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场内建筑物牛场内各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有利于生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节约投资,经济实用。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采光、防疫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修建多栋牛舍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牛场的目的是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牛的健康成长。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长江以南则以防暑为主。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修建牛舍多栋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以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以上。修建畜舍时,必须符合家畜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  相似文献   

3.
建设牛场的目的是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牛的健康成长。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长江以南则以防暑为主。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修建牛舍多栋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以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以上。修建畜舍时,必须符合家畜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创价和设施投资,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因此栏舍修建应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施工建筑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  相似文献   

4.
1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 克服营养性不良对于繁殖母牛来说,改善其饲养环境主要指牛舍及饲料两方面。目前,养牛户都已经标准化牛舍,这也是养牛必要条件之一,牛舍要做到冬季能防寒、夏季可防暑。  相似文献   

5.
1建造 牛舍选在住宅区下风口,且位于水源下方,干燥向阳的地方,以便于采光和保暖。牛舍的朝向,与采光和寒风侵袭方向有关,应坐北朝南。牛舍建筑必须综合考虑饲养目的、饲养场所的条件规模及养牛设施等因素。大规模饲养时,要考虑节省劳力;小规模分散饲养时,要便于详细观察每头牛的状态,以充分发挥其生理特点,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暖棚牛舍以其防寒性、保暖性和防暑等功能,对肉牛饲养繁殖、育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多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暖棚养牛方法,由半开放式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封闭牛舍,单列到双列,到现在采用阳光板和保温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在宁夏肉牛养殖核心区的泾源县被广泛应用。目前,泾源县新型暖棚养牛快速兴起,已经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一部分养殖户的暖棚的建造和使用不是很科学和规范,严重影响养牛效果。笔者以封闭牛舍为例,将建造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的事项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肉牛养殖场的肉牛舍较简单,可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育肥时期、年龄而确定。建牛舍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有条件的可盖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国内常见的肉牛养殖方式有拴系式和散放式两类,牛舍建筑有牛栏舍、牛棚舍、塑料大棚等。北方的肉牛舍,要求能保暖、防寒;南方要求通风、防暑。牛舍内应设牛床、牛槽、粪尿沟、通道、工作室或值班室。牛舍南侧有条件的设有运动场,内设自动饮水槽、凉棚和饲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两旁应绿化。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健康状况、生产能力的发挥、奶质等与奶牛生活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牛舍建筑有严格的要求。奶牛的散热能力较差,高温对奶牛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奶牛是“怕热、不怕冷”的动物,牛舍建筑应着重防暑、降温,便于操作,有利卫生。  相似文献   

9.
1牛舍的建设牛舍是奶牛生活的场所,牛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牛舍的建设和内部设备不仅影响奶牛的育种、繁殖、饲养和疫病防治等工作的成效,还直接影响牛奶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牛舍要建在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牛舍的方向应为南北向,这种朝向有利于防寒避暑,冬暖夏凉。2奶牛的运动应保证奶牛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以上,如果天气好每天除饲喂和挤奶外应尽量给奶牛自由活动时间,这对牛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产奶和提高繁殖率都有益处。不过奶牛不易激烈运动和长距离放牧,这将影响产奶量。3刷拭应保证每天刷拭一次牛体,这不但…  相似文献   

10.
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中,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奶牛饲养管理各环节中的温度要求介绍如下,以供奶牛饲养者参考。1牛舍温度奶牛舍应能保温隔热。牛舍内的温度应满足奶  相似文献   

11.
(一)肉牛舍类型 1.半开放牛舍:半开放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部分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水槽、料槽设在栏内,肉牛散放其中。每舍(群)15~20头。每头牛占有面积4~5平方米。这类牛舍造价低,节省劳动力,但冷冬防寒效果不佳。 2.塑膜暖棚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处,是近年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牛舍。与一般半开放舍比,保温效果较好。塑膜暖棚牛  相似文献   

12.
犊牛下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饲养管理不善、牛舍建筑设计不合理、寒冷多变的气候等是引起本病多发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防止发病、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奶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取决于牛的饲养环境.本文所说的环境是针对集约化养牛场的封闭式牛舍内环境,是指牛周围的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空气质量等.牛舍的环境控制是在建设或改建及牛舍使用时要充分考虑的各种措施,用这些措施消除和减缓自然因素对牛饲养中的不利影响,保证牛只的健康,预防疾病,降低饲养成本,从而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效益等.  相似文献   

14.
1建造牛舍选在住宅区下风口,且位于水源下方,干燥向阳的地方,以便于采光和保暖。牛舍的朝向,与采光和寒风侵袭方向有关,应坐北朝南。牛舍建筑必须综合考虑饲养目的、饲养场所的条件规模及养牛设施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同地区肉牛舍夏季环境状况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8个肉牛场的牛舍夏季环境状况进行检测,测定了牛舍内外的温度和舍内的湿度、风速、照度以及CO2、NH2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牛舍环境状况较好,中原地区环境状况次之,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育肥的环境需求,南方牛舍环境存在高温高湿的问题,需采取适宜的防暑措施.  相似文献   

16.
奶牛舍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南省郑州地区奶牛舍热工设计要求的冬季低限热阻、夏季低限热阻和低限总衰减度为评判依据,对河南农业大学乳牛舍外围护结构冬季总热阻、夏季总热阻、总衰减度和总延迟时间进行测算,评价了其保温隔热性能,认为在河南省及其气侯相似地区,有窗封闭式乳牛舍外围护结构的冬季保温性能足以达到奶牛的要求,而夏季的隔热性能却远远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因此仅依靠改变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难以使防寒和防暑兼顾,应该在基本符合冬季保温要求的前提下,增加畜舍的开放程度,保证夏季有足够的自然通风面积,同时降低建筑投资,才是乳牛舍设计和建筑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农户饲养奶牛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牛舍选建1.1舍饲奶牛的畜舍建筑,必须符合奶牛的生理特点和生产特点。奶牛舍址应选建在地质结构好、地势高、干燥、向阳、通风、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周围无工业“三废”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奶牛的散热机能不够发达(汗腺少、血供量微),因此,其耐热力低于耐寒力,故牛舍应该是通风、采光良好、冬暖夏凉,方位选择上应尽力保证阳光照进牛舍内,牛舍朝向要避开西、北方向和山口,以朝南或东南方向为佳。1.2奶牛躯体大,食量大,生产性能高。牛尿及粪便通道、饲料通道应有适当的宽度,以便牛只休息和饲养人员工作。1.3奶牛舍相当于生产牛奶的工厂,牛…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生态牛舍并与普通牛舍进行了饲养育成牛和肥育架子牛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牛舍饲养育成牛日增重可达0.68千克,饲养育肥架子牛日增重可达1.19千克,分别比普通牛舍饲养育成牛日增重的0.37千克和饲养肥育架子牛日增重的0.62千克提高0.31千克和0.57千克,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冬季肉牛舍环境指标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测定西北地区冬季肉牛舍环境指标,评价肉牛舍环境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选择木屋架草泥屋面肉牛舍2栋(其中1栋地面加2 cm垫料)、单层彩钢板屋面肉牛舍1栋(屋顶换气缝覆盖塑料薄膜)测定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草泥屋面牛舍内平均温度为-9.56 ℃、湿度为78.71%、风速0.17 m/s,牛舍温度过低,不能满足肉牛生产要求;单层彩钢板牛舍同期的温度比草泥屋面牛舍高3 ℃,但湿度要高15%(达到93.75%),风速为0.03 m/s,其环境综合评价不如草泥屋面牛舍.牛舍地面加垫料即可提高舍内温度,又可保证地面温度在0 ℃以上,同时可以降低相对湿度4%,是改善牛舍环境条件的有效措施.建议:肉牛舍屋面采用草泥屋面或双层彩钢板,屋顶换气缝改为0.36 m,地面垫料厚度可增加到5 cm.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结合本牧场的牛舍结构现状,对新建扩建奶牛场或饲养小区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