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提高山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1 加强母山羊的饲养管理、促其早发情. 山羊可全年发情,但以春秋两季为主,开原地区山羊多采取舍饲或半舍饲.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们对羊肉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喜食羊肉的地区和人群不断扩大,消费季节不再受到限制,羊肉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羊肉生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发展养羊业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山羊养殖主要以山地放养为主,季节变化对山羊的养殖影响大,因此,根据季节的不同,加强山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是山区发展山羊养殖业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们对羊肉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喜食羊肉的地区和人群不断扩大,消费季节不再受到限制,羊肉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羊肉生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发展养羊业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山羊养殖主要以山地放养为主,季节变化对山羊的养殖影响大,因此,根据季节的不同,加强山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是山区发展山羊养殖业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山羊舍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促进三峡库区养羊业的发展,舍饲养羊已成为养羊户选择的一种饲养模式。为使养羊户更好地掌握山羊舍饲技术,笔者结合多年对舍饲养羊的探索,就舍饲养羊设施、品种及饲养管理等总结出如下技术要点,供农业行政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和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养羊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养羊业在本县的蓬勃发展,使许多饲养户发了"羊财"。但由于广大农户缺乏科学的饲养和防疫技术,而导致山区养羊业停滞不前,山羊发病率和死亡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笔者就山区如何做好羊病的防治谈谈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畜牧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重要组成部分,推行技术指导员制度,能够促进畜牧业大发展。科技人员富有技术推广空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降低了病死率,保障了人们身体健康、提供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的养羊发展趋势是以毛为主转向以肉为主,农民自由放牧不断向集约化饲养(舍饲)的转变,消费上由成年羊肉向羔年羊肉生产转化。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本人在基层工作30多年,了解养羊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问题,现就高效养殖、程序化免疫、提高效益等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人们对于羊肉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所以山羊的养殖规模随之扩大。要想保证山羊饲养的效益,就必须掌握好舍饲山羊饲养的管理技术。因此本文将针对舍饲山羊的饲养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出饲养管理技术的关键点,以及能够推动舍饲山羊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山羊饲养管理措施及疫病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对羊肉等山羊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山羊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养羊已成为继家禽之后发展最快的行业.笔者现将山羊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山亨区地处鲁南丘陵山区,饲草资源十分丰富,为养羊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区2002年存养羊39.4万只,出栏羊46万只。主要以山羊为主,山羊的饲养管理问题已成为养羊业能否大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山羊原来多靠放牧为主,管理粗放,生长速度缓慢,而且对植被破坏严重。目前,饲草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树叶等不能被猪、禽利用,有时被农民烧掉,污染环境。通过改变肉羊的饲养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舍饲养羊饲料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北京市舍饲养羊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养羊小区、养羊专业户和一批养羊龙头企业,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使舍饲养羊业顺利发展,使农民尽快富起来,为郊区饲料生产提供依据,合理利用现有的饲草饲料资源,笔者于2002年对京郊舍饲养羊小区及规模场的饲料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动物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1北京市舍饲养羊饲料利用及营养水平现状1.1北京市绵羊生产基本情况据调查,2002年底全市绵、山羊存栏175.2万只(其中绵羊115.4万只、山羊59.8万只),适繁母羊86.1万只。饲养的主要品种有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德克赛尔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县诸多地区对山羊的放牧养殖进行了限制,舍饲养羊是当前养羊户的主要选择,也是现代养羊业的发展趋势。舍饲山羊既有优势又有挑战,需要不断创新舍饲山羊饲的养管理技术。基于此,笔者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舍饲山羊饲管技术要点,旨在降低饲养成本,实现舍饲山羊的经济效益。1舍饲山羊的优势和挑战分析1.1舍饲山羊的优势(1)舍饲指的是将饲草定量、定时置于栏内或饲槽以供山羊食用,山羊在舍内实现生长育肥和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传统的放牧式的肉羊饲养方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舍饲养羊成为目前广大养殖户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肉羊舍饲有利于形成饲养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对生态资源的过渡利用。但要提高肉羊舍饲养殖的经济效益,必须真正掌握舍饲高效养殖技术。下面简要介绍有关技术要点,希望对养殖户有所裨益。一、注重品种选择 舍饲养羊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绵羊如小尾寒羊,山羊如波尔山羊杂交羊等均适于舍饲,并…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升养羊的生产水平,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羊肉产品的旺盛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放牧饲养方式,发展规模化舍饲养羊。然而舍饲养羊由于饲养密度大,环境调控技术不到位,极易导致舍内潮湿和大量微生物的繁殖,加之羊的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运动得不到完全满足,使得羊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1995年以来,我们在实施江苏省《山羊杂交改良及综合配套技术》丰收计划、省级秸秆养羊、国家级秸秆养羊项目过程中,研制了适合本地区山羊高床养殖的模式,在饲养过程中依照动物的基本要求从4个方面(①保证山羊饲养在高床上感到舒服;②…  相似文献   

14.
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舍饲高效养羊已成为必然。要实现肉羊舍饲高效养殖,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注重品种选择舍饲养羊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绵羊如小尾寒羊,山羊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传统的放牧式的肉羊饲养方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舍饲养羊成为目前广大养殖户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肉羊舍饲有利于形成饲养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对环境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但要提高肉羊舍饲养殖的经济效益,必须真正掌握舍饲高效养殖技术。下面简要介绍有关技术要点,希望对养殖户有所裨益。1注重品种选择舍饲养羊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绵羊如小尾寒羊,山羊如波尔山羊杂交羊等均适宜于舍饲,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也促进了规模化舍饲养羊技术的发展。但相关疫病也大量出现,常给饲养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抓好舍饲养羊疫病防治工作,对提高养殖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羊肉营养价值高,符合当今世界食物结构朝着高蛋白低脂肪发展的方向;肉羊是节粮型草食家畜,发展符合国情民意;养殖肉用绵山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仅能有效地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而且能充分利用农闲地、退耕地种植的优质牧草。传统的绵山羊饲养是以放牧为主,一些地方由于过度放牧,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当前,舍饲养羊已成为养羊户选择的一种主要饲养模式。1羊场建筑和主要设施1·1羊舍选址羊场选择和建筑羊舍,需要根据现有羊只数量和发展规模以及资金状况、机械化程度等来制定规划。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条件,降低生产成本等。羊舍应建在…  相似文献   

18.
山羊高床舍饲配套饲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高床舍饲技术通过修建标准化山羊圈舍,实现山羊饲养过程中对山羊个体的有效控制和辅助,降低饲养劳动量和劳动强度;通过带动种草养羊、养羊与沼气结合,在实现山羊饲养的同时,促进了退耕还草、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养羊是牧区的事情,而忽视了农区养羊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事实上农区羊肉的产量已超过牧区,在我国养羊业中已占有重要位置。农区养羊以山羊为主,是生态环境和饲草资源所决定的。在养羊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一些地区山羊的数量增长过快超过了载畜能力,出现山羊咬坏林木现象,  相似文献   

20.
山羊高床舍饲配套饲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春江 《家畜生态》2004,25(2):68-70
山羊高床舍饲技术通过修建标准化山羊圈舍,实现山羊饲养过程中对山羊个体的有效控制和辅助,降低饲养劳动量和劳动强度;通过带动种草养羊、养羊与沼气结合,在实现山羊饲养的同时,促进了退耕还草、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