缺额,硒、铜含量严重缺乏,必须对该区牲畜补饲硒、铜、锌制剂。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07年的牧草生长期各时段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天然牧草产草量观测资料,应用积分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气候因素对天然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牧草的返青—展叶(4月中旬~5月下旬)时期,温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呈负效应,降水量呈正效应,而日照从负效应到正效应变化。6月份温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呈正效应,7月份呈负效应,而降水量和日照对牧草产量的影响一直呈正效应。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此时温度、光照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呈正效应,温度的正效应9月上旬达到最大,降水量8月中下旬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寒天然草地施氮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亚君 《中国草地》2005,27(6):67-69
采用氮肥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施用氮肥对高寒草甸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就两年累积增产效应而言,施肥量为37.5kg/hm^2时,单位尿素可获得地上总生物量的最大增产量为27.84 kg,而当施肥量为225kg/hm^2时,禾本科牧草可以获得单位尿素的最大增产量为17.48kg.综合考虑两年草地总生物量、优良牧草生物量的变化,认为天然高寒草甸草地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可以获得最大禾草产量及单位尿素最大增产量,有利于退化天然草地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象影响因子对高寒针茅草原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青海省兴海县1999-2009年高寒针茅草原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var.krylovii)生育期的气象资料和牧草年产量,对其11年的牧草产量数据进行五次多项式趋势产量拟合,计算气象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利用DPS统计软件对牧草生育期内不同时段气候因子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月下旬平均气温、积温对西北针茅产量的影响最大(P0.05);4月下旬的降水量,5月上旬10 cm地温,6月上旬平均气温、积温、5和10 cm地温以及8月下旬10 cm地温对西北针茅的影响次之(P0.10)。西北针茅生育期各气象因子与相对气象产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6月上旬、8月下旬的平均气温,4月中旬、6月上旬的积温和5月下旬的降水量与西北针茅相对气象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各要素每增加1个单位,相对气象产量分别减少8.15、11.65、0.43、0.55、0.33 kg/hm2;7月上旬的积温、4月中下旬和6月下旬的日照时数与西北针茅相对气象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各要素每增加1个单位,相对气象产量分别增加1.300 0、0.074 50、.785 0和0.137 0 kg/hm2。  相似文献   

6.
地温影响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李英年  周兴民 《草地学报》1997,5(3):168-174
本文采用地温资料建立影响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的正交多项多积分回归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分析表明,回归模式:GW=359.6「1.9176+αk∫^111Ψk(t)X(t)dt」模式模拟的拟合率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2.32%,达极显著相关的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饲草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常规方法、半体内法(尼龙袋法)、体外产气法在高寒草地天然牧草营养评定上的应用,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的评定进展,提出今后青藏高寒草地天然牧草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饲草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常规方法、半体内法(尼龙袋法)、体外产气法在高寒草地天然牧草营养评定上的应用,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的评定进展,提出今后青藏高寒草地天然牧草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南州自然因素和载畜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草业科学》2002,19(2):16-18
  相似文献   

10.
对青海省河南县高寒草甸草地3个草地型分别进行追施尿素(Ⅰ)、尿素+复混肥(Ⅱ)、复混肥(Ⅲ)的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试验组Ⅰ试验区内比试验区外可食鲜草产量增长2 649.95 kg/hm2,提高43.19%;试验组Ⅱ可食鲜草产量增长2 354.85 kg/hm2,提高达36.30%;试验组Ⅲ可食鲜草产量增长1 735.41 kg/hm2,提高达29.66%。试验区内植物高度增高,植被盖度增加,草地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寺寨牧场1997-2000年3年牧草结构及产草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场通过围栏封育比未封育草场牧草种类,高度,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提高68.4%。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高寒牧区人工草地的建植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论述了人工草地在青海省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中的作用,提出了人工草地在利用和建植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途径,指出人工草地应在推动高寒牧区季节畜牧业、减少放牧对天然草地的压力、恢复草地植被中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利用强度对混播草地牧草产量与组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试验中,放牧绵羊对草地的实际利用率(采食率)各为40%、60%、70%、80%左右以及适时刈割这五种处理方法,对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混播草地不同季节牧草地上生物量、全年产量和植物组分动态等均产生了明显的处理效应。试验期内(1987~1989年),连续刈割条件下,草群中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草比例逐年下降,而红三叶草比例逐年上升;中等偏高的放牧强度(实际利用率为70%左右)下,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在草群中的比例相对稳定,豆、禾比率保持在1:2左右;放牧本身有降低红三叶在草群中的比例的作用,各放牧处理中红三叶比例仅达10%左右。在实际放牧强度为40%~70%的范围内,草地牧草产量较高(各年份情况相似),其中以适度放牧强度(利用率60%左右)下草地产量最高;过度放牧强度(利用率80%左右)明显降低了草地牧草产量,并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年度间变化。本试验中,割草处理产生的综合效应与过度放牧强度类似。不同放牧强度对春、夏、秋各季节牧草地上生物量都产生了极显著处理效应,春、秋二季,以适度放牧强度(利用率60%左右)下牧草地上生物量最高;夏季以割草处理下牧草地上生物量最高;过度放牧强度(利用率80%左右)下,春、夏、秋季测得的牧草地上生物量均极显著低于适牧处理。本试验为当地选出的适宜放牧强度是实际利用率为60%左右,相应的牧后地上牧草剩余量约为900公斤干物质/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年降水量250mm荒漠草地牧草混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参试草种的生长发育、植株变化、草群覆盖度、杂草侵入、牧草产量与草群营养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混播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年降水量250mm荒漠草地牧草混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参试草种的生长发育、植株变化、草群覆盖度、杂草侵入、牧草产量与草群营养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混播方案。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作者多年来在若尔盖沙化草地飞播牧草的实践,对高寒地区利用直升机在播前准备、飞播的安全管理、飞播作业以及现场质量检查等飞播种草治沙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以便为直升机飞播种草治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天山北坡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过渡地带,进行旱作红豆草人工草地的研究和大田生产结果表明:在建植中对地形选择、抓苗、保苗的管理和刈割技术等措施的配套实施,是保证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冷凉山区退耕还草适宜牧草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海拔2530 m的南方冷凉山区退耕地上对18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通过对各牧草的物候期、绝对生长率、相对生长率、茎叶比、产草量、青干比、净同化率等生产性状和经济指标的分析表明:18个牧草品种中15个品种能在冷凉山区正常生长,其中多年生黑麦草(马达)、多花黑麦草(旺饲)、紫花苜蓿(WL-612)和紫花苜蓿(四季旺)、白三叶(海法)各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冷凉山区退耕还草的推广草种(品种)。  相似文献   

19.
刈割期和留荐高度对新麦草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霍成君  武宝成 《草地学报》2000,8(4):319-327
1999年5月~9月在华北农牧交错带研究生育期和留荐高度对新麦草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抽穗期刈割头荐留荐4cm全年割三次的干草总产量最高,(2060.51kg/hm^2),其次是初花期刈割头荐留荐10cm(1951.84kgDM/hm^2),粗蛋白质总产量最高的处理是抽穗期刈割头荐留荐4cm(470.29kgDM/hm^20,其次是初花期头荐刈割,留荐4cm(424.26kgDM/hm^  相似文献   

20.
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研究不同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对无芒雀麦+新麦草+杂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三次干草总产量,以初花期刈割,留茬5cm最高(2108.1kg/hm2),其次是抽穗期刈割,留茬7cm(2095.82kg/hm2)。粗蛋白质总产量以初花期刈割,留茬5cm最高(473.7kg/hm2),其次是初花期刈割,留茬3cm(439.8kg/hm2)。初花期刈割,留茬5cm的ADF和NDF含量均较低。在河北坝上地区无芒雀麦+新麦草+杂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以初花期刈割,留茬5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